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8)
- 2023(7355)
- 2022(6129)
- 2021(6112)
- 2020(4788)
- 2019(11068)
- 2018(10939)
- 2017(20578)
- 2016(11785)
- 2015(13349)
- 2014(13365)
- 2013(12632)
- 2012(12039)
- 2011(10944)
- 2010(11709)
- 2009(10467)
- 2008(10262)
- 2007(9170)
- 2006(8211)
- 2005(7571)
- 学科
- 济(39426)
- 经济(39370)
- 管理(28949)
- 业(27227)
- 企(21249)
- 企业(21249)
- 农(13320)
- 中国(13006)
- 方法(11965)
- 财(11270)
- 理论(10791)
- 学(10317)
- 数学(9660)
- 贸(9605)
- 贸易(9597)
- 教育(9452)
- 数学方法(9435)
- 易(9368)
- 制(9340)
- 策(9182)
- 融(8850)
- 金融(8850)
- 教学(8748)
- 农业(8636)
- 业经(8470)
- 银(8065)
- 银行(8044)
- 地方(7898)
- 行(7820)
- 体(6772)
- 机构
- 学院(155334)
- 大学(153599)
- 济(63269)
- 经济(61638)
- 研究(57038)
- 管理(54240)
- 理学(44729)
- 理学院(44215)
- 管理学(43546)
- 中国(43537)
- 管理学院(43223)
- 京(32468)
- 财(32231)
- 科学(30972)
- 所(28246)
- 江(26051)
- 中心(25949)
- 研究所(25080)
- 农(24017)
- 财经(23832)
- 范(23712)
- 师范(23529)
- 经(21689)
- 北京(21264)
- 院(20873)
- 州(20717)
- 技术(20018)
- 经济学(19272)
- 业大(18808)
- 师范大学(18697)
- 基金
- 项目(93473)
- 研究(77623)
- 科学(72379)
- 基金(63229)
- 家(53358)
- 国家(52824)
- 社会(45365)
- 科学基金(44261)
- 社会科(42744)
- 社会科学(42738)
- 教育(39387)
- 省(37258)
- 编号(34664)
- 基金项目(31518)
- 成果(31490)
- 划(31451)
- 资助(27040)
- 课题(25999)
- 自然(25769)
- 自然科(25106)
- 自然科学(25099)
- 自然科学基金(24648)
- 年(22390)
- 部(21793)
- 重点(21731)
- 性(21251)
- 发(20852)
- 项目编号(20535)
- 创(19972)
- 规划(19223)
共检索到259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海青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中撰文,聚焦于美国、德国、加拿大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政策与实践,从政策目标与行动框架、政策工具和实施机制三个维度对这三个国家的案例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并提出对我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启示。国际上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政策与实践的成功案例对我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具有重要启示,作者在研究中选取、分析了以下三个成功案例:第一个是美国STW机会法案与STW体系。STW法案的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钮晓洁 李锴璇
<正>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内生驱动,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保障。在当前经济增长上行压力趋紧的形势下,解决就业难和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性问题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现实要求,以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为特征的产学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较好地适应形势需要,为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路径。基于此,由胡海青编著的《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政策的制度分析》(科学出版社2020年12月版)一书,着眼新时代发展中人才培养的新变化与新要求,从制度理论构建的视角出发,采用理论分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经营者抱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没有做好,留不住人才。人力资源经理却一脸的无辜,认为自己的管理指标既然达成了,就不应该受到指责,甚至骄傲地认为公司的这个管理指标在同行业内还是最低的,应该值得褒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不管大学怎么变化,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基本的和第一的功能。随着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贡献的不断提高,大学也就不断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培养人才是大学贡献社会的首要形式,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本科是大学的根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滔 杨洋
本文通过对株洲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目前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培养技能型人才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并提出了政府要转变职能、学校要转变观念、企业要转变态度的观点,建议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小型企业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满生
当前,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教界的合作发展非常不均衡,合作以地处沿海和发达区域的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高校以及综合大学和工科类高校为主。跨国公司把人才视为核心要素,决定了其与大学密切伙伴关系形成的必然性。政府要制定引导促进大学与跨国公司加强合作的法规,地方高校和西部省区高校要把合作放在重要位置,合作应多方位,重点要落实到课程改革层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季诚钧 樊丰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然而,目前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宝勇
通过对高等学校产学研用合作培养运行机制的系统研究,使得高等教育能够摆脱象牙塔式教育的束缚。只有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高等学校的知识理论更新速度才会更快,学科专业设置与发展才会更趋合理化。高等学校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并且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应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新要求。通过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运行机制的构建,使社会企事业单位由单纯的用人单位转变为联合培养单位,双方需要共同组织管理、共同实施培养育人的过程,进一步保证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工作的顺畅执行。解决了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普遍存在的企事业单位积极性不高、规模难以扩大和合作难以持久的困局。实现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互相依存,满足当前新形势下市场竞争中共谋发展的长期方针与举措。高等学校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曲永印 付洪利
随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发展思路的确定,高等学校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正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而要深化人才培养合作,就必然面对和必须解决经济化与去经济化突出矛盾,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在选择中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点。一、普通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合作中的属性决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高等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合作呈现阶段性特征,但其基本属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俊峰
<正>运用柯氏四级评估,科学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制订针对性培养策略。企业年年招聘,不仅盯着即将毕业的优质大学生,同时还要招聘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补充企业各关键岗位。然而许多企业只注重绩效先行,忽视员工入职培训,往往入职即上岗,有些新人束手无策,无法适应工作岗位,一段时间后只能选择离开。所以,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从业者不仅要清楚新入职员工的成长周期,还要科学设计培养策略,这样才能留住新人,进而快速为企业创造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光林 季翔 沈士德 刘海波 王作兴 何斌 李建民 陈年和 胡建军 吴涛 白飞 陈益武 苏苓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源多样化,学生个性差异化,学生学习基础不一、毕业去向多样;现行的"大一统"培养方式已不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以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导向,分层次培养人才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立足于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着眼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自我发展,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逐步构建能够适合不同学情、不同生源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能够适应不同生源的柔性教学管理模式,实现教育家黄炎培提出的"学校无不用之成材,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的目标。通过实施专业(群)分类、创建企业学院、实施分层教学、建设学业导师团队、优化个...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广华 陈万明 蔡瑞林
指出我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特点是政府推动、结构平衡与制度融合,但其实践过程中存在规划缺失、投入乏力、资源平台融合较弱、准入退出机制不健全、校企沟通不畅等现象,功利主义目标偏向、管理模式与经验差异、规划机制与组织结构弱化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坚持规划指导与项目驱动,促进稳定合作;整合教育资源与科技平台,重视企业与地方投入;增强势差吸引与互补契合,完善准入淘汰机制;强化导师沟通与职责分工,密切师生交流;注重考核引领与过程控制,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与现实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艳 荆静 高丙云
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通过对中国海洋大学产学合作实践的研究,总结成功实施这一模式的保障条件,并从组建校外专家委员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办学等方面论述实施产学合作的基本思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扣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十二五"时期,财政部门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系统谋划,着力从会计法规和制度建设、会计人才培养、会计服务市场建设、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等多个方面推进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基于国家"十三五"规划和财政"十三五"规划而制定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直面挑战、引领会计行业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关荐元
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就要面向市场。在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都要进行调整,要注重职业素质培养和岗位技能训练。在必要的理论掌握后,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强调学用结合,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培养有用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培养人才 人才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