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1)
- 2023(9130)
- 2022(7745)
- 2021(7126)
- 2020(6116)
- 2019(13779)
- 2018(13481)
- 2017(26211)
- 2016(14100)
- 2015(15534)
- 2014(15189)
- 2013(14703)
- 2012(12938)
- 2011(11680)
- 2010(11759)
- 2009(10770)
- 2008(10380)
- 2007(8851)
- 2006(7673)
- 2005(6513)
- 学科
- 济(55654)
- 经济(55593)
- 业(44639)
- 管理(43071)
- 企(36055)
- 企业(36055)
- 方法(31227)
- 数学(28489)
- 数学方法(27964)
- 农(18135)
- 财(14542)
- 贸(14120)
- 贸易(14116)
- 易(13782)
- 中国(12561)
- 业经(12008)
- 制(11027)
- 农业(10603)
- 学(10227)
- 务(9334)
- 财务(9297)
- 财务管理(9283)
- 理论(9040)
- 技术(8989)
- 企业财务(8836)
- 环境(8390)
- 划(8152)
- 体(8000)
- 银(7743)
- 银行(7711)
- 机构
- 学院(199813)
- 大学(196834)
- 管理(81396)
- 济(81015)
- 经济(79634)
- 理学(72605)
- 理学院(71877)
- 管理学(70219)
- 管理学院(69908)
- 研究(60429)
- 中国(45271)
- 农(39616)
- 京(39555)
- 科学(39490)
- 业大(35325)
- 财(33862)
- 农业(31832)
- 所(30602)
- 中心(28383)
- 研究所(28294)
- 财经(28259)
- 江(27275)
- 经(25844)
- 北京(24147)
- 经济学(24113)
- 经济管理(22989)
- 范(22879)
- 商学(22519)
- 师范(22491)
- 商学院(22314)
- 基金
- 项目(142974)
- 科学(113029)
- 基金(105819)
- 研究(96182)
- 家(94760)
- 国家(94008)
- 科学基金(81212)
- 社会(62328)
- 社会科(59320)
- 社会科学(59302)
- 省(57000)
- 自然(56340)
- 基金项目(56142)
- 自然科(55207)
- 自然科学(55192)
- 自然科学基金(54233)
- 划(47870)
- 教育(45426)
- 资助(44115)
- 编号(37598)
- 重点(32049)
- 部(30814)
- 创(30460)
- 发(29222)
- 创新(28364)
- 科研(28260)
- 计划(28189)
- 成果(26970)
- 教育部(26263)
- 大学(26089)
共检索到268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东进 刘建新
通过广告传播产品稀缺诉求从而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已经非常普遍,甚至已经发展成为许多厂家或商家提高价格、促进销售的重要营销策略。但目前相关研究却比较少,已有研究主要从感知稀缺性和心理抗拒感解构消费者对产品稀缺诉求的反应机制,缺乏从感知竞争性和感知欺骗性视角整合性地探索消费者应对稀缺诉求的心理反应研究,无疑限制了对消费者稀缺效应本质性和全面性的有效洞察。产品稀缺诉求会对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和消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当呈现产品稀缺诉求时,一方面会唤起消费者的感知竞争性,从而促使消费者产生促进性的购买意愿;另一方面也会唤起消费者的感知欺骗性,从而促使消费者产生防御性的购买意愿。采用以手机为实验商品的情景模拟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建新 李东进
通过向目标消费者传播预售商品的稀缺诉求来提升价值和促进销售,已经成为众多企业重要的营销策略,并且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已有研究整合性的严重不足限制了理论或模型的解释力和有效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并列多重中介的整合模型。通过两个实验研究发现:(1)心理所有权与心理抗拒感会分别从认知与情绪(或行为目的与行为自由)共同中介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预期后悔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且预期后悔会进一步部分中介它们对购买意愿的影响;(2)消费者的认知需求会对心理所有权与心理抗拒感的共同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即高认知需求对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建新 李东进
通过向目标消费者传播预售商品的稀缺诉求来提升价值和促进销售,已经成为众多企业重要的营销策略,并且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已有研究整合性的严重不足限制了理论或模型的解释力和有效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并列多重中介的整合模型。通过两个实验研究发现:(1)心理所有权与心理抗拒感会分别从认知与情绪(或行为目的与行为自由)共同中介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预期后悔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且预期后悔会进一步部分中介它们对购买意愿的影响;(2)消费者的认知需求会对心理所有权与心理抗拒感的共同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即高认知需求对供应性稀缺诉求有更大的影响,而低认知需求对需求性稀缺诉求有更大的影响。该研究结论不仅对深化和拓展产品稀缺性等理论的结构体系和适用边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企业有效传播产品稀缺诉求、提升营销传播效果和对消费者正确认识产品稀缺诉求动机、增强消费理性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立印
本研究利用2×2×2组间因子实验对不同类型的产品稀缺信息影响购买意图的效果及品牌概念和购买渠道对这种影响效果的调整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产品的限量销售信息比限时销售信息能更为有效地刺激消费者对稀缺产品的竞争购买心理和对产品价值的感知,两种稀缺信息对购买意图的影响效果差异在购买象征意义较强的品牌时更为显著。本研究结果可为营销人员利用稀缺信息提高促销效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稀缺信息 购买意图 品牌概念 销售渠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岱云
在信息经济时代,产品稀缺信息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正成为众多学者和实践界关注的主题。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研究和利用产品稀缺信息所带来的稀缺效应,促进销售业绩。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与产品稀缺信息呈正相关关系。第二,当价格较高的时候,被试倾向于做出独特性推断;当价格较低时,被试倾向于做出流行性推断。第三,消费者看到两种信息展示方式的反应是有明显差异的,防御导向的消费者看到库存量信息比看到销售量信息的购买意愿要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德锋 宋倩文 胡丽丽
本文旨在探讨绿色产品诉求对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产品利益关联性、消费者身份凸显和绿色社会规范对上述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三个实验,本文发现,在绿色产品利益与消费者本人关联性强(与他人关联性强)的情况下,企业利己诉求(利他诉求)更容易促使消费者进行绿色购买;在消费者凸显个人(集体)身份的情况下,企业利己诉求(利他诉求)更容易促使消费者进行绿色购买:社会规范未包含绿色消费的情况下,企业利己诉求更容易促使消费者进行绿色购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德锋 宋倩文 胡丽丽
本文旨在探讨绿色产品诉求对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产品利益关联性、消费者身份凸显和绿色社会规范对上述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三个实验,本文发现,在绿色产品利益与消费者本人关联性强(与他人关联性强)的情况下,企业利己诉求(利他诉求)更容易促使消费者进行绿色购买;在消费者凸显个人(集体)身份的情况下,企业利己诉求(利他诉求)更容易促使消费者进行绿色购买:社会规范未包含绿色消费的情况下,企业利己诉求更容易促使消费者进行绿色购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小明 黄静 郭昱琅
如何激发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已成为企业实现绿色经济的重大挑战。基于自我概念和印象管理理论,以绿色产品诉求方式为切入点,探究绿色产品的诉求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两个实验研究发现,绿色产品采用不同的诉求策略以及消费者所处的购买情景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1发现,相比利他诉求,绿色产品采用利己诉求的广告方式能更加有效地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实验2发现,当消费者处在群体情景下购买绿色产品时,与利己诉求相比,利他诉求的广告方式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大。当消费者处在独立的个人情景下购买绿色产品时,与利他诉求相比,利己诉求的广告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更为积极。
关键词:
绿色产品 诉求方式 利他 利己 购买意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卢强 李辉
消费者情感态度、消费者认知态度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购买意愿,且认知态度较情感态度的影响更大;消费者指令性主观规范、消费者描述性主观规范对其有机农产品购买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且消费者描述性主观规范较指令性主观规范的影响更大。有机农产品销售企业应重视培育消费者的积极态度,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多层次追踪管理顾客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征 李润发 蓝雪
"互联网+"的普及突破了信息获取与资源利用的时空限制,使得网络购物逐渐朝着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的方向变革与创新,此时的广告营销方式对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了解与掌握也变得更为精准,消费者也更趋向于选择多样化的购物方式来消费。对于供给方而言,线上购物平台在增加了接触多元化消费者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其面临的广告营销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广告诉求、消费者购买意愿及其二者间的关系分析入手,引入相关模型重点探讨广告诉求方式的变动对消费者购买意愿造成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了改善广告诉求方式与营销策略的相关意见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琪 王璐瑶
基于ABC态度模型理论,分三个维度:认知阶段以感知风险、感知价值为变量,情感阶段以信任和满意度为变量,行为阶段以重复购买意愿为变量,并以消费者购买经验为调节变量构建C2C环境下重复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态度对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以探讨如何提高消费者对平台和卖家的忠诚度。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购物经历的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分别对其信任和满意度产生正向和负向影响,其中相对感知风险,感知价值的影响程度更高;消费者对店铺的信任和满意度均能正向影响其重购意愿,相对信任,满意度对重购意愿的影响程度更高;信任和满意度对重购意愿影响中消费者购买经验的调节作用得到验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惠英 王兴芬 庄文英
构建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模型,从主客体两个视角探讨其影响因素及相关强度,结果表明,在线评价自身因素和卖家因素是消费者最能够直接接触或感知的因素,也因此对消费者的购物决策影响最大;接收者自身购物经验和购物方式、同类商品在不同网站的在线评价/口碑因素,对于消费者购物意愿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卖家因素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可以细化为卖家实时沟通、卖家整体信誉、卖家售后服务及卖家评价反馈程度的影响,且解释系数均在0.9以上;同类商品评价可用二级指标同类商品数量、同类商品质量和同类商品效价来解释。因此,在实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惠英 王兴芬 庄文英
构建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模型,从主客体两个视角探讨其影响因素及相关强度,结果表明,在线评价自身因素和卖家因素是消费者最能够直接接触或感知的因素,也因此对消费者的购物决策影响最大;接收者自身购物经验和购物方式、同类商品在不同网站的在线评价/口碑因素,对于消费者购物意愿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卖家因素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可以细化为卖家实时沟通、卖家整体信誉、卖家售后服务及卖家评价反馈程度的影响,且解释系数均在0.9以上;同类商品评价可用二级指标同类商品数量、同类商品质量和同类商品效价来解释。因此,在实践中应关注卖家自身、接收者自身、在线评价本身、同类商品评价及评价者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者购物行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学睦 王希宁
文章运用消费价值理论,将生态标签作为前因变量,同时,将功能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生态标签—绿色产品购买意愿理论模型。然后,通过对376个消费者样本的调查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及Bootstrap方法,探究生态标签对消费者绿色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经过实证研究发现,生态标签、功能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环境价值对绿色产品购买意愿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生态标签对功能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环境价值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功能价值(质量)在生态标签与消费者绿色产品购买意愿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环境价值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营销建议与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仝海芳 李艳军 黄庆节
培育地理标志品牌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然而,当前消费者对地理标志产品认知并不高,直接影响了地理标志品牌竞争优势的发挥。基于线索利用理论和真实性理论,运用准实验方法,探讨了根脉诉求("地脉"与"文脉")和产品类型("初级农产品"与"加工农产品")的交互作用对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脉"诉求更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初级农产品的购买意愿;"文脉"诉求更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加工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地脉"诉求主要是通过强化感知自然性,进而增强消费者对初级农产品的购买意愿;"文脉"诉求主要是通过强化感知传承性,进而增强消费者对加工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因此,为了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推广效果,营销主体应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产品广告诉求的内容管理,基于产品属性特征采用针对性的诉求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