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7)
2023(5365)
2022(4277)
2021(4416)
2020(3284)
2019(7872)
2018(8129)
2017(12829)
2016(8358)
2015(9644)
2014(10197)
2013(9025)
2012(8394)
2011(7698)
2010(8283)
2009(6918)
2008(6938)
2007(6541)
2006(5808)
2005(5538)
作者
(20639)
(16767)
(16707)
(16124)
(10678)
(8271)
(7965)
(6762)
(6541)
(6424)
(5783)
(5686)
(5526)
(5466)
(5408)
(5367)
(5317)
(5113)
(5100)
(4975)
(4719)
(4317)
(4315)
(4144)
(4027)
(3905)
(3837)
(3725)
(3522)
(3490)
学科
教育(20597)
(20427)
经济(20402)
管理(15033)
中国(12903)
(11682)
理论(10754)
教学(10177)
(10175)
(9365)
企业(9365)
(6871)
学法(5926)
教学法(5926)
(5253)
(5226)
研究(5192)
(5051)
学理(4996)
学理论(4996)
发展(4674)
业经(4665)
(4550)
农业(4531)
思想(4481)
技术(4420)
政治(4366)
(4356)
学校(4352)
地方(4120)
机构
大学(104132)
学院(101152)
研究(38138)
教育(29826)
管理(27445)
(27276)
(26245)
师范(26084)
经济(26032)
(24485)
中国(23239)
科学(22351)
理学(21539)
师范大学(21242)
理学院(21130)
管理学(20497)
管理学院(20262)
(19940)
职业(19259)
(19148)
技术(18855)
研究所(16924)
中心(16789)
北京(16733)
(16040)
(14994)
(14021)
(13875)
职业技术(13419)
技术学院(12711)
基金
项目(55897)
研究(52789)
科学(42988)
教育(34376)
基金(32423)
编号(27278)
社会(27000)
成果(26632)
(26587)
国家(26120)
社会科(24891)
(24890)
社会科学(24888)
课题(22764)
(22247)
科学基金(20688)
(20521)
项目编号(15893)
规划(15706)
基金项目(15583)
(15007)
研究成果(14641)
重点(14372)
(14289)
(13491)
(13453)
(13417)
阶段(13375)
(13362)
(13281)
期刊
教育(56008)
研究(41929)
(38462)
经济(38462)
中国(36304)
职业(15675)
技术(15431)
学报(14037)
(13442)
(13096)
大学(11615)
科学(10940)
图书(10595)
技术教育(10492)
职业技术(10492)
职业技术教育(10492)
管理(10082)
农业(9015)
(8596)
论坛(8596)
学学(8406)
书馆(8003)
图书馆(8003)
(7492)
金融(7492)
高等(6586)
(6427)
业经(6333)
成人(6252)
成人教育(6252)
共检索到180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蓓蓓  王筠  
产学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冯蓓蓓,王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高等院校普遍意识到自我封闭的传统办学模式,已无法适应自身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新问题。近年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言荪  王令莓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新路,我校从91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了少数学生,试行一种"预分配——联合培养"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即所谓的"3.5+0.5"制.其具体做法是:把本科学生在校的4年学习期与毕业后到企业的1年见习期加以统筹安排.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半,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的学习之后,预分配到专业对口的工矿企业,进行为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娄岳海  王循明  林洁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探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新思路,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童云飞  刘桂林  
"全程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全程、全面、全方位参与高职教育的一种有效模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在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即从学校的专业设置到毕业生的就业全过程中,都有企业的参与。它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柳青  
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总结了学院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做法、经验与成效,为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体制机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强  刘明维  黄芳  庞颖  汤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形成了以"产学合作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构筑起与行业企业"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就业"的产学合作育人体系,并建立起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基础、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引领、以"一三五学段制"改革为突破、以全员参与质量保障为手段,以产学研践习计划与产学合作实习等项目为抓手的产学合作育人机制,确保了产学合作教育的有序发展,为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合作教育深入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启慧  王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定程度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平台,但目前职业技能大赛中的校企合作存在合作企业以软件商为主、流于形式、缺乏持续性问题。从浙江省高职高专物流技能大赛的组织、大赛成果转化和实施两个方面,探讨校企合作的实践和发展,以促进技能大赛中校企合作的标准化、常态化、广泛化和有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惠峰  文云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充分发挥农林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以满足产业需求和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开展了"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进军  
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也已经成为我国广大高等职业教育者的共识。多年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方面探索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之路,尤其在产学结合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和有益的探索。一、努力办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坚持实训与生产紧密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颖  董红梅  
中俄两国教育领域的合作为两国人才培养及地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合作过程中还有不尽善之问题,只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中俄教育领域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龙根  贺定修  范明明  
目前,高职课堂教学与岗位工作之间存在严重偏差,学生职业素养训练不到位,企业对人才培养不感兴趣,校企不能实现产学结合、互利共赢,成为制约高职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政府引导,建立相关机制,创新管理模式,整合实训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课题组结合广东东莞制造业发达、产业结构转型、企业升级改造、急需高技能人才等契机,选择当地若干家大型企业,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全方位合作办学模式、整合校企实训资源、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光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校企股份合作办学是办学体制改革的创新形式之一。本文分析了校企股份合作办学的内涵及其特点,结合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校企股份合作创办航海学院的实践,探索了校企股份合作办学的形式、内容、管理等问题,以及校企股份合作办学取得的效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骏  房兵  
本文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特许科技学院(新加坡)合作办学的实践为例,认为可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加强师资培训及合作办学管理等措施,开展高职中外合作办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振周  叶文  
本文介绍了温州机电高级技校以订单培养、工学结合为主,经济补偿、合作培养为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目标,融培养培训、技能鉴定、基地建设、科研生产为一体的校企合作的经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莹   赵强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而隐性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多的要依托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文章以《统计学》课程为例,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融合历史、文化、道德、价值观等元素,全面提升隐性教育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