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0)
2023(7259)
2022(6246)
2021(5522)
2020(4606)
2019(10265)
2018(9765)
2017(18913)
2016(10676)
2015(11896)
2014(11967)
2013(11680)
2012(10795)
2011(9554)
2010(9938)
2009(9632)
2008(9822)
2007(9061)
2006(8241)
2005(7898)
作者
(29783)
(24854)
(24655)
(23825)
(15723)
(11832)
(11300)
(9473)
(9310)
(9164)
(8498)
(8266)
(7957)
(7946)
(7895)
(7587)
(7434)
(7344)
(7294)
(7105)
(6268)
(6094)
(5978)
(5677)
(5638)
(5636)
(5540)
(5475)
(5024)
(4833)
学科
管理(42250)
(37339)
经济(37248)
(35365)
(29627)
企业(29627)
(18064)
(15447)
(15250)
方法(12885)
中国(11782)
数学(10576)
数学方法(10394)
业经(10305)
(10115)
(10004)
财务(9971)
财务管理(9938)
(9684)
贸易(9673)
(9508)
企业财务(9461)
(8804)
银行(8794)
体制(8620)
(8331)
(7702)
农业(7564)
(7533)
金融(7531)
机构
学院(152704)
大学(152167)
(64840)
经济(63380)
管理(58642)
研究(50292)
理学(49235)
理学院(48778)
管理学(48171)
管理学院(47876)
中国(41025)
(37506)
(31908)
财经(27621)
科学(27170)
(25195)
(25047)
(24756)
中心(23896)
(23708)
研究所(21636)
北京(20387)
财经大学(20170)
经济学(20012)
业大(19809)
(19712)
(18227)
农业(18175)
(18122)
师范(18084)
基金
项目(93149)
科学(73642)
研究(71937)
基金(67573)
(57478)
国家(56995)
科学基金(49134)
社会(46838)
社会科(44440)
社会科学(44426)
(36492)
基金项目(34723)
教育(33062)
(29917)
自然(29571)
编号(29136)
自然科(28862)
自然科学(28858)
自然科学基金(28345)
资助(27634)
成果(25764)
(24567)
(21588)
重点(21073)
课题(20999)
(19742)
(19644)
(19475)
国家社会(19414)
教育部(18960)
期刊
(79464)
经济(79464)
研究(51372)
中国(35614)
(32423)
管理(23687)
(23675)
学报(20039)
科学(18671)
(17761)
金融(17761)
教育(17549)
大学(16290)
农业(15567)
学学(15210)
财经(14530)
业经(13292)
技术(12724)
(12420)
经济研究(11973)
问题(10811)
(8843)
会计(8460)
财会(8416)
理论(7790)
(7580)
世界(7505)
(7295)
国际(7218)
(6913)
共检索到248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珺仪  
文章引入了对产品质量的分析,将产品质量和数量作为并列的因素进行考察,着重分析了产品质量的内部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单纯的较大的交易成本和单纯的不对称信息,都不能解释产品质量内部性问题产生的根源,与信息不对称紧密联系的较大的交易成本才是其根源。如何降低这种交易成本就成为政府对产品质量内部性进行管制,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的管制重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农  刘小鲁  
本文分析了政府进入管制对厂商最优质量水平及市场平均质量水平的影响。在模型中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主观推断存在误差 ,而产品需求在短期内保持稳定。财政收入最大化政府设置行政性进入壁垒并对非法进入者进行惩罚。因而 ,非法进入者虽然可以以冒牌的方式进入行业或市场 ,但有面临被处罚的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 ,政府一定有动力实施管制 ,且将查处的力度确定如此水平 ,使得冒牌厂商“打而不死” ;此时 ,市场平均质量水平则低于或等于无管制情形。本文的分析还表明 ,在位厂商和非法进入者的均衡质量水平均与管制力度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梅星星  
本研究借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体制演变进行分析。首先,将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演变总体概括为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分离与合一两个历史时期,监管体制变迁轨迹为"单部门监管—多部门监管—两部门监管",进而逐一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监管体制;其次,对食品安全法规制度的演变轨迹予以分析,认为法规约束的核心问题由食品卫生逐步向食品质量和营养转变;第三,政府监管的内涵演变表明,随着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值的不断降低,社会对食用农产品安全关注侧重点不同,政府监管内涵演变轨迹表现为"数量安全—卫生安全—质量安全—营养与质量并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梅星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小梅  卞敏敏  
控制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在于增强上下游生产和零售企业控制质量安全的激励和能力。我国生鲜农产品零售业演变经历了城乡集市与庙会、"统购统销"、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和生鲜电商等五个时期。不同零售业态下,市场机制对企业控制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激励存在差异。目前生鲜农产品零售业以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和电商等多种业态并存。随着连锁超市和电商市场份额的增加,生鲜农产品零售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这个过程中,市场声誉机制和纵向契约协作在控制质量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零售企业控制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激励和能力逐步增强。与此同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庆  
针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现实,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两个方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小农经济模式下,农业生产信息得不到有效公开以及政府监管难以发挥效率是导致农产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原因;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建明  郑久华  
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重要的政策工具。美国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相关的法律和技术应用体系已趋于完善成熟,值得我国相关部门的借鉴。基于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政策工具的特点,文章从中美两国有关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性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体系、监管部门设置和运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相对于美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治理机制,中国有关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法律法规不明确;相关政府监督机构设置分工混乱、权责不明;水产品可追溯治理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比较落后。最后,该文提出要完善法律法规标准,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建明  
水产品质量安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欧盟、美国和挪威水产品质量安全政府规制的经验分析,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关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非常完善,具有良好的政府组织机构来履行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建立起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标准体系和追溯体系。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政府规制经验对中国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珑  史红民  
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的质量博弈过程对产品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在整个博弈过程中,企业的目的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政府的目的同样可以理解为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只不过政府的成本收益函数更加复杂,是经济利益(和经济成本)与公众利益(和社会成本)的集合。企业在博弈中的收益主要体现为生产质量不合格商品的预期收益;预期成本主要表现为生产质量不合格产品被发现后的处罚成本和失信成本,它与处罚的力度和被发现的概率相关。只要生产质量不合格产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企业就有生产的冲动。政府在博弈中的收益主要体现为受贿收入以及政府公信力提升,预期成本表现为质量规制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耗费以及规制失误(渎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芳  
本文主要对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挪威和日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机构和职能进行介绍,总结了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启示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双  姜岩  
随着三聚氰胺等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再次出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职责和作为受到严峻的挑战。文章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失灵和政府职责的理论,就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对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主要作用进行定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干  
平台对低质量商家的治理力度往往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导致消费者权益及社会福利受损。为了明晰平台治理策略的选择激励及其影响,文章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别在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下分析并比较了平台的治理力度,进一步从政府规制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监管策略。研究发现两类产品的质量差异越大,平台治理强度越强。与社会最优相比,平台治理强度存在一定不足,且网络外部性和商品间质量差异的提高会进一步放大两者的差距,因此政府监管力度应随网络外部性和产品质量差异的提高而提高。文章从商家治理的角度丰富了对平台经济的理论探索,细致地刻画了治理强度与网络外部性以及商家质量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对平台自我治理策略选择、政府管制力度选择、保障消费者权益及提升社会福利有所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环  徐恩波  
农产品具有的商品属性和准公共物品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府在其供给中应承担重要职能 ,体现在组织确定我国适当的农产品保护水平、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制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选择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等方面。为保证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 ,在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初期 ,政府的作用应集中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能力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农产品外部生产环境和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从而提高生产者质量安全供给能力并激发生产者质量安全供给动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干  
平台对低质量商家的治理力度往往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导致消费者权益及社会福利受损。为了明晰平台治理策略的选择激励及其影响,文章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别在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下分析并比较了平台的治理力度,进一步从政府规制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监管策略。研究发现两类产品的质量差异越大,平台治理强度越强。与社会最优相比,平台治理强度存在一定不足,且网络外部性和商品间质量差异的提高会进一步放大两者的差距,因此政府监管力度应随网络外部性和产品质量差异的提高而提高。文章从商家治理的角度丰富了对平台经济的理论探索,细致地刻画了治理强度与网络外部性以及商家质量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对平台自我治理策略选择、政府管制力度选择、保障消费者权益及提升社会福利有所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小鲁  
本文以二级价格歧视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对不同产品种类的非对称价格上限管制讨论了中国药品价格管制背景下厂商的产品质量和产品多样化决策,并由此分析了管制的实际效果。研究表明,对基本药品和高价药品的价格管制均会降低被管制药品的质量,并且当价格上限低于一定水平时,厂商会放弃产品多样化,转而提供单一产品,从而形成"降价死",而在此过程中,基本药品消费者的福利不会改善;相对于无管制状态而言,对基本药品的价格管制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而对高价药品的价格管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本文还联系中国药品价格管制实践,应用模型分析结论解释了中国药品安全问题和"降价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中国药品市场的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