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0)
- 2023(9510)
- 2022(8387)
- 2021(7554)
- 2020(6516)
- 2019(15306)
- 2018(15332)
- 2017(29444)
- 2016(15622)
- 2015(17637)
- 2014(17837)
- 2013(17807)
- 2012(16418)
- 2011(14863)
- 2010(15057)
- 2009(14213)
- 2008(14213)
- 2007(13025)
- 2006(11014)
- 2005(9782)
- 学科
- 济(61979)
- 经济(61930)
- 业(54868)
- 管理(52021)
- 企(43481)
- 企业(43481)
- 方法(30513)
- 数学(26329)
- 数学方法(26110)
- 农(20237)
- 技术(17695)
- 中国(16677)
- 财(16373)
- 贸(15180)
- 贸易(15172)
- 易(14805)
- 业经(14243)
- 学(12892)
- 制(12612)
- 技术管理(12512)
- 地方(11963)
- 农业(11693)
- 银(10685)
- 银行(10662)
- 理论(10489)
- 务(10467)
- 财务(10441)
- 财务管理(10417)
- 行(10123)
- 和(10000)
- 机构
- 学院(227634)
- 大学(227387)
- 济(93986)
- 管理(93079)
- 经济(91881)
- 理学(80445)
- 理学院(79643)
- 管理学(78481)
- 管理学院(78040)
- 研究(71045)
- 中国(54536)
- 京(47529)
- 科学(44024)
- 财(41440)
- 农(37747)
- 所(35515)
- 江(35003)
- 中心(34573)
- 业大(34318)
- 财经(33132)
- 研究所(32243)
- 农业(29915)
- 经(29887)
- 北京(29669)
- 范(28863)
- 师范(28559)
- 经济学(28108)
- 州(27929)
- 经济学院(25487)
- 院(25364)
- 基金
- 项目(152249)
- 科学(120383)
- 研究(112254)
- 基金(109658)
- 家(95067)
- 国家(94260)
- 科学基金(81434)
- 社会(71198)
- 社会科(67444)
- 社会科学(67424)
- 省(61533)
- 基金项目(58734)
- 自然(52484)
- 教育(51650)
- 自然科(51307)
- 自然科学(51293)
- 划(50996)
- 自然科学基金(50434)
- 编号(46297)
- 资助(43556)
- 成果(37382)
- 创(37194)
- 重点(34103)
- 创新(33805)
- 部(33284)
- 发(33053)
- 课题(31216)
- 科研(29062)
- 国家社会(28901)
- 项目编号(28684)
- 期刊
- 济(100173)
- 经济(100173)
- 研究(62060)
- 中国(44859)
- 管理(34160)
- 学报(33437)
- 农(33269)
- 财(33246)
- 科学(31141)
- 大学(25195)
- 教育(23913)
- 学学(23309)
- 农业(22616)
- 技术(22378)
- 融(18638)
- 金融(18638)
- 业经(17901)
- 经济研究(16152)
- 财经(16076)
- 图书(15364)
- 经(13841)
- 技术经济(13398)
- 问题(13359)
- 业(13290)
- 科技(12693)
- 商业(11881)
- 贸(11234)
- 理论(11165)
- 策(11070)
- 书馆(10808)
共检索到332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有林 韩庆兰
针对产品服务系统(PSS)的制造企业、用户企业双方动态合作与竞争策略选择问题,在构建PSS双方合作演化博弈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结合PSS全生命周期的特点,系统分析了非互信条件下的产品交付前阶段、互信条件下的产品交付后阶段的双方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双方合作的演化稳定策略存在与收益和成本密切相关的多种局部平衡,非互信条件下,双方很可能存在搭便车行为,将对后续合作产生消极影响;互信条件下,通过收益调节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搭便车的概率,却不能充分解释价值共创的内生机制。为此,通过对双方努力的成本、收益微观协同模型分析,发现在宏观收益调节与微观努力协同共同作用下,可以促成双方价值共创朝着可持续的协同合作演化。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产品服务系统 价值共创 演化博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志刚 黄依青 徐薇洁 高峰
数字经济时代,贸易金融生态系统作为价值创造载体,其价值不再局限于贸易金融产品或服务所提供的使用价值,而是逐渐发展为系统内各方主体互动共同创造的价值。如何平衡系统内各方主体的关系实现系统的价值共创,成为该领域研究关注的重点。为此构建了价值共创演化博弈模型,对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贸易金融服务平台对金融供需双方收取费用的情形下,该费用比例系数对金融供需双方选择积极合作策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金融供需双方的投机活动收益超过一定限值时,系统会出现价值共毁现象;贸易金融服务平台对消极合作金融供给方的监督惩罚以及对积极合作金融供需双方的补贴,都对供需双方选择积极合作策略有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贸易金融生态系统协同治理的相关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菊红 王昊 张雅琪
服务生态系统作为网络环境下的新型价值创造模式,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首先,在明确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的基础上,将价值创造过程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服务提供者、服务促进者和服务接受者。其次,引入演化博弈的方法,对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演化均衡状态及其收益进行刻画。最后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服务生态系统共创收益与均衡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弹性在服务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直接影响服务化的收益状况和系统的均衡状态;在不对系统收益分配进行调控的情况下,价值滑移降低了系统价值共创的效率,均衡状态的收益值低于系统最大收益值;对系统的收益分配进行调控能够提升价值共创效率,奖励策略能够决定系统的最终演化状态,而惩罚策略则能够加快系统的收敛速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志刚 李颢
从价值网视角出发,构建了消费者参与-平台积极参与-企业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借助matlab仿真分析探讨各主体相关参数对价值网视角下跨境电商物流多主体价值共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参与主体价值共创行为均受各自初始收益的影响;消费者作为价值网的重要节点,其参与价值共创产生的共创收益对三方主体均有正向影响;平台和企业对共创价值的收益分配系数是影响价值共创的关键参数,且企业对收益分配系数敏感性更高;企业与平台之间的管理费用和损失补偿对参与主体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约束作用,为此应采取多种措施约束平台和企业行为,充分发挥消费者价值,促进跨境电商物流各主体价值共创。
关键词:
价值网 跨境电商物流 价值共创 演化博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志涛 郭亚 孙彦武
构建多方主体价值共创演化博弈模型,根据不同平衡场景下三方共生的基本条件,对各参与主体的价值共创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与案例分析验证表明:在环境治理公私合作项目价值共创主体演化博弈过程中,价值共创能力水平与价值共创偏好联系紧密;适当合理的政府补偿有助于保持多方主体参与价值共创的社会效益均衡,实现环境治理项目价值增值的共赢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定轩 吴永娇 佘升翔
针对服务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研究的不足,建立了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单元共生演化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给出了价值共创单元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最后对服务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服务生态系统中不同价值共创单元之间共生演化的结果取决于共生作用系数,一类价值共创单元的共生作用系数为正,即有利于该类价值共创单元时,该类价值共创单元数量得到发展;反之则不利于价值共创单元数量的发展。
关键词:
服务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共生演化 仿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定轩 吴永娇 佘升翔
针对服务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研究的不足,建立了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单元共生演化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给出了价值共创单元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最后对服务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服务生态系统中不同价值共创单元之间共生演化的结果取决于共生作用系数,一类价值共创单元的共生作用系数为正,即有利于该类价值共创单元时,该类价值共创单元数量得到发展;反之则不利于价值共创单元数量的发展。
关键词:
服务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共生演化 仿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微微 蔡玉胜 陈阳阳
数字经济时代下,创新生态系统构成主体之间呈现复杂的动态竞合关系,政府补贴与监管对创新主体的价值共创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构建包含核心企业、合作企业与政府的三方博弈模型,利用MATLAB模拟不同参数变化下三方博弈的演化路径。结果表明:开创性创新资源、协同创新系数、投机系数、违约惩罚、政府补贴等因素对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行为具有影响。为实现创新生态系统不同主体博弈的演化稳定均衡,企业要加强开创性创新资源建设,增强对外合作主动性;建立企业间良好的信任机制,强化创新资源安全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激励作用,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艾志红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价值共创的研究视角从传统的“二元交互”转向“网络系统”。文章构建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数字平台、核心企业和顾客三方主体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数字平台、核心企业参与价值共创的可能损失小于不参与时的潜在损失、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收益大于可能的成本时,系统最终演化至三方主体参与价值共创的理想演化稳定状态。灵敏度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字平台潜在收益、核心企业参与价值共创所需支付的额外成本、核心企业为激励顾客创新给予的奖励均对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有明显影响。其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多主体参与价值共创。
关键词:
数字创新 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演化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艾志红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价值共创的研究视角从传统的“二元交互”转向“网络系统”。文章构建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数字平台、核心企业和顾客三方主体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数字平台、核心企业参与价值共创的可能损失小于不参与时的潜在损失、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收益大于可能的成本时,系统最终演化至三方主体参与价值共创的理想演化稳定状态。灵敏度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字平台潜在收益、核心企业参与价值共创所需支付的额外成本、核心企业为激励顾客创新给予的奖励均对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有明显影响。其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多主体参与价值共创。
关键词:
数字创新 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演化博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志辉 黄荟婕 张心灵
龙头企业主导的农业产业生态系统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文章以蒙清农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分析龙头企业主导的农业产业生态系统形成过程及其相应的价值共创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探索共同的价值主张是农业产业生态系统的首要构件,更具凝聚力的生态系统价值主张能够吸引更多的成员进入系统互补锁定,达成持续创新和共同进化;案例企业主导的农业生态系统形成过程中,价值共创呈现“双元共创——三元共创——多元共创”的演化特征;生态系统内各主体间不同特点的结构网络和信任关系交互内嵌,共同促进了价值共创逻辑的跃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明 刘继月 傅航
[目的/意义]从共生视角出发,探究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演化过程和机理,为知识共创理论研究深化和在线健康服务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剖析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的共生演化内涵,构建基于Logistic的方程模型,对不同交互模式、增长率、饱和量以及离题信息行为者入侵下的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效果进行仿真实验,并引入真实在线健康社区数据作为数据来源进行实例分析。[结果/结论]基于仿真实验分析,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具有7种交互模式,增长率和饱和量具有不同影响路径,离题信息行为入侵对知识共创具有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实际数据证明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具有共生效应并揭示真实交互演化过程。[局限]研究仅从整体宏观角度揭示知识共创演化过程,后续按照在线健康社区不同区域知识内容进行细分对比,揭示其演化机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晴 郝钢 丁莹莹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发展智慧养老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平台逐渐成为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引领者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在数字平台驱动智慧养老服务供给的过程中,供给主体之间实现了充分的动态信息交互,智慧养老服务的资源配置实现了价值重构的要素协同,供需双方实现了全方位的精准匹配。本文通过厘清数字平台驱动智慧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探索在价值共创理念下供给主体的最优稳定策略选择,研究发现:数字平台与智慧养老服务企业在价值共创理念引导下达成合作,是智慧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优化的关键,无论哪方参与价值共创的成本更高,最终都需要政府干预才能使系统最终策略选择趋于理想状态,表明政府干预下的智慧养老服务系统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实现优化;进一步仿真分析表明,智慧养老服务系统的最优稳定状态,需要博弈主体在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前提下,充分协作、实现共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光宇 黄家慧 曹阳春
现有研究对于颠覆性创新价值共创模式和路径演化的认识仍有待深入。为助推后发企业突破价值共创的路径瓶颈,解决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价值共创模式跃迁的动力问题,基于价值共创视角,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比亚迪为研究对象,探讨后发企业在不同阶段实现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共创路径与模式。研究表明,在起步阶段、扩散阶段和颠覆阶段,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共创有不同价值共创主体参与,形成不同路径与模式;在不同阶段,后发企业的价值共创过程将依次经历交易型模式、合作型模式和关系型模式,不同模式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价值主张、价值形成和价值扩散3个模块。结论有助于扩展价值共创理论的应用领域,丰富颠覆性创新与价值共创理论研究成果,为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提供思路借鉴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价值共创 后发企业 颠覆性创新 案例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键 邹锋 杨早立 鲁艺 韩宇翃
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经济的发展,制造业服务化视野下的用户需求呈现出模糊和复杂的特征,传统聚焦成品的产品创新思维和传统服务模式难以应对这一挑战,迫使企业亟需变革。研究基于价值共创理论提出一种准确获取与表达服务接触点、集成知识与共创的群智能化服务设计方法。以基于异质信息网络用户生成内容层级为数据源头,而后整合模型优化的推理、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知识图谱提出了群智能的集成服务设计模型。模型集成了3个关键的设计步骤:(1)在用户生成内容的智能化采集阶段,采用异质网络对用户生成内容进行文本挖掘并生成异质网络,而后经过三角验证生成用户结构层级。(2)在多方利益相关者协作共创的解决方案生成阶段,结合模型优化推理和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的优势互补特点,将用户需求进行解构、重组;(3)在融合设计知识管理阶段,结合人工智能知识图谱构建矩阵,进行元素级和结构级的多样化匹配,确定各服务要素的组合方案。以共享汽车企业的服务设计为例,基于该模型设计了新的交通共享服务系统,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数据智能的全链条服务设计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揭示了服务共创价值中各参与者的角色以及资源智能配置方式,为企业生产者逻辑和用户逻辑的价值共创过程提供了智能化实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