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2)
- 2023(7696)
- 2022(6429)
- 2021(5763)
- 2020(4771)
- 2019(10702)
- 2018(9839)
- 2017(19516)
- 2016(10173)
- 2015(11138)
- 2014(11044)
- 2013(10962)
- 2012(10101)
- 2011(9292)
- 2010(9126)
- 2009(8285)
- 2008(8045)
- 2007(7169)
- 2006(6309)
- 2005(5745)
- 学科
- 济(52993)
- 经济(52925)
- 管理(27463)
- 业(26533)
- 方法(19744)
- 企(19116)
- 企业(19116)
- 数学(17695)
- 数学方法(17573)
- 农(16737)
- 地方(15954)
- 贸(15390)
- 贸易(15388)
- 易(15032)
- 中国(12340)
- 出(12180)
- 业经(11443)
- 产业(10508)
- 地方经济(10203)
- 财(10125)
- 制(9419)
- 农业(8935)
- 口(8654)
- 出口(8653)
- 出口贸易(8653)
- 学(8199)
- 技术(7870)
- 环境(7859)
- 融(6835)
- 金融(6833)
- 机构
- 学院(149609)
- 大学(147723)
- 济(71298)
- 经济(70151)
- 管理(58015)
- 研究(51164)
- 理学(50931)
- 理学院(50310)
- 管理学(49649)
- 管理学院(49362)
- 中国(37624)
- 京(30231)
- 财(30223)
- 科学(29821)
- 所(24490)
- 财经(24458)
- 经济学(23646)
- 中心(23485)
- 农(22359)
- 研究所(22227)
- 经(22227)
- 江(21881)
- 经济学院(21648)
- 业大(20476)
- 范(19649)
- 师范(19507)
- 院(19247)
- 北京(18476)
- 财经大学(18034)
- 农业(17510)
- 基金
- 项目(106125)
- 科学(86340)
- 基金(79732)
- 研究(77671)
- 家(69342)
- 国家(68879)
- 科学基金(59989)
- 社会(54153)
- 社会科(51832)
- 社会科学(51826)
- 基金项目(42779)
- 省(41155)
- 自然(36746)
- 自然科(35912)
- 自然科学(35906)
- 自然科学基金(35266)
- 划(34135)
- 教育(33411)
- 资助(30980)
- 编号(29407)
- 发(25151)
- 重点(23999)
- 国家社会(23810)
- 部(23728)
- 创(22550)
- 成果(21937)
- 创新(21236)
- 制(21214)
- 发展(21009)
- 人文(20802)
共检索到215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蒙大斌 徐勤凤 刘小军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利用2002~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94种产品的数据,通过设置SLX和SEM空间计量模型,从不同的区块、不同的时段和不同的空间邻近关系检验我国省际产品密度和区域产业升级的关系。结果发现:第一,当前我国省际产品密度对区域产业升级的作用既表现在区域内同时也表现在区域外,存在明显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第二,从不同区块来看,当前东部地区产品密度对于产业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非常明显,且地理邻近和经济邻近都非常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多体现为地理邻近,经济邻近的空间效应不显著;第三,从时间维度来看,产品密度对于产业升级的本地效应相对减弱,地理邻近的空间效应有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而经济邻近的空间效应逐步增强。
关键词:
产品密度 空间溢出 区域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洁 杨军
高质量的公路投资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利用200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公路资本存量对我国省域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影响机制。经过实证分析发现,公路投资对本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影响有所不同,前者为倒“U”型特征,后者为正“U”型特征;公路投资对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影响却均表现为正“U”型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公路投资会更多地推动本省域及周边省域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中部地区的公路投资对本省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均有推动作用,对周边省域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也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制定公路投资规划和相关政策时,既要结合宏观目标统筹考虑,也要重视公路投资在不同省域的差异性,研究制定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公路投资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晓夏 安超帆
本文选取1999-2016我国省域经济数据为样本,采用空间计量的实证方法,研究我国保险产业发展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发展的空间特征。通过研究发现:首先,我国省域保险产业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其次,由LISA地图可知,我国东西部保险产业的空间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别,东部地区呈HH集聚而西部地区呈L-L集聚的特点;最后,保险机构数目、教育水平等变量对我国保险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作用较为显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翟立宏 龙舜尧 罗皓瀚
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基于2006—2021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显示,区域创新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通过Wald检验和LR检验,选取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为正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2)机制分析发现风险投资通过影响区域科技投入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形成对区域创新的直接与空间溢出;(3)异质性分析发现风险投资对于区域创新的直接与空间溢出力度受到城市地理位置、教育发达程度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差异的影响。本文研究揭示了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具体影响机制,试图为国家利用风险投资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区域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关海玲 张静
环境规制政策运用得当可以同时解决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以2012~2021年全国284个地级市作为研究样本,探究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本地的环境规制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关系;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是环境规制促进东、中、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应提高环境规制政策强度,区域间应协同制定环境规制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海燕 于孟雨
本文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研究产品复杂度、产品密度及其二者交互的结构特征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利用1962—2015年148个国家794种产品的全球商品贸易四位码面板数据,分别运用OLS与Probit进行实证检验,计量结果表明:(1)产品复杂度越高,产业升级的难度系数递增,实现产业升级的可能性越低;但是,产品复杂度的增加,抑制优势产业失势的能力提高,对产业失势具有显著阻止作用。(2)产品密度越高,产业跳跃幅度越小,有利于产业升级的实现;同时,产品转换的风险越低,越能够加速落后产业失势,退出市场。(3)产品复杂度与产
关键词:
产品复杂度 产品密度 产业升级 产品空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霞
本文选取2009-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Moran’s I指数对数字经济与消费升级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讨论了消费升级的空间集聚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消费升级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消费升级均存在着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东部消费升级的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明显,中部消费升级的空间集聚水平相对较低,西部消费升级的空间集聚水平呈现出下降过程;消费升级过程存在着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特征,并且本地社会环境的改善对邻近地区消费增长存在着正向溢出,数字经济对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表现出本地效应与空间效应并存的特征,并且空间效应更为明显。因此,要加强对数字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发展数字化,同时要加强对数字化服务的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促进区域间数字经济与消费升级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超 陈思 兰宗敏
当前我国地方品质驱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基于2009—2016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品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溢出效应和空间差异。结果发现:地方品质的提升不仅显著促进本地区的创新发展,还对周边地区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地方品质对区域创新的驱动机制在空间上更倾向于通过人口流动尤其是人力资本游走传递。地方品质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将伴随城市工资水平、发展阶段、人力资本规模和通达性等的提升而呈上升。从对本地和周边区域创新带动性看,地方品质中个人消费服务和地区健康环境的创新带动性更强,地区公共服务对本地和周边区域并未体现出显著的创新带动性。未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应强化以地方品质推动城市转型的发展策略,在试点城市选择上应聚焦于高校聚集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以及大都市圈内部生态环境和城市服务条件较好的“边缘城市”。地方政府提升地方品质的策略应注重“点”与“面”结合,重视地方品质建设的空间联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海燕 刘林青
本文以产品空间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国家层面产品密度、模仿同构与产业升级的理论模型。基于115个国家(地区)跨度54年的商品贸易数据,运用OLS和系统GMM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产品密度与产业升级正向线性相关,具体形态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说明一般情况下,遵循比较优势是产业升级的最佳选择,但是当产品密度持续提升到高水平,遵循比较优势程度与产业升级负相关;对先进经济体的模仿同构在产品密度与产业升级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对第一梯度先进国家的模仿效果优于第二梯度先进国家,这意味着盯准最富强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设计是应对产业升级不确定性的改善机制,从而回答了产业升级过程中"向谁模仿"的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明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99~2010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和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中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就业密度之间的内生关系和空间溢出关系。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密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后者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前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密度对城市交通建设也存在显著促进作用。此外,城市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劳动力就业密度存在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相邻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密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如果忽略这种影响,会低估交通基础设施对劳动力就业密度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优树 李福平 李欣
基于2011-2017年我国26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本文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产业升级的空间影响,并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在环境规制影响产业升级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两者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并不显著,区域分析表明各地区因发展水平有所差异而导致产业结构对两者的反应呈现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是环境规制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调节变量,对本地区和其他地区在环境规制影响产业优化及高级化进程中产生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节效应并不明显。环境规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存在显著的数字普惠金融门槛效应,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阈值之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将更明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素英 钦彦祥 张烨
以中国省级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本省创新投入可以通过1条直接路径和3条间接路径影响本地及其它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利用ESDA、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直接路径下创新资金投入对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明显促进效应,创新人员投入则显著提高了本省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本省创新人员投入通过"挤占效应"阻碍了其它省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在创新投入的"协同效应"、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同效应"及官产学研的"协作效应"等空间溢出机制作用下,创新资金投入通过3条间接路径促进了其它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智君 李响
集聚对于提升文化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实现各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以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为被解释变量,以城市化经济水平和地方化经济水平为解释变量的分析框架,运用普通面板模型、单区制空间面板模型和两区制空间面板模型,探究文化产业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收敛性分析。研究表明:(1)全国和东部地区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存在着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西部地区溢出效应不显著;(2)沿海地区文化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大于内陆地区,产业集聚程度高的区域对产业集聚程度低的区域的梯度空间溢出效应以扩散效应为主;(3)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存在β收敛趋势,且不存在σ和俱乐部收敛,文化产业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实现区域之间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不是恶性累积循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收敛 空间溢出效应 产业集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龙 陈强 郭子彤
基于2006—2020年全国272个地级市数据,构建固定效应、中介效应、门槛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实证发现数字基础设施能显著抑制区域碳排放,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减少碳排放量;但这种作用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只有当建设水平突破一定阈值后,才能表现出有效的抑制能力;此外,数字基础设施的影响还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减少本土区域碳排放的同时,会使邻近区域碳排放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培源
本文引入贸易品的技术密度,结合技术吸收能力,分析贸易的技术溢出对我国TFP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品的技术密度与技术溢出效果正相关。进口品的R&D密集度越高,高技术品的净进口量越大,贸易的TFP增长效应越显著。而以人力资本衡量的技术吸收能力是这种效应产生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提高贸易品技术密度的同时,增加教育投资,改善技术吸收能力,才能充分发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生产率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公共投资、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
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2003-2007年省际经济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流通数字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空间演化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人力资本集聚、空间溢出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空间过滤模型的区域对比分析
流通产业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产业生态化协同集聚的绿色经济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产业投资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
产业协同集聚效应的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产业-空间-制度”三位一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