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0)
2023(7713)
2022(6420)
2021(5630)
2020(4609)
2019(10191)
2018(9557)
2017(17917)
2016(9928)
2015(10596)
2014(10246)
2013(10135)
2012(9112)
2011(8093)
2010(7871)
2009(7212)
2008(7072)
2007(5987)
2006(5006)
2005(4124)
作者
(31108)
(26072)
(25964)
(24327)
(16206)
(12790)
(11649)
(10458)
(9874)
(8968)
(8793)
(8519)
(8268)
(8243)
(8013)
(7975)
(7786)
(7745)
(7447)
(7441)
(6807)
(6378)
(6180)
(6038)
(5810)
(5740)
(5645)
(5630)
(5434)
(5234)
学科
(38498)
经济(38458)
管理(32264)
(30839)
(23659)
企业(23659)
方法(19844)
数学(17892)
数学方法(17788)
(14363)
(11756)
贸易(11750)
(11491)
(10749)
中国(9610)
(9052)
业经(8603)
农业(7929)
产品(7835)
(7116)
财务(7111)
财务管理(7103)
企业财务(6822)
环境(6652)
技术(6624)
地方(6506)
(6252)
(6089)
(5878)
产业(5465)
机构
学院(142633)
大学(142054)
(57940)
经济(57031)
管理(55940)
理学(50406)
理学院(49786)
管理学(48885)
管理学院(48671)
研究(48398)
中国(35195)
(34720)
科学(33413)
(28935)
业大(28620)
农业(28149)
(25836)
研究所(24202)
(23758)
中心(21683)
财经(20131)
(19511)
农业大学(18880)
(18494)
(17778)
北京(17478)
经济学(17353)
(16738)
经济管理(16461)
师范(16410)
基金
项目(106901)
科学(83854)
基金(79751)
(73612)
国家(73013)
研究(68362)
科学基金(61664)
社会(45299)
自然(43390)
基金项目(43168)
社会科(43161)
社会科学(43150)
自然科(42456)
自然科学(42442)
自然科学基金(41749)
(41536)
(35903)
资助(31632)
教育(30835)
编号(24800)
重点(24496)
(22997)
(22582)
计划(22463)
(22430)
科研(21594)
创新(21128)
(20505)
科技(19705)
国家社会(19309)
期刊
(54936)
经济(54936)
研究(34057)
学报(31453)
(30034)
科学(26799)
中国(23726)
大学(22304)
学学(21715)
农业(20664)
管理(18435)
(17159)
(11970)
业经(11184)
经济研究(10197)
财经(9406)
(9374)
金融(9374)
技术(9216)
业大(9095)
教育(8953)
商业(8378)
(8250)
(8011)
问题(7797)
农业大学(7747)
科技(7441)
资源(7437)
(6886)
技术经济(6540)
共检索到190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红艳  王海忠  
消费者对母品牌产品的感知质量是决定品牌延伸成功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两个实验,考察母子品牌延伸条件下产品质量变化对品牌名与质量联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⑴当母品牌产品质量高时,子品牌产品质量下降将同时减弱母、子品牌与高质量的联结强度;反之,对母品牌影响不显著。(2)当子品牌产品质量高时,母品牌产品质量下降减弱母品牌与高质量的联结强度,提高子品牌名与高质量的联结强度。反之,同时减弱母、子品牌与质量的联结强度。最小均方联结主义模型比联想记忆模型更适合解释品牌名-质量联结关系的变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施娟  李晓佳  
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感知是对整体产品的抽象判断和评价,不同于企业对产品质量的客观设计与预期。研究顾客对整体产品质量的感知判断标准及结构,对企业维系与顾客的长期品牌关系,实现顾客对产品品牌忠诚的市场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艳  黄炎忠  
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可以有效传递农产品市场信息,激励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湖北省优质水稻生产区的1193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以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为例,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了农户地理标志品牌参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模型揭示其影响路径。结果发现:(1)影响农户地理标志品牌参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生产规模、耕地质量、生产组织形式、稻谷价格、农药残留检测等;(2)农户参与地理标志品牌减少水稻化肥使用量16.29~16.90千克/亩,减少农药使用量17.64~18.19克/亩。(3)地理标志品牌参与主要通过品牌溢价和品牌维护两条路径影响农户当下和未来的市场收益,继而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建议建设更多的绿色地理标志品牌,协同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和化肥农药减量化目标,积极提升农户地理标志品牌维护意识,完善绿色农产品溢价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艳  黄炎忠  
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可以有效传递农产品市场信息,激励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湖北省优质水稻生产区的1193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以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为例,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了农户地理标志品牌参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模型揭示其影响路径。结果发现:(1)影响农户地理标志品牌参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生产规模、耕地质量、生产组织形式、稻谷价格、农药残留检测等;(2)农户参与地理标志品牌减少水稻化肥使用量16.29~16.90千克/亩,减少农药使用量17.64~18.19克/亩。(3)地理标志品牌参与主要通过品牌溢价和品牌维护两条路径影响农户当下和未来的市场收益,继而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建议建设更多的绿色地理标志品牌,协同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和化肥农药减量化目标,积极提升农户地理标志品牌维护意识,完善绿色农产品溢价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任方旭  
随着品牌意识的逐步增强,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具有品牌效应的商品。文章以空间差异化分析模型为基础,引入消费者品牌意识变量,建立了一个新的产品差异化模型。依靠于参数情况,给出了消费者强、弱、一般三种典型的品牌意识下产品质量特性竞争的纳什均衡类型。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某类商品品牌意识越弱,产品之间越会差异化,低质量特性产品所获得的市场份额及其利润也会越大。而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零售商越愿意提供高质量特性的产品,其对应的市场份额及其利润也会越大。这从而解释了在消费者品牌意识较弱的产品品类中,零售商发展低质量自有品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杰贤  郑少锋  
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周至猕猴桃"和"眉县猕猴桃"种植户微观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基于质量安全的政府规制研究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政府规制显著影响农户农资投入行为,降低农户农资成本,有利于农户接受和执行政府规制政策;(2)政府规制促进了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接受政府规制的农户对综合防治技术和果园生草技术采用概率更高,有利于农产品品质的持续提高和改善;(3)政府规制对农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无显著影响,接受政府规制的农户也没有显著降低膨大剂类生物激素的使用概率,该类激素的使用对猕猴桃质量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平  
1.消费质量需求测度指标的确定要确定消费质量需求的测度指标,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消费质量需求。按照经济学的观点,需求是人们需要并有支付能力的一种状态。数量需求,或称需求量是指人们需要并有支付能力购买的某种质量产品的数量。与此相应,我们就可以定义:质量需求是人们需要并有支付能力购买的一定数量产品的质量。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就可以说,消费质量需求是人们需要并有支付能力购买的一定数量消费品的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米利群  
本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考察,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出口农产品实行质量管理和品牌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实际情况,从构建出口农产品综合管理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培训、进行资质审查和管理等角度,提出了对出口农产品实行质量管理及品牌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农  刘小鲁  
本文分析了政府进入管制对厂商最优质量水平及市场平均质量水平的影响。在模型中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主观推断存在误差 ,而产品需求在短期内保持稳定。财政收入最大化政府设置行政性进入壁垒并对非法进入者进行惩罚。因而 ,非法进入者虽然可以以冒牌的方式进入行业或市场 ,但有面临被处罚的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 ,政府一定有动力实施管制 ,且将查处的力度确定如此水平 ,使得冒牌厂商“打而不死” ;此时 ,市场平均质量水平则低于或等于无管制情形。本文的分析还表明 ,在位厂商和非法进入者的均衡质量水平均与管制力度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珑  史红民  
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的质量博弈过程对产品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在整个博弈过程中,企业的目的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政府的目的同样可以理解为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只不过政府的成本收益函数更加复杂,是经济利益(和经济成本)与公众利益(和社会成本)的集合。企业在博弈中的收益主要体现为生产质量不合格商品的预期收益;预期成本主要表现为生产质量不合格产品被发现后的处罚成本和失信成本,它与处罚的力度和被发现的概率相关。只要生产质量不合格产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企业就有生产的冲动。政府在博弈中的收益主要体现为受贿收入以及政府公信力提升,预期成本表现为质量规制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耗费以及规制失误(渎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锐  
当产品质量丑闻通过媒体接连不断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时,人们除了强烈的愤懑和凌厉的声讨之外,更不得不为商业伦理的失落和匮乏扼腕痛惜。被践踏的产品质量如果历史回放至8年之前,相信许多人的记忆一定会拾掇起那场沸沸扬扬的阜阳"毒奶粉"事件。在4年之后,三鹿集团引爆三聚氰胺事件,7年之后,国家质检总局又从蒙牛一款名为富纯牛奶的产品中检测出具有强致癌性的黄曲霉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啟仁  铁瑛  
近年来,尽管中国企业雇佣大学生的比例在增长,但出口产品质量却没有发生显著提升,形成了所谓的出口产品"质量变动之谜"。本文将企业异质"雇佣结构"引入质量异质性理论框架,探讨劳动投入与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试图结合企业劳动技能投入和中间品投入质量的互补性对"质量变动之谜"进行解释。利用经济普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1)企业雇佣结构升级对出口产品质量起到正向促进作用;(2)雇佣结构与企业中间品投入质量具有互补性,中间品质量越高,雇佣结构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越强;(3)现实所观察到的出口产品"质量变动之谜"部分源于进口中间品占比的大量下降所导致的中间品投入质量的下降,雇佣结构升级对质量的提升作用受到了中间品质量下降的拖累,未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质量升级效应。总之,在"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攻坚期,虽然高学历劳动力供给的增长有助于中国产品质量的提升,但这一过程亟须匹配相应高质量的中间产品投入。因此,进一步推进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提升国内中间品供给能力是破解质量升级难题的重要手段。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彭佑元  孙国辉  
蒙牛与伊利之间的竞争从未间断过,不但在普通的奶制品、冷饮市场上明争暗斗,而且在高端的液态奶市场争夺中互不相让。2005年3月底,蒙牛以特仑苏纯奶率先试水高端液态奶市场。典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