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3)
2023(12416)
2022(10355)
2021(10028)
2020(8355)
2019(19470)
2018(18701)
2017(36833)
2016(18941)
2015(21587)
2014(21114)
2013(20829)
2012(18780)
2011(16646)
2010(16194)
2009(14632)
2008(14236)
2007(12060)
2006(10196)
2005(9002)
作者
(49314)
(41331)
(41191)
(39252)
(26455)
(19548)
(18921)
(16212)
(15852)
(14262)
(13970)
(13966)
(12803)
(12769)
(12689)
(12619)
(12395)
(11943)
(11916)
(11765)
(10015)
(9937)
(9597)
(9528)
(9372)
(9195)
(8961)
(8539)
(8027)
(7936)
学科
(81907)
经济(81831)
管理(59538)
(59304)
(49183)
企业(49183)
方法(41853)
数学(37988)
数学方法(37621)
(23880)
中国(23106)
(22592)
(19566)
贸易(19553)
(19187)
(16915)
(16590)
财务(16551)
财务管理(16521)
业经(16341)
企业财务(15815)
(14056)
银行(14052)
(13482)
金融(13481)
(13421)
农业(13287)
技术(11734)
(11719)
环境(11251)
机构
大学(266741)
学院(265125)
(124933)
经济(123116)
管理(111460)
理学(97232)
理学院(96402)
管理学(95171)
管理学院(94682)
研究(84561)
中国(69862)
(56245)
(54047)
财经(46296)
科学(44362)
(42651)
中心(40062)
经济学(40057)
(38987)
经济学院(36238)
财经大学(35202)
研究所(35094)
(34586)
(34094)
北京(33934)
业大(33546)
商学(31213)
商学院(30941)
(30530)
经济管理(30224)
基金
项目(181362)
科学(147064)
基金(139023)
研究(134638)
(119582)
国家(118681)
科学基金(104874)
社会(91180)
社会科(86878)
社会科学(86859)
基金项目(72935)
自然(66626)
(65373)
自然科(65231)
自然科学(65216)
自然科学基金(64111)
教育(61856)
资助(57101)
(56234)
编号(52135)
(43274)
成果(40696)
重点(39997)
国家社会(39651)
教育部(38604)
(38575)
(38080)
人文(37416)
创新(36156)
(35332)
期刊
(125323)
经济(125323)
研究(78278)
(44931)
中国(44711)
管理(42080)
科学(34159)
学报(32321)
(29708)
(27892)
金融(27892)
大学(26795)
学学(25453)
财经(23856)
技术(23105)
经济研究(22231)
农业(20607)
(20523)
业经(19683)
教育(19380)
问题(16995)
(16965)
国际(15185)
世界(14454)
技术经济(13529)
理论(13020)
统计(12629)
商业(12207)
(12109)
财会(11752)
共检索到381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江永  王新华  
对于像汽车行业这样提供差异性产品的跨国公司而言,把差异性产品作为海外市场进入方式的研究对象比把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做法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出口和直接投资两种进入方式的利润函数。理论分析结论是跨国公司的高端产品往往选择出口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而中低端产品则选择直接投资的方式。用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数据进行的经验检验支持了本文理论分析结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江永  徐萍萍  
文章运用Helpman等(2004)的分析框架考察了随着产品异质行业跨国公司目标市场定位的变动,不同细分市场上跨国公司均衡数量调整的变动规律。文章根据理论分析得出的假设为:从低端细分市场到高端细分市场,跨国公司数量调整随着目标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随着目标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的跨国公司数量调整比以出口方式进入的跨国公司数量调整更敏感。文章利用中国汽车市场2009年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经验检验,经验结果证明理论假设成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陶冉  金润圭  高展  
本文以汽车行业为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了环境责任对跨国公司利润率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责任水平对公司利润率水平作用明显,作用的方向可能是正向,也可能是逆向;作用的时间跨度可能是即期,也可能是滞后一期或滞后两期;作用的程度各公司表现不一。这种作用是很多行业跨国公司的普遍现象,原因在于环境责任的技术性、成本化,以及跨国公司的战略全球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聆  
入世后,汽车关税水平的大幅下降使在我国市场上大量进口销售外国生产的汽车成为可能,这有可能影响到跨国公司对出口和直接投资两种进入方式的选择。我国入世后汽车业的直接投资是否会被贸易所替代而减少呢?在阐述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与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入世后汽车业跨国公司进入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丹辉  
随着我国利用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凭借其规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实现了对中国市场进入壁垒的突破与重建,进而对中国的产业组织结构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方面,跨国公司进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市场势力不断增强,产业控制程度提高,导致我国市场结构的二元级差有所增大。今后,我国应进一步规范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竞争行为,促使其在改善中国市场结构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冰洁  冯宗宪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熏吸收外商投资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研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本文运用多准则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的各因素及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认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模式是独资,其次是合资和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林大建  
跨国公司一直极为关注我国石化产业和市场的发展,以及有关的经济和产业政策,以选择适当的进入时机和进入方式。石化产业由于其产业的特殊性,跨国公司在产业发展中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也同样不可能没有跨国公司的介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聂聆  
中国入世后,在汽车、电子、化学工业等方面要作大幅度的关税和非关税减让。其中汽车和化学工业在入世前的关税和非关税水平比较高,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主要是满足中国内部市场。出口和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理论,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关税、市场规模与直接投资和进口的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海汛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资本流动对全球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进入方式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战略决策,当跨国公司决定进入国外市场时,至少要做两个重要决策:一个是区位选择,即选择进入哪个国外市场;另一个就是进入方式选择,是选择进口进入方式,OEM的进入方式,还是选择直接在东道国本地自行生产,或是选择在东道国自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佺  张诚  
专业服务跨国公司在市场进入初期,以质量信号作为歧异化战略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文章在分离均衡条件下对其质量信号的选择策略进行了研究。选择何种质量信号,受到服务成本差异程度、来自相邻市场的替代压力和重复购买性等因素的制约。如果专业服务跨国公司提供服务的替代程度较低时,高价格会成为最优的质量信号。相反,如果相邻市场对细分市场有一定的替代压力时,花费性广告更有可能作为质量信号出现。文章据此对专业服务跨国公司的未来的质量信号策略和市场渗透方式作出了预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冰洁  
进入模式是跨国公司战略投资的基石。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愈来愈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多年历程中,其进入模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独资模式成为主导,并购趋势加强。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邱立成  于李娜  
进入模式是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战略的基石,也是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溢出效应、当地竞争以及当地的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在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并提出几点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民春  袁秀林  
本文运用市场集中度、HHI指数和厂商规模的对数方差等市场结构指标,研究了1993-2002年我国轿车市场的结构特征,证明曾一度处于高寡占的轿车市场已逐步趋向于多元化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汽车公司参与我国汽车工业大重组格局已基本确定,但这并不是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后,我国轿车市场仍有面临被重新洗牌的危险。我国轿车行业只有在进一步加大公平、有序竞争的基础上进行重组,才能创建稳定、成熟的市场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