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2)
2023(8338)
2022(7007)
2021(6543)
2020(5522)
2019(12346)
2018(12212)
2017(22399)
2016(11588)
2015(12678)
2014(12021)
2013(11553)
2012(10873)
2011(10022)
2010(10366)
2009(9832)
2008(10015)
2007(9294)
2006(8355)
2005(7636)
作者
(32083)
(26986)
(26605)
(25205)
(17295)
(12914)
(11984)
(10270)
(10137)
(9686)
(8987)
(8954)
(8680)
(8472)
(8247)
(8223)
(7924)
(7717)
(7692)
(7542)
(6902)
(6487)
(6362)
(6262)
(6057)
(5933)
(5928)
(5895)
(5419)
(5308)
学科
(47590)
经济(47539)
管理(41425)
(38913)
(36437)
企业(36437)
方法(17278)
技术(16797)
中国(13934)
技术管理(12771)
业经(12545)
数学(12511)
数学方法(12215)
理论(12071)
(11719)
(11027)
(10915)
(9831)
地方(9702)
(8421)
(8234)
银行(8217)
(8164)
(8141)
(8137)
贸易(8130)
(7971)
金融(7971)
(7930)
(7822)
机构
大学(166701)
学院(163437)
(65994)
管理(65722)
经济(64541)
理学(56074)
理学院(55489)
研究(54834)
管理学(54479)
管理学院(54148)
中国(42147)
(35577)
科学(31848)
(31740)
(26504)
(26309)
中心(25066)
财经(24349)
研究所(23626)
(23019)
师范(22832)
北京(22517)
(21978)
(21455)
(21000)
业大(20550)
(19861)
经济学(19798)
师范大学(18464)
财经大学(17973)
基金
项目(105205)
科学(84880)
研究(80440)
基金(76400)
(65877)
国家(65307)
科学基金(57332)
社会(52350)
社会科(49634)
社会科学(49622)
(41762)
基金项目(39815)
教育(37459)
自然(35057)
(34664)
自然科(34393)
自然科学(34383)
自然科学基金(33798)
编号(32358)
资助(29441)
(28269)
成果(28021)
创新(25292)
重点(23614)
(22832)
课题(22716)
(22567)
国家社会(21968)
项目编号(21063)
(20646)
期刊
(78019)
经济(78019)
研究(52627)
中国(41068)
管理(29751)
教育(26155)
(25453)
学报(23241)
科学(23074)
(19864)
大学(18529)
学学(16740)
技术(16524)
(14717)
金融(14717)
农业(13098)
财经(12599)
经济研究(12342)
业经(11767)
图书(11130)
(11089)
科技(10777)
技术经济(9712)
问题(9347)
(8661)
(8585)
论坛(8585)
(7995)
书馆(7831)
图书馆(7831)
共检索到262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久平  姜大鹏  王涛  
界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整合内涵及特点,构造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理论框架,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运行过程、支持系统和运行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云廷  张娜  
在运用系统经济学方法对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系统特征与协同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系统经济学核心概念"资源位"进行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系统动力学建模,并从模型构建的关键性维度提出加强协同的具体路径,即增强协同动力、提高资源位水平、完善城市支撑系统的功能作用。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张培  杨迎  
知识共创已经成为企业在服务创新中整合多边资源的关键路径。本文分析了服务创新过程中知识共创的内涵、特征和多主体参与趋势,将其他利益相关者纳入知识共创过程,构建了多主体参与知识共创过程的整合分析框架,阐述了各参与主体在知识共创过程各阶段中的角色、地位,从多个视角对不同阶段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指出了本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王子彤  
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合作是绿色技术创新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在系统分析了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参与主体、关键要素、主要阶段以及三者之间对应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协同的内在运行机制。通过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需要将政府的作用同其他主体区分开,强调政府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其他主体的间接作用。绿色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信息、资金、人才、知识、技术等要素的支撑,优化绿色技术创新的本质在于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不同创新阶段需要不同的主体参与协同过程,也需要配置不同的创新要素,以此实现主体协同、要素协同和阶段协同的统一。产学研金介协同通过加速要素信息在不同主体间流动,激发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消解绿色技术转化全过程的风险,协调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收益的分配等机制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过程的演进。通过该理论分析,从要素配置的角度解构了绿色技术创新优化的规律,对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王子彤  
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合作是绿色技术创新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在系统分析了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参与主体、关键要素、主要阶段以及三者之间对应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协同的内在运行机制。通过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需要将政府的作用同其他主体区分开,强调政府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其他主体的间接作用。绿色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信息、资金、人才、知识、技术等要素的支撑,优化绿色技术创新的本质在于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不同创新阶段需要不同的主体参与协同过程,也需要配置不同的创新要素,以此实现主体协同、要素协同和阶段协同的统一。产学研金介协同通过加速要素信息在不同主体间流动,激发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消解绿色技术转化全过程的风险,协调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收益的分配等机制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过程的演进。通过该理论分析,从要素配置的角度解构了绿色技术创新优化的规律,对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省  唐嵩  龙冬  
在对关键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2008~2015年典型产学研用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法和扎根理论,建立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以意愿、能力和资源3个主范畴为平面,可以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三维图;根据故事线将9个副范畴组合后,发掘出强人推动、政策驱动和市场拉动3种匹配机制。最后,提出多种机制协同运行,寻求利益最大交集,丰富社会网络的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省  唐嵩  龙冬  
在对关键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20082015年典型产学研用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法和扎根理论,建立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以意愿、能力和资源3个主范畴为平面,可以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三维图;根据故事线将9个副范畴组合后,发掘出强人推动、政策驱动和市场拉动3种匹配机制。最后,提出多种机制协同运行,寻求利益最大交集,丰富社会网络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悦  顾新  
本文总结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及其知识协同的概念与特性,基于知识协同的前提条件从准备、运行、终止三个阶段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模型,并对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予以描述。同时从环境因素、协同意愿、产学研合作模式、知识差异四方面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协同过程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影响因素作用的框架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琳  徐升华  杨同华  
为探索企业协同创新的新理论模型,为企业协同创新活动和做好知识互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建立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文献阅读法整理前人关于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并总结和评述,探索性提出协同创新的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将协同创新进行三阶段划分,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效果直接影响创新绩效,进一步探究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要素,梳理和评述每一种知识互动影响因素的研究观点,并建立协同创新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模型,这为下一步影响因素的权重的实证研究做好铺垫。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安刚  张林  
在全球产业空间整合进程中,产业跨空间协同创新是一个新的挑战。基于知识异质性视角构建产业跨空间协同创新理论框架。多样而异质的知识是产业跨空间协同创新的必要条件,共同知识基础与知识相对优势强化了这一条件;知识价值的空间非均衡是跨空间协同创新的基本动力,由知识缺口带来的潜在知识收益推动跨空间知识协同。基于系统论构建"制度协同-要素协同-结构协同-功能协同"的IFSF协同创新系统路径,提出非知识要素协同、知识资产协同、知识结构协同以及功能优化协同的具体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艳  马海群  
[目的/意义]明晰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影响机理,探究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效能,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国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方法/过程]借鉴复杂性科学和I-P-O模型的基本思想,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影响机理的假设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基于实证研究结果,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产学研参与组织、政府相关部门各个层面系统提出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效能的建议。[结果/结论]转移意愿、输出能力、渠道丰富性、信任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春艳  陈媛媛  
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本质,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必要过程。科学定义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并从目标层面、操作层面和组织层面探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的特点。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剖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特征,包括:知识转移的任务复杂性、转移主体之间的知识深度距离较小且知识宽度距离较大、转移的知识以隐形知识为主、团队内部信任关系建立时间较长及多重调控。最终,从目标、要素、过程和关键环节等方面阐释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内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苏利  金辉  龚文超  
如何提高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从团队视角出发,通过对294个在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的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知识共享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团队特征与协同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团队学习能力的调节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共享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团队特征与协同创新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团队学习能力在知识共享多样性与协同创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知识共享复杂性与协同创新之间不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卉  孙海法  
企业R&D团队、高校交叉学科研究团队是创新团队的典型代表。在现有对团队创新的研究中,学者常采用同一般团队绩效研究一样或类似的方法,往往忽视对中介过程和各控制、调节变量的考虑,忽略创新团队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以知识技术产出为创新绩效的本质。文章在已有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团队创新进行研究,探讨知识管理行为在团队创新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为构建完整的团队创新研究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振娇  时良瑞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是解决科技与发展脱节问题的重要途径。由于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存在的体制不顺畅、政策不协调,阻碍了协同创新效应的发挥。"十三五"时期,应着眼于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坚持面向市场需求、聚焦产业化,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完善产业、财税、金融等政策,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价值共享机制,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