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7)
- 2023(11672)
- 2022(9385)
- 2021(8821)
- 2020(7078)
- 2019(15816)
- 2018(15621)
- 2017(29564)
- 2016(15490)
- 2015(17348)
- 2014(16849)
- 2013(16280)
- 2012(14350)
- 2011(13032)
- 2010(12728)
- 2009(11954)
- 2008(11528)
- 2007(9718)
- 2006(8594)
- 2005(7829)
- 学科
- 济(64778)
- 经济(64702)
- 管理(41900)
- 业(39666)
- 企(30173)
- 企业(30173)
- 方法(27011)
- 贸(24861)
- 贸易(24850)
- 易(24260)
- 数学(23315)
- 数学方法(23148)
- 中国(22069)
- 农(21775)
- 业经(14974)
- 财(14732)
- 农业(12592)
- 制(12311)
- 学(11286)
- 地方(10831)
- 银(10726)
- 银行(10716)
- 出(10474)
- 行(10355)
- 关系(10260)
- 发(10013)
- 融(9922)
- 金融(9921)
- 环境(9602)
- 体(9070)
- 机构
- 学院(214878)
- 大学(212822)
- 济(100511)
- 经济(99060)
- 管理(79471)
- 研究(76192)
- 理学(68475)
- 理学院(67792)
- 管理学(66692)
- 管理学院(66312)
- 中国(59512)
- 京(44263)
- 财(43202)
- 科学(42442)
- 所(37115)
- 财经(35216)
- 研究所(33712)
- 中心(33704)
- 经济学(33150)
- 农(32358)
- 经(32301)
- 经济学院(30046)
- 江(29536)
- 院(28176)
- 北京(28034)
- 业大(27709)
- 范(27087)
- 师范(26852)
- 财经大学(26293)
- 农业(25251)
- 基金
- 项目(143888)
- 科学(114673)
- 研究(108518)
- 基金(107175)
- 家(93342)
- 国家(92674)
- 科学基金(79198)
- 社会(72406)
- 社会科(68818)
- 社会科学(68803)
- 基金项目(55013)
- 省(52815)
- 教育(48933)
- 自然(48182)
- 自然科(47109)
- 自然科学(47098)
- 自然科学基金(46287)
- 划(45104)
- 资助(43659)
- 编号(42823)
- 成果(34280)
- 部(33231)
- 重点(32809)
- 发(32208)
- 国家社会(31764)
- 创(30208)
- 中国(29616)
- 课题(29545)
- 教育部(29034)
- 创新(28385)
共检索到320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明荣 王明喜 王飞
进口品多样化是进口国获得贸易利益的重要来源之一,而贸易数据的细分程度决定其贸易利益估算结果的客观性。本文利用2000—2011年中国与240多个国家细分的HS 8位编码双边进口贸易数据,估算了4236个进口品的替代弹性值。结果显示:我国差异化产品种类替代弹性的平均值为43.1,中位数为7.6;相比2000年,2011年消失的产品种类占比为1.4%,新增加的产品种类占比为4.3%,进口差异化产品种类的净增加程度为1.5%;实际进口价格指数比未经进口品种类变化调整前的传统进口价格指数下降1.5%;2000—2011年间,我国从进口品种增长中获取的贸易利益为2011年GDP的0.56%。研究发现,以往基于粗略贸易数据的研究结论低估了我国进口品种替代弹性值、变化程度和福利效应;为提高我国进口品种的多样化程度,需要更加注重单个新增进口品种的贸易额;为提高我国进口贸易利益,应选择部分产品作为主要增长的进口品种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兵 赵羊 李梦珊
Broda和Weinstein(2006)考虑种类变化的精确进口价格指数因忽略了进口质量变化,会高估一国进口价格指数,引致进口贸易利得的估算出现实质性偏误。本文基于Benkovskis和Woerz(2011)的理论框架,利用1995~2011年CEPII-BACI数据库HS-6位数产品的中国进口数据,考察进口质量变化对于精确进口价格指数的影响,测算因假定质量不变引起的价格偏误,进而评估进口质量提高引致的贸易利得。研究发现,忽略质量变化会导致精确进口价格指数累计向上偏误19.9%,质量提高带来的贸易利得为2011年GDP的3.68%。更进一步,本文重点考察了质量变动引起的价格偏误指数在产业部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克鉴 崔旭
本文从产品多样性视角考察中国进口贸易利益规模。基于现有文献的研究模型和中国海关2002年至2012年进口数据,本文发现在一系列对称性假设下中国进口贸易带来产品多样性增加的贸易利益总体规模较小。分产品类别看,中间产品、工业品及初级产品贡献了绝大部分贸易利益。分产业类别看,金属矿的开采、化学品及化学制品的制造及与资源、初级产品相关的行业贡献较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松 刘海云
基于2002~2010年HS-6位数中国进口数据,文章描述了中国进口种类数量的演变特征,并构造考虑进口种类增长的精确进口价格指数,测算忽略种类增长的传统进口价格指数引致的价格偏误,进而估算入世以来中国进口种类增长的贸易利得。结果发现,传统进口价格指数累计向上偏误1.896%,进口种类增长的贸易利得为2010年GDP的0.419%。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别分析发现,对中国贸易利得贡献最大的是欧盟、美日韩等经济体,而产业分析揭示了化学品及制品的制造、能源矿产资源的开采和产品制造等产业的贡献度较大。
关键词:
种类增长 精确进口价格指数 贸易利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戴翔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以贸易附加值来刻画出口品内含的新增价值,从而更本质地揭示一国出口的真实贸易利益。本文利用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从出口贸易内含国内附加值视角,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出口贸易利益,结果表明:(1)伴随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出口贸易内含的国内附加值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虽有下降趋势,但总量却呈稳步上升态势,且数量巨大可观,出口贸易的总量经济效应十分显著;(2)从分行业层面来看,资本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对贸易利益的贡献较大且呈上升趋势,表明出口贸易利益来源结构进而所反映出的产业结构有所优化;(3)服务出口对贸易利益的贡献主要依赖于劳动密集型服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志远 朱晶
该文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HS6位目数据,基于种类变动视角测度了2002-2015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指数。结果显示:(1)考虑种类变动后,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平均改善2.47%,且与固定种类下的贸易条件相比,长期趋势并未呈现明显的恶化特征;(2)进一步地,进口种类变动对贸易条件的改善起了主要作用,相对贡献率达到69.30%,而出口种类变动的相对贡献则仅为30.70%。因此,考虑种类变动对贸易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进口的快速增长,无需过分担忧其对农产品贸易福利的负向影响;同时,提醒我们应更多关注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升级调整,通过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获取农产品出口的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志远 朱晶
该文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HS6位目数据,基于种类变动视角测度了2002-2015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指数。结果显示:(1)考虑种类变动后,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平均改善2.47%,且与固定种类下的贸易条件相比,长期趋势并未呈现明显的恶化特征;(2)进一步地,进口种类变动对贸易条件的改善起了主要作用,相对贡献率达到69.30%,而出口种类变动的相对贡献则仅为30.70%。因此,考虑种类变动对贸易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进口的快速增长,无需过分担忧其对农产品贸易福利的负向影响;同时,提醒我们应更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蓉 许培源
产品多样化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产品多样化与国际贸易收益的相关研究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展开:(1)产品多样化的界定与测度。产品多样化内涵丰富,其测度方法包括集中度指数、Feenstra指数和贸易增长扩展边际三类;(2)出口产品多样化与经济增长。出口产品多样化可通过资产组合效应、"出口中学"和"发现"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出口"自选择"效应等推动经济增长,基于多国样本的经验研究大都证实了出口产品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但针对单一国家的经验研究结论不一;(3)进口产品多样化的福利效应和增长效应。理论和经验研究均表明,除了静态的消费者福利效应外,进口产品多样化还具有动态的增长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猛 董哲昱 周卫民
研究目标:构建出口贸易限制指数公式并估算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限制指数。研究方法:系统GMM估计自价格效应,双边进口需求弹性和贸易限制指数推导及估算。研究发现:(1)在参与由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主导的国际分工过程中,中国出口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限制指数较低;(2)以劳动力为比较优势而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贸易限制指数较高;(3)中国出口产品实际所面临的贸易保护程度要远高于关税。研究创新:将进口需求弹性和贸易限制指数测算从总体改进至双边,并据此对中国出口产品出口贸易限制指数进行估算。研究价值:为贸易保护程度量化提供新的方法,为中国开展多边贸易谈判提供事实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缪子菊
本文利用总贸易核算法和最新的WIOD数据库,将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贸易进行了完全分解,测算了中美双边贸易中的实际利益。结果表明:(1)以贸易总值衡量和以增加值衡量的中美双边贸易存在显著差异,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2)以贸易总值衡量,中国制造业对美国存在大额顺差,但以增加值衡量可以发现,顺差实际来源于隐含在中国出口中的其他国家的国外增加值,因此中美双边贸易中,尽管制造业出口贸易顺差在中国,但真实利得并不在中国;(3)从服务业来看,中国是贸易逆差国,且逆差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中美贸易 附加值 真实利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戴翔 张二震
文章建立以贸易差额为研究对象、中间产品进口等为主要解释变量的理论和计量模型,然后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法、似不相关回归估计法等对中国在1992~2008年期间中间产品进口增加对贸易差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内分工背景下,中国中间投入品进口的增加通过"出口产出能力扩张效应"和"出口多样化效应"对贸易顺差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小康 郑莹
文章在考虑贸易方式差异的情况下,重新估算了中国企业的进口逃税弹性。根据Fisman and Wei(2004)的研究,企业为了逃避关税通关时会低报真实进口价值,因此税率越高的行业逃税越多。文章认为,由于加工贸易进口免税,加工贸易越密集的行业逃税倾向越小。如果不考虑贸易方式的差异,会错误估计进口逃税弹性。结合COMTRADE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实证估计发现:加工贸易进口比例越低的行业,中国报告的进口额相对出口国报告的出口额越低。并且,在加工贸易进口比例更高的行业中,关税税率对进口逃税的影响更小。当加工贸易进口
关键词:
关税税率 进口逃税 加工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晓莉 王浩 吴林海
"美国优先"的美国贸易利益至上表明政治关系已嵌入中美贸易争端。从中国农产品进口环境内涵视角,利用权力均势理论,探讨印度替代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可能性,解决中美贸易争端。研究显示,美国和印度的农产品贸易存在竞争,且印度农产品贸易利益、中美与中印双边政治关系比值显著正影响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环境内涵与中国进口印度农产品环境内涵比值。虽然美国农产品贸易利益对于中美政治关系修好具有显著的正作用,但并不能影响中国农产品进口环境内涵。因此,解决中美贸易争端的主动权可以在中国,短期内(至少4年),中国增加从印度进口农产品,可以替代美国,促成中美权力均势。但长期来看,除了印度,中国仍需发现新的替代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施炳展 张瑞恩
受限于学科分类或数据可得性,大量研究将商品国内流动与国际流动割裂开来,无法体现双循环的整体性。有鉴于此,本文将中国各省之间、各省与各国贸易数据进行整合,基于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对比的视角,讨论中国省际贸易潜力的发展趋势及其分布特点。引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际贸易潜力高于国际贸易潜力;省际贸易潜力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中部地区的省际贸易潜力最高,依次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贸易潜力来源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特别是华中、西南地区;从行业结构来看,生活消费品行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更具省际贸易潜力;本文结论在考虑了多边贸易阻力、指标构建、极端样本点等因素后依然稳健。上述结论意味着,相对于外循环而言,中国内循环潜力更充分、更具前景;相对于对外开放力度而言,对内改革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省际贸易潜力 出口潜力 引力模型 双循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晓宁
[目的]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基础产业地位,其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另外,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农产品的进出口对中国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影响,农产品进出口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中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为此,将从产品和地理多样化视角,探究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稳定性。[方法]利用标准化赫芬达尔指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进口)的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回归方法对出口(进口)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对农产品出口(进口)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业异质性;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地理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对农产品贸易波动性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行业异质性。[结论]在产品结构和地理结构方面,根据不同商品类别采取多样化或专一化政策以减少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波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