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8)
2023(12170)
2022(10071)
2021(8999)
2020(7512)
2019(16707)
2018(15826)
2017(30191)
2016(16177)
2015(17841)
2014(17339)
2013(16884)
2012(15201)
2011(13664)
2010(13849)
2009(13275)
2008(12317)
2007(10942)
2006(9753)
2005(8814)
作者
(48161)
(39976)
(39826)
(37567)
(24992)
(19280)
(17990)
(15333)
(15327)
(14058)
(13828)
(13310)
(12894)
(12601)
(12569)
(12315)
(12031)
(11840)
(11514)
(11345)
(10009)
(9754)
(9721)
(9104)
(9075)
(8887)
(8875)
(8857)
(8074)
(7904)
学科
(60369)
经济(60267)
管理(52126)
(49928)
(41947)
企业(41947)
(26932)
金融(26930)
方法(25305)
(24820)
银行(24773)
(23915)
中国(22699)
数学(22468)
(22259)
数学方法(22246)
(20059)
(17411)
业经(15855)
(14556)
财务(14527)
财务管理(14499)
企业财务(13898)
地方(13116)
(13060)
(12509)
贸易(12499)
(12239)
农业(12001)
(11633)
机构
学院(227816)
大学(227782)
(95481)
经济(93551)
管理(85135)
研究(76809)
理学(73934)
理学院(73131)
管理学(71895)
管理学院(71496)
中国(64569)
(47789)
科学(46822)
(46414)
(44590)
(38814)
财经(37501)
业大(37271)
中心(37113)
研究所(35306)
农业(35286)
(34111)
(34037)
经济学(30682)
北京(28413)
财经大学(28162)
经济学院(27907)
(27541)
(26943)
(25972)
基金
项目(157563)
科学(124081)
基金(116455)
研究(109825)
(103728)
国家(102877)
科学基金(87849)
社会(73105)
社会科(69580)
社会科学(69561)
(62172)
基金项目(61944)
自然(57242)
自然科(55956)
自然科学(55937)
自然科学基金(54994)
(52189)
教育(49923)
资助(46329)
编号(41607)
重点(36098)
(34646)
(34266)
(33659)
(33423)
成果(33061)
创新(32206)
国家社会(31334)
科研(30634)
计划(29823)
期刊
(100292)
经济(100292)
研究(66058)
中国(46632)
学报(41735)
(40523)
(38116)
(36723)
金融(36723)
科学(35980)
大学(31563)
管理(31289)
学学(30428)
农业(26013)
财经(19228)
教育(18522)
经济研究(16846)
技术(16734)
(16407)
业经(16184)
(13316)
问题(13085)
(12008)
业大(11296)
科技(11194)
理论(10703)
(10601)
技术经济(10207)
商业(9970)
国际(9827)
共检索到340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欣英  
产城融合是城市功能优化和产业发展协同共进与良性互动的动态过程,遵循"影响因素—模型假设—目标函数—机制原理"的技术路线,在产城融合内涵基础上,指出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产业生产要素、经济实力、城市化水平及发展环境四个维度的若干因素,基于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构建产城融合作用机制模型,通过模型假设描述、目标函数设定及机制原理阐述说明产城融合的作用机制,分析了诸因素之间存在的影响关系并总结了产城融合的发展应对之策,为探索产城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悦  
产教科城深度融合是加快数字经济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有效产出区域城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实践中依然存在区域城市、行业、产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优质资源发挥不充分,校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等问题。文章在分析高职产教科城融合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产教科城生态体系体制机制,建立城行校企研多层进级互融并进组织架构,规范拓展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出入口,实施产教科城平台+高职产业学院、科技研发投入+人才培养产出校企共荣共享策略,补齐产教融合建设短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玉珠  
产教融合是世界许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理念,其内涵经历了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到一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再到一种教育与生产的交叉制度的演变。从制度的角度考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现产教融合制度是由社会建构的,其形成涉及多元的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社会合作者等,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利益冲突影响着产教融合制度的形成。从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冲突分析发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的基本构成应包括:职业教育投资制度、职业教育供应制度、职业教育评价制度、人才应用制度、社会合作制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巍  刘婷  唐茜  王勤  
通过文献整理和分析,识别和筛选出新城产城融合发展的14项主要影响因素;采用ISM方法构建多级递阶的影响因素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MICMAC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结果表明:制度环境是影响新城产城融合发展的最根本因素,而城市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是最直接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学成  
目前产城融合已成为我国城市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共同影响因素;然后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例,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和城市建设之间存在融合及正向互动发展关系,同时分析并得出了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程度等结论;最后从政府支持、市场驱动、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学成  
目前产城融合已成为我国城市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共同影响因素;然后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例,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和城市建设之间存在融合及正向互动发展关系,同时分析并得出了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程度等结论;最后从政府支持、市场驱动、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荣增  王淑华  
城市新区开发与建设是我国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态势,但很多新区面临着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城市社会服务设施和基本功能薄弱、新区入住率偏低、产业竞争力弱、新老城区功能衔接不够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城市新区产业高级化战略、社会服务强化策略以及新区有机成长的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保宇  
产教融合是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五螺旋"创新组织结构是我国地方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最佳选择,政府、行业、高校、企业、中介是深化产教融合的五大协同主体。影响产教融合深化的关键因素有人才、技术、观念、制度、项目、资金、愿景、机构、平台和信息。产教融合不但是各个主体之间的融合,更是各个关键因素之间的融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呈阳  胡汉辉  周海波  
"产城融合"对中国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遵循"理论-模型-实证"的技术路线,探讨了"人本导向"下"产城融合"的含义、机理与作用路径,认为"产城融合"应该是"产"、"人"、"城"三者的融合,而"产"、"城"的协同互促是以"人"为连接点,通过产品及要素市场的价格调节和因果循环机制实现的。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大多数城镇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和工业发展缺乏城市功能配套的问题,这不利于产业与城市功能的良性互动和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因此,需控制城镇空间的盲目扩张,围绕"人"的需求,重视服务业匹配,有条件的地区甚至可以适度超前推进以服务业为载体的城市功能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红  杨阳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产教融合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广东省79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现状进行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所在区位、办学水平和办学性质对产教融合有显著影响。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加大产教融合落后院校的经费投入、树立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打造产教融合资源共享的平台、借鉴产教融合特色突出的院校,主动适应产业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柳友荣  项桂娥  王剑程  
产教融合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自我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包括产教融合研发、产教融合共建、项目牵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四种模式,其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内部因素、双方耦合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实证研究表明:产教融合主体内部因素、双方耦合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总体上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四种模式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产教融合要求高校提高科研水平,办学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与企业活动的相互融合;产教融合研发模式和产学项目牵引模式受政府部门政策、市场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影响较大;解决研发机构、经济实体以及基地的孵化是产教融合共建模式重要表征;产教融合要求高校与企业相互融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郴宜  万勇  
基于长三角地区2003—2020年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修正后的耦合协调模型、空间相关性检验、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测度该地区产城融合度,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长三角产城融合进程由产业发展主导、城镇功能及人口集聚支撑,总体不断抬升并呈现出东高西低渐进演变的特点;区域内产城融合发展不平衡,各城市步调差异较大,但单个城市产城融合度不断提升;经标准差椭圆分析,产城融合度重心先由常州市西移至南京市,再向东移,最后向西北移动;研究期内,长三角产城融合度空间分布趋于集中,并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制造业发展、信息化程度、人均GDP、医疗服务及教育资源水平为产城融合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德玲  丛海彬  
以中国31个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选取衡量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的15个指标,以2000—2015年产城融合相关指标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以及GIS可视化等手段对产城融合的时空分异格局进行分析;基于面板数据和产城协调类型分类数据对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影响指标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产城融合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产城融合还主要处于颉颃阶段,尽管有部分城市的产城协调已经发展到初步协调阶段,但绝大多数省市的产城协调仍处于发展调和阶段。且从产城融合的空间分布变化来看,其东高西低的整体特征十分显著,有效印证中国经济东中西部阶梯式发展的空间格局。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时代背景的转变,产城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越来越多地融入"人"这一产城融合的重要维度,这也体现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主要社会矛盾的历史性转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蔡丽娟  
近年来,重复度高、创新动力不足、企业间协作能力差、缺乏配套产业链增值服务成为制造业城市产业集群的通病。佛山市是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重要制造业城市,该市通过打造都市型制造业产业集群实现了转型升级。通过剖析都市型产业集群的内涵及产城融合效应,重点研究佛山市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以此给正在转型中的制造业城市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丹丹   冷洪涛   刘赛红  
为了充分发挥金融要素对农村三产融合的推动力,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探讨金融对农村三产融合的作用机制。基于2010—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别运用熵值法、DEA-Malmquist模型测度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指数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发现中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均呈现出西部向东部递增,南部高于北部的区域特征,且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的南北差距不断扩大;进一步实证检验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达到一定门槛时才能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同时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在未达到门槛时,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三产融合发展存在抑制作用;中部地区则一直存在促进作用,只是在达到门槛后其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西部地区则并未存在门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