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9)
2023(8479)
2022(7234)
2021(6704)
2020(5554)
2019(12631)
2018(11984)
2017(24354)
2016(13056)
2015(14429)
2014(13870)
2013(13949)
2012(12489)
2011(11177)
2010(11020)
2009(10493)
2008(10715)
2007(9689)
2006(8609)
2005(7904)
作者
(38790)
(32450)
(32062)
(30554)
(20473)
(15764)
(14525)
(12482)
(12291)
(11386)
(11044)
(10708)
(10288)
(10254)
(10250)
(9863)
(9835)
(9502)
(9495)
(9279)
(8023)
(7945)
(7709)
(7471)
(7251)
(7212)
(7149)
(6905)
(6445)
(6284)
学科
(51660)
经济(51592)
(46824)
管理(45126)
(39588)
企业(39588)
方法(25938)
数学(22768)
数学方法(22677)
(22617)
(21834)
税收(20387)
(20226)
(16438)
(15217)
财务(15210)
财务管理(15192)
(14735)
贸易(14724)
企业财务(14639)
(14394)
业经(11751)
(11722)
中国(11596)
农业(8881)
(8856)
(8653)
银行(8618)
(8422)
金融(8422)
机构
学院(188873)
大学(188168)
(83469)
经济(82212)
管理(76954)
理学(67391)
理学院(66769)
管理学(66000)
管理学院(65677)
研究(61294)
中国(49649)
(44824)
(38111)
科学(35867)
(35570)
财经(34792)
(31708)
(31595)
业大(29876)
农业(28358)
研究所(28086)
中心(27663)
(27158)
财经大学(26043)
经济学(25386)
北京(23873)
经济学院(23149)
商学(22635)
商学院(22464)
(21450)
基金
项目(124583)
科学(98661)
基金(95086)
(84912)
国家(84268)
研究(84190)
科学基金(72737)
社会(56764)
社会科(54187)
社会科学(54171)
基金项目(51084)
自然(49506)
自然科(48495)
自然科学(48479)
自然科学基金(47726)
(46187)
(39609)
资助(38834)
教育(37019)
编号(31719)
(28103)
重点(27453)
(26330)
(24951)
科研(24699)
创新(24680)
成果(24482)
国家社会(24279)
教育部(24140)
人文(23768)
期刊
(86317)
经济(86317)
研究(58138)
(36111)
学报(32577)
中国(30555)
(30466)
管理(28436)
科学(28107)
大学(23809)
学学(23235)
农业(20397)
(19773)
金融(19773)
财经(17447)
(15939)
经济研究(15685)
(15609)
(14696)
业经(14342)
税务(13857)
(12033)
国际(11930)
技术(11816)
问题(11763)
(11650)
商业(10227)
财会(9595)
世界(9185)
技术经济(9171)
共检索到280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效冉  许浩然  
以中国1998-2013年A股制造业和采矿业两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公司产品市场势力对其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产品市场势力越大,其避税行为越激进。进一步研究表明,产品市场势力与公司避税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行业竞争程度较大的情况下依然存在。此外,具有产品市场势力的国有企业的避税动机更为激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越  宋瑞霞  吴昊旻  
以2010至2014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公司产品市场势力、避税程度与股价信息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产品市场势力越强,越倾向于从事避税活动,避税程度越高;分位数回归显示,产品市场势力的增加对避税程度较低的企业和避税程度较高的企业影响都较大,而对避税程度处于中间范围的企业影响最小。进一步检验发现,产品市场势力引发企业避税程度的提高显著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产品市场势力越强,避税程度较高组的企业股价信息含量更高;随着企业避税程度逐步提高,产品市场势力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作用越强;企业避税是产品市场势力影响股价信息含量的一个渠道机制。上述结论不仅丰富了产品市场势力的经济后果和企业避税影响因素的学术文献,而且对税务部门的征管工作和投资者行为研究有重要启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越  宋瑞霞  吴昊旻  
以2010至2014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公司产品市场势力、避税程度与股价信息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产品市场势力越强,越倾向于从事避税活动,避税程度越高;分位数回归显示,产品市场势力的增加对避税程度较低的企业和避税程度较高的企业影响都较大,而对避税程度处于中间范围的企业影响最小。进一步检验发现,产品市场势力引发企业避税程度的提高显著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产品市场势力越强,避税程度较高组的企业股价信息含量更高;随着企业避税程度逐步提高,产品市场势力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作用越强;企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风  
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顾客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与表达机制,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将有议价能力的顾客引入公司治理体系中,探讨产品市场势力、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以深圳证券市场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产品市场势力、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安排能够提高公司的绩效,而产品市场势力对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了互补作用,体现在股权结构、董事会监督及股权激励方面。这意味着,要提高公司绩效、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益明  
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问题。结果表明,产品市场势力能够促进信息传递,提高股票的流动性。这种影响即使控制了公司治理因素依然显著,同时随着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提高而更为明显。另外,在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上,产品市场势力与董事会规模、高管薪酬激励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同时,股权分散能增强产品市场势力的影响,但是产品市场势力会削弱股权分散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明辉  刘笑霞  程海艳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文章利用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9-2016年的数据,考察了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参与治理对公司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向进入"对税收激进度几乎没有显著影响,而"交叉任职"公司的税收激进度显著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交叉任职"对避税活动的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税收激进度较高、相关风险较高的情况下,而"交叉任职"在税收激进度较低的情况下并不会显著抑制企业正常的避税行为;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交叉任职"对税收激进度的影响在统计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全面从严治党"前后,"交叉任职"的作用也没有显著差异。文章从企业避税行为的角度提供了党组织参与治理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欣华  吕萨萨  
以我国2011—2013年沪深A股相关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主要针对企业管理者特征中的专业背景、学历、任期、年龄、薪酬以及持股水平,研究了管理者特征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管理者的专业背景、薪酬、持股水平均与企业的避税行为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管理者中拥有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的人数越多,管理者的薪酬与持股水平越高,企业的避税程度越低;管理者特征中的学历、任期及年龄则对企业避税行为没有显著影响;此外,相比于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者倾向于采取更多的避税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伟  陈丽花  隋鑫  
避税决策是避税成本与避税收益的权衡。从收益上看,避税可以为企业带来现金流的节约,提升企业价值。但避税行为也会带来许多显性和隐性的成本,因此,避税行为对企业价值的最终影响取决于避税行为是否能被市场参与者正确、迅速地理解。以2005~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A股公司为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避税行为由于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会干扰、阻碍市场理解、吸收企业披露和传递的信息;但以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市场中介的参与,可以为投资者揭示和传递避税行为的经济实质,抑制企业的机会主义因素。因此,较多的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参与,显著增大了避税行为对企业价值的正面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行  吕长江  
自企业避税被纳入公司治理框架以来,已有文献对于企业避税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本文试图从避税对企业产品市场绩效的影响视角,研究避税在企业中的角色。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我们发现,与竞争者相比,企业的所得税避税程度每提高1个标准差,其未来的行业市场份额将增长1.9%。这一结论表明,避税会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从而意味着企业的避税行为具有战略效应。此外,避税的战略效应在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更为显著,但避税的战略效应并不受信息透明度、代理冲突与产权性质的影响。最后,避税对产品市场绩效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上厘清了现有文献的冲突,也有一定的政策性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冬  罗祎  
公司避税降低公司透明度,弱化会计信息质量。审计师需要咨询税务专家,实施额外审计程序,以控制公司避税可能产生的审计风险,因此,要求获取更高的审计收费。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企业性质差异、审计师执业能力差异、法律环境差异等制度因素,对这一命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避税程度越高,被要求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当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时,民营企业避税程度与审计定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当处于较好的法律环境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避税程度越高时,均被要求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具有替代的治理作用,公司避税与审计定价的关系存在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未享受税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仙花  
(一)跨国公司避税地避税的手法随着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和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其国际避税活动也愈加巧妙和活跃。利用避税地避税便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避税方式的主要手法有:1.建立基地公司。在国际避税地建立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向景  
本文认为把避税行为认定为有效或无效的传统观点是私人权力本位至上和国家权力本位至上在法律上的体现 ,也是由谁来承担法律和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风险问题在法律上的表现。根据社会权力本位和税收法规以及反避税实务 ,笔者认为应把避税行为认定为可撤销性法律行为才与现实相符 ,也才能具有理论上的解释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宏伟  刘丽  
本文主要分析了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司投资规模越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茵  刘明辉  彭红星  
本文运用中国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探讨社会信任水平与公司避税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所处地区的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其避税水平越高,这说明公司可能会利用社会信任进行寻租,社会信任可能被滥用。进一步地,提升社会公平能够降低社会信任被滥用的风险,从而抑制公司避税。最后,本文考察了公司治理和信息透明度对社会信任和公司避税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的地区,拥有更高权力的CEO受诚信文化的影响越大,公司的避税水平越低;同时,在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的地区,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越高,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正明  张许静  
笔者主要从税收转嫁的角度分析"寡头"国的稀土资源税政策对其出口市场势力的潜在影响,在系统把握我国稀土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理清稀土生产、加工以及贸易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国内稀土生产函数,研究使得稀土贸易市场出清条件下的税收价格转移弹性。分析表明:"寡头国"资源税的征收除了倒逼国内稀土行业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之外,还可以将部分的税负转嫁到国际市场,增加稀土出口市场势力和贸易利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