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04)
2023(7509)
2022(6174)
2021(5517)
2020(4282)
2019(9860)
2018(9649)
2017(18405)
2016(9759)
2015(10897)
2014(11198)
2013(11138)
2012(10709)
2011(10062)
2010(10420)
2009(9588)
2008(9659)
2007(8777)
2006(8136)
2005(7816)
作者
(29546)
(24666)
(24555)
(23038)
(15718)
(11875)
(11173)
(9530)
(9386)
(8798)
(8394)
(8134)
(7932)
(7906)
(7722)
(7561)
(7322)
(7111)
(7102)
(7032)
(6464)
(6085)
(5952)
(5713)
(5546)
(5477)
(5473)
(5443)
(5110)
(4837)
学科
(50276)
经济(50223)
(26424)
管理(25197)
(19008)
企业(19008)
(18129)
地方(17382)
中国(17148)
方法(13441)
业经(13036)
(11770)
贸易(11760)
(11344)
农业(10588)
数学(10214)
数学方法(10098)
(9920)
地方经济(9915)
(9763)
金融(9763)
(9644)
银行(9634)
(9579)
(9482)
(8531)
理论(8216)
(7647)
环境(7592)
(7566)
机构
学院(148004)
大学(145291)
(65645)
经济(64306)
研究(58370)
管理(53010)
中国(44593)
理学(43957)
理学院(43399)
管理学(42792)
管理学院(42499)
科学(33246)
(32646)
(30340)
(28917)
研究所(27091)
(25547)
中心(25497)
(23835)
(22431)
师范(22247)
财经(21836)
北京(21641)
(20951)
农业(19702)
(19666)
经济学(19659)
(19657)
业大(19450)
师范大学(17750)
基金
项目(88334)
科学(69561)
研究(68709)
基金(61590)
(52911)
国家(52379)
科学基金(44185)
社会(43501)
社会科(41172)
社会科学(41165)
(35716)
基金项目(31574)
教育(30757)
(29430)
编号(28518)
(25967)
自然(25880)
自然科(25247)
自然科学(25243)
资助(25139)
自然科学基金(24785)
成果(24056)
发展(21453)
(21084)
课题(21047)
重点(20326)
(19215)
(18542)
国家社会(17468)
创新(17288)
期刊
(86148)
经济(86148)
研究(51049)
中国(35924)
(26166)
管理(22561)
教育(21220)
(20230)
科学(19762)
学报(19549)
农业(18387)
(17611)
金融(17611)
业经(15849)
大学(15158)
学学(13963)
经济研究(13786)
技术(13496)
问题(11093)
财经(10905)
(10002)
世界(9742)
(9537)
(9285)
国际(8708)
商业(8373)
现代(7985)
(7560)
论坛(7560)
技术经济(7465)
共检索到249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葛东升  宋磊  
大国的崛起往往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日本企业的实践在八、九十年代对企业战略理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即是典型的例子。相对地,在大国经济的相对停滞期,与其实践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也往往归于沉寂。但是,近10余年来,在日本企业竞争力相对衰落的同时,产品建构理论的日本学派却呈现出极度的繁荣。这一现象与产品建构理论的内在结构、模块化的深层逻辑、日本企业竞争力的形态和日本学界的研究传统密切相关,不能简单地归因为学术倾向的保守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宏伟  
在历史上,世界发生过多次经济危机,每一次危机都使大批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但也一些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比如,1929年的经济危机,可口可乐、福特汽车、M等企业得以发展壮大;1978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小型低油耗的日本汽车击败美国成世界第一;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三星公司一跃成为世界著名品牌。在今天的国际金融机中,依然有不少企业保持了健康发展,它们的理念和做法,向人们讲述了——2008年至今,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恶化,使很多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企业仍然在健康发展,星巴克2012财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魏建军  王凤英  
一、市场形势严峻长城逆势突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国产汽车在调整中实现低速增长,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08%和2.93%。受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总体表现不佳,市场占有率出现明显下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继国  李艳  贺文瑾  
我国自从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大学差异化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教育转型,就成为构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议题。那么,什么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何要转型、转型发展的为何主要是地方本科院校等问题就成为教育理论界必须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文章从概念上厘清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型"的变化,而非"类"的变化。因为转型后的教育仍是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仍具有高等教育专业性、高等性等特征,但同时还具有了职业教育实践性的特征。从世界高等教育功能演变的历史,推证了高等教育面向区域和地方、针对行业和企业,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必然性。从高等教育分类理论出发,分析并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型教育...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存刚  
对于为什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这一问题,国内学术界迄今在认识上仍存在不到位、不准确的现象。本文认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推进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和整体进步;二是有助于建构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三是有助于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时代性、系统性、规范性、解释力和吸引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平  
日本经济赶超的"逆转",为我们完整认识日本赶超经济提供了难得机会。日本经济赶超的"逆转",源于制度创新的滞后;而制度创新的滞后,则是为实现赶超发展而形成的政府体制趋于僵化、市场体系趋于封闭以及社会体系趋于排他的结果。在这样一种环境条件下,日本的改革只有概念,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重大改革;只有问题,而缺乏解决问题的前行勇气。因此,日本的所谓改革,充其量只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对策",而"没有实质性内容"。由于缺乏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难以实现重大突破,经济增长也就失去了动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泓  
改革开放四十年,与建国初期的二十九年相比、与同时期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为什么中国的发展更快呢?本文的研究发现,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中国摒弃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左"倾主义发展道路,并大胆探索了一条共产党领导下的共同富裕之路;其二,是积极对外开放,全面与国际接轨,深入融合到世界经济之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理应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导致学校对学生发展不负责的症结,并不在于学校对其基本职能的把握上的偏颇,也不宜简单归结为校长和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而是在于校长和教师对其切身利益的谋求。学校真正对学生负责,就必须在加强校长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通过制度的改造与创新,使校长和教师切身利益的获取同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实绩紧密关联起来。教育理论工作者有责任为这种制度设计提供具体的科学论证乃至基本架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钢  陆易  
2020年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了绝对贫困。在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值得骄傲的,是人类包容性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可以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初步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原因。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的发展理念具有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特征,也是中国能够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原因;但理念要想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仅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且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引。正是由于指导中国实践的理论不断地自我扬弃,中国70年的经济实践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也正是中国经济70年巨大的发展,才为实现包容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潜质,使中国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得以落实。除了宏观层面的因素,中国文化更加注重从微观层面激发扶贫者与帮扶者的内在动力,是中国包容性发展实现的个体层面原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明权  李爱喜  
微软是信息技术时代最成功企业的代表,但其创立和发展却不在信息技术产业最集中的硅谷。现代高技术企业的产品形式和企业本身的组织形式较传统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家乡情结、高收入低成本与适宜创意的环境相结合,成为高科技企业选址和迁移的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卢明名  齐晓安  
后凯恩斯学派消费理论在批判新古典主流消费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新古典主流消费理论具有追求个体效用最大化、注重微观基础和构建严格标准模型的基本特征,后凯恩斯学派批判其非社会的研究方法、脱离现实的过度抽象以及替代效应的作用,强调消费行为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历史性,在消费理论中引入等级性与层次性,并突出了收入效应的重要作用。后凯恩斯学派消费理论的发展启示我们:必须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居民消费理论;拓展我国居民消费需要遵循历史原则,关注阶层消费特点,从改变收入入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仁贵  张健生  
国外乡村学派区域发展理论评介李仁贵,张健生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核心的正统发展观念被人们广泛接受的50、60年代,始终有发展问题专家认为,规划者除有必要对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进行关注外,也有必要对农业问题和乡村地区发展进行关注。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颉茂华  王瑾  
古典会计学派对整个会计理论的发展不仅占有主导地位并且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主要研究了西方古典会计学派中的会计思想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过程,从簿记理论,业主权益理论、企业主体理论、剩余权益理论这些会计思想的流传、传承及创新发展的过程,说明这些会计思想的产生及发展与不同时期的会计环境与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关系。通过对古典会计理论发展的述评,更好地把握未来会计发展的大趋势,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理论方法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赖平耀  
本文在东亚实际增长经验的背景下研究自由贸易如何能够引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长期人均收入的收敛。我们对增长理论的传统分析框架加以扩展 ,以便能够以一种适宜的方式将增长理论应用于解释东亚奇迹的原因。文中整个分析围绕着一个简单的两部门收敛模型。关于简单模型的扩展所涉及到的一些复杂的分析问题也做了简略的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