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84)
2023(4755)
2022(4066)
2021(3848)
2020(3127)
2019(7348)
2018(6767)
2017(14170)
2016(7554)
2015(8675)
2014(8485)
2013(8468)
2012(7542)
2011(6680)
2010(6825)
2009(6614)
2008(6915)
2007(6434)
2006(5722)
2005(5441)
作者
(20958)
(17479)
(17172)
(16341)
(11183)
(8306)
(8042)
(6688)
(6571)
(6166)
(5867)
(5762)
(5705)
(5413)
(5393)
(5224)
(5165)
(5158)
(5051)
(4953)
(4289)
(4130)
(4046)
(4002)
(4000)
(3938)
(3737)
(3671)
(3477)
(3465)
学科
(34499)
管理(33683)
(33434)
经济(33395)
(31648)
企业(31648)
方法(17203)
数学(14625)
数学方法(14585)
(14172)
(11673)
财务(11667)
财务管理(11649)
企业财务(11284)
(11156)
(9283)
贸易(9274)
(9075)
(9036)
业经(8047)
市场(7354)
(6754)
(6719)
中国(6570)
体制(5905)
(5840)
产品(5689)
(5652)
银行(5648)
技术(5601)
机构
学院(112134)
大学(111111)
(52052)
经济(51235)
管理(50387)
理学(43518)
理学院(43203)
管理学(42914)
管理学院(42694)
研究(34389)
中国(30295)
(26195)
(22790)
财经(20583)
(18722)
(16575)
中心(16249)
科学(16242)
(15916)
财经大学(15543)
商学(15245)
商学院(15127)
经济学(14908)
(14596)
北京(14529)
研究所(14234)
经济学院(13316)
业大(13256)
经济管理(13213)
(12705)
基金
项目(68415)
科学(55789)
基金(52672)
研究(50813)
(44541)
国家(44205)
科学基金(39823)
社会(34527)
社会科(32919)
社会科学(32908)
基金项目(27778)
自然(25823)
自然科(25291)
自然科学(25288)
(25165)
自然科学基金(24905)
教育(23034)
资助(21948)
(20694)
编号(19755)
(16486)
成果(15764)
重点(14946)
教育部(14805)
人文(14717)
(14702)
国家社会(14120)
(13848)
创新(13640)
(13486)
期刊
(58390)
经济(58390)
研究(34281)
(23792)
管理(21311)
中国(20079)
(14950)
金融(14950)
科学(13473)
(13221)
学报(12538)
财经(11348)
大学(10472)
学学(10073)
业经(9923)
经济研究(9678)
(9609)
农业(9044)
技术(8382)
(7788)
问题(7565)
国际(7383)
财会(7186)
世界(6683)
会计(6441)
商业(6414)
技术经济(6095)
理论(6009)
教育(5824)
经济管理(5684)
共检索到173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风  
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顾客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与表达机制,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将有议价能力的顾客引入公司治理体系中,探讨产品市场势力、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以深圳证券市场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产品市场势力、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安排能够提高公司的绩效,而产品市场势力对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了互补作用,体现在股权结构、董事会监督及股权激励方面。这意味着,要提高公司绩效、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益明  
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问题。结果表明,产品市场势力能够促进信息传递,提高股票的流动性。这种影响即使控制了公司治理因素依然显著,同时随着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提高而更为明显。另外,在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上,产品市场势力与董事会规模、高管薪酬激励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同时,股权分散能增强产品市场势力的影响,但是产品市场势力会削弱股权分散的积极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效冉  许浩然  
以中国1998-2013年A股制造业和采矿业两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公司产品市场势力对其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产品市场势力越大,其避税行为越激进。进一步研究表明,产品市场势力与公司避税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行业竞争程度较大的情况下依然存在。此外,具有产品市场势力的国有企业的避税动机更为激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夏飞  周强龙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了公司产品市场势力、行业竞争程度与盈余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的产品市场势力越弱,其越倾向于执行更高强度的盈余管理活动;这一结论在行业层面也同样成立,竞争越激烈的行业,其相应的总体盈余管理水平也越高。本文的经验证据为投资者和监管层从产业组织层面理解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叶泽  
电力市场中市场势力受供给和需求刚性、市场竞争政策和制度安排,以及输电堵塞等因素影响表现出特殊性。电力市场势力不仅受到主导企业市场份额的影响,还更多地受企业之间战略相互作用或博弈效应、市场需求弹性、竞争性边缘企业供给弹性、边缘企业的市场份额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电力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技术性结合在一起,使规制很难有效进行,在电力市场中产生了明显的市场势力结果。限制电力市场中市场势力的根本途径是设计特别的市场竞争政策和交易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珺  陈航行  
本文以2006-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势力和行业集中度对分析师预测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微观)层面的产品市场势力和行业(宏观)层面的行业集中度,都与分析师跟踪数量、分析师预测精准度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区分股权性质后发现,产品市场势力和行业集中度对分析师跟踪数量和分析师预测精准度的影响效果在不同股权性质的企业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探究了分析师预测活动的影响因素,也丰富了市场竞争和信息不对称领域的相关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昂  高瑞泽  
本文在构建电网公司市场势力模型的基础上,经测算得到2004—2013年(除2009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在各年度的市场势力具体数值。通过将辽宁省电力公司市场势力的变化情况与其他两省进行比较,首次尝试利用综合对比法探究削弱辽宁省电力公司市场势力的主要原因,即辽宁省抚顺铝厂的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政策。进一步测算得出,在相同时间段内辽宁省抚顺铝厂大用户试点政策引致辽宁省电力公司各年的福利变动,以此揭示直购电政策是有效的市场化手段。同时,本文显示了自2004—2013年三个省级电力公司申报核算的年度固定资产折旧率、电价交叉补贴率与三省电力公司市场势力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而辽宁省自2009—2013年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龚光明  王熠琳  
文章以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产品市场势力、内部控制质量对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拥有较强产品市场势力和较高内部控制质量的企业,分析师做出的盈余预测更为一致、准确,偏差更小。同时,在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上,产品市场势力和内部控制表现出了一定的替代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明  闫申  
笔者以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为逻辑主线,实证研究在现有市场结构下,我国光伏产业能否通过纵向并购行为改善企业绩效,研究成果对于帮助光伏企业走出当前困境拥有推广意义。笔者首先利用GMM动态面板数据度量我国光伏产业的市场势力溢价与规模弹性,并据此对该市场的垄断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做出分析,目前尚未见国内学者运用动态面板数据定量分析光伏产业市场结构。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并购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笔者以光伏产业龙头公司天威保变为例,对其并购行为带来的投资收益与EVA进行协整分析,探讨光伏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该方法分析光伏产业并购绩效在国内也属首次,它试图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绍东  唐晓华  
本文使用226个装备制造企业及其所在的80个4位数产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势力与绩效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绩效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化企业盈利水平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资本需求量对企业盈利能力呈现显著的负效应,企业效应与产业效应在绩效模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归属性;市场势力模型回归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市场势力之间、市场集中度与进入壁垒之间都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绩效、产业绩效变量及企业特征变量都未对市场势力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冉光和  肖渝  
本文利用中国商业银行2003~2011年的相关数据,考察商业银行市场势力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绩效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市场势力对商业银行绩效有显著正效应,高市场势力带来的溢价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商业银行在严格控制营业费用的前提下,提高收入多元化程度对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有积极促进作用。中国银行监管机构需要逐步放松行政管制,使银行将收入多元化纳入银行长远发展的经营战略中,以提高其绩效水平;同时要高度重视并合理控制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申创  刘笑天  
本文利用我国101家商业银行2005—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首次深入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市场势力和商业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总体商业银行样本,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势力的增强,这一负向影响效果将会逐步减弱;当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超过临界值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甚至会提升银行的绩效水平。这是因为,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势力的增强,互联网金融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将会逐步增强,"竞争效应"则会逐步减弱。(2)对于分类银行样本,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受到的冲击最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次之,国有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小。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市场势力越强的商业银行受到的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越小。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向商业银行和监管者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申创  刘笑天  
本文利用我国101家商业银行2005—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首次深入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市场势力和商业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总体商业银行样本,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势力的增强,这一负向影响效果将会逐步减弱;当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超过临界值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甚至会提升银行的绩效水平。这是因为,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势力的增强,互联网金融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将会逐步增强,"竞争效应"则会逐步减弱。(2)对于分类银行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小梅  黄鑫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待深入研究。鉴于中国市场资源配置和行政资源配置双规并存,本文以2012~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间的关系以及行政壁垒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存在倒U型关系,市场势力存在最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的阈值;此外,行政壁垒对两者关系具有曲线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高强度行政壁垒会使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间的倒U型曲线形态更为陡峭、拐点左移以及企业创新投入最优水平下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行政壁垒曲线调节效应在政治关联企业中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如何营造良好竞争市场环境以激发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亮亮  任保全  
价格决定和价格竞争是厂商行为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囿于价格竞争相关微观企业数据获取和测度方面的难度,相关领域还一直缺乏经验证据。本文探索性地基于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以我国1999—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实证检验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相对势力与价格竞争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检验行业层面的结构特征对二者间关系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司市场占有率越高,即在市场中的相对势力越强,其进行价格竞争的优势越明显;不过,公司所处行业的结构特征会调节二者间关系,伴随行业集中度提高,市场势力较强公司进行价格竞争的优势下降,依据行业集中度分组的检验结果同样支持该发现。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在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