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13)
- 2023(7050)
- 2022(6164)
- 2021(5464)
- 2020(4926)
- 2019(11774)
- 2018(11604)
- 2017(22343)
- 2016(12792)
- 2015(14387)
- 2014(14733)
- 2013(14680)
- 2012(13868)
- 2011(12659)
- 2010(12898)
- 2009(12205)
- 2008(12247)
- 2007(11197)
- 2006(9408)
- 2005(8340)
- 学科
- 济(56975)
- 经济(56932)
- 管理(35716)
- 业(33469)
- 方法(32435)
- 数学(29593)
- 数学方法(29170)
- 企(27092)
- 企业(27092)
- 农(14057)
- 学(13733)
- 财(12909)
- 中国(12258)
- 环境(10216)
- 贸(10157)
- 贸易(10156)
- 地方(10107)
- 易(9853)
- 业经(9749)
- 农业(9203)
- 和(8733)
- 务(8266)
- 制(8254)
- 财务(8237)
- 理论(8218)
- 财务管理(8215)
- 划(7954)
- 企业财务(7740)
- 银(7438)
- 银行(7407)
- 机构
- 大学(191318)
- 学院(191130)
- 济(75414)
- 经济(73801)
- 管理(71930)
- 研究(64629)
- 理学(62640)
- 理学院(61939)
- 管理学(60408)
- 管理学院(60077)
- 中国(46988)
- 科学(44238)
- 农(41380)
- 京(40275)
- 所(35132)
- 业大(34892)
- 农业(33273)
- 财(32615)
- 研究所(32444)
- 中心(30064)
- 江(28624)
- 财经(26569)
- 北京(25162)
- 经(23970)
- 范(23712)
- 师范(23404)
- 经济学(23240)
- 州(22766)
- 院(22343)
- 农业大学(21889)
- 基金
- 项目(130645)
- 科学(100609)
- 基金(93517)
- 研究(88004)
- 家(83954)
- 国家(83343)
- 科学基金(69593)
- 社会(53821)
- 省(53032)
- 社会科(51005)
- 社会科学(50982)
- 基金项目(49390)
- 自然(47822)
- 自然科(46705)
- 自然科学(46689)
- 自然科学基金(45813)
- 划(44961)
- 教育(41110)
- 资助(39828)
- 编号(35006)
- 重点(30317)
- 部(28221)
- 发(28176)
- 成果(28018)
- 计划(27228)
- 创(26880)
- 科研(26085)
- 创新(25249)
- 科技(24608)
- 课题(24591)
共检索到266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郑蓉
应用主成分、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福建和浙江的12个产地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的鲜笋质量指标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依据笋品质性状的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4.658%,可选取前3个主成分作为笋品质的综合指标。鲜笋的还原糖、水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最能反映笋营养状况,其次为水分,第三为蛋白质与总灰分。笋品质性状与土壤养分指标有着显著典型相关关系,尤其是第1典型变量之间相关系数为0.999 99,其相关信息接近占2组性状总信息的100%。来自土壤养分指标的第1典型变量中pH值、全氮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对绿竹品质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而鲜笋的还原糖、水溶性总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蓉 郑维鹏 方伟 黄耀华 张闪闪
分析了福建和浙江12个绿竹Dendroc alamopsis oldhama主要产地鲜笋形态性状(笋地径、笋高、总质量、去壳质量)和营养成分(水解氨基酸、还原糖、水溶性总糖、粗蛋白质、粗纤维、总灰分、水分)的差异,探明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受产地生长性状、栽培条件的影响,产地间鲜笋形态指标差异明显,变异系数为13.27%~36.13%,产地漳州、福安及凤岭的可食率最高,达77%~82%;产地龙岩、苍南、龙湖、同安、漳州及漳平水解氨基酸总量较高,品味鲜美;竹笋营养成分的积累也因产地不同而差异明显,粗纤维、还原糖、水溶性总糖受影响最为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竹笋含糖量较高时粗纤维质量分数较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高培军 吴擢溪 陈礼光 吴大忠
研究施有机肥、复合肥、无机肥对绿竹笋营养成分及笋期叶片N、P、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3种肥料处理对绿竹笋N、P、K含量、粗蛋白质、粗纤维、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竹笋N和蛋白质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P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以复合肥处理最高 ,K含量、粗纤维、半需氨基酸总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但还原糖、总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不施肥处理明显高于施肥处理。 3种肥料处理对绿竹叶片N、P、K含量的影响在不同发笋时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发笋初期N、P、K含量施肥处理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 ,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盛期叶片N、P含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K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关键词:
绿竹 施肥 笋营养成分 笋期叶养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敏 李伟 雷靖 朱海滨 杨景华 张忠武 周绍松 王建新 陈拾华 邹炳礼 段宗颜 严君 鲁耀
[目的]明确昆明烟区土壤养分与烟叶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昆明烟区的优质烤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昆明烟区土壤养分与烟叶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昆明烟区植烟土壤pH值总体适宜,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速效氮含量较高,有效磷的含量中等但不均衡。速效钾含量丰富,氯离子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但分布极不均衡。昆明烟区的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较高,烟碱、总氮和氮碱比适中,钾、氯含量较低,但钾氯比较高。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昆明烟区土壤养分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土壤pH值、有机质和氯离子含量的降低与烤后烟叶烟碱、总氮的降低是一致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效磷含量与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以及氮碱比、钾氯比、糖碱比的增加是一致的。
关键词:
昆明 土壤 烟叶 成分 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锐 王爱平 伍晓丽 李隆云 银福军 李泉森
收集并测定了川党参主产地的27份土壤样品的16个养分指标,统计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分布有偏斜。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可将16个养分指标简化为6个主成分,6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85.30%。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27份土壤样品进行聚类分析,若以num10作为分类标准,可将其划分为4类,第一类17个,第二类5个,第三类4个,第四类1个,63.0%的土壤样品可归为一类;若以num15作为分类标准,可将其划分为3类,第一类22个,第二类4个,第三类1个,81.5%的土壤样品可归为一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知洋 邓邦良 张学玲 刘宇新 李志 牛德奎 郭晓敏 张文元
对武功山草甸植被小群落下土壤活性有机碳性状和土壤养分性状的16个变量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壤有机碳性状与土壤养分性状的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为0.994 9,在一定范围内,土壤有机质、铵态氮、磷、钾和硼含量与土壤有机质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20~40 cm,土壤有机碳性状与土壤养分性状的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为0.995 4,在一定范围内,土壤有机质、钾、钙、镁含量与土壤有机质碳、可溶性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铜和硼含量与土壤有机质碳、可溶性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海 张亚玉 宋晓霞
为了解农田栽参和林下参土壤中起主要作用的养分和关键土壤酶以及二者关系,准确评价两种生产模式下人参土壤肥力状况,对不同年生农田栽参和林下参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主要生产模式下起主要作用的综合养分指标和综合酶活性指标不同,并确定两种土壤中微量元素和酶活性之间的作用机制。农田栽参土壤第一典型相关变量中以有机质、全N、全P、速效P和有效K含量,微量元素Zn与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相关,二者累计贡献率达74.2%,其中磷酸酶影响土壤中P的形态,蔗糖酶影响有机质转化及速效NPK的有效性,过氧化氢酶能够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土壤中Zn的含量对上述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涛 郭丽璇 张丽梅 杨旭坤 廖世鹏 张洋洋 李小坤 丛日环 鲁剑巍
【目的】明确当前生产条件下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肥力现状,尤其是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以期为冬油菜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4—5月在我国长江流域14个省(市)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采集油菜收获后耕层土壤样品430个,测定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以及中微量元素(有效钙、镁、硫、铁、锰、铜、锌和硼)含量,参考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以及油菜种植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硼的分级指标,明确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现状,并分析了不同区域(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种植制度(水旱轮作油菜和旱地油菜)和产量水平(3 000 kg·hm~(-2))下油菜种植土壤的养分分布特征。【结果】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pH、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平均含量分别为25.9 g·kg~(-1)、1.47 g·kg~(-1)、27.5 mg·kg~(-1)、131.1 mg·kg~(-1)、6.04、2 436.1 mg·kg~(-1)、225.7 mg·kg~(-1)、22.6 mg·kg~(-1)、212.3 mg·kg~(-1)、89.7 mg·kg~(-1)、3.84 mg·kg~(-1)、4.03 mg·kg~(-1)和0.45 mg·kg~(-1)。超过2/3田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土壤速效磷处于丰富、适宜和缺乏的比例各占1/3;而有63.8%田块土壤速效钾处于缺乏状态。对于土壤中微量元素,土壤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铜含量均处于中等及以上,有效钙和有效锌有8.4%和12.2%处于缺乏状态,而土壤有效镁、有效硫和有效硼处于缺乏的比例则分别为24.2%、36.0%和83.5%。长江流域上、中和下游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养分状况不同,但各区域各养分的分布趋势相同。水旱轮作和旱地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水旱轮作油菜种植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明显高于旱地油菜。不同产量水平下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特征略有不同,高产(>3 000 kg·hm~(-2))油菜种植田的土壤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和有效硼含量明显高于低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玉友 陈双林 郭子武 徐森
[目的 ]测定分析林地覆盖雷竹笋外观色泽变化程度及色泽与品质间的关系,为竹笋品质评价和生产经营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色差计测定覆盖雷竹笋笋箨和笋肉上、中、下不同部位的L、a、b色泽参数,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竹笋色泽参数和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笋箨中部、上部等部位的L、a、b色度为覆盖雷竹笋外观主要呈色部位及色泽因子;采用L×a×b进行聚类分析,可将竹笋分为深、中、浅3种外观色泽类型,判别分析与聚类结果一致率为95.6%,回判验证准确率为93.3%,分类效果较好。不同色泽类型竹笋在笋箨、笋肉色泽,笋体、笋箨形态及可食率等方面差异显著,且竹笋内外品相间存在关联性。浅色竹笋外观通体黄白匀称,笋肉白亮,笋箨小而薄,笋蔸质量轻,可食率相比色深者提高11%以上。[结论 ]覆盖雷竹笋在色泽与形态等外观性状上变化丰富,浅色竹笋更具外观品质优势。
关键词:
覆盖雷竹笋 笋箨色泽 品质 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玉友 陈双林 郭子武 徐森
[目的 ]测定分析林地覆盖雷竹笋外观色泽变化程度及色泽与品质间的关系,为竹笋品质评价和生产经营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色差计测定覆盖雷竹笋笋箨和笋肉上、中、下不同部位的L、a、b色泽参数,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竹笋色泽参数和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笋箨中部、上部等部位的L、a、b色度为覆盖雷竹笋外观主要呈色部位及色泽因子;采用L×a×b进行聚类分析,可将竹笋分为深、中、浅3种外观色泽类型,判别分析与聚类结果一致率为95.6%,回判验证准确率为93.3%,分类效果较好。不同色泽类型竹笋在笋箨、笋肉色泽,笋体、笋箨形态及可食率等方面差异显著,且竹笋内外品相间存在关联性。浅色竹笋外观通体黄白匀称,笋肉白亮,笋箨小而薄,笋蔸质量轻,可食率相比色深者提高11%以上。[结论 ]覆盖雷竹笋在色泽与形态等外观性状上变化丰富,浅色竹笋更具外观品质优势。
关键词:
覆盖雷竹笋 笋箨色泽 品质 相关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秋芳 叶正钱 姜培坤 俞益武
为了解实施覆盖促成栽培雷竹笋营养元素状况,采样分析了竹笋和营养元素含量,并和自然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覆盖促成栽培竹园雷竹笋氮、磷、钾、钙、镁、铁和锰的含量分别为(4 30±0 40)g·kg-1,(0 70±0 10)g·kg-1,(2 98±0 66)g·kg-1,(28 76±25 71)mg·kg-1,(99 14±37 79)mg·kg-1,(5 10±2 80)mg·kg-1和(4 61±2 11)mg·kg-1。同是3月中旬采集的2类竹笋,自然笋竹园竹笋氮、磷、钾含量分别是覆盖促成栽培竹笋的1 32,1 77和1 50倍,差异达显著水平。覆盖促成栽培竹笋钙和镁含量与土壤交换性钙...
关键词:
雷竹 竹笋 营养成分 土壤成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永侠 车畅 温璇 田晨月 王潇阳 魏建兵 王姗姗 刘周莉
近年来我国草莓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红颜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作为辽宁省的草莓主栽品种,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深入了解辽宁地区草莓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探索影响草莓果实品质的关键土壤因子,在丹东市、本溪市和沈阳市40个草莓园中采集草莓果实及草莓园表层(0~20cm)土壤,检测果实品质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草莓果实品质进行评价,并以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排名,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草莓果实营养元素与土壤养分的关联。结果表明:果实性状指标在个体间存在广泛变异,变异系数4.67%~56.02%,其中果糖的变异系数最大。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可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0.25%,筛选出综合得分较高的20个草莓园。40个草莓园总体土壤呈微酸性,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过高,有机质、速效钾含量适宜。草莓园利于提高草莓风味的土壤指标为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利于提高草莓外观品质的土壤指标为有机质、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
关键词:
草莓 果实品质 土壤质量 相关性分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卢玉生 官凤英 彭超 尹子旭 张美曼 詹美春 晏颖杰
【目的】探讨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矮化方法及矮化后绿竹生长规律及光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福建省尤溪县出笋盛期绿竹笋为研究对象,不截梢为对照(ck),比较不同高度H_1(60 cm)、 H_2(90 cm)、 H_3(120cm)、 H_4(150 cm)、 H_5(180 cm)绿竹笋截梢对绿竹形态指标、成竹率、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①竹笋截梢后绿竹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株高与截梢前绿竹笋高度呈线性极显著负相关(R~2=0.90, P0.05)。②竹笋截梢显著提高绿竹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降低了叶绿素a/b。③竹笋截梢处理初始荧光(F_o)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随着绿竹株高降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增加,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_(NP))呈下降趋势。电子传递速率(E_(TR))和PSⅡ实际光量子效率(Y_(ield))增加,在H_5时达最大值,较对照分别提高了48.63%和42.17%。④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绿竹株高与总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 Y_(ield)、 E_(TR)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b及q_(NP)显著正相关。【结论】绿竹笋高度H_5(180 cm)时截梢处理可有效控制高度生长,矮化后光化学功能进一步提高。图2表4参3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世友 张国印 王凌 耿暖 茹淑华 刘孟朝 赵同科
为了探索出一套适合河北省土壤养分快速测定的方法,本研究对河北省典型土壤类型土壤样品进行了改进的测定方法与常规方法测定硝态氮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同时比较了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与常规方法测定土壤有效P,K,Cu,Fe,Mn,Zn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测定的硝态氮、ASI法测定的土壤有效P,K,Cu,Fe,Mn,Zn与我国常规化学方法测定值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余学军 裘贤龙
对采收后绿竹Bambusa oldhami笋经不同的处理后,研究不同温度的储藏条件下,对绿竹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与纤维素和木质素质量分数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竹笋采收后,在低温储藏条件下,各处理PAL活性呈先升后下降趋势,2~3 d后PAL活性快速下降,4 d开始PAL活性变化趋缓;而常温条件下竹笋PAL活性上升得快,下降速度也快,常温条件下竹笋PAL酶的失活早于低温储藏的竹笋。储藏过程中各组POD活性迅速增加后降低,经保鲜处理后的各组竹笋POD活性增加和降低均迟于未处理的对照组;常温储藏的对照组POD采收后4 d就完全失活,常温储藏过程中竹笋纤维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