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37)
2023(19516)
2022(16757)
2021(15488)
2020(13187)
2019(29815)
2018(29515)
2017(57164)
2016(31123)
2015(34614)
2014(34145)
2013(33727)
2012(31196)
2011(27852)
2010(27827)
2009(26152)
2008(25677)
2007(22751)
2006(20208)
2005(18080)
作者
(88674)
(73791)
(73377)
(69907)
(47167)
(35457)
(33282)
(28654)
(28031)
(26474)
(25279)
(24995)
(23508)
(23458)
(22783)
(22540)
(21979)
(21877)
(21400)
(21074)
(18322)
(18225)
(17814)
(16870)
(16504)
(16498)
(16383)
(16341)
(14724)
(14478)
学科
(125434)
经济(125257)
(106492)
管理(101187)
(92606)
企业(92606)
方法(53489)
数学(43073)
数学方法(42583)
(40939)
(38695)
业经(35820)
中国(31634)
(28327)
地方(27329)
农业(27031)
(26242)
财务(26163)
财务管理(26124)
(25396)
企业财务(24758)
(23468)
贸易(23453)
(22749)
理论(22410)
技术(22270)
(21895)
(20453)
(20193)
环境(19567)
机构
学院(438782)
大学(435255)
(175847)
管理(173230)
经济(172081)
理学(149013)
理学院(147294)
研究(145987)
管理学(144890)
管理学院(144067)
中国(111489)
(93107)
科学(90057)
(84246)
(74403)
(73645)
(69029)
中心(66642)
研究所(66596)
财经(66316)
业大(65490)
(60099)
农业(58189)
北京(58066)
(57276)
师范(56727)
(53673)
(53570)
经济学(51963)
财经大学(48987)
基金
项目(295020)
科学(233107)
研究(217176)
基金(213891)
(185642)
国家(184062)
科学基金(159270)
社会(136943)
社会科(129632)
社会科学(129600)
(116775)
基金项目(113991)
自然(103841)
自然科(101385)
自然科学(101362)
自然科学基金(99545)
教育(98787)
(96429)
编号(89058)
资助(87169)
成果(71504)
重点(66139)
(64684)
(63133)
(62511)
课题(60950)
创新(57920)
(55912)
科研(55911)
国家社会(55690)
期刊
(201608)
经济(201608)
研究(130085)
中国(84296)
(68812)
(67358)
管理(67245)
学报(66693)
科学(62906)
大学(50846)
学学(47917)
农业(47325)
教育(46323)
(39375)
金融(39375)
技术(38256)
业经(35545)
财经(32355)
经济研究(30823)
(27732)
(26604)
问题(26339)
技术经济(22143)
现代(21222)
图书(20666)
科技(20580)
资源(20461)
(20348)
理论(20095)
商业(19962)
共检索到655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将  赵景艳  
比较优势具有极强的动态性,其变化趋势影响着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因而研究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空间的拓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从技术扩散的角度研究了产品空间的分布对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产品空间较稠密,产品间的距离较近,相对优势产品的先进技术越容易扩散,使得邻近普通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并最终转化为优势产品,推动比较优势演化;反之若产品空间较稀疏,产品间距离较远,优势产品也有可能退化为普通产品,使原有比较优势弱化。由此可知,产品空间的结构特征影响着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因而可以通过重塑产品空间以达到影响比较优势的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鸿蕾  江可申  
航空航天制造业的产业链长、辐射面宽、联带效应强,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入分析江苏省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及状况,并与华东地区其他省份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江苏具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经济科技实力雄厚等优势条件;近几年该行业的规模、研发投入呈总体上升趋势,但企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与安徽、上海和江西各地相差甚远;为了改变不利局面,充分发挥优势条件,抓住"大飞机"落户上海的历史机遇,必须依托于本省经济与科技实力,从加强科技资源内投外引,制定航空航天技术创新的专项扶持政策,强化省内外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殷旭东  
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的重点地区,江苏省域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在制造业的构成、制造业的深度及广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使得我们在制定产业政策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各地条件的不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协调江苏省域制造业的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志刚  
本文将比较优势理论运用到指导耕地保护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工作中 ,探索了一种较为简单、可行的计量方法 ,对江苏省三大地区 (苏南、苏中和苏北 )的耕地总量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的耕地总量区域差异 ,得到了一些政策启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炳汝  芮进松  
运用全局熵值法计算江苏2007—2017年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江苏物流业的空间演化。从制造业考虑,采用计量方法分析了制造业集聚对物流业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近11年江苏物流业整体水平一直在提高,但各城市的发展不均衡,总体呈现南强北弱的局面。从整体看,江苏物流业发展趋于集聚分布;从局部看,形成了无锡、南通组成的高水平集聚区以及以淮安为中心的低水平集聚区。制造业的规模、人力吸引力、集聚能力、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开放性都对物流业的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制造业主要是通过扩大物流产业规模促进物流业发展,并对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跃  蒙永胜  
本文以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新疆1998-2012年数据,把制造业28个行业分为8大类,以各类行业产值占总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作为制造业升级测度指标及因变量,以衡量地区是否违背比较优势战略的测度指标TCI指数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出口规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干预程度、科研状况等可能对新疆制造业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经济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分析新疆制造业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结果发现,TCI对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影响为正,其他行业为负数,说明新疆长期忽视自身比较优势提升,而选择优先发展资源依赖型产业,导致制造业升级"困境",也验证了所谓的"资源诅咒"。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伏玉林  胡尊芳  
本文在产品空间视角下,将产品空间结构理论从国际贸易领域移植到国内区域层面,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3~2011年145类制造业3位码细分行业数据和2012~2014年147类制造业3位码细分行业数据,构造中国制造业产品空间,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Probit模型检验产品密度对比较优势的影响,并以江浙沪为例,对制造业结构转换目标选择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在国内区域层面,产品密度在产业转型中发挥着引领产业创新和阻止产业衰退的双重作用。在产业结构转换中,需要遵循此规律,选择合适的转换目标,避免结构转换中的断档停滞。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伏玉林  胡尊芳  
本文在产品空间视角下,将产品空间结构理论从国际贸易领域移植到国内区域层面,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32011年145类制造业3位码细分行业数据和20122014年147类制造业3位码细分行业数据,构造中国制造业产品空间,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Probit模型检验产品密度对比较优势的影响,并以江浙沪为例,对制造业结构转换目标选择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在国内区域层面,产品密度在产业转型中发挥着引领产业创新和阻止产业衰退的双重作用。在产业结构转换中,需要遵循此规律,选择合适的转换目标,避免结构转换中的断档停滞。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开宏  陈江龙  陈雯  
本文应用比较优势理论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理论推导表明,按照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来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研究了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苏南地区在建设用地的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而苏北地区在农地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江苏省目前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分配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补充耕地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将是江苏省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范爱军  高敬峰  
文章在对1997~2006年10年间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要素禀赋特征和附加值特征,认为产品内分工主要发生在我国制造业中的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但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基础。在获取更高附加值的利益驱动下,我国制造业内的企业会自主进行资本和技术积累,从而有助于我国制造业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的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冯海华  王珏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和主导性力量,并呈现出与制造业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丹丹  谢建国  
文章以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例,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FDI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效应,而FDI的进入强化了这种路径依赖。文章实证结果表明,FDI对劳动密集型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有促进作用,但没有发现FDI显著地促进了江苏省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这个结果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跨国公司在江苏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低于其在加工组装型制造业中的投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正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通过廉价生产要素形成比较优势加入国际分工,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然而,在制造业产品大量出口为中国赢得"世界工厂"头衔的同时,并未能实现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的愿望与目标,反而面临价值链低端锁定以及因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和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导致的"贫困化增长"等诸多风险。这种情况在以广东、江苏、山东等为代表的制造业大省表现尤为明显。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简晓彬副教授撰写的《制造业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英  董轲萌  
从生产的投入端和产出端视角,将产业集聚和环境规制扩展到生产密度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产业集聚作用于污染排放的空间杜宾面板STIRPAT模型,然后以江苏装备制造业为例,考虑多种污染物,从污染排放量和污染排放强度两个方面考察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增加了污染排放量,但减小了污染排放强度;产业集聚对污染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根据研究结果,加快产业集聚,积极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和技术溢出,是引发良性集聚的关键;区域污染防治的根本是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共同发展、共同治理的科学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简晓彬  车冰清  仇方道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提升集群式创新效率,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界定集群式创新概念及特征基础上,以江苏为例,采用产业集群度系数模型分析其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水平,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测度集群式创新效率,进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剖析影响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江苏装备制造业存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集群发展效应;其集群式创新效率呈振荡上升态势,但在集群水平、产值利润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存在程度不一的差距;从影响因素看,产业集群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江苏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的基础和重要动力,但科技创新投入、网络化联结水平对集群式创新的效率提升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而企业规模偏小则制约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效率的稳步提升,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推动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创新化、特色化、高效率转型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