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3)
2023(16036)
2022(12886)
2021(11556)
2020(9377)
2019(20647)
2018(20066)
2017(37375)
2016(19930)
2015(21986)
2014(21563)
2013(20687)
2012(18893)
2011(17095)
2010(17517)
2009(16671)
2008(15697)
2007(14165)
2006(13029)
2005(12260)
作者
(55378)
(45577)
(45445)
(43148)
(28947)
(21739)
(20554)
(17598)
(17473)
(16260)
(15627)
(15392)
(14628)
(14584)
(14224)
(14180)
(13546)
(13365)
(13142)
(13121)
(11686)
(11151)
(11097)
(10642)
(10502)
(10377)
(10197)
(10177)
(9312)
(9077)
学科
(81445)
经济(81349)
(59200)
管理(58992)
(48114)
企业(48114)
中国(34404)
(27822)
金融(27821)
(26907)
银行(26885)
(26119)
(26073)
地方(26056)
业经(23193)
方法(23055)
(21190)
(20377)
数学(18646)
数学方法(18361)
技术(18013)
农业(17918)
(14915)
(14493)
(14491)
贸易(14470)
理论(14209)
(13968)
(13475)
环境(12793)
机构
学院(272292)
大学(267178)
(112910)
经济(110363)
管理(99453)
研究(95961)
理学(83117)
理学院(82216)
管理学(80772)
管理学院(80269)
中国(79987)
(57130)
(55555)
科学(55253)
(47221)
中心(46161)
(45023)
(43119)
财经(42114)
研究所(42057)
(38145)
(37991)
师范(37771)
(36964)
北京(36334)
业大(35426)
经济学(34977)
(34885)
农业(32816)
经济学院(31361)
基金
项目(173484)
科学(137665)
研究(133863)
基金(122852)
(105685)
国家(104674)
科学基金(90409)
社会(86452)
社会科(82021)
社会科学(82005)
(70933)
基金项目(63608)
教育(60612)
(57932)
编号(55209)
自然(53867)
自然科(52659)
自然科学(52648)
自然科学基金(51669)
资助(48204)
成果(45804)
(43627)
课题(39803)
重点(39505)
(39238)
创新(36751)
(36593)
国家社会(35954)
发展(35802)
(35198)
期刊
(138176)
经济(138176)
研究(89629)
中国(66374)
(43628)
金融(43628)
(42950)
(42770)
管理(41357)
教育(37482)
学报(37294)
科学(36140)
大学(29354)
农业(28144)
学学(27122)
技术(25127)
业经(24899)
经济研究(21997)
财经(20818)
(18086)
问题(17606)
(14741)
图书(14557)
(13558)
(13404)
论坛(13404)
科技(13372)
技术经济(13188)
现代(13080)
商业(13074)
共检索到445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钟顺昌  李坚  简光华  
本文把一个区域中最具有城镇化因子的产业园区、城市新区和老城区作为讨论对象,以产城融合的视角来审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明确提出产城融合是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并指出基于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区、城市新区和老城区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并认为加快利于产城融合发展的制度创新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保障和内生动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豫新  张威振  
本文构建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西北五省区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2007-2014年西北各省区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呈现上升态势。在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产城融合的推进起主要作用,城市发展对产城融合的推进作用十分有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舒鑫  林章悦  
本文基于产城融合的视角对于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只有将产业与城市紧密对接才能避免城镇化出现的"空壳"现象。金融部门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当着力于使产业与城市紧密对接,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舒鑫  林章悦  
本文基于产城融合的视角对于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只有将产业与城市紧密对接才能避免城镇化出现的"空壳"现象。金融部门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当着力于使产业与城市紧密对接,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呈阳  胡汉辉  周海波  
"产城融合"对中国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遵循"理论-模型-实证"的技术路线,探讨了"人本导向"下"产城融合"的含义、机理与作用路径,认为"产城融合"应该是"产"、"人"、"城"三者的融合,而"产"、"城"的协同互促是以"人"为连接点,通过产品及要素市场的价格调节和因果循环机制实现的。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大多数城镇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和工业发展缺乏城市功能配套的问题,这不利于产业与城市功能的良性互动和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因此,需控制城镇空间的盲目扩张,围绕"人"的需求,重视服务业匹配,有条件的地区甚至可以适度超前推进以服务业为载体的城市功能建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丛海彬  段巍  吴福象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存在“先产后城”和“先城后产”两类偏向型城镇化路径,其福利效应迥然有别。本文在资本自由流动的两城市模型中引入产城融合变量,分析了禀赋差异、政府政策偏向下的城镇化路径;并基于产城融合的要素适配模型,对2000年以来中国的产城融合路径及其时空演变进行了动态刻画,进而利用2003—2014年中国25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城融合程度越高,资本偏向的补贴支出越能提高产业集聚效率;产城融合程度越低,改善城市区位条件更能提高产业集聚效率。以产业园区为主线的城镇化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对禀赋较差地区的产业扶贫政策可能因产城融合水平较低而失效。实证研究证实了产城融合的门槛效应,即在产城融合水平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偏向产业的土地政策才能提升本地的产业集聚效率。进一步地,基于功利主义福利函数标准对城镇化路径比较后发现,旨在优化区位条件的“先城后产”路径相较于“先产后城”路径更有利于城镇居民福祉的提升。为此,在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应更多考虑蒂伯特选择功能,优化政策环境与区位条件,注重民生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丛海彬  段巍  吴福象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存在"先产后城"和"先城后产"两类偏向型城镇化路径,其福利效应迥然有别。本文在资本自由流动的两城市模型中引入产城融合变量,分析了禀赋差异、政府政策偏向下的城镇化路径;并基于产城融合的要素适配模型,对2000年以来中国的产城融合路径及其时空演变进行了动态刻画,进而利用2003—2014年中国25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城融合程度越高,资本偏向的补贴支出越能提高产业集聚效率;产城融合程度越低,改善城市区位条件更能提高产业集聚效率。以产业园区为主线的城镇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海燕  
城镇化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显著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存在诸多弊端,譬如:体制不健全、产业机构调配不合理、资源过度浪费等问题,严重阻碍中国城乡建设进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建设开始注重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以产业为发展动力,城市为发展载体。经验表明,产业与城市有效结合的发展模式,符合新时代中国城乡建设的发展要求和特点,有利于促进城市一体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苗  
城镇化发展的目的在于完成全面的和谐社会创建,河南作为中原第一大省,其自身原本的农业化也在全国占得较大比值。在现阶段的全国经济建设中,河南省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已经走到了必须与现代城镇化建设进行全面融合的道路上。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用来形容此时的河南农村城镇化产城的融合发展,可谓是一针见血。就在这一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原始的资源发展优势,促进其全面化的人才集聚建设,并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还需要从经济的全面发展道路方针上进行贯彻落实。本文从现代城镇化发展的总趋势着手,分析现代河南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产城融合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苗  
城镇化发展的目的在于完成全面的和谐社会创建,河南作为中原第一大省,其自身原本的农业化也在全国占得较大比值。在现阶段的全国经济建设中,河南省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已经走到了必须与现代城镇化建设进行全面融合的道路上。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用来形容此时的河南农村城镇化产城的融合发展,可谓是一针见血。就在这一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原始的资源发展优势,促进其全面化的人才集聚建设,并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还需要从经济的全面发展道路方针上进行贯彻落实。本文从现代城镇化发展的总趋势着手,分析现代河南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产城融合的发展动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浩  
常州产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产业区与城区过度分离、城区公共服务业集聚过多、城市各区服务业功能过于类同、小城镇承接城镇化人口过低、人的城镇化速度过慢于土地城镇化等问题。对此,应推进产业园与城市功能融合、城市与产业区功能融合、推进开发区与小城镇功能融合,向外疏解过载的城市功能、引导城镇化人口分流,增强城镇的产城功能、做好产业接续,以实现产城融合永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政武  
解决好人的生存和发展保障问题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传统城镇化出现"城市病"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让位。就业的实现和水平的提高在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中是根本性的、全面性的和可持续性的,推进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可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突破点。文章认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在制度设计中植入和强化人的发展权理念;培育和扶持乡镇集体经济发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功能完善,创新农民主导的就地转移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探索资源分配共享机制,促进城乡居民发展权的公平性与均衡性;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在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图  
2011年5月,桂林被晋级为第二批8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中的一个,这对于桂林这样一个工业并不算发达的城市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本文从桂林"两化"(信息化、工业化,下同)融合、产城互动发展入手,对桂林城镇化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桂林城镇化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丛海彬  邹德玲  刘程军  
以全国285个地级市层面2003—2014年产城融合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耦合协调关系模型,对产城融合的发展指数、融合度进行测度、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现阶段不同区域产城融合发展并不均衡,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产城融合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达到有效融合状态的城市极少。耦合关联度和协调度虽然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产城融合三要素内部协调发展程度不一,城镇化建设指数和人口集聚指数所属要素基本都处于低度协调的颉颃发展阶段,只有产业支撑指数所属要素耦合协调情况表现相对良好。但从时间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丛海彬  邹德玲  刘程军  
以全国285个地级市层面2003—2014年产城融合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耦合协调关系模型,对产城融合的发展指数、融合度进行测度、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现阶段不同区域产城融合发展并不均衡,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产城融合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达到有效融合状态的城市极少。耦合关联度和协调度虽然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产城融合三要素内部协调发展程度不一,城镇化建设指数和人口集聚指数所属要素基本都处于低度协调的颉颃发展阶段,只有产业支撑指数所属要素耦合协调情况表现相对良好。但从时间序列上三者均呈现出逐步提升态势,总体状况趋于良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