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58)
2023(16007)
2022(13910)
2021(13204)
2020(11076)
2019(25698)
2018(25237)
2017(48925)
2016(26161)
2015(29276)
2014(28883)
2013(28564)
2012(26146)
2011(23562)
2010(23040)
2009(20935)
2008(20232)
2007(17113)
2006(14623)
2005(12736)
作者
(73221)
(61163)
(60353)
(57727)
(38712)
(29194)
(27683)
(24021)
(23126)
(21305)
(20702)
(20580)
(19147)
(19119)
(19075)
(18597)
(18157)
(18028)
(17367)
(17359)
(14926)
(14825)
(14569)
(13810)
(13592)
(13502)
(13299)
(13054)
(12112)
(11940)
学科
(107724)
经济(107613)
管理(72581)
(69838)
(56832)
企业(56832)
方法(51991)
数学(45910)
数学方法(45324)
(29720)
中国(29061)
(25745)
业经(22642)
(22361)
(22324)
贸易(22315)
(21756)
地方(20240)
(18652)
农业(18614)
(16509)
环境(16205)
理论(16127)
(16094)
财务(16023)
财务管理(15989)
技术(15746)
(15582)
银行(15537)
(15430)
机构
大学(368211)
学院(365196)
(153577)
经济(150684)
管理(146893)
理学(128746)
理学院(127331)
管理学(125082)
研究(124809)
管理学院(124438)
中国(92745)
(78263)
科学(76133)
(66079)
(61292)
(57255)
研究所(56430)
中心(56164)
财经(54597)
业大(54469)
(50040)
北京(49453)
(49192)
(47519)
师范(47040)
经济学(47030)
(46133)
农业(45005)
经济学院(42540)
财经大学(41071)
基金
项目(258821)
科学(205044)
基金(191162)
研究(187476)
(167194)
国家(165929)
科学基金(143206)
社会(119831)
社会科(113769)
社会科学(113738)
基金项目(101490)
(97826)
自然(93942)
自然科(91838)
自然科学(91818)
自然科学基金(90164)
教育(85750)
(83269)
资助(79365)
编号(74629)
成果(59115)
(58166)
重点(57800)
(54708)
(53527)
课题(50664)
国家社会(50133)
创新(50081)
教育部(50074)
科研(49853)
期刊
(157711)
经济(157711)
研究(106262)
中国(61707)
学报(56922)
科学(53753)
管理(52840)
(50793)
(48056)
大学(43813)
学学(41287)
农业(36087)
教育(35833)
技术(31310)
(28022)
金融(28022)
经济研究(26957)
财经(25969)
业经(25144)
(22293)
问题(20866)
(19367)
图书(17847)
技术经济(17692)
(17554)
科技(17120)
理论(17053)
世界(16686)
统计(16392)
资源(16384)
共检索到516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砺  黄晓玲  
根据产品空间理论,选取1996—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按SITC分类的66种产品数据构造"一带一路"产品空间结构,采用LSDV模型验证产品空间结构与动态比较优势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产品空间分布不均,产品密度与产品比较优势变动呈U型关系,产品转型初期,产品密度对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动呈负向影响,长期则为显著正向影响。可见,产品密度对产品比较优势变动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根据产品空间结构和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规律,积极寻找产品密度高且集中在核心区域的产品作为下期比较优势产品重点培育对象,实现比较优势产品的动态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万金  祁春节  
本文从产品空间理论出发,以2000-2010年52国的65种细分农产品数据为样本,探讨了农产品空间的分布形式,建立高维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产品空间结构与比较优势变动的关系,并对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培育目标的选择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农产品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同品种间的距离有差异;产品密度高对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动具有正面影响。本文认为,对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动进行干预和引导,必须遵循此规律,依据比较劣势产品密度的大小来依次选择合适目标,才能有效的在更多农产品上实现比较优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将  赵景艳  
比较优势具有极强的动态性,其变化趋势影响着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因而研究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空间的拓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从技术扩散的角度研究了产品空间的分布对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产品空间较稠密,产品间的距离较近,相对优势产品的先进技术越容易扩散,使得邻近普通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并最终转化为优势产品,推动比较优势演化;反之若产品空间较稀疏,产品间距离较远,优势产品也有可能退化为普通产品,使原有比较优势弱化。由此可知,产品空间的结构特征影响着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因而可以通过重塑产品空间以达到影响比较优势的效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邓向荣  曹红  
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但在产业升级路径选择上却始终存在着遵循还是偏离比较优势的激烈争议,给产业政策合意性带来极大困惑。本文基于产品空间结构视角,利用Feenstra全球商品贸易数据及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在构建全球产品空间布局图的基础上,可视化中国1962—2014年产业升级路径,并实证检验中国与世界各国产业升级与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球产业升级偏离比较优势程度与经济增幅正相关,生产能力累积引发产业持续创新是跨越式增长的重要原因;中国50余年的产业升级具有适度偏离比较优势特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退出障碍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抑制技术密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耿利敏  沈文星  
文章基于产品空间结构理论利用R软件对1992~2017年全球43个主要林产品贸易国的72种林产品的贸易数据进行两两距离测算,在构建全球林产品空间的基础上,尝试应用含有能力累积的HK模型对我国林业第二产业升级的动态演进路径和我国林产品比较优势之间的关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全球林产品空间来看,我国林业第二产业的生产能力禀赋累积具有引领产业升级和阻止产业衰退的双重作用;我国林业第二产业还在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具有适度偏离比较优势特征;我国处于全球林产品空间中较为核心领域的多是劳动密集型林产品,这些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并没有明显的增强趋势;处于林产品边缘部分的非木质林产品如林产化工类等在很长时间内虽不具有较强的比较劣势,但并没有出现产业衰退的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智远  
本文把国际学术界广泛运用于人均国民收入发散与收敛研究的分析方法——独立随机增量过程马尔可夫链引入产业比较优势分析,实现了比较优势经验研究动态化,使之能准确地描述比较优势的发展趋势,并为比较优势“延续性”、“流动性”的确定以及幼稚工业的识别提供了技术支持。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刘帷韬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探索新技术的产生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律,以中国为案例,从新技术的视角探讨了新产业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技术密度越大的省份其累积技术能力越强,越容易发展新产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在发展某项新技术时,邻近省份会对其产生明显的正向溢出效应,并且相比于比较优势较强的邻近省份,在该项新技术上比较优势较弱的邻近省份对目标省份影响更大;从四大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邻近省份负向竞争效应大于正向溢出效应,净效应表现为负。该研究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万金  祁春节  
本文采用NRCA index研究了1978~2010年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分布及变动,并通过回归分析、面板单位根检验等探讨了其稳定性。研究发现:(1)总体上,中国仅食品和活动物类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按产品属性来看,水产品、园艺产品和非食用畜产品是比较优势产品;按品种细分,优势品种数和劣势品种数各年相差不大,但具体分布不同。(2)中国农产品整体比较优势的稳定周期约为6年,主要农产品大类的比较优势明显具有阶段性。(3)大部分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动是不平稳的,仅不到1/4的农产品具有平稳特征。本文认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阶段性及稳定性背后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含义的揭示与分析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伍业君  张其仔  徐娟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结构转型,而结构转型所需能力的积累源于比较优势的自然演化,并且国家的经济增长绩效最终会出现收敛。然而,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国富国穷现象一直存在,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并不能给出统一的理论解释,尤其是在解释"中国出口增长之谜"以及"中等收入陷阱"等增长谜题时,理论严重滞后于现实。为此,Hausmann等新近提出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试图构建解释国家间增长绩效差异的统一理论框架,即产品空间决定了比较优势的演化,进而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增长绩效。该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一脉相承,但因其进一步考虑到产品空间的异质性及产品集的不连续性等情况,对现实的解释力和政策的指导意义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章泽武  
本文以独立随机增量过程——马尔可夫链为分析工具,对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准确反映一国(或地区)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规律,还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为  陆文聪  
本文基于CEPII-BACI数据库1995-2013年HS-6位数贸易数据,采用分布动态法,从比较优势流动性和向高附加值产品转换升级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在"量"和"质"上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大部分优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加入WTO之后出现了加速下降态势,且下降幅度高于其他主要出口国,2013年仅14.5%的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劣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尚未得到改善,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概率较低;农产品比较优势集中在低技术含量、中低档质量的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转换缓慢。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俊峰  戴永务  林伟明  郑义  
文章基于1992~2017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的产品贸易面板数据,采用显示性相对贸易比较优势指数测度中国林产品比较优势,在分析中国林产品比较优势时序演变的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和马尔可夫链模型,从时间分布特性演变与状态流动趋势视角,创新性地分析中国林产品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林产品比较优势总体水平不高,但呈现波动上升态势,林产品比较优势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存在一定的"马太效应";(2)人造板、木制品和木家具等劳动密集型林产品呈现比较优势收敛趋势,而资源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林产品的比较优势则分别呈现恶化和增强趋势;(3)加入WTO与经济危机对中国林产品比较优势分别产生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因此,提出4点政策启示:(1)密切关注国际贸易环境,防范化解林产品贸易风险;(2)重视原材料供给保障,改善资源密集型林产品比较劣势;(3)继续保持已有比较优势,缓解劳动密集型林产品比较优势下降趋势;(4)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升资本技术密集型林产品比较优势。该研究以期为中国企业参与林产品国际贸易竞争提供参考,为中国政府制定林业产业发展政策与林产品贸易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对于提高中国林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林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毓  李谷成  
比较优势是决定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决定性因素,但比较优势并非静态或一成不变,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动态演变。本文在对大量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基础上,对应用广泛的动态比较优势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比较和述评,尤其是综述和比较各自优缺点及存在的一些争议,并对各分析方法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应用进行介绍,试图对中国农产品动态比较优势进行综述性评价,总结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及农产品贸易的延续性和流动性。这既可以为促进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升级提供政策参考,也可以为农产品比较优势动态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及文献基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小康  郑莹  
使用BACI全球贸易数据库和2000—2006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研究了产品关联度对中国区域比较优势结构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研究时期不长,但各区域比较优势结构经历了明显变化。2000年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产品对只有50%在2006年仍保持比较优势,2000年没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产品对在2006年有10%获得了比较优势。产品关联度是解释比较优势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控制6位数产品和4位数产品-地区固定效应后,一种产品在2000年与其所在省份出口的其他产品之间的关联越紧密,这种产品在2006年成为有比较优势产品的概率越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小康  郑莹  
使用BACI全球贸易数据库和2000—2006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研究了产品关联度对中国区域比较优势结构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研究时期不长,但各区域比较优势结构经历了明显变化。2000年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产品对只有50%在2006年仍保持比较优势,2000年没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产品对在2006年有10%获得了比较优势。产品关联度是解释比较优势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控制6位数产品和4位数产品-地区固定效应后,一种产品在2000年与其所在省份出口的其他产品之间的关联越紧密,这种产品在2006年成为有比较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