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1)
- 2023(15013)
- 2022(12377)
- 2021(11382)
- 2020(9656)
- 2019(21959)
- 2018(21617)
- 2017(42055)
- 2016(22620)
- 2015(25818)
- 2014(25572)
- 2013(25518)
- 2012(23203)
- 2011(20788)
- 2010(21047)
- 2009(20317)
- 2008(20473)
- 2007(18328)
- 2006(16328)
- 2005(15441)
- 学科
- 济(105343)
- 经济(105188)
- 业(98514)
- 管理(87963)
- 企(87900)
- 企业(87900)
- 方法(47877)
- 数学(38637)
- 数学方法(38451)
- 财(38164)
- 农(33912)
- 业经(31659)
- 中国(28676)
- 务(27069)
- 财务(27039)
- 财务管理(27000)
- 制(25955)
- 企业财务(25735)
- 贸(22331)
- 贸易(22318)
- 农业(22008)
- 易(21833)
- 体(19332)
- 技术(19230)
- 划(18157)
- 策(18014)
- 银(17495)
- 银行(17485)
- 融(17440)
- 金融(17438)
- 机构
- 学院(332426)
- 大学(330345)
- 济(154377)
- 经济(151882)
- 管理(135411)
- 理学(115989)
- 理学院(114973)
- 管理学(113830)
- 管理学院(113197)
- 研究(106736)
- 中国(89400)
- 财(76477)
- 京(68549)
- 财经(59822)
- 科学(55903)
- 经(54515)
- 所(51745)
- 江(49541)
- 中心(48583)
- 农(48469)
- 经济学(48458)
- 研究所(45634)
- 财经大学(44369)
- 经济学院(43794)
- 北京(43471)
- 业大(41277)
- 商学(39667)
- 商学院(39322)
- 州(38777)
- 院(38027)
- 基金
- 项目(207132)
- 科学(167489)
- 研究(157254)
- 基金(156230)
- 家(132310)
- 国家(131191)
- 科学基金(115844)
- 社会(106469)
- 社会科(101195)
- 社会科学(101173)
- 基金项目(81627)
- 省(77482)
- 教育(71454)
- 自然(71049)
- 自然科(69486)
- 自然科学(69472)
- 自然科学基金(68376)
- 资助(64194)
- 划(64145)
- 编号(61636)
- 成果(50669)
- 部(48924)
- 创(45781)
- 重点(45490)
- 国家社会(45239)
- 制(44990)
- 发(43830)
- 教育部(43561)
- 人文(42643)
- 业(42226)
- 期刊
- 济(174445)
- 经济(174445)
- 研究(105159)
- 中国(64902)
- 财(64494)
- 管理(56099)
- 农(46308)
- 科学(41884)
- 学报(39727)
- 融(37451)
- 金融(37451)
- 大学(32968)
- 农业(31630)
- 财经(31357)
- 学学(31173)
- 业经(28718)
- 经济研究(28669)
- 技术(28570)
- 教育(27221)
- 经(26940)
- 问题(23429)
- 贸(22144)
- 国际(20639)
- 世界(19905)
- 业(19820)
- 技术经济(18700)
- 财会(17578)
- 会计(16669)
- 现代(16317)
- 商业(16164)
共检索到513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薛有志 周杰
产品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是公司成长的两种重要模式。本文以2002-2004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路径分析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公司在实施产品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的程度上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体现了两种战略的互补效应,并且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这种关系更加显著。此外,利用2002-2004年三年的混合样本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战略对公司绩效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对公司绩效的间接影响存在着互补效应。
关键词:
产品多元化 国际化 公司绩效 互补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辽 黄蕾琼
从理论上分析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着重探讨创新开放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利用沪深两市高技术上市公司2004-2018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间呈现倒"U"型关系,技术多元化水平上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创新开放程度较高环境中被进一步放大。据估算,企业创新开放度每提高10%,技术多元化程度上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将增加0.011个百分点。此外,企业技术多元化战略经营绩效提升作用具有明显的技术密集属性和行业产权结构属性差异,高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多元化水平每提高1%,企业经营绩效水平将实现高达0.052 4%的攀升幅度,且低国有化企业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的效果明显优于高国有化企业。
关键词:
技术多元化 创新开放度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陈生 尹继东 郭烨
多元化是公司重要发展战略,本文以231家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多元化水平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通过分组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我们发现多元化水平与公司绩效(ROA和ROE)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会带来价值折扣。
关键词:
多元化 公司绩效 上市公司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代彬 何勤勤 刘星
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基于产权性质和融资约束对样本进行分组,进一步考察了上述影响在不同样本组中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融资约束的缓解会强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国际化战略 研发创新 产权性质 融资约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岩 蒋亦伟 王锐
本文利用2008-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别于已有文献,本文着重考察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和不同的多元化战略对于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倒U型曲线。然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选择以及资源基础。有关产品多元化对国际化与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而无关产品多元化则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但企业的市场营销资源可以抵消这种负向效果。此外,本文发现中国企业仍然依靠有形资源如资本,而非无形资源如技术和市场营销资源提升国际化的绩效。这些结果表明,分析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必须超越国际...
关键词:
国际化 企业绩效 产品多元化 企业资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玉 王元月
为了拓展传统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关于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认知,文章在理论上推断了企业国际化行为影响创新绩效的中间机制,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维度考察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基于1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间的国际化程度和创新绩效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直接关系。研究发现:一是企业国际化行为通过规模溢出、生产溢出、国际合作和创新能力溢出四个途径影响其创新绩效,二者之间不仅存在正向或者负向的简单线性关系,还存在U型或S型等非线性关系;二是全样本下的企业国际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水平显著上升0.128个百分点。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S型关系假设也得到验证;三是作为两个中间调节变量,企业规模和产权属性在企业国际化学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强国令 王梦月
企业在制度环境的变迁中做出的经营决策关乎其生存与发展。作为"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由点到面推开的"营改增"增强了企业自觉适应市场环境的活力,其带来的巨大减税效应以及专业化分工效应是否会促使企业放弃被误认为"粗放型发展"缩影的多元化经营策略呢?本文利用"营改增"这一准自然实验作为外生冲击,基于我国2010—2017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多元化经营,且注重横向多元化经营,主营业务中制造业业务增多,制造业业务收入增加。同时发现在"营改增"政策背景下,企业价值也大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从"营改增"政策角度为多元化溢价论还是折价论的争议提供了部分结果,也为我国"营改增"政策实施效果的进一步评价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营改增” 专业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志彬 陈卓 欧玲
依据2011-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考量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服务化转型在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调节机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效应,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最适强度”。服务化转型通过收益竞争优势和成本竞争优势对“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绩效”发挥正“U”形调节效应,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的“长效激励”。对非高技术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东部沿海企业而言,服务化转型调节效应更显著。鉴于此,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化转型协同发展,持续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渊洋 李元旭 王宇露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探讨企业资源、所有权性质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资源对国际化程度有影响,并且知识资源比物质资源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更持久。具体而言,财务资源对国际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营销资源对国际化程度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组织冗余与国际化程度呈U型关系。最后,基于中国特定的制度背景,本文提出并检验了所有权性质对于企业资源与国际化程度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说,发现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比,非国有控股企业更偏好国际化战略,企业资源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兴龙 李萌
本文首次从企业经营战略的视角切入,分析多元化经营如何影响研发投入,并对中国企业研发不足状况做出解释。分析发现企业多元化战略通过协同效应、内部资本市场及风险共担效应间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实证发现,相关多元化与研发投入存在显著正U型关系,相关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陷阱效应";不相关多元化对研发存在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于非国有企业,不相关多元化经营显著抑制研发;地区市场化改革未能改变多元化对企业研发活动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恰当的多元化战略是导致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水利 陈娜 李雷
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制造企业如何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创新效率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07~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市场化程度越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领域相关研究,而且对优化公司治理,改善企业创新环境,助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军 林钟高 彭琳
基于2003-200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考察地区市场化进程不同的情况下,企业相对于主要供应商/客户的谈判能力对企业商业信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越高,相对谈判能力越低,更可能提供商业信用,进一步发现在市场化进程较低地区,公司相对主要客户的谈判能力更弱,更有动机提供商业信用,而公司相对主要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增强,更可能获取商业信用。这不仅从企业的相对谈判能力视角拓展和深化了商业信用的竞争假说,而且从制度环境上,为更好理解转型经济环境下企业利用信用方式作为市场竞争手段以促进企业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谈判能力 商业信用 市场竞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远 李焕杰
本文以2011—2018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匹配手工整理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服务化转型指标和文本挖掘技术构建的地区金融科技指标,探究金融科技发展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当地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科技不仅可以通过灵活便捷的支付方式直接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还能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扩散效应促进企业数字化变革,进而间接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发展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会因地区、行业、企业特征而异,在金融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强地区、竞争程度较低行业、非国有和中小型企业中的影响效应更加突出。研究结论为中国推进金融科技发展和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提供了经验支撑与政策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卫平 刘菁
对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对多元化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多元化程度显著负相关;国有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负相关,但不显著。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人数和两职合一状态与多元化投资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多元化程度显著正相关;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相关性不显著;资产负债率与多元化程度正相关,但不显著。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多元化投资 代理成本 企业价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娟 陈圻
笔者基于283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识别出上市公司低成本和差异化这两种竞争战略,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竞争战略、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成本战略与技术效率、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差异化战略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且短期内与技术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低成本战略通过技术效率作用于公司绩效的传导机制作用显著,而差异化战略是否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改进公司绩效的机制未得到证实。
关键词:
竞争战略 技术效率 因子分析 DE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