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0)
- 2023(16480)
- 2022(14267)
- 2021(13311)
- 2020(11031)
- 2019(25041)
- 2018(24665)
- 2017(48284)
- 2016(26320)
- 2015(28914)
- 2014(28760)
- 2013(28351)
- 2012(26027)
- 2011(23588)
- 2010(23325)
- 2009(21077)
- 2008(20521)
- 2007(17852)
- 2006(15560)
- 2005(13476)
- 学科
- 济(98271)
- 经济(98159)
- 管理(79295)
- 业(75163)
- 企(61531)
- 企业(61531)
- 方法(46287)
- 数学(40304)
- 数学方法(39809)
- 农(29979)
- 财(26677)
- 中国(25208)
- 学(24015)
- 业经(22503)
- 贸(21695)
- 贸易(21691)
- 易(21167)
- 农业(19000)
- 地方(18797)
- 环境(18747)
- 制(18122)
- 务(17259)
- 财务(17180)
- 财务管理(17156)
- 技术(16431)
- 企业财务(16303)
- 和(16229)
- 理论(16116)
- 银(15699)
- 银行(15629)
- 机构
- 学院(370012)
- 大学(369674)
- 管理(147277)
- 济(145043)
- 经济(141929)
- 理学(128603)
- 理学院(127196)
- 管理学(124912)
- 研究(124630)
- 管理学院(124267)
- 中国(90665)
- 科学(80858)
- 京(77954)
- 农(69056)
- 财(65527)
- 所(63398)
- 业大(61481)
- 研究所(58423)
- 中心(56690)
- 农业(54874)
- 财经(53023)
- 江(52908)
- 北京(48571)
- 经(48397)
- 范(47226)
- 师范(46644)
- 院(45395)
- 州(42941)
- 经济学(42637)
- 财经大学(39570)
- 基金
- 项目(261512)
- 科学(204599)
- 基金(190213)
- 研究(184346)
- 家(168776)
- 国家(167428)
- 科学基金(142735)
- 社会(115599)
- 社会科(109628)
- 社会科学(109600)
- 省(102548)
- 基金项目(101018)
- 自然(96344)
- 自然科(94106)
- 自然科学(94080)
- 自然科学基金(92384)
- 划(87034)
- 教育(83892)
- 资助(78665)
- 编号(73911)
- 重点(58598)
- 成果(58375)
- 部(56870)
- 发(55460)
- 创(54481)
- 科研(50916)
- 创新(50893)
- 课题(50533)
- 计划(49608)
- 教育部(47947)
- 期刊
- 济(151521)
- 经济(151521)
- 研究(102955)
- 学报(66385)
- 中国(64821)
- 农(61912)
- 科学(58021)
- 管理(51440)
- 大学(48875)
- 财(47930)
- 学学(46477)
- 农业(42880)
- 教育(36801)
- 融(30828)
- 金融(30828)
- 技术(29601)
- 业经(26819)
- 经济研究(25165)
- 财经(24683)
- 业(22310)
- 经(21038)
- 问题(19797)
- 科技(19193)
- 版(18530)
- 图书(18312)
- 业大(17665)
- 理论(17386)
- 技术经济(17144)
- 商业(16886)
- 实践(16045)
共检索到523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伍星华 艾兴政 李思寰
笔者在产品具有网络外部性的背景下探讨产品网络外部性对于低碳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碳减排水平、产品定价及最优利润等的影响,进而设计了低碳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决策协调机制。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政府规制、节点企业行为特征等因素对低碳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尚无产品网络外部性对低碳供应链决策影响机理的探讨。笔者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在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两种模式下分别构建了产品存在网络外部性的低碳供应链决策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对决策模型进行求解,并对决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低碳供应链在集中决策抑或分散决策模式下,随着产品网络外部性增强,单位产品的碳减排水平提升,产品的零售价格提高,低碳供应链整体的利润增加。在分散决策模式下,随着产品网络外部性增强,低碳供应链的决策效率损失加大。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实现低碳供应链决策效率的Pareto优化,但无法达到完全协调状态,而Nash谈判-两部定价契约则可以实现低碳供应链决策的完全协调。研究结论揭示了产品网络外部性对低碳供应链节点企业减排与定价决策的影响机理,有助于低碳供应链节点企业更好地理解产品网络外部性对企业决策的作用与价值,为产品具有网络外部性下低碳供应链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喜 张余婷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环保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为解决经济和资源之间的矛盾,低碳供应链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在考虑消费者渠道偏好基础上,构建以制造商为主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单一传统零售渠道、网上直销双渠道和网上分销双渠道中各成员的最优定价与减排策略。研究表明:制造商的最优单位减排量同时受碳政策成本、制造商初始减排量和消费者渠道偏好的影响。此外,由于制造商独立承担减排成本和碳政策成本,通过设计契约协调机制使得供应链成员利润实现Pareto改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道致 张学强
研究了低碳经济背景下供应网络的设计和优化问题,考虑了供应链网络中各节点企业碳减排效率及减排收益的内在差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碳减排投资边际效益的差异性。以供应链网络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为目标建立了一个双目标规划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碳减排投资的优化配置、网点的选择以及运输路径、方式的选择等问题,最后,通过对算例的求解研究,探讨了碳减排投资的优化配置问题及低碳对供应链网络结构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小哩 丁志刚 晚春东
针对碳交易机制下供应链低碳技术采纳与产品零售定价问题构建各方收益模型,就Stackelberg博弈和协同决策下的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供应链总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协同决策情形下供应链总收益显著高于分散决策情形下的总收益,且采纳的低碳技术水平更高。提出基于线性定价契约的协同收益分配策略,在实现供应链总收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供应链各成员企业收益的帕累托改进。研究表明:提升消费者低碳消费意愿对企业采纳低碳技术具有直接促进作用;供应链协同决策能获得整体利润最优;基于讨价还价能力的线性定价契约,可保障供应商和零售商得到公平的利润分配,并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鑫鹏 赵道致
基于CDM框架,从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需求出发,结合碳排放权交易,给出了下游零售商以零售价格以及上游制造商以批发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利润函数。通过对集中和分散决策的分析得出:低碳环境下,批发价格与产品减排率、减排成本以及碳交易价格的相互关系,以及减排成本过高意味着制造商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去减排,在与零售商合作时失去合作的空间;过低意味着产品不具有市场竞争力,减排投资的收益率小的结论。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赵道致 王楚格
旨在研究供应链企业面对低碳政策的减排决策方法。用Stackelberg博弈探讨了制造商主导的情境,建立了供应商-制造商的二级供应链在新形势下的利润优化模型,采用逆向求解法求解。得出了企业的最优减排量及最优产量,并通过数值模拟说明了该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得知企业的最优减排决策是使自身的边际减排成本与从市场上购买对应数量的排放权的边际成本大致相等,再考虑顾客低碳偏好做以适当提升。且供应链中一方企业的减排会带动另一方减排,企业具有合作减排的动机,研发合作将是可行着力点。研究发现最优产量及最优减排量的参数灵敏度基本一致,加大低碳宣传力度提高顾客低碳环保意识是保证低碳经济良性成长和企业利润的关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虹 林敏
考虑减排效果和低碳宣传效果的时延效应与消费者具有的低碳参考效应,针对由单个投入碳减排的制造商和单个投入低碳宣传的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构建基于产品减排水平、低碳信誉和低碳参考的微分博弈模型。研究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的最优努力投入策略,并分析时延和参考双重效应相关参数对供应链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集中决策下的最优努力投入高于分散决策的相应值,但集中决策下整体利润并非总是高于分散决策的相应值,两者利润差取决于减排效果和宣传效果的延迟时间;减排效果和宣传效果的延迟时间与参考效应的记忆参数和敏感参数均是制造商和零售商投入减排努力和低碳宣传努力的主要因素;减排效果和宣传效果的延迟时间存在相应阈值,影响产品的减排、低碳信誉和低碳参考的策略选择与供应链成员的利润优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夏良杰 冯锦茹 王君 侯棚文
本文在碳交易规制下考虑消费者对产品价值估值的过度自信,研究由单个制造商和有预售选项的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的减排、订货量和价格决策,分析零售商的预售决策,以及过度自信对供应链成员的博弈均衡和利润、碳排放总量、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新产品批发价很低时,零售商应采用“仅现售”模式且以最低价格出清新产品,此时,产品批发价、现售价和社会福利均与消费者过度自信水平正相关,但消费者剩余与其过度自信水平负相关,现售期订货量和制造商减排决策及碳排放总量都与消费者过度自信无关;当新产品批发价较低时,零售商应采用“折价预售+现售”,此时,消费者过度自信有利于提高单位产品碳减排量,但消费者过度自信对供应链定价决策、企业利润、碳排放及社会福利的影响与产品生产成本、碳交易规制和消费者低碳偏好等因素有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宽 吴亭亭 刘信钰
全球变暖日益加剧,为实现低碳理念,政府根据碳排放量征收碳税。为响应国家的低碳号召与节省缴税,供应商将进行碳减排投资,而我国中小企业居多的现状使得其必须进行碳减排融资。针对供应商向零售商进行内部融资的情形,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运用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理论,根据供应链利润最大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散决策下,低碳税率和供应商超额收益率的升高以及零售商净机会成本率的降低均会导致供应链总利润升高,单位碳减排量成本的升高会导致供应链总利润的降低,且集中决策的供应链总利润高于分散决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宽 吴亭亭 刘信钰
全球变暖日益加剧,为实现低碳理念,政府根据碳排放量征收碳税。为响应国家的低碳号召与节省缴税,供应商将进行碳减排投资,而我国中小企业居多的现状使得其必须进行碳减排融资。针对供应商向零售商进行内部融资的情形,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运用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理论,根据供应链利润最大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散决策下,低碳税率和供应商超额收益率的升高以及零售商净机会成本率的降低均会导致供应链总利润升高,单位碳减排量成本的升高会导致供应链总利润的降低,且集中决策的供应链总利润高于分散决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宽 吴亭亭 刘信钰
全球变暖日益加剧,为实现低碳理念,政府根据碳排放量征收碳税。为响应国家的低碳号召与节省缴税,供应商将进行碳减排投资,而我国中小企业居多的现状使得其必须进行碳减排融资。针对供应商向零售商进行内部融资的情形,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运用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理论,根据供应链利润最大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散决策下,低碳税率和供应商超额收益率的升高以及零售商净机会成本率的降低均会导致供应链总利润升高,单位碳减排量成本的升高会导致供应链总利润的降低,且集中决策的供应链总利润高于分散决策。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谢鑫鹏 赵道致
基于清洁发展机制,探讨国有大型制造型企业在面临政府的碳排放规制时如何与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进行生产和减排决策,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上、下游企业在3种不同合作情况下的减排效果和利润,对企业在减排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碳交易价格对减排效果的影响以及社会福利的比较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减排和定价均合作时各主体的利润和减排效果均最优,制造型企业在低碳化的进程中应首先瞄准碳排放量大的企业,并从其所处供应链的上游企业着手;碳交易价格随企业边际减排成本的高低而对其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若要减少排放总量,必须减少一定的产量。上述结论为制造型企业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龚浩 郭春香
针对具有网络外部性产品定价策略,着重考虑供应链上下游权力不对等的特点,建立了基于网络外部性的基本模型,分析比较了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及供应链内部同时进行的Nash、Stackelberg二维博弈的均衡情况和均衡解。研究表明:(1)在产品具有网络外部性特点时,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总是能够运用自身的权力使得供应链整体利润最优,让被主导企业只能获得基本利润,而自己获得供应链的所有剩余利润;(2)无论是对单条供应链还是整个行业来说,其利润并不总是网络外部性强度系数的增函数;(3)在提高供应链产品质量的同时,维持或减小与对方供应链产品质量的差距,能有效提高消费者福利并改善行业运行状况。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娜 张玉林
考虑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异质需求,构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博弈模型,探讨了碳税政策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制造商减排投资对生产定价、利润及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可以根据再制造产品的碳排放强度选择四种不同的生产策略;再制造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但不能抵消碳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制造商投资减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碳税和再制造对新产品造成的冲击,使供应链收益增加的同时降低碳排放;针对零售商的"搭便车"现象,通过分担部分制造商减排成本即可实现闭环供应链协调。最后,结合数值分析验证了以上结论。
关键词:
碳税 闭环供应链 碳减排 协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书真 徐福缘 何建佳 刘举胜
研究由一个努力减排的制造商和一个努力促销的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减排与促销决策问题。首先建立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成员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表明集中决策会激励制造商努力减排、零售商努力促销及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为此提出合作减排、合作促销和成本互担3种合作模式,分别构建博弈模型来分析均衡解。研究表明:3种合作方式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能提高供应链及各成员的利润,但是合作减排方式不能激励零售商努力促销、合作促销方式不能激励制造商努力减排,而成本互担方式能同时激励制造商努力减排水平和零售商努力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