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53)
2023(20044)
2022(16884)
2021(15564)
2020(12927)
2019(29247)
2018(28671)
2017(54350)
2016(29716)
2015(33075)
2014(33000)
2013(32679)
2012(30304)
2011(27522)
2010(27875)
2009(25557)
2008(24458)
2007(21803)
2006(19375)
2005(17130)
作者
(88779)
(73455)
(73103)
(69168)
(46517)
(35287)
(33230)
(28744)
(28139)
(26261)
(25083)
(24956)
(23468)
(23244)
(22796)
(22641)
(21811)
(21759)
(21073)
(20973)
(18410)
(18168)
(17912)
(16796)
(16595)
(16356)
(16353)
(16314)
(14912)
(14598)
学科
(123361)
经济(123244)
管理(80062)
(77400)
(62441)
企业(62441)
方法(49024)
数学(41523)
中国(41307)
数学方法(41076)
(34504)
地方(34174)
业经(29670)
(28637)
金融(28633)
(28080)
(27890)
银行(27811)
(26862)
(26672)
(23883)
农业(23621)
(21585)
贸易(21566)
(20841)
理论(20686)
环境(20175)
技术(19474)
(19307)
(17689)
机构
学院(417651)
大学(417439)
(164983)
经济(161155)
管理(158272)
研究(148780)
理学(135929)
理学院(134278)
管理学(131836)
管理学院(131097)
中国(113702)
科学(94682)
(91124)
(76702)
(76220)
(73942)
研究所(69649)
中心(68005)
业大(66416)
(63243)
农业(60225)
财经(58650)
北京(57797)
(57530)
师范(56853)
(54205)
(53282)
(51831)
经济学(49340)
师范大学(45954)
基金
项目(286765)
科学(223689)
研究(206208)
基金(204643)
(181032)
国家(179466)
科学基金(152086)
社会(129155)
社会科(122397)
社会科学(122364)
(114111)
基金项目(109005)
自然(99255)
自然科(96902)
自然科学(96877)
(96358)
自然科学基金(95088)
教育(93986)
编号(83714)
资助(83263)
成果(67530)
(65496)
重点(65370)
(61303)
(59712)
课题(59230)
创新(55806)
科研(54480)
计划(52952)
国家社会(52795)
期刊
(184553)
经济(184553)
研究(124257)
中国(88444)
学报(72457)
(70172)
科学(64601)
管理(58152)
大学(53834)
(53667)
教育(50618)
学学(50573)
农业(47844)
(46894)
金融(46894)
技术(35950)
业经(31610)
经济研究(28968)
财经(28153)
问题(25208)
(24837)
(24292)
图书(23192)
科技(21502)
(20049)
技术经济(19570)
资源(19245)
理论(19039)
商业(18859)
现代(18774)
共检索到631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学成  
目前产城融合已成为我国城市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共同影响因素;然后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例,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和城市建设之间存在融合及正向互动发展关系,同时分析并得出了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程度等结论;最后从政府支持、市场驱动、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学成  
目前产城融合已成为我国城市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共同影响因素;然后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例,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和城市建设之间存在融合及正向互动发展关系,同时分析并得出了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程度等结论;最后从政府支持、市场驱动、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冯丹娃  
现代社会,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在GDP构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大学人文学科应在坚持学术研究的同时,面向市场,把人文知识和人文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产品,并参与整合和推动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这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唐晓宏  
上海产业园区经历了工业郊区化的起步阶段和产业集群化的扩张阶段,目前正在向产城融合化的转型阶段迈进。下一步,应走产业主导型、城市主导型和均衡发展型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推动上海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思莹  李政  孙广召  
利用城市面板数据,通过细化产业发展与城市扩张指标,考察了产业发展、城市扩张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产业集聚与城市人口扩张、城市面积扩张均能有效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发展与城市扩张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当产城融合度较低时,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集聚与城市面积扩张均显著抑制了城市创新水平提升;而当产城融合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三者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逐渐凸显;并且随着产城融合程度的提升,产业集聚、城市面积扩张以及城市人口扩张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也在逐渐增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锦  
文化产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行业管制等因素的影响下实现了产品和市场的融合发展。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产业价值链原先的结构得以打破并重构,产业融合开始出现并逐步深入。文化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主要有工业旅游、动漫产业园和工业设计等。在政府扶持、人才支撑、技术推动和网络创新等路径下,可以实现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宏斌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具有高创新性、高附加值性和高融合性等功能的新兴产业,有利于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文章认为,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应构筑适应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科技与文化融合模式、推进新兴科技和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和业态发展,以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金祥  
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载体和依托。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积极兴建文化产业园区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衍生了发展理念不科学、规划定位不合理、集聚效应不明显、创新能力不显著等问题,亟待通过控制园区数量和规模、优化园区生长外部环境、理顺体制完善机制等路径逐步加以解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金录  喻平  
本文基于2011-2020年各省市区的数据,通过面板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金融与文化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省域金融与文化发展水平呈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以高(水平)—高(水平)模式与低(水平)—低(水平)模式居多;(2)传统金融供给、现代金融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及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的提高均能有效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性的提升;(3)各因素对金融与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霍淑华  白翔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具有省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但产值总量偏少,市场主体偏小,结构水平偏低,市场化、多元化、社会化的融资机制亟待形成。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有利于促进山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肖艳  孟剑  
在数据成为产业发展重要资源的同时,集聚文化产业且承担加速文化产业发展职能的文化产业园区急需通过"智慧升级",实现园区"智能化、数据化、价值化"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同质化和空心化、园区平台功能缺失、集群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为此,应将"智慧升级"纳入衡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效的评定标准、为产业主体的价值认定提供园区数据算法支持、促进大数据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利用大数据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构建可内生循环的园区生态体系,充分展现数据化园区价值,促进文化产业园区"智慧升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肖艳  孟剑  
在数据成为产业发展重要资源的同时,集聚文化产业且承担加速文化产业发展职能的文化产业园区急需通过"智慧升级",实现园区"智能化、数据化、价值化"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同质化和空心化、园区平台功能缺失、集群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为此,应将"智慧升级"纳入衡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效的评定标准、为产业主体的价值认定提供园区数据算法支持、促进大数据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利用大数据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构建可内生循环的园区生态体系,充分展现数据化园区价值,促进文化产业园区"智慧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明洋  
生态城市建设是文化产业集群的助推器,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城市与生态的融合发展,为文化经济生态化发展提供了内驱力。从生态城市文化产业建设与规划内在需求来看,文化产业集群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经济与生态产业链网络发展的外部环境,提升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应不断吸纳与整合生态城市中的实用性绿色技术、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生产要素、结构与密度,增强文化产业生产、文化消费带来的经济附加值,推动生态城市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秉持生态城市、文化产业集群互动与融合的建设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强化城市空间效应,建设协调互动机制,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生态建设之间的有效衔接,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效应、协作效应和社会效应,从而实现城市生态与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蕊  
本文将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梳理,提出当前文化产业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政府在促进文化产业园健康有序发展的过程中应承担的角色,从政府角色的角度提出促进文化产业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郝雯雯  
当前,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广大旅游者对旅游内容和旅游方式提出了多元化诉求。跨界融合视域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能够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更好地挖掘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价值和作用,为旅游者旅游提供更为多元化选择。因此,地方政府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应以跨界融合视角作为出发点,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为文旅融合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明确文旅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文旅融合深度和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