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0)
- 2023(11549)
- 2022(10274)
- 2021(9843)
- 2020(8357)
- 2019(19365)
- 2018(19371)
- 2017(37158)
- 2016(20434)
- 2015(23213)
- 2014(23319)
- 2013(23067)
- 2012(21151)
- 2011(19041)
- 2010(19035)
- 2009(17417)
- 2008(17072)
- 2007(15040)
- 2006(13147)
- 2005(11354)
- 学科
- 济(82974)
- 经济(82890)
- 管理(61427)
- 业(57463)
- 企(49224)
- 企业(49224)
- 方法(38462)
- 数学(32484)
- 数学方法(32007)
- 学(21600)
- 农(21167)
- 财(19601)
- 中国(19595)
- 业经(18010)
- 地方(16072)
- 理论(15599)
- 技术(14597)
- 农业(14511)
- 和(14229)
- 制(14069)
- 贸(13290)
- 贸易(13281)
- 易(12833)
- 务(12524)
- 财务(12455)
- 财务管理(12429)
- 环境(12237)
- 划(12216)
- 教育(11840)
- 企业财务(11748)
- 机构
- 大学(293989)
- 学院(290198)
- 管理(118893)
- 济(108960)
- 经济(106328)
- 理学(103375)
- 理学院(102238)
- 管理学(100402)
- 管理学院(99901)
- 研究(94889)
- 中国(68117)
- 京(62943)
- 科学(61661)
- 财(48456)
- 所(47884)
- 农(46856)
- 业大(44978)
- 研究所(43940)
- 中心(42846)
- 江(41527)
- 范(40032)
- 师范(39677)
- 北京(39584)
- 财经(39233)
- 农业(36666)
- 经(35539)
- 院(34450)
- 州(34391)
- 师范大学(32182)
- 技术(31548)
- 基金
- 项目(201451)
- 科学(157425)
- 研究(147011)
- 基金(144717)
- 家(125954)
- 国家(124891)
- 科学基金(107017)
- 社会(90242)
- 社会科(85305)
- 社会科学(85282)
- 省(79423)
- 基金项目(77603)
- 自然(70733)
- 自然科(69062)
- 自然科学(69044)
- 教育(67944)
- 自然科学基金(67770)
- 划(66654)
- 编号(61062)
- 资助(59723)
- 成果(50117)
- 重点(44521)
- 部(43930)
- 发(41825)
- 创(41796)
- 课题(41440)
- 创新(38843)
- 科研(38311)
- 项目编号(37998)
- 教育部(37485)
- 期刊
- 济(118799)
- 经济(118799)
- 研究(82197)
- 中国(53567)
- 学报(48229)
- 科学(43805)
- 农(42420)
- 管理(42213)
- 财(36365)
- 大学(35964)
- 教育(35903)
- 学学(33438)
- 农业(29963)
- 技术(26212)
- 融(19826)
- 金融(19826)
- 业经(19249)
- 图书(19096)
- 财经(18391)
- 经济研究(17536)
- 经(15600)
- 科技(15526)
- 业(15273)
- 问题(15012)
- 理论(14717)
- 技术经济(14645)
- 版(13810)
- 实践(13734)
- 践(13734)
- 情报(13561)
共检索到416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朝晖 李永周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最具战略重要性的资源。通过产学合作,把外部知识转移到企业内部并创造价值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由于产学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是一个渐进积累和螺旋变化的过程,知识转移的绩效呈现出长期性、间接性和潜在性等特点。因此,产学合作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虽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绩效评价目前依然十分薄弱。首先,本文在界定知识转移概念的基础上,对产学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机理进行分析;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知识提供方表现、知识转移过程、知识接收方表现和转移成效四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产学合作 知识转移 绩效评价 知识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力 聂鸣
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产学合作中知识转移的研究,从产学合作机构的视角提炼出促成知识转移的因素,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为寻找促成产学之间知识转移的措施提供依据,同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易加斌
基于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的过程视角,对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的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基于变量间的逻辑关系推演出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引入加权小世界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定量评价模型,为供应链成员间以最小的成本来减少知识转移阻力,提高知识转移绩效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供应链成员 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侃 张力
本文在理论分析员工知识共享发挥中介效应的基础上,以全国一系列来源不同、规模不等的产学合作机构为样本,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学合作组织的员工知识共享在一体化机制和知识转移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产学合作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在构建一体化机制、推进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等环节,合理配置管理资源以及把握控制重点等方面提供行动依据,使其能更好地规范刚性的一体化机制并推进柔性的知识共享,提高产学合作界面上的知识转移效率。
关键词:
知识共享 知识转移 产学合作 一体化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传忠 冯晶 张咪
从区域和部门两个维度,技术转移可分为国家间技术转移、国内跨区域技术转移以及技术从生成部门向使用部门的转移。本文通过构建技术转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泛环渤海经济圈、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及所属省份技术转移绩效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高,北京和上海等龙头城市技术转移绩效最突出,吉林、黑龙江、海南、云南和贵州的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低。为提高技术转移绩效,应提升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供给能力以及对他们的需求能力和消化能力;建立完善区域性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唐萍萍 胡仪元
本文基于陕西省6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典型村的526份样本数据,建立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即PSR模型)对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绩效水平进行系统评价。研究表明:内部转移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总体绩效要好于外部转移,其主要原因在于外部转移产生了大量的留守群体问题,给农村社区发展带来多重困难;但无论是内部转移还是外部转移都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鉴于此,从引导内部转移、促进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完善留守群体扶助机制和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绩效评价 农村社区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传忠 冯晶 张咪
从区域和部门两个维度,技术转移可分为国家间技术转移、国内跨区域技术转移以及技术从生成部门向使用部门的转移。本文通过构建技术转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泛环渤海经济圈、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及所属省份技术转移绩效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高,北京和上海等龙头城市技术转移绩效最突出,吉林、黑龙江、海南、云南和贵州的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低。为提高技术转移绩效,应提升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供给能力以及对他们的需求能力和消化能力;建立完善区域性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中介机构,助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探索完善区域技术创新协作及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发挥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全国及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德明 覃荔荔 王业静
粘滞知识在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的转移对于知识流动的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决定着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集群结构优化与升级。本文分析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立体结构,剖析了产业集群的内部和外部知识网络中各节点的联系,探讨了知识在该立体结构中各个层次的企业、集群中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等各节点之间的流动,从点、线、面、体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的粘滞知识流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以期促进我国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粘滞知识的转移。
关键词:
产业集群知识网络 粘滞知识 知识转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红兵 和金生
为了探明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机理,文章尝试采用仿生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由知识菌种、知识酵母、知识媒以及进阶知识四种发酵要素组成的理论模型,透析其内部"转移发酵"的趋同、趋异和协同发酵过程,接着进行了相应的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遵循"转移发酵"规律,注重各发酵要素的培育,是确保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顺利进行的关键。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季国民 叶敏 张希君
高校科研团队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不仅承载着学校绝大部分的科研任务,同时也承担部分企业和国家的课题研究。隐性知识作为知识管理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知识管理研究的难点。已有研究表明,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绝大部分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团队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将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和隐性知识管理两者有效结合,进而提高团队创新绩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
隐性知识 创新绩效 知识转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贵川 张澜 王涛
公私合作技术创新网络(PPTIN)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合作技术创新网络组织形式,在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索PPTIN中异质合作主体间相互信任对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PPTIN中异质合作主体间的相互信任与知识转移机会、意愿和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转移机会在相互信任与知识转移行为之间发挥直接中介作用,而知识转移能力具有制约性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鞠晓伟 袁香楠 张晓芝
[目的 /意义]对现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探索性地提出知识转移双方关系应该由工作、利益和友情3个维度构成,并创造性地将3种关系纳入到同一理论框架内进行研究。[方法 /过程]通过对304份国内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工作、利益与友情3个关系维度与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关系。[结果/结论]结果发现:①友情关系维度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负向影响;②友情关系对利益关系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③紧密的工作关系与利益关系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最后,讨论实证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并给出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程巧莲 胡珑瑛 崔双双
在合作创新中,知识转移是合作创新的必要过程,也是合作创新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时,信任可以促进合作创新伙伴之间的知识分享和知识转移,并由此促进合作创新的效果。因此,本文从知识转移的视角进行了合作创新伙伴信任评价研究。首先,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的方法,建立了基于知识转移的合作创新伙伴信任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构建了合作创新伙伴信任评价的RS-SVM模型;最后选择某研究所及其30个合作创新伙伴作为样本,对评价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显示,RS-SVM模型的准确率和效率均比较高。本研究不仅可以拓展目前信任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从实践上帮助合作创新主体进行有效的信任管理,以进一步促进伙伴之间的知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玲娟 徐辉 曾明彬
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环节,有效的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合作开展的重要基础。重新梳理和界定产学研合作的知识转移及其机制概念,结合知识转移过程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知识转移 关键成功要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文艳
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对规范资金用途,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与效果,加强项目绩效管理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在探讨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绩效评价的实施工作,并提出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