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3)
2023(14633)
2022(11867)
2021(10991)
2020(8998)
2019(19913)
2018(19482)
2017(36256)
2016(19513)
2015(21703)
2014(20991)
2013(20143)
2012(18324)
2011(15876)
2010(16238)
2009(15085)
2008(14802)
2007(13536)
2006(11800)
2005(10752)
作者
(53005)
(44663)
(44024)
(41430)
(28296)
(21068)
(19893)
(17002)
(16834)
(15885)
(15048)
(14870)
(14107)
(13988)
(13677)
(13274)
(13013)
(12999)
(12890)
(12635)
(10830)
(10821)
(10576)
(10208)
(10043)
(9789)
(9778)
(9642)
(8941)
(8679)
学科
(84235)
(77106)
企业(77106)
(75539)
经济(75435)
管理(71261)
业经(30327)
(28496)
方法(26472)
(25965)
中国(21710)
技术(21070)
农业(20431)
(19233)
财务(19187)
财务管理(19169)
(18670)
企业财务(18064)
数学(18031)
数学方法(17789)
理论(17193)
地方(16449)
(15520)
(15090)
(15036)
(14968)
技术管理(13853)
企业经济(12473)
经营(12459)
(12328)
机构
学院(266274)
大学(258091)
(105775)
管理(105277)
经济(103498)
理学(89368)
理学院(88402)
管理学(87162)
管理学院(86634)
研究(85095)
中国(67609)
(55157)
(51175)
科学(50943)
(44964)
(43302)
(41360)
中心(39957)
财经(39336)
业大(38028)
研究所(37067)
(35539)
农业(35064)
(34303)
北京(34223)
(33957)
师范(33944)
(31717)
技术(30821)
经济学(30350)
基金
项目(175321)
科学(139933)
研究(135102)
基金(124745)
(107816)
国家(106469)
科学基金(93075)
社会(85555)
社会科(80856)
社会科学(80835)
(72737)
基金项目(66181)
教育(61388)
(58847)
自然(57992)
自然科(56667)
自然科学(56651)
编号(55855)
自然科学基金(55702)
资助(47548)
成果(44836)
(43015)
(39494)
课题(39413)
重点(39180)
创新(39117)
(38870)
(37189)
(35300)
国家社会(34867)
期刊
(128610)
经济(128610)
研究(79182)
中国(61221)
管理(45857)
(44354)
(43760)
学报(36874)
科学(36496)
教育(35353)
农业(30070)
大学(29269)
技术(27510)
学学(27454)
业经(24803)
(24563)
金融(24563)
财经(19550)
经济研究(19331)
(18516)
(17147)
问题(16267)
技术经济(14753)
科技(14636)
现代(13892)
财会(13581)
(13034)
商业(12625)
世界(12544)
(12291)
共检索到414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滋   张树满  
以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归纳研究对象相关数据,深入分析案例概况,探究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研究发现,满足国家与市场需求、发挥领军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实现“科研—中试—产业化”创新链内部一体化、获取政府各项政策支持和聚集、管理和培养“高精尖”人才是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7条重要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亚兵  游肖迪  赵振  
文章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从创新联合体内、外部视角出发,以中小企业为研究主体,通过对418份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创新联合体内、外部关系嵌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检验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创新联合体内部关系嵌入和外部关系嵌入中,强、弱关系嵌入对企业创新能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内、外部弱关系嵌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但由于高情感承诺社会关系的影响,内、外部强关系嵌入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不受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辉  马宗国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经过十多年的演化和发展,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升级路径。研究联合体的产业根植性特性,为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升级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本文以中关村、深圳、山东半岛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联合体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升级路径,揭示一般路径升级演化规律。本文研究发现和贡献为:(1)基于研究联合体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可从研究联合体创新物种、研究联合体创新群落、研究联合体创新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形成发展过程依次展开;(2)研究构建的一般升级路径模型包括研究联合体企业升级、产业发展、平台构建、人才支持、金融支持、政策支持六条升级路径,六条路径互动发展共同促进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升级。本文基于研究联合体视角揭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升级过程,对于当前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宗国  丁晨辉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必须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发挥集聚、示范、引领、辐射的巨大作用。本文基于研究联合体的视角构建由研发创新投入系统、创新组织支撑系统、创新基础环境系统、创新功能辐射系统、创新经济产出系统所组成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实证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区域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东中西之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研发创新投入系统的决定作用明显,据此提出以研究联合体为立足点构建示范区产业研发生态圈、建立以创新型领袖企业引领的跨示范区研究联合体企业创新平台、加强研究联合体国际合作、营造良好的研发创新社会氛围等对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宗国  范学爱  
作为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必须率先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以支撑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基于扎根理论,对11个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得到具体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联合体视角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熵权组合赋权模型对2016—2020年中国18 27家A股制造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综合指数整体较低,企业转型升级水平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东中西部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且呈现扩大趋势;南北部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不存在显著差异,制造业为主的南部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水平较高;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受研发创新协同的影响较大,后者是示范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鉴于此,国家层面应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示范区企业支持政策体系;示范区层面应积极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培育高精尖人才科研团队、搭建智能化研究联合体为发力点;企业层面以示范区企业研究联合体作为新引擎,聚焦示范区企业核心技术难题,促进示范区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伟义  余博  
借助自主创新联盟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跨国公司的专利之争和标准之争,是提升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文章从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视角探讨自主创新联盟现象,认为自主创新联盟能够助推国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并从推动优势企业间的联盟、鼓励战略层面的合作、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做好协调整合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基于自主创新联盟的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野   曹倩   尹西明   陈劲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对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模式新机制提出新要求。如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创新联合体这一“新质载体”的作用,成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议题。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提出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引领—市场导向—场景驱动”三维理论框架,进一步集合AI产业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实践案例,提炼出加快培育先导能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揭示创新联合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机制和路径,为国家和各地区高效协同统筹布局产业创新联合体,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羽飞   孙祺   李桂荣   原长弘  
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是中国产学研实践的最新模式,是中国式创新在产学研方面的深刻体现,但学术界对这一新现象关注不足,难以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建设。鉴于此,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这一中国产学研新实践现象为切入点,按照“概念衍生—特征类型—推进路径”分析框架进行逐层解构。首先,梳理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政策演进和研究脉络,廓清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概念内涵与外延;其次,归纳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特征,并基于主导组织视角总结出4类典型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再次,立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为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型创新联合体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最后,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整合框架,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创新联合体研究,并为中国政产学研各方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建设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操友根  任声策  杜梅  
以上海市2015—2019年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为研究样本,总体研判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的发展趋势,从创新主体规模、牵头企业性质和技术领域分布3个维度刻画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的基本特征,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剖析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区域合作网络与机构合作网络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上海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合作网络向复杂化、综合性方向演化;合作网络发育程度存在行业异质性;创新主体之间合作呈现不均衡性,企业与高校占据核心层主要地位,科研院所作用逐渐弱化;国有企业牵头合作创新占据大多数,民营企业占比处于较低水平。研究建议提出应从主体构成及区域分布、协同水平、产业布局、牵头企业性质方面持续巩固与加强,以发挥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在市场需求、集成创新和组织平台方面的优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苗泽宇   神源一也  
创新联合体是开展联合创新、提升物流企业技术能力,进而实现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从内外部关系嵌入的角度出发,以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引入组织学习这一中介变量,构建了“创新联合体内外部关系嵌入-组织学习-物流企业技术能力”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创新联合体内外部关系嵌入中,强、弱关系嵌入均有利于增强组织学习和物流企业技术能力,且强关系嵌入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弱关系嵌入;组织学习能够促进物流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并在创新联合体内外部关系嵌入与物流企业技术能力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陆红娟  丁宏  朱军  何程  黄倧睿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从空间、主体、客体、环境、成果等五个维度对区域创新一体化内涵进行研究性界定,对标先于其建设的4个自创区,分别从苏南自身一体化工作推进和创新绩效横向对比两个角度分析其创新一体化的优势与短板。结果表明,由省级层面自上而下推进的创新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城市和高新区参与度不高,即使整合了9个国家高新园区资源,苏南的创新发展绩效仍较中关村等自创区存在较大差距。据此,得到共谋一体化创新空间布局、合力提升主体创新能级、协作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共塑开放融合的"双创"生态环境、共研共享共用区域科技成果等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秋明  
通过与企业访谈并设计调查问卷,从调查数据中总结出影响中小物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在开放式创新范式下提升中小物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为中小物流企业创新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余博  
企业单枪匹马地进行自主创新,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可能会贻误战机。聚合众多企业的创新资源优势,以联盟方式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潮流正在我国企业界兴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操友根  任声策  杜梅  
在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新时代背景下,研究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对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数据构建合作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上海市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合作网络的结构演化特征与创新主体特征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网络规模持续扩大,网络向连通更为发达、联系更为紧密的方向演化发展;核心创新主体数量日益增加、地位愈加突显;电力、建筑等传统领域发展出超大规模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合作网络中创新主体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逐渐形成“六棱体”区域合作网络,但各地区在区域合作中的影响力不同;企业—高校、企业—企业成为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合作网络的主要模式。研究结论对政府制定科技政策、促进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合作网络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德虎  周海川  苗润莲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满足创新主体在创新创业中的各种需求,不断通过优化制度、政策和服务来改造创新过程,提升自主创新的效率。培育以创新创业生态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拓展以产业组织和服务为核心的多层次空间布局、构建以产业体系、规划体系、服务体系为基础的发展体系,都有效支撑和拓展了创新发展新格局。而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创新过程,高效运营创新平台、发展本土化创新网络、优化创新主体结构成为提升创新效率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