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6)
2023(11298)
2022(10057)
2021(9730)
2020(8252)
2019(19411)
2018(19530)
2017(38034)
2016(20587)
2015(23319)
2014(23359)
2013(23017)
2012(20793)
2011(18714)
2010(18900)
2009(17115)
2008(16469)
2007(14201)
2006(12185)
2005(10573)
作者
(58558)
(48700)
(48298)
(45967)
(31009)
(23452)
(21999)
(19260)
(18521)
(17248)
(16726)
(16243)
(15410)
(15393)
(14983)
(14721)
(14548)
(14523)
(13834)
(13824)
(12185)
(12048)
(11742)
(11185)
(10913)
(10816)
(10744)
(10715)
(9797)
(9574)
学科
(84036)
经济(83956)
管理(58593)
(54810)
(47014)
企业(47014)
方法(41116)
数学(35697)
数学方法(35028)
(21072)
(20169)
中国(19638)
业经(17630)
(17590)
理论(16343)
地方(15552)
技术(14050)
(13859)
(13583)
贸易(13573)
农业(13552)
(13141)
(12751)
环境(11773)
(11503)
教育(11430)
财务(11428)
财务管理(11408)
(11349)
企业财务(10758)
机构
大学(289699)
学院(288319)
管理(118558)
(108948)
经济(106418)
理学(103540)
理学院(102444)
管理学(100303)
管理学院(99804)
研究(92149)
中国(65665)
(61503)
科学(59633)
(47104)
(45933)
(45054)
业大(44273)
研究所(42293)
中心(41512)
(40567)
(39006)
北京(38699)
财经(38674)
师范(38664)
农业(35232)
(35111)
(33708)
(33439)
技术(31964)
经济学(31504)
基金
项目(202324)
科学(158656)
研究(147777)
基金(145620)
(126679)
国家(125644)
科学基金(108199)
社会(90186)
社会科(85351)
社会科学(85326)
(80142)
基金项目(77417)
自然(72176)
自然科(70522)
自然科学(70507)
教育(69307)
自然科学基金(69185)
(67295)
编号(61796)
资助(61078)
成果(50064)
重点(44940)
(43926)
(42352)
(42192)
课题(42061)
创新(39342)
科研(38596)
项目编号(38258)
大学(37728)
期刊
(114651)
经济(114651)
研究(80027)
中国(50888)
学报(45947)
管理(42448)
科学(42144)
(40481)
教育(36639)
大学(34288)
(33964)
学学(31922)
农业(28673)
技术(27388)
(19527)
金融(19527)
业经(19189)
图书(18665)
经济研究(17875)
财经(17767)
(15003)
科技(14916)
(14773)
问题(14637)
理论(14387)
技术经济(14381)
实践(13449)
(13449)
情报(13391)
统计(13071)
共检索到404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冰峰  王培根  
文章分析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总体运作模型,并对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自有知识的选择与溢出、知识整合与共有知识形成、共有知识的吸收和应用三个运作过程进行了详细探讨。文章认为,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运作是一种反复螺旋上升的创新能力共享的动态过程;自有知识选择与溢出是产学合作知识共享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知识整合为共有知识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共有知识的形成是知识整合的目的;通过建立共有知识库可以帮助产学双方开展共有知识的吸收和应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旭  韩文秀  陈士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确立 ,实施产学合作、建立“双赢”机制是 2 1世纪实现科技、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方式。产学合作的实质是一种企业与高校双方合作 ,优势互补的自主行为 ,其特点是双方互利。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有三种 ,即 :(1)高校主导模式 ;(2 )企业主导模式 ;(3 )利润分成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冰峰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通过外部资源内部化,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助于组织缩短创新时间,增强组织的竞争地位。本文通过分析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的概念内涵,揭示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中自我进化的博弈假设及其形成过程,从而为创建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春宝  陈建成  杨德林  
本文重点考察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问题。然而,员工知识向组织知识转化,实现知识共享是一个难题。尤其是隐性知识共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最有价值的知识通常是隐性知识。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和阐释了影响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这个模型由7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从结构上看,这个模型综合了以下7个要素:共同愿景、组织结构、运作方式、关系、文化、激励、信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熊大红  戴小鹏  罗影  张林峰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两大根本任务之一,组织知识共享是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从组织知识共享的形式和途径入手,在分析已有知识共享模式的基础上,鉴于本体的特征及其对于组织知识共享的优势,提出一个基于本体的组织知识共享模型,并以实例介绍和分析实现组织知识共享的关键技术,如RSS技术和基于本体与语义W eb的共享技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力  聂鸣  
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产学合作中知识转移的研究,从产学合作机构的视角提炼出促成知识转移的因素,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为寻找促成产学之间知识转移的措施提供依据,同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韩毅  李鹏  
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CIS&R)是一种社会群体性的认知行为,其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理解和利用信息的需求,提高和完善用户的知识结构。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框架模型的两种构建方式:基于传统模型的扩展改善与基于特定领域的概括归纳。讨论该领域的知识共享研究现状,提出CIS&R的本质是知识共享过程。从情境及任务的视角出发,在社会认知观的指导下构建CIS&R知识共享模型,讨论该模型的4个主要构成要素:共享主体、共享客体、共享行为及共享情境。指出所构模型的局限性,展望基于该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内容。图2。参考文献18。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欢  安立仁  
从双环学习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基于组织内部员工知识共享与知识隐藏支配假设的双环学习模型。从单环学习层面探讨组织内部员工知识共享失效问题,提出知识共享失效源于管理者制定知识管理策略时仅停留在“结果导向行动策略”的单环思维模式上;从双环学习层面探讨组织内部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存在、发生以及与知识共享关系问题,提出管理者应从只关注“结果导向行动策略”的单一反馈环拓展到同时关注“结果导向支配假设”的双环学习思维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管理者在制定行动策略之前,不仅要考虑知识共享的效用,还需考虑知识隐藏带来的障碍,在此假设的支配下才有可能实现组织学习的有效性与组织内部知识效用的最大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宪印  陈万明  
文章在有限理性前提下,运用进化博弈论的模仿者动态模型,分析了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型员工的进化稳定战略。研究发现:在共享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型员工所获得报酬、同伴行为以及共享知识的对方的行为都会影响到知识员工的行为选择。组织应该为员工共享知识提供积极的氛围和健全的激励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倩  程刚  
文章剖析了企业隐性知识的内涵和分类,并基于SECI理论和知识沟通理论,构建了个体、团队和企业整体的隐性知识共享模型,建立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以期在更深入地认识隐性知识共享过程的基础上,促进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焜  彭灿  
在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加权小世界网络模型,运用知识共享阻力、知识价值和知识共享成本三个参数来量化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并得出了三者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函数,这对供应链企业间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葛宝山  生帆  李军  
[目的/意义]旨在对跨界创业知识共享的研究做出拓展并探究其内部机理。[方法/过程]通过综合探讨跨界创业企业知识共享过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企业跨界创业过程中知识的流动及阻碍,构建跨界创业知识共享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深入阐释。[结果/结论]通过此研究,对跨界创业知识共享的研究做出拓展,笔者所进行的研究与构建的跨界创业知识共享模型表明:在跨界创业过程中,组织需要重视知识共享,考虑如何跨过知识边界的阻碍,并建设和发展相关能力,从而促进组织的知识获取效率,进而为组织的竞争优势与绩效的提升做出贡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庄子匀  陈敬良  罗尧成  
从自我概念出发,基于自我差异理论,探讨在线科研社区成员的虚拟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程度对其心理状态和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构建"自我差异感知隐私权知识共享"概念模型。以275名在线科研社区成员为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中3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修正后的模型显示,科研人员的个人和社会自我差异、自主性、情绪恢复和情感宣泄感知对其在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质量和数量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促进在线科研社区知识共享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谷斌  黄家良  
关键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喻立  
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和服务产品的同质化矛盾日益凸显,使得服务企业纷纷寻求更科学的服务供应链运作模式去获取竞争优势。服务供应链中的服务资源在供应链上具有多重属性,不同运作主体在服务供应链上处于不同的运作级别,因而对供应链运作流程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服务供应链在知识管理过程中难以产生面向供应链整体的、紧密结合流程的服务运作知识。针对服务供应链资源管理的复杂性和共享知识的异构性,提出了基于网格管理的服务供应链资源与知识集成框架,旨在实现服务供应链中知识与资源要素的有机结合,并在此框架基础上提出了服务供应链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