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09)
2023(22426)
2022(18680)
2021(17156)
2020(14423)
2019(32517)
2018(32136)
2017(61951)
2016(33759)
2015(37682)
2014(37426)
2013(36868)
2012(33419)
2011(29909)
2010(29669)
2009(27789)
2008(27433)
2007(24557)
2006(21668)
2005(19447)
作者
(98271)
(81781)
(81277)
(77489)
(51959)
(39234)
(36928)
(31987)
(31192)
(29128)
(27858)
(27595)
(26073)
(25886)
(25371)
(25077)
(24503)
(24469)
(23604)
(23514)
(20277)
(20098)
(19935)
(18756)
(18386)
(18271)
(18173)
(18142)
(16480)
(16071)
学科
(136464)
经济(136276)
(112604)
管理(108207)
(96983)
企业(96983)
方法(61025)
数学(50497)
数学方法(49887)
(43093)
(41266)
业经(38866)
中国(36139)
(29908)
农业(28561)
(27420)
财务(27336)
财务管理(27292)
(26522)
企业财务(25911)
(25732)
贸易(25716)
(24998)
地方(24796)
理论(23821)
技术(23336)
(22504)
(22138)
银行(22067)
(21186)
机构
学院(483028)
大学(481060)
(194808)
经济(190797)
管理(190379)
理学(164071)
理学院(162314)
管理学(159478)
研究(158921)
管理学院(158595)
中国(121977)
(101980)
科学(98049)
(92568)
(86014)
(79726)
业大(74891)
财经(73540)
中心(72746)
研究所(72241)
(71967)
农业(67683)
(66876)
北京(63728)
(60294)
师范(59616)
经济学(58903)
(57535)
(57467)
财经大学(54513)
基金
项目(326248)
科学(256373)
基金(237589)
研究(235169)
(208343)
国家(206578)
科学基金(177650)
社会(149653)
社会科(141871)
社会科学(141831)
(127442)
基金项目(125311)
自然(116224)
自然科(113548)
自然科学(113516)
自然科学基金(111473)
教育(107542)
(106871)
资助(97384)
编号(94752)
成果(76095)
重点(72927)
(71320)
(69037)
(68795)
课题(64912)
创新(63931)
科研(62495)
国家社会(62082)
教育部(61103)
期刊
(217143)
经济(217143)
研究(139402)
中国(91397)
(79580)
学报(79395)
(73726)
管理(73709)
科学(71372)
大学(60544)
学学(57420)
农业(54146)
教育(47544)
(44621)
金融(44621)
技术(41617)
业经(37607)
财经(36737)
经济研究(33968)
(31564)
(30335)
问题(28681)
(23973)
技术经济(23855)
科技(22858)
商业(22507)
理论(22207)
现代(22175)
图书(21618)
(21268)
共检索到712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森   李金叶  
随着统一大市场的加速构建,培育一个具有良好竞争环境的“内循环”消费市场是实现中国经济平稳复苏的有效途径。基于2001—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结合地区投入产出表匹配数据,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视角深入探究由区域市场势力引致的产品市场扭曲对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产品市场扭曲对居民消费潜力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加剧价格波动、降低产品质量、缩减供给规模、减少劳动收入四条途径抑制居民消费潜力;(2)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显著弱化了产品市场扭曲对居民消费潜力的抑制作用,其中,产业互联网相对于其他维度的数字化转型表现出更强的调节效应;(3)考虑产品类别、行业及地区异质性发现,对于基础型和普通品质产品、资本密集和低竞争度行业、城镇和西部地区,数字化转型更能显著缓解产品市场扭曲对居民消费潜力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优化市场供给环境,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消费潜力有效释放提供了产业层面的证据和决策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含明  石明  
文章以1997-2016年我国制造业16个部门为样本区间,运用跨行业面板数据,较为细致地考察了包含资本、劳动及能源在内的各类要素价格扭曲对我国出口制造业通过完全碳排放系数加以反映的能源消耗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各类要素价格扭曲的日趋加剧整体上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出口能源消耗水平的提高;要素价格扭曲对于出口能源消耗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促进作用会因为更高的研发投入而受到削弱;政府通过将关键资源偏向转移给具备政治关联的国有企业所形成的要素市场扭曲是造成我国制造业出口碳排放不断增多的重要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孙婷  张鑫宇  
本文采用CES生产函数并以“扭曲税”的形式将要素价格扭曲与技术进步偏向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技术进步偏向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要素市场上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均存在负向扭曲,资本价格的绝对扭曲程度更高,劳动力价格的相对扭曲程度则更为严重;技术进步整体表现出资本偏向型特征,要素价格扭曲是影响技术进步偏向的主要因素;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汶荣  
要素市场扭曲是制约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立足于制造业发展质量,以劳动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为焦点,利用中国制造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显著影响中国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降低了制造企业的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基于生产率、所有制以及要素密集度的拓展性分析表明,劳动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不会由于生产率不同而削弱对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劳动要素更倾向于流向非民营企业,而资本要素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大;要素市场扭曲显著影响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旨在为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世川  
笔者在要素增强型生产函数下,构建了测算要素市场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变动进行了分解,笔者认为主要由技术进步偏向差异和资本深化变动决定。笔者利用1978年2013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0且小于1,并且大多数行业的相对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速率是上升的。1990年后大多数行业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呈下降趋势;1979年2013年,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致使资本深化变动是行业要素市场扭曲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世川  
笔者在要素增强型生产函数下,构建了测算要素市场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变动进行了分解,笔者认为主要由技术进步偏向差异和资本深化变动决定。笔者利用1978年~2013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0且小于1,并且大多数行业的相对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速率是上升的。1990年后大多数行业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呈下降趋势;1979年~2013年,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致使资本深化变动是行业要素市场扭曲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唐清   蒲阿丽  
在构建要素扭曲和出口市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劳动力和总体要素扭曲对制造业企业出口生存状况的效应。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要素扭曲对企业出口生存状态具有比较强的解释力度,也说明中国出口市场上制造业企业频繁退出与进入的现象部分原因归结于国内要素市场不完善而造成的企业间要素配置效率的差异。其中,资本扭曲对企业参与出口市场持续时间的影响是负面的,而劳动力扭曲是正面影响;资本扭曲对企业-目的地的贸易伙伴持续时间的负面影响,比劳动力扭曲的影响更大一点。虽然资本扭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延长企业-产品持续时间,但是劳动力扭曲的负面影响更大,总体上要素扭曲对企业-产品出口生存状况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和勇  何泓漫  
制造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起到了支撑作用,但贸易摩擦等问题日趋加剧,迫使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面临着不均衡、不全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构建了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2017~2021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与制造业转型绩效的关联度进行计算,并对不同数字化发展水平地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最大程度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发展领先的地区应该更加重视绿色发展,中等的地区应该更加重视创新和成果的转化,落后的地区应该更加重视营销模式的改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雨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哪些因素驱动了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文章采用“技术—组织—环境”(TOE)的分析框架对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基于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研发投入、金融支持对于数字化转型影响为正并且非常显著,高管学历和企业规模对数字化转型有一定的影响;分行业类型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影响最大,金融支持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影响最大,高管学历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最大。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个结论。因此,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企业应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和技术水平,特别是高管要重视数字化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雨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哪些因素驱动了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文章采用“技术—组织—环境”(TOE)的分析框架对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基于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研发投入、金融支持对于数字化转型影响为正并且非常显著,高管学历和企业规模对数字化转型有一定的影响;分行业类型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影响最大,金融支持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影响最大,高管学历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最大。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个结论。因此,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企业应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和技术水平,特别是高管要重视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含明  曾淑桂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法测算2002~2016年能够反映我国行业层面价值链攀升水平的出口增加值,分别构建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无论采用静态还是动态面板模型,结果均显示,要素价格扭曲主要通过抑制企业内研发投入以及企业间资源配置国有偏向两种渠道阻碍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因此,应不断推进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积极培育竞争新优势,促进价值链攀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鲁  刘乃全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利用生产法估算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并实证检验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净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制造企业成本加成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从时间滞后性看,抑制效应具有随滞后期数增加而逐步衰减的趋势特征;从企业异质性看,抑制效应表现出民营企业高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高于内资企业,出口企业高于非出口企业;从行业异质性看,对高新技术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抑制效应表现出由高及低的特征;从区域差异性看,抑制效应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且可以凭借区域经济一体化来调节和改善。因此,应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以此激发企业市场活力,促进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傅春杨  陆江源  
本文研究了在具有投入产出网络的一般均衡模型中各行业的要素价格扭曲如何影响其他行业,重点讨论了细分服务业对细分制造业是否存在挤压效果,为产业政策和产业协同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的结论有:(1)行业间的价格弹性对产业联动协同影响显著;(2)消除金融业和批发贸易行业的要素价格扭曲,可以促进大部分制造业的产出份额提升,但降低了大部分服务业的产出份额。最后本文从产业协同和效率提升的角度对产业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池   张红梅  
以2012—2020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制造业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和总体碳排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非国有企业和大企业中数字金融降低制造业碳排放的效应更强;第三,数字金融的发展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来降低制造业碳排放,该影响机制在替换数字化转型的指标后依然存在。进一步分析发现,现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主要来源于数字技术进步,数字技术实践应用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研究为数字金融降低制造业碳排放提供了新视角,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伟根  林在进  陈和  
文章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通过引入企业年龄、企业规模、企业所有制属性和政府补贴等控制变量,对因要素市场价格扭曲与制造业有偏技术选择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资本市价格扭曲和劳动力市场扭曲均构成了我国有偏资本的技术选择显著性原因,为要素市场扭曲导致我国制造业的过度资本深化和"二元资本深化"的论断提供了微观企业层次的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