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64)
2023(16075)
2022(13779)
2021(13040)
2020(10661)
2019(24518)
2018(24227)
2017(46931)
2016(25460)
2015(28615)
2014(28778)
2013(28374)
2012(26556)
2011(24005)
2010(24709)
2009(22935)
2008(21792)
2007(19443)
2006(17678)
2005(16226)
作者
(73782)
(60735)
(60123)
(57380)
(38916)
(29038)
(27518)
(23693)
(23319)
(22081)
(20778)
(20581)
(19461)
(19309)
(18929)
(18856)
(18025)
(17737)
(17408)
(17407)
(15353)
(15000)
(14682)
(13982)
(13695)
(13668)
(13594)
(13541)
(12339)
(12026)
学科
(103557)
经济(103437)
管理(73160)
(71620)
(58186)
企业(58186)
方法(39902)
中国(36101)
数学(33961)
数学方法(33472)
(30330)
(28955)
金融(28954)
(28351)
银行(28311)
地方(27981)
(27710)
(27349)
业经(24713)
(23005)
(21204)
农业(20541)
(19417)
贸易(19399)
(18790)
理论(17672)
(17326)
财务(17245)
财务管理(17212)
企业财务(16388)
机构
学院(358148)
大学(357174)
(145209)
经济(141739)
管理(139896)
研究(125287)
理学(118711)
理学院(117374)
管理学(115467)
管理学院(114810)
中国(101003)
(77924)
科学(75188)
(70161)
(63634)
中心(58019)
研究所(57045)
(56962)
(55047)
财经(54123)
北京(50623)
业大(50122)
(49145)
(48974)
师范(48746)
(45572)
(45222)
农业(43852)
经济学(42602)
财经大学(39893)
基金
项目(232667)
科学(182535)
研究(175345)
基金(166132)
(142976)
国家(141667)
科学基金(121537)
社会(108681)
社会科(102958)
社会科学(102933)
(91495)
基金项目(87429)
教育(80199)
自然(77427)
(76743)
自然科(75564)
自然科学(75550)
自然科学基金(74163)
编号(73522)
资助(69239)
成果(61356)
(53262)
重点(51904)
课题(51285)
(51040)
(48185)
项目编号(45067)
创新(44822)
教育部(43876)
科研(43517)
期刊
(169704)
经济(169704)
研究(115618)
中国(76131)
(53471)
管理(53171)
(52338)
学报(51730)
(49531)
金融(49531)
科学(48954)
教育(45200)
大学(39523)
学学(36782)
农业(36284)
技术(31258)
业经(28580)
经济研究(26234)
财经(26230)
(22359)
问题(21968)
图书(20075)
理论(19022)
(17886)
实践(17352)
(17352)
技术经济(17129)
(16961)
现代(16886)
科技(16564)
共检索到562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野驰  祝滨滨  
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具有较强的互动关联性。新型城镇化是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载体,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两者融合能够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城无产"和"有产无城"都割裂了两者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彼此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全方位的产业发展体系和践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戚晓曜  
深圳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通过产城融合解决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冲突问题。本文阐述了“内城外产”和“内产外城”两种产城融合基本模式,分析了深圳产城融过程合中出现的产城融合微观化、城市功能高配化、城市中心密集化等几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邻里中心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做好高新区新扩园区产城融合、将坂田街道划归龙华区管辖、稳妥推进工业区城市更新等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焕蕊  
产城融合是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现代城市的一种全新模式。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规划引导上缺乏衔接,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协调等因素致使产城脱节的矛盾突出。因此,推进产城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仍然是城市发展需要审视的重要战略问题。互联网金融的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便捷等特点,在缓解产城融合中行业信息不对称、资金供需矛盾等方面作用日益突出。文章基于生产函数模型并引入希克斯效率项对互联网支持产城融合发展的经济作用、关联机理、实践内容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支持产城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复杂有机系统,归属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晓妹  何辉  
实践证明,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在现实中,我国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共促共荣机制的发挥。本文从财税视角出发,研究如何通过完善财税政策,引导和推动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形成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良性局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符琳蓉  任以胜  陆林  张海洲  
"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以城兴"成为21世纪我国港口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对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鉴耦合—协调度从互动程度与发展水平两个角度测度南通市"港—产—城"融合发展状况,运用动态发展度和剪刀差方法解析"港—产" "港—城""产—城"复合系统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南通市"港—产—城"整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持续上升,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高;(2)"港—产—城"整体系统融合互动程度呈现出由较低到高的波动发展态势,融合发展水平经历由失调衰退到高度融合的发展历程,融合发展状况实现改善;(3)"港—产" "港—城""产—城"复合系统经历多种演化发展阶段,各阶段存在不同效果的交互胁迫作用;复合系统的剪刀差呈下降、上升交替出现的"W型"和"斜S型",发展趋势差异在缩小与扩大中反复循环,需要加强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使其接近融合发展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苗  
城镇化发展的目的在于完成全面的和谐社会创建,河南作为中原第一大省,其自身原本的农业化也在全国占得较大比值。在现阶段的全国经济建设中,河南省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已经走到了必须与现代城镇化建设进行全面融合的道路上。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用来形容此时的河南农村城镇化产城的融合发展,可谓是一针见血。就在这一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原始的资源发展优势,促进其全面化的人才集聚建设,并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还需要从经济的全面发展道路方针上进行贯彻落实。本文从现代城镇化发展的总趋势着手,分析现代河南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产城融合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苗  
城镇化发展的目的在于完成全面的和谐社会创建,河南作为中原第一大省,其自身原本的农业化也在全国占得较大比值。在现阶段的全国经济建设中,河南省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已经走到了必须与现代城镇化建设进行全面融合的道路上。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用来形容此时的河南农村城镇化产城的融合发展,可谓是一针见血。就在这一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原始的资源发展优势,促进其全面化的人才集聚建设,并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还需要从经济的全面发展道路方针上进行贯彻落实。本文从现代城镇化发展的总趋势着手,分析现代河南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产城融合的发展动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亮  赵玲  
共享经济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经济发展新业态。本文结合近年来共享经济的发展情况,揭示了共享经济的内涵,梳理了国内外对共享经济的研究进展,论证了共享经济与旅游行业、医疗行业和能源行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缺乏统筹、管理缺失、行业壁垒和技术短板等主要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合理统筹规划、完善体制机制、转变发展理念和促进共生共荣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协同并进、良性互动的发展状态。产城融合既是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更是当今世界上各类城市产业区发展的新趋势,其核心是实现产业、城市功能等多元素的均衡协调发展。产城融合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增加就业人口,利于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和城市一体化建设。在宏观层面上,产城融合有一系列土地政策作为基础性支撑,用好用活这些土地政策是促进产城融合的关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协同并进、良性互动的发展状态。产城融合既是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更是当今世界上各类城市产业区发展的新趋势,其核心是实现产业、城市功能等多元素的均衡协调发展。产城融合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增加就业人口,利于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和城市一体化建设。在宏观层面上,产城融合有一系列土地政策作为基础性支撑,用好用活这些土地政策是促进产城融合的关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信凯  徐星美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基于苏南地区农户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影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促进农民增收的利益机制尚未健全;对产业融合的内涵认识存在偏差;融合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有待培育;融合的公共服务体系亟须完善以及融合中金融支持服务仍显不足等。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如下:加快建立"保底收益+后续分红"的利益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化融合主体;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创新金融扶持政策和方式;加快推进人才培育和乡村文化传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东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有效整合劳动力资源、资金资源以及信息资源,推动先进农业技术普及,使小农户可以发挥自身细化分工优势,为农户经济收入增加带来契机,进一步扩大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融合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主体功能发挥不够、主体人才支撑乏力等。本文通过探讨当前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具体融合发展现状,梳理两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加速推进新时期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文武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五个标度。湖南省如何成功地从"四化"过渡到"五化"呢?这要求我们要做好详细的战略规划,找到目前实现"五化"的障碍,理清湖南省"五化协同"的发展思路,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这不仅是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湖南快速、良好发展的必经之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渊基  蔡保忠  郑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崭新的历史机遇。城乡融合发展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城市和乡村逐渐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总结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成绩和历史经验,探讨了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城乡生产经营融合、资产收入融合、要素资源融合、人力资本融合、基础建设融合、管理服务融合等六个融合的对策建议,以期真正扭转城乡二元的历史格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花永剑  
新型小城镇是农村向现代化城市转变的过渡形态,既能使本地居民享受到便利的各种服务,又能较好地避免各种"大城市病"。产城融合对于新型小城镇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从产城融合所需的要素切入,应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城乡统筹规划、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发展,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