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68)
- 2023(17662)
- 2022(15091)
- 2021(13991)
- 2020(11579)
- 2019(26529)
- 2018(26115)
- 2017(50158)
- 2016(26954)
- 2015(30179)
- 2014(29927)
- 2013(29331)
- 2012(27221)
- 2011(24777)
- 2010(24847)
- 2009(22907)
- 2008(22252)
- 2007(19536)
- 2006(17270)
- 2005(15518)
- 学科
- 济(114657)
- 经济(114535)
- 管理(75667)
- 业(72235)
- 企(58290)
- 企业(58290)
- 方法(49445)
- 数学(42002)
- 数学方法(41571)
- 中国(32181)
- 农(32088)
- 贸(28297)
- 贸易(28280)
- 地方(28062)
- 易(27358)
- 财(26441)
- 业经(25789)
- 学(23565)
- 农业(20833)
- 理论(19411)
- 制(19255)
- 环境(17902)
- 融(17699)
- 金融(17696)
- 银(17696)
- 银行(17654)
- 和(17567)
- 技术(17090)
- 行(16967)
- 务(16603)
- 机构
- 大学(383205)
- 学院(382822)
- 济(155977)
- 经济(152643)
- 管理(148505)
- 研究(130989)
- 理学(128215)
- 理学院(126774)
- 管理学(124623)
- 管理学院(123958)
- 中国(97142)
- 京(82164)
- 科学(79604)
- 财(70868)
- 所(65336)
- 农(60344)
- 研究所(59170)
- 中心(58784)
- 财经(56732)
- 江(56325)
- 业大(55217)
- 范(52934)
- 师范(52470)
- 北京(52110)
- 经(51567)
- 院(48364)
- 农业(47082)
- 经济学(46861)
- 州(46284)
- 师范大学(42513)
- 基金
- 项目(257973)
- 科学(203010)
- 研究(191243)
- 基金(186093)
- 家(161398)
- 国家(160041)
- 科学基金(137594)
- 社会(120453)
- 社会科(114240)
- 社会科学(114216)
- 省(100583)
- 基金项目(98564)
- 自然(88389)
- 教育(88322)
- 自然科(86305)
- 自然科学(86288)
- 自然科学基金(84721)
- 划(84424)
- 编号(78818)
- 资助(76795)
- 成果(64210)
- 重点(57932)
- 发(57843)
- 部(56929)
- 课题(54624)
- 创(53212)
- 创新(49567)
- 国家社会(49147)
- 教育部(49143)
- 科研(48984)
- 期刊
- 济(174679)
- 经济(174679)
- 研究(116517)
- 中国(73402)
- 学报(57578)
- 农(55293)
- 管理(54384)
- 科学(53418)
- 财(51821)
- 教育(46955)
- 大学(43884)
- 学学(41036)
- 农业(38909)
- 融(34272)
- 金融(34272)
- 技术(32732)
- 业经(29972)
- 经济研究(28602)
- 财经(27158)
- 问题(23617)
- 经(23240)
- 贸(21666)
- 图书(20456)
- 业(20364)
- 国际(18544)
- 商业(18496)
- 理论(18017)
- 技术经济(17938)
- 科技(17618)
- 世界(17201)
共检索到571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月
产品能力是解释国际贸易发展内生动力机制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测度指标,也是解释贸易发展特别是区域贸易发展的重要维度和切入点。借鉴产品空间理论分析思路,提出了从产品高质量发展能力和产品竞争潜力分析国际贸易发展动力的研究框架。以中亚区域为例,实证分析了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德国全系列15种产品在中亚地区的贸易发展情况,解释中国不同产品在目标区域内的相对优势和增长空间。结果显示:中国牲畜、化学品、食品、燃料、矿物、交通、蔬菜等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相对缺乏;鞋类、纺织及服装、皮革、金属、塑料或橡胶、石头和玻璃、木材等产品具有相对竞争优势,但缺少发展潜力,可能将遇到增长瓶颈;机电产品具有竞争优势与发展潜力,可实现持续增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萍 郭洁 胡蔚然
数字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也是未来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随着中国对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重视程度的明显提升,国内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更带动了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同时,相关法律制度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并积极构建数字贸易规则。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对内应通过完善5G网络服务、数字平台服务、云计算存储服务和人工智能服务,推进区块链服务发展等促进内循环经济;对外则应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贸易发展和加快数字贸易试验区建设促进外循环经济,进而推动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最终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对外贸易 高质量发展 双循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炳茹 刘艳华
对外贸易是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价格贸易条件作为贸易条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抵御国际贸易冲击的能力。基于“十四五”期间政府提出的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来探究归纳出对外进出口贸易规模、对外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由此得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要在兼顾商品质量和出口规模的同时,还需要最大限度考虑好贸易结构效率问题。最后提出中国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建设的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既定国家战略,扩大内需改善国内产业结构,扩大资源性产品进口来促进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殿云
双循环发展战略对我国农产品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面对新冠疫情下国内外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各地应进一步增强供应链的可靠性,打造高质量的农产品供应体系。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位于地缘优势明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年来在确保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保障中贡献突出。安徽省近年来农业生产趋于稳步增长及连接东西部的区位优势,促使其农产品贸易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引发广泛关注的大背景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常飞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农业贸易大国。中国农产品贸易极大缓解了国内农产品剩余压力,增加了国内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中国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金融创新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从金融创新视域入手,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格局,研究了当前中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对策,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金融创新力度,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农产品贸易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洪秋妹
文章首先从贸易规模及结构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现状,其次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带一路"政策变量,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增幅较大,但总量仍偏低,且进出口结构和市场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人均GDP差额、物理距离、农业增加值占比以及两国是否接壤会对农产品贺易产生影响。最后,为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五国 农产品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博英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的可贸易性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将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中韩贸易历史悠久,特别是自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定以来,中韩货物贸易增长较快,但中韩服务贸易的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影响中韩贸易长期发展的短板。本文利用2000-2017年中韩服务贸易数据,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韩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对中韩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出了影响中韩服务贸易的关键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中韩服务贸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霍建国
服务贸易是一个国际化的概念,根据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三产业,还包括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其内函和范围比传统的理解要大得多。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不断深入,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吕垚 金花
辽宁省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大省,一直以来为共和国的经济贡献着力量,也因其与朝鲜接壤、与韩国比邻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辽韩贸易的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促使韩国成为辽宁重要的经贸往来伙伴。我国近期积极推进RCEP的进程,将为辽韩贸易带来全新的活力和多元化的发展,通过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双方的共赢与合作,推动辽宁高水平开放,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RCEP 辽韩贸易 贸易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伊禹澄
近年来,中国牛肉需求量不断增长,国内的供需缺口较大,牛肉进口量逐渐增大。澳大利亚是中国重要的牛肉进口国,2018年进口量占我国全部进口量的16.7%;由于价格及政策等因素,这一比例近年来有所下降。澳大利亚的肉牛业发展较为先进,通过深度交流合作、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学习其养殖、屠宰、加工等技术,对推动我国肉牛业的发展、解决我国牛肉供求不平衡现状具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
澳大利亚 牛肉进口 价格 进口结构 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石田琢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贸易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虽然到目前为止已达到相当的规模,但也存在不少不足和薄弱环节,如技术贸易。本文对几十年中日贸易的发展历程作了系统总结,也对中日贸易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发展中的问题等作了一定的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卢荣忠 孙忠
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在中美上海公报发表后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特别是中美建交以后,两国贸易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并日益呈现出下列特点: 一、中美两国贸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强烈影响 1950年,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发动侵朝战争,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中美贸易曾一度出现中断。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成功。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双方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中美政治关系的改善带来了中美贸易的发展。1972年中美贸易额从零迅速增加到1300万美元。到中美建交前的1978年,中美贸易总额已达9.9亿美元。然而,这一期间的中美贸易关系相当不稳定。其主要原因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常真良 罗英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南端,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疆土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地形以高原为主;南非气候温和且日照充足,自然景观广布,一直是世界度假旅游胜地之一。南非疆土面积112.72万平方公里,人口3900万,其中77.6%为黑人,南非面积和人口分别占非洲的4%和6%,但工农业产值占非洲的49%和25%,GNP占非洲的30%。1994年南非GNP为1242亿美元,人均3200美元,南非交通通讯设施发达,是世界公认的新兴市场之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发彬
中美贸易持续顺差的结果是中国对美元资产的增加,即对美国债权的增加。而美国则借此为其经常账户逆差提供融资,并以贬值的形式降低融资成本。中美贸易顺差是否具有持续性,关键还要看各国的官方外汇储备对美元资产是否有增持需求,以及中国利用外资是否继续以出口导向型FDI为主。
关键词:
中美贸易顺差 国际收支 出口导向型FD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