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9)
2023(15414)
2022(12636)
2021(11700)
2020(9235)
2019(20971)
2018(20151)
2017(39106)
2016(20755)
2015(22968)
2014(22241)
2013(21479)
2012(19743)
2011(17636)
2010(17839)
2009(16654)
2008(15581)
2007(13667)
2006(12490)
2005(11167)
作者
(54830)
(45263)
(45022)
(42997)
(29168)
(21765)
(20660)
(17622)
(17221)
(16429)
(15529)
(15333)
(14482)
(14226)
(14134)
(14011)
(13444)
(13379)
(13302)
(13152)
(11174)
(10972)
(10802)
(10573)
(10497)
(10241)
(10070)
(9958)
(9072)
(8879)
学科
(79628)
经济(79551)
管理(58627)
(55569)
(45030)
企业(45030)
中国(32187)
(26918)
金融(26915)
(25747)
银行(25743)
方法(25546)
地方(25504)
(25497)
(24942)
(22086)
数学(21868)
数学方法(21505)
业经(21084)
(19328)
农业(17391)
(14866)
贸易(14851)
(14345)
环境(14046)
(13686)
财务(13652)
(13635)
财务管理(13632)
理论(13435)
机构
学院(275749)
大学(268058)
(113161)
经济(110442)
管理(103625)
研究(94412)
理学(87671)
理学院(86617)
管理学(85224)
管理学院(84667)
中国(78113)
(57352)
(54933)
科学(54588)
(47127)
中心(45934)
(44874)
财经(42382)
研究所(40261)
(39626)
(38585)
师范(38274)
(38218)
(36073)
(35681)
业大(35507)
北京(35358)
经济学(34442)
财经大学(31122)
经济学院(31052)
基金
项目(182637)
科学(145268)
研究(141101)
基金(130014)
(110895)
国家(109879)
科学基金(95940)
社会(90397)
社会科(85685)
社会科学(85660)
(73637)
基金项目(68500)
教育(63912)
(60814)
编号(59267)
自然(58859)
自然科(57433)
自然科学(57423)
自然科学基金(56326)
资助(51233)
成果(47970)
(42558)
课题(42077)
重点(41305)
(39154)
(38958)
国家社会(36783)
创新(36234)
(36008)
(35478)
期刊
(133969)
经济(133969)
研究(87158)
中国(59370)
(42167)
(42007)
金融(42007)
管理(39429)
(37123)
科学(34523)
教育(33199)
学报(33193)
大学(26208)
学学(24568)
农业(24520)
技术(23958)
业经(23905)
经济研究(20871)
财经(20079)
问题(18161)
(17418)
现代(14355)
(14281)
资源(13702)
(13694)
(12644)
论坛(12644)
(12472)
理论(12348)
国际(12173)
共检索到432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潘鑫  
产城融合体现了园区和城市发展的动态协调关系,它不仅仅是园区发展的目标愿景,更是一个围绕经济产业、功能空间、设施配套三大核心任务的渐进式更新过程。研究认为,传统工业园的产城融合发展基本遵循产业园区到专业化城市功能区或产业新城的发展逻辑,但具体转型目标需要结合城乡发展需求、园区发展阶段、园区用地规模等综合确定。规划实践中,经济产业融合应给予制造业足够重视,功能空间融合应强化园区的城市功能培育,设施配套应通过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方式补齐各类设施短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艳  曾毓隽  
产城融合是促进产业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它体现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居住与就业融合、生产与生活融合、产值与环境融合等方面。作为武汉工业倍增园之一,常福工业园存在诸多产城发展不匹配的问题。文章以此为例,从优化产业体系、配套服务、市政设施、生态环保和文化共享等五个方面,提出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政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永伟  彭宏业  陈怀录  
开发区的建设对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西北部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产城融合"理念是推进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战略。文章对"产城融合"的理念内涵做了深入解析,分析该理念下在西北河谷型城市郊区建设工业园需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进而以典型河谷型城市兰州郊区卧龙川园区规划研究为例,从产业、交通、配套体系、生态以及实施时序五个方面提出了"产城融合"理念下的规划应对策略,并初步总结了该类园区规划的模式,以期为同类园区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夏健  徐澄栋  
针对西南山地工业园的开发建设现状,在分析生态保全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后,提出必须坚持"人地和谐"的理念以保障西南地区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讨论了基于和谐目标和调控主题的西南山地工业园的规划原则和程序,提出了工业园规划在规划结构、功能布局、道路系统、绿地系统、公共设施和分期建设规划中都必须贯彻"人地和谐"的理念,并详细探讨了以因地制宜、弹性生长为核心的相关规划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中华  李岳云  
为解决我国东部欠发达地区如何构建工业园区产业链问题,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与企业自生能力概念提出产业链生命周期和产业链发展能力两个概念,以其作为构建产业链的理论基础。产业链的构建应根据产业内在联系,理顺其逻辑和时空关系,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能力的提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党东雨  余广超  
在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的情况下,探索传统村落村庄景观规划的理念日益重要。以临沂市传统村落竹泉村为例,从竹泉村的景观要素分析入手,研究传统村落景观保护规划的方法,让更多的有文化价值的村落景观得到更好的保护。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魏珂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各大产业的融合是深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重组、加快农村转型和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农村三个产业之间联系程度不高、产业链条不长、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村要素配置不合理等方面[1]。因此,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必将是新形势下乡村发展的趋势所在。本论文以山东省临沂市为样本,系统阐释了临沂市“三产融合”的现状及问题,并附上参考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汉欣  
科技工业园是随着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涌现出来的新型的科学——工业生产综合体,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和筑波科学城、英国的“电子工业中心”、新加坡的“科学技术园”,等等。它们尽管名称不同,但都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辟出一定的区域,重点发展当代世界最新的工业技术和新兴产品,集中一批高级科技和经济研究人才,联合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专业公司与厂家、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的研究与新产品的试制,使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沛  段瀚  蔡春杰  杨甜  
以县域经济社会典型的"二元"性,分析了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内涵与路径选择,认为其核心内涵是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推动三次产业之间的融合,以产业的融合发展突破园区边界,横向联动中小城镇与美丽乡村,形成地区高度协作,组团规模匹配,生态、生产、生活效率一体的城乡融合空间。同时,应以产业融合发展、区域协同一体、生态融合共生、多元管理共存的发展路径突破传统路径锁定。最后,以陕西蒲城工业集中区为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兴莲  陈佶玲  
产业与城市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驱动力,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两者的融合发展都离不开人,人是产城融合的核心。产业、城市、人三者融为一体,可以推动工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提升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分析了产城互动的作用机理,并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从科学规划、设施配套、交通组织以及生态统筹方面提出了实现产城融合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兴莲  陈佶玲  
产业与城市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驱动力,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两者的融合发展都离不开人,人是产城融合的核心。产业、城市、人三者融为一体,可以推动工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提升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分析了产城互动的作用机理,并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从科学规划、设施配套、交通组织以及生态统筹方面提出了实现产城融合的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小龙  郑焕友  殷洁  
开发区是全球化时代出现的新产业空间。开发区在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理论界将我国开发区发展阶段总结为"一次创业"和"二次创业"两个阶段,但是目前我国开发区普遍出现了从工业园向新城区转型的趋向。从企业家型城市的理论视角,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发展与转型的实证研究,论证开发区建设进入"第三次创业"的新阶段———即从工业园向城市新区的转变。在新一轮转型中,苏州工业园实施了企业家的城市策略,采取了园区再定位、创造新城市空间等企业家城市行动,园区的新城功能和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同时,研究也发现园区管委会的管治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促进经济增长管理向社会和城市综合管理转型。该研究将对我国新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剑  翁洪服  李志芳  高晓玲  
一、引言票据可以发挥支付、汇兑、信用、结算、融资等多种功能,并能节约企业融资成本,2021年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2.09%,比一年期LPR利率低171个基点(1)。自2009年以来,电子商业汇票凭借交易效率高、运营成本和操作风险低以及托收方便的优势,在实现核心企业及背书企业间的零成本融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2020年以来,多家大型房企和行业龙头企业(2)出现大额商业票据(以下简称商票)违约,2021年发生的HD无力兑付商票事件更是成为引爆其债务危机的导火索,商票市场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奇   魏俊辉  
传统规划体系里城市外边缘区尚未形成明确和系统的规划管控体系,难以统筹解决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四川省开展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其中城乡融合片区大致相当于城市外边缘区,给统筹解决城市外边缘区城乡融合发展问题提供了工作基础。在资本循环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城市外边缘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困境,从人口、产业、空间、设施、环境与规划管理六个方面搭建策略框架,重构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循环机制,发现、挖掘并提升创造城市外边缘区的新价值。最后以南充市某城乡融合片区为例探讨了城乡融合理念下城市外边缘区国土空间规划实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中贵  李升峰  彭补拙  
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土地质量将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有必要将生态型土地功能区的理念纳入工业园区的规划之中。工业园生态型土地功能区是依据自然及人工特征对生态型人工复合系统或人类聚居地进行人为划分的区域。该区域应使人们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消耗的物资和物化劳动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态型土地功能区区划的重要理论依据是 :在对区域生态调查的基础上 ,首先对土地生态适宜度和生态敏感性两方面进行评价 ,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将生态性质相似的土地进行类聚 ,并按不同的用途对该区的土地进行功能区划。最后以常熟市国际工业园案例进行实例研究 ,通过分析结果可以认识到园区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