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4)
2023(10624)
2022(8814)
2021(8009)
2020(6522)
2019(14393)
2018(13881)
2017(26632)
2016(13876)
2015(15177)
2014(14558)
2013(14059)
2012(12468)
2011(11228)
2010(11382)
2009(10764)
2008(9699)
2007(8386)
2006(7360)
2005(6714)
作者
(37419)
(30770)
(30585)
(29190)
(19459)
(14793)
(13993)
(11758)
(11596)
(11047)
(10470)
(10383)
(9641)
(9623)
(9532)
(9528)
(9331)
(9073)
(8970)
(8585)
(7603)
(7430)
(7397)
(7014)
(6900)
(6858)
(6827)
(6824)
(6489)
(6104)
学科
(46716)
经济(46666)
(39875)
管理(38372)
(31011)
企业(31011)
(25940)
金融(25939)
(23785)
银行(23774)
(23061)
中国(21406)
方法(19298)
(16997)
数学(16875)
数学方法(16633)
(15064)
(13832)
业经(12402)
地方(11740)
(11319)
财务(11290)
财务管理(11269)
中国金融(11207)
企业财务(10823)
(10364)
贸易(10353)
(10139)
(9845)
农业(9506)
机构
学院(181300)
大学(178356)
(71223)
经济(69401)
管理(66890)
研究(58530)
理学(57190)
理学院(56581)
管理学(55443)
管理学院(55107)
中国(51265)
(36959)
(36069)
科学(35097)
中心(29974)
(29073)
财经(28911)
(28563)
(27187)
(26260)
研究所(25837)
业大(25227)
(23195)
经济学(23002)
(22891)
农业(22743)
师范(22606)
北京(22247)
财经大学(21778)
(21395)
基金
项目(124048)
科学(97381)
研究(92244)
基金(89349)
(77827)
国家(77173)
科学基金(66292)
社会(59294)
社会科(56358)
社会科学(56340)
(49611)
基金项目(46396)
教育(41861)
自然(41266)
(40982)
自然科(40371)
自然科学(40362)
自然科学基金(39636)
编号(38224)
资助(36135)
成果(31387)
重点(28158)
(27422)
(26729)
(26453)
课题(26005)
(25111)
国家社会(25086)
创新(24969)
项目编号(24388)
期刊
(76171)
经济(76171)
研究(52462)
中国(37534)
(33135)
金融(33135)
(29241)
学报(28638)
(27063)
科学(24477)
管理(23964)
大学(21588)
学学(20367)
教育(19666)
农业(17630)
技术(14534)
财经(14256)
经济研究(13495)
业经(13288)
图书(13221)
(12249)
书馆(9891)
图书馆(9891)
问题(9295)
理论(8998)
(8745)
(8526)
商业(8359)
(8252)
实践(8202)
共检索到276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继新  李原乐  
公共服务有效配置作为产城融合的"催化剂""黏合剂""膨化剂",对产城融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产城融合下公共服务配置是以公平、效率为目标导向,实现数量匹配、结构匹配和质量匹配的价值内涵,达到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有效分配、有效利用的结果。研究发现,在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并未完全实现公共服务的动力作用,在空间维度、类型维度、时间维度等存在诸多失效问题。公共服务配置滞后、结构匹配失衡、空间格局错位反而成为产业化与城市化有机融合的巨大阻力,只有强调城市发展空间区位公共服务资源要素匹配,关注产城融合区功能差异化,重视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磊  
目前我国金融信用缺失已成为金融行业备受关注的问题,其所导致的金融信用危机是社会伦理危机的一种表现。本文尝试从经济伦理角度解读这一现象,并从社会伦理制度建设、政府监管等方面阐述应对方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吕鸣  
传统提单的价值,是转让提单产生转让货物的效果。提单实现上述效果,极大地依赖于其债权凭证功能。《鹿特丹规则》通过引入意思自治原则,改变了提单债权功能的强制性,削弱了传统提单的信用,将对提单制度产生负面影响。《鹿特丹规则》的货物控制权制度,部分地强化了提单的债权凭证功能,但由于除斥期间和抗辩权的存在,不能完全恢复提单的信用。我国应当充分吸取《鹿特丹规则》的有益创新,尽力限制其消极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岳军  
文章对我国高校的师德缺失现状作出了四种判断,并对其缺乏的社会成因加以分析。文章提出师德重塑的有效路径为:建立健全师德培育机制,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在高标准人生价值引领下完善师德修养,在教育实践中提升师德修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俊文  
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缺失主要表现为:认知不够,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制度法规不健全,发展不均衡,"双师型"教师缺乏等。提升产教融合的路径包括:从外部环境层面优化产教融合相关的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经济和法律环境;从策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组织结构,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理顺经费保障机制及其与产业对话机制;从制度层面构建产教融合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机制层面推进产教融合模式向纵深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兆敏  张健明  魏宗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随着我国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逐渐凸显,以往仅以政府投入单方面目标对基本公共服务配置进行评价的方式已不能全面评价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的状况。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基于人口学视角,根据相关理论及学者的研究,建立了评价我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三层框架体系,分别从有效供给、有效分配、有效利用三个方面构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框架,希望对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中国  
教师角色具有理念性、系统性、实践性、主体性、创造性等内涵性特征。教师角色内涵性特征的缺失,导致教师角色转换过程中呈现出角色转换混乱无序、线性模式、工具性取向角色转换行动被动滞后等现象。为此,亟需加强教师角色转换的系统引控,关注教师角色转换的行动体验,促成教师角色转换的反思习惯,凝炼教师角色转换的创新内核,搭建彰显教师个体生命价值的平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裴旭东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是促进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有效对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重要组织,具有明显的市场性、中介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在促进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标准有效对接、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对接、生产环境与教学环境有机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为此,需要在法律制度、组织机制和监督评价等层面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的功能优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涂东阳  
4月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京揭牌,标志着新机构正式挂牌运行。面对这一重大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我们有必要深入剖析近年来银行保险业监管缺失所产生的种种市场乱象和风险,进而以机构整合为契机,促进内部有机融合,不断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银行保险业市场乱象的主要表现一是欺骗、隐瞒、误导情形频发,金融消费者利益受损。银行业方面,突出表现为不当销售和不当收费。2018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红  刘亨荣  王路遥  
高等职业院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不仅表现为人格上的顺从、依赖,也表现为行为上的自我低要求和自我价值感过低,这种现状是社会文化导向、教育缺失和女大学生人格弱点与自我认可缺失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构建有利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文化氛围、课程内容体系并激发女性创造性人格的发展,都是提高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猛  
当前,在农村政策的制订以及对农村、农民的评价中往往缺乏农民自身的话语。究其原因,可归结为经济条件的滞后阻碍农民话语的表达、政治上的边缘化使农民难以发声、文化认同感的降低加重农民的话语缺失。农民话语的缺失造成了农村资源的流失、农村文化的没落以及政策实施的不利。而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应该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制度、积极鼓励农民建立自己的组织、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星  郭功星  贾雷  
层出不穷的企业丑闻严重伤害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也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重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几乎被破坏殆尽的信任,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文章捕捉到当前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人文精神需求,提出将人文精神融入企业的营销当中,从营销思想、营销组合、营销技术和营销对象等层面,对消费者展开人文精神营销,最终达到重塑消费者信任的目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宁  
慈善组织作为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载体,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后援和保障,为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和谐社会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公信力的缺失将阻碍中国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的进步和发展。针对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这一问题,在分析归纳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尝试针对慈善组织内部监管缺乏、外部监督不足和舆论导向存在偏差等问题,从慈善组织专业化建设、政府科学化监督和社会力量理性化参与三方面提出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重塑方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霍雨佳  
作为微观经营主体的小农户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其培育发展过程中,单个小农户却面临着信息管理、农产品质量信誉机制、区域品牌等方面市场化服务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小农户竞争力的提升和规模化的发展。市场化服务缺失的小农户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走产业化路径,与产业组织进行深度融合。作者以产业集群为基本的组织理论分析工具,提出了分别以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小农户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同时,在这三种模式下,小农户与产业组织并非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依托,各地的小农户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产业化组织模式。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信  
非遗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文化认同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机制。由于部分生产经营主体对土家织锦文化缺乏认同,需求主导下的市场认同挤压文化认同,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中出现文化认同缺失的问题。主体层面,部分“文化能人”以商人自居忽视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过程层面,产品销售与文化传播脱节;客体层面,土家织锦核心文化符号被弱化甚或丢弃。因此,应该重塑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中的文化认同。一方面,采取全方位传统文化教育与专门性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举措,唤醒民众内在的文化认同观念;另一方面,建立配套机制,提供形成文化认同的外在动力,即明确非遗生产经营主体的保护义务与责任,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监管,制定非遗基本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