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1)
2023(10124)
2022(8666)
2021(7974)
2020(6693)
2019(15511)
2018(15022)
2017(29988)
2016(15570)
2015(17473)
2014(16907)
2013(16627)
2012(14869)
2011(13251)
2010(12613)
2009(11270)
2008(10626)
2007(8931)
2006(7307)
2005(5922)
作者
(41534)
(35537)
(35232)
(33326)
(22323)
(17018)
(15828)
(13841)
(13435)
(12224)
(12021)
(11779)
(10987)
(10877)
(10760)
(10608)
(10473)
(10305)
(10097)
(10070)
(8497)
(8370)
(8305)
(8007)
(7989)
(7944)
(7508)
(7287)
(7031)
(6940)
学科
(73236)
经济(73174)
管理(48223)
(47535)
方法(42259)
(38994)
企业(38994)
数学(38932)
数学方法(38568)
(18707)
(17590)
中国(14953)
业经(14402)
地方(13443)
(13401)
贸易(13399)
(13011)
(11983)
农业(11960)
财务(11949)
财务管理(11922)
企业财务(11434)
技术(10835)
(10491)
环境(10071)
(10069)
(9155)
金融(9153)
理论(9087)
(9025)
机构
大学(220178)
学院(219052)
(97137)
经济(95665)
管理(94566)
理学(84781)
理学院(83994)
管理学(82673)
管理学院(82279)
研究(63371)
中国(47222)
(42359)
(42351)
科学(36837)
财经(36058)
(33349)
(32362)
业大(32267)
经济学(31645)
中心(31498)
(29296)
经济学院(29078)
(28346)
财经大学(27639)
研究所(26207)
经济管理(26063)
商学(25844)
(25801)
商学院(25623)
师范(25560)
基金
项目(163515)
科学(133242)
基金(125834)
研究(116196)
(109166)
国家(108371)
科学基金(96745)
社会(79789)
社会科(76128)
社会科学(76112)
基金项目(67235)
自然(63521)
自然科(62236)
自然科学(62224)
(61793)
自然科学基金(61186)
教育(54397)
(52127)
资助(51092)
编号(44132)
(37797)
重点(36080)
(34925)
国家社会(34868)
教育部(33654)
(33577)
人文(32847)
创新(32666)
成果(32432)
科研(31930)
期刊
(88231)
经济(88231)
研究(55707)
管理(32631)
(32078)
中国(31535)
学报(31396)
科学(29916)
(27091)
大学(24957)
学学(24000)
技术(19435)
农业(18701)
财经(17825)
(17232)
金融(17232)
经济研究(15542)
(15205)
教育(14908)
业经(14832)
统计(12507)
问题(12252)
(11735)
技术经济(11361)
商业(10886)
理论(10560)
决策(10343)
(10108)
(9638)
实践(9571)
共检索到287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哲晰  穆月英  
文章从区域溢出关系视角出发,依据蔬菜大省辽宁省的县域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QAP回归方法对蔬菜产地关系网络格局及效应、关系网络格局的形成原因两部分展开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蔬菜产地关系网络整体溢出程度较低,"大县"溢出能力不足,主产县"抱团"现象明显、"马太效应"严重,难以实现区域蔬菜产业的共同发展,产地间关系格局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高。自然条件、地理区位、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政府支持是影响蔬菜产地关系网络格局现状的主要原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林阳  王秀娟  
2010年以来蔬菜价格大幅波动,对于群众基本生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与西安市部分蔬菜市场蔬菜流通各环节进行实地调研,比较分析了蔬菜各流通环节的成本构成及利润分配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闫豪玮   穆月英  
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明确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环境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有助于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同。本文基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五省市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通过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度了农户层面的环境效率,并采用工具变量法、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探究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环境效率的影响效应、异质性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性服务可以显著提高环境效率,且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2)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存在“马太效应”,即农业生产性服务对高环境效率农户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3)从作用机制看,农业生产性服务提高环境效率的内在机制是绿色生产技术采用数量和环境感知的提升。由此,本文建议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关注农户间的差异性特征,提高服务主体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进而实现环境效率的全面提升,以期助推我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进程加速。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桂芹  赵翠萍  方湖柳  
基于时间序列,实证分析了农户出售量对蔬菜生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人均蔬菜出售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农村人均蔬菜出售量对蔬菜生产价格的影响力不大,蔬菜生产价格的形成表现出较强的"单向决定"或"非对称性"特征。要提高农户对蔬菜生产价格的影响水平,必须要采取措施提高菜农的组织化水平、冷库储藏能力和价格信息掌握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章德宾  青平  Paul David Mitchell  
本文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武陵山区某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为例,分析当前蔬菜种植户群体的信任关系构成。然后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和已有国内外研究,得出当前蔬菜种植户群体的信任关系特点及对合作行为产生的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岳云  卢中华  凌振春  
文章试图探索中国蔬菜生产区域化的演化和优化的内在机制,为此首先分析了中国蔬菜生产区域化的演化历程、机制以及存在问题,指出其演化动力根源于生产者的利益驱动,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集聚效应向具有生产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集中;然后运用综合优势指数和聚类分析实证研究了中国31省区蔬菜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发现有20个省区具有蔬菜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并且按照优势不同又可分为四类;进而提出构建四大蔬菜产业带(环渤海、黄淮、东南沿海和中南)的优化设想,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珏雯  穆月英  
本研究将农业生产效率和环境影响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农业生产碳效率为核心工具进行分析。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的碳投入产出及碳足迹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DEA分别与Tobit模型及CLAD相结合,分析了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的碳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碳足迹的测算值均为负数,表明设施蔬菜生产整体上对生态环境具有正的外部性;2)设施蔬菜生产碳效率偏低,表明在碳视角下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其中,大棚生产碳效率高于温室生产,纯技术碳效率较低而规模碳效率较高,表明农户生产规模接近最优规模,而技术和管理水平偏低,此外温室生产农户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于大棚农户;3)经营者从事设施蔬菜生产年限、家庭年收入、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碳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蔬菜生产设施类型、劳均蔬菜种植面积对碳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雪  傅泽田  常山  
在分析了我国蔬菜产地格局变化的基础上 ,探悉了蔬菜产地格局变化的经济学原因 ,并指出了未来我国蔬菜产地格局的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多   许月艳  
基于社会网络学方法构建了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网络,并分析了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网络格局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网络规模逐渐扩大,网络中各国间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中国在网络中占据出口中心地位,但网络影响力和控制力还有待增强;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网络的社团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到2020年,以中国、俄罗斯等国家为核心的贸易社团成长为规模最大的蔬菜贸易社团;劳动力资源禀赋、经济因素、政策及地理文化因素均对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网络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忠东  胡恒  周光辉  
文章根据物质流输入输出理论,计算生态工业系统的效用矩阵,由矩阵元素符号判断节点间的7种共生关系分别为中性(0,0)、寄生(+,-)、捕食(+,-)、偏利共生(+,0)、偏害共生(-,0)、互利共生(+,+)和竞争(-,-)。采用节点耦合度计算方法,求得节点和系统的相关度大小。根据青海盐湖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的K元素流通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共生关系的转化机制和优化措施,为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中华  李岳云  
文章以山东省苍山县为例,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蔬菜生产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苍山县蔬菜经济发展的初期,蔬菜价格指数、劳动力、露地蔬菜播种面积、蔬菜运输人员、化肥、成灾面积、政府公共投资是苍山县蔬菜生产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其快速发展时期,蔬菜价格指数,加工企业、集中度、大棚蔬菜播种面积、批发市场、运输动力、通讯、排灌、化肥和公共投资是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纪龙  吴文劼  
利用1978—2013年数据测算了我国蔬菜生产集聚的空间基尼系数、FLQ值、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刻画了我国蔬菜生产集聚的时空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蔬菜生产集聚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具有阶段性特征;蔬菜生产总体为中等集聚水平但各地集聚程度差异较大;蔬菜生产集聚呈现地域梯度和连片化特征。我国蔬菜生产地理集聚差异的驱动因素主要为:自然资源、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政策制度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振  徐雪高  吴比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CHARLS)数据资料,在MAnkiw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农户家庭社会关系网络联系强度和联系密度指标,利用GLS估计方法,采用控制实验方法解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研究了家庭社会关系网络联系密度和强度的收入效应。结果表明:农户收入受到农户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显著影响;家庭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户劳动力、物质资本在影响农户收入方面存在耦合关系,社会关系网络提高了农户所支配的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用效率,政府惠农政策、金融环境、养老及医疗等因素对农民收入也有显著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想  穆月英  
依据辽宁省设施蔬菜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回归模型分析设施农户可持续生产技术采用的关联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设施农户采用5种可持续生产子技术决策相互依赖,有较强的替代和互补关系;农家肥技术与有机肥技术、绿色病虫防治技术、轮茬技术存在互补效应,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与有机肥技术、轮茬技术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影响农户采用不同可持续生产子技术的因素具有异质性,其中主要受到村干部、种植年限、文化程度、家庭总收入、种植规模、农业技术推广、加入合作社、与市场距离、农户环境效应认知、两型农技认知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刚  李腾飞  彭佳  
利用在蔬菜出口产地山东省安丘市6个镇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使用农药行为决策和行为程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通过批发市场流通、对肯定列表制度的认知以及是否做生产记录对减少农药使用的行为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种植玉米和蔬菜、通过集货商销售对农户减少农药使用的行为有负向影响。据此提出在蔬菜出口产地应加大宣传培训、规范流通渠道、优化种植结构和引导农民做好生产记录等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