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15)
2023(17610)
2022(15004)
2021(14175)
2020(11437)
2019(26500)
2018(26098)
2017(49917)
2016(26990)
2015(30038)
2014(29814)
2013(28686)
2012(26186)
2011(23342)
2010(23085)
2009(20827)
2008(19947)
2007(17310)
2006(14800)
2005(12492)
作者
(74573)
(62187)
(61639)
(58679)
(39439)
(29763)
(27981)
(24394)
(23616)
(21832)
(21145)
(20775)
(19625)
(19382)
(19207)
(18806)
(18475)
(18384)
(17706)
(17601)
(15202)
(15174)
(15007)
(14224)
(13925)
(13610)
(13596)
(13596)
(12369)
(12317)
学科
(101832)
经济(101709)
管理(80886)
(75704)
(64812)
企业(64812)
方法(48163)
数学(40945)
数学方法(40369)
(28038)
中国(27538)
(26674)
业经(24656)
(23205)
技术(21324)
理论(20574)
地方(20032)
(19671)
农业(18820)
(17055)
贸易(17045)
(16890)
(16855)
财务(16774)
财务管理(16738)
(16521)
(16071)
银行(16026)
环境(15934)
企业财务(15869)
机构
大学(370358)
学院(370208)
管理(149303)
(143349)
经济(140168)
理学(130668)
理学院(129256)
管理学(126872)
管理学院(126191)
研究(117912)
中国(86674)
(77437)
科学(74077)
(65543)
(57602)
(56969)
业大(55803)
中心(54342)
财经(53129)
(52979)
研究所(52331)
(49423)
师范(48906)
(48437)
北京(47970)
农业(45011)
(43842)
(43004)
经济学(42897)
技术(40738)
基金
项目(262749)
科学(207959)
研究(193943)
基金(190194)
(165428)
国家(164012)
科学基金(142246)
社会(121921)
社会科(115381)
社会科学(115355)
(103873)
基金项目(101031)
自然(92429)
教育(90521)
自然科(90327)
自然科学(90303)
自然科学基金(88666)
(87222)
编号(79643)
资助(76674)
成果(63834)
重点(58699)
(57919)
(57431)
(55590)
课题(55021)
创新(53435)
科研(50080)
国家社会(49922)
教育部(49626)
期刊
(151082)
经济(151082)
研究(104432)
中国(69729)
学报(58504)
管理(55198)
科学(53715)
(51823)
(50087)
教育(47633)
大学(45190)
学学(42468)
农业(35873)
技术(34392)
(27881)
金融(27881)
业经(26266)
财经(25463)
经济研究(24030)
(21770)
科技(19490)
问题(19376)
图书(18964)
(18225)
(17598)
技术经济(17576)
理论(17054)
商业(16154)
现代(15909)
实践(15623)
共检索到523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声升   迟景明   张旭雯  
产学研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是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方式。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产学研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内在逻辑,即产学研创新主体的适应性行为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产学研创新主体相互适应,生成复杂适应系统的复杂动态模式,推动着产学研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演化。本文围绕D大学和S集团的探索性案例,采用扎根理论凝练出产学研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需经历创造性搜寻、适应性选择、自觉性变异3个阶段的演进路径。因而产学研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过程,就是在创造性搜寻、适应性选择、自觉性变异的共同作用下螺旋式前进的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小青  李秉廉  何玮萱  周建  
在全球数字经济进入加速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系统推动我国企业数字化创新,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从数字化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康泰医学、广州银行、诺贝尔瓷砖3家企业访谈数据,采用扎根研究和多案例研究方法,借助NVivo12.0软件辅助编码,对数字化创新形成路径进行探析,提炼出驱动因素、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关键活动、数字化创新5个主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数字化创新路径这一核心范畴,进而构建企业数字化创新形成路径的理论模型。结论拓展和深化了数字经济环境下数字化创新理论研究,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震艳  罗瑾琏  徐婧  
文章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以企业高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采访,探讨不同配对方式的师徒关系的演进路径。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搜集和编码总结出师徒关系发展的5个阶段:感知组织支持、能力认可、价值观契合、合作和信任(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同时,基于质性资料的分析归纳,构建了3种师徒关系配对方式(组织安排的师徒配对、师傅单向选择的师徒配对以及双向选择的师徒配对)下师徒关系的演进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省  唐嵩  龙冬  
在对关键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2008~2015年典型产学研用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法和扎根理论,建立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以意愿、能力和资源3个主范畴为平面,可以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三维图;根据故事线将9个副范畴组合后,发掘出强人推动、政策驱动和市场拉动3种匹配机制。最后,提出多种机制协同运行,寻求利益最大交集,丰富社会网络的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省  唐嵩  龙冬  
在对关键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20082015年典型产学研用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法和扎根理论,建立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以意愿、能力和资源3个主范畴为平面,可以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三维图;根据故事线将9个副范畴组合后,发掘出强人推动、政策驱动和市场拉动3种匹配机制。最后,提出多种机制协同运行,寻求利益最大交集,丰富社会网络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谷政  何泽  
目前,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而首当其冲受影响的便是农业。论文通过对全国多个粮食主产省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约有75%的农户能够感受到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性别、区域、教育背景、务农年限的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且农户更倾向于依靠自身的力量来适应气候变化。论文最后提出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保险和气候变化知识的宣传力度、推进不同特征农户之间合作等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建刚  马德清  陈昌杰  余婷婷  
以滴滴出行为例,运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对现有资料进行研究,逐步提炼出概念、初始范畴、主范畴、核心范畴,研究和探索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得出滴滴出行在信息对称、营销策略、产品与服务、企业价值链等方面实现的商业模式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金凤  于飞  冯立杰  岳俊举  
市场环境对颠覆式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探讨市场环境影响下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能够丰富颠覆式创新理论研究。在文献讨论的基础上,选取小米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案例进行剖析。结果发现:市场环境对颠覆式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需求和产业3个方面,后发企业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价值网络重构两条路径实现颠覆式创新。在理论上,为探讨市场环境与颠覆式创新关系提供分析框架,并提出后发企业在市场环境影响下实现颠覆式创新的思路。在实践上,为后发企业正确认知市场环境并有针对性地构建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迟景明  何声升  张旭雯  
校企协同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是实现资源融合的重要途径,资源融合重构和深化了校企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基于适应性行为视角分析校企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的内在逻辑,即资源融合的过程就是适应性行为的作用过程。而适应性行为建构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的规则体系,同时适应性行为要嵌入到资源融合的规则体系中,并受规则体系所制约。然后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案例分析在适应性行为的作用下,创新资源需经历纳新、适应与再造3种状态,校企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的过程就是在吸收、重构与再造的作用下螺旋式前进的过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松  沈江  
使用扎根理论对浙江本土初创中小企业进行多案例分析,捕捉影响初创中小企业创新的内外部关键因素,分析创新发生过程中各种影响关系的发生机理,描绘当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路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构建初创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最后提出创新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庆锋  张硕  苗朵朵  张添  
选取军民融合企业典型代表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视角,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得到商业模式创新要素作用机理模型,继而构建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研究表明:国家战略和政府培育作为宏观驱动因素,可推动企业调整战略,重新设立发展规划;企业以现有资源能力为起点,在明确市场定位、明晰客户需求之后,通过整合优化内外部资源与能力,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建立并完成业务布局,最终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欣萌   姚林青  
结合内容营销、品牌资产相关理论,以抖音、小红书、微信用户为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和平台评论数据进行编码,构建并阐释内容营销视角下品牌资产创建路径模型。研究发现,内容营销从品牌识别、品牌认同、品牌关系三个主要环节作用于品牌资产的创建和提升,并对企业内容营销提出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胜利  李迎春  张伟  
当前,加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发展战略,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也逐渐成为科技创新趋势,而技术创新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集中、过程复杂等特点,使得构建创新主体间的深层次合作很有必要。采用扎根理论对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影响因素进行挖掘,提炼相应范畴,进而构建技术创新联盟的"动机—过程—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模型。结果表明,联盟建设影响因素中,资源投入是开展创新合作的重要前提条件,协作动机是促进技术创新联盟构建的内在驱动,组织环境是实施创新合作的基础性条件,技术创新协同过程则是联盟运行的重要支撑条件。在联盟构建过程中,协同过程起部分中介桥梁作用,资源投入因素与组织环境因素起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利  戚乃媛  
从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实施来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如何展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仍未得到系统性解释。本文以中央和地方层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研究对象,探析其为什么既要有效授权又要技术创新,并试图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来探究其创新驱动路径的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功能定位→运行机制”的资本经营模式和“功能定位→履职授权”的资本授权模式,两类公司探索并形成制度创新驱动路径。(2)两类公司通过市场机会识别能力、社会网络关系能力和组织学习吸收能力等方面的动态能力提升,形成以持续性竞争优势为核心的技术创新驱动路径。(3)利用对接机制形成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以此完善可能的创新驱动路径选择问题。本文从“制度—技术”双重因素视角探索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创新驱动路径,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瑾  解若琳  
颠覆式创新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我国3家具有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装备制造企业颠覆式创新实现机理及路径进行多案例探索性研究,通过开放式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构建装备制造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的机理路径模型,归纳出装备制造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的3个阶段,并据此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提出管理策略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