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2)
- 2023(12582)
- 2022(11073)
- 2021(10328)
- 2020(8559)
- 2019(20074)
- 2018(19647)
- 2017(38731)
- 2016(20516)
- 2015(23141)
- 2014(22890)
- 2013(22870)
- 2012(20785)
- 2011(18720)
- 2010(18448)
- 2009(16868)
- 2008(16375)
- 2007(14250)
- 2006(12271)
- 2005(10650)
- 学科
- 济(87335)
- 经济(87241)
- 管理(61223)
- 业(59389)
- 企(48278)
- 企业(48278)
- 方法(45279)
- 数学(40305)
- 数学方法(39975)
- 农(24262)
- 财(22683)
- 贸(21637)
- 贸易(21628)
- 中国(21414)
- 易(21073)
- 业经(17900)
- 学(16584)
- 地方(16154)
- 农业(14806)
- 制(14545)
- 务(14022)
- 财务(13962)
- 财务管理(13934)
- 出(13497)
- 技术(13476)
- 企业财务(13243)
- 理论(13050)
- 融(13007)
- 金融(13006)
- 环境(12824)
- 机构
- 大学(296235)
- 学院(293178)
- 济(124238)
- 管理(122799)
- 经济(121843)
- 理学(107693)
- 理学院(106645)
- 管理学(104968)
- 管理学院(104451)
- 研究(93235)
- 中国(70723)
- 京(61585)
- 财(56353)
- 科学(55269)
- 财经(46404)
- 所(45057)
- 农(44149)
- 业大(43008)
- 中心(42793)
- 经(42469)
- 研究所(40929)
- 江(40354)
- 北京(38699)
- 经济学(38484)
- 范(36306)
- 师范(35999)
- 经济学院(35146)
- 财经大学(34968)
- 农业(34631)
- 院(33914)
- 基金
- 项目(205387)
- 科学(163045)
- 基金(152381)
- 研究(150272)
- 家(131427)
- 国家(130403)
- 科学基金(113863)
- 社会(96856)
- 社会科(92099)
- 社会科学(92076)
- 基金项目(81077)
- 省(78211)
- 自然(74265)
- 自然科(72602)
- 自然科学(72589)
- 自然科学基金(71316)
- 教育(68659)
- 划(65472)
- 资助(63806)
- 编号(60293)
- 成果(47339)
- 部(46608)
- 重点(44850)
- 创(42611)
- 发(42491)
- 教育部(40706)
- 国家社会(40154)
- 课题(40106)
- 人文(40039)
- 创新(39680)
- 期刊
- 济(127562)
- 经济(127562)
- 研究(87384)
- 中国(49268)
- 学报(43985)
- 管理(43507)
- 财(41161)
- 科学(40463)
- 农(39116)
- 大学(33884)
- 学学(31852)
- 教育(27717)
- 农业(27469)
- 融(26686)
- 金融(26686)
- 技术(24182)
- 财经(22959)
- 经济研究(21279)
- 业经(21153)
- 经(19457)
- 问题(17179)
- 理论(15983)
- 贸(15521)
- 图书(14879)
- 技术经济(14818)
- 实践(14601)
- 践(14601)
- 业(14073)
- 商业(14016)
- 科技(13446)
共检索到418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淑英 吴梅梅
产品召回事件在我国频频发生,尽管产品召回难以对企业品牌和信用造成长远伤害,但是对短期股东财富会产生巨大影响,企业对于产品召回事件的应对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市场反应的角度出发,选取我国近十年发出产品召回声明的56家上市公司股价及其相关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分析,以期通过市场反应分析结果对企业提供应对建议。结果表明:产品召回声明会造成企业短期收益的负向发展,不同行业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累积异常报酬率,产品召回策略的选择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股价走向;此外,同行业内产品召回反应存在溢出效应,且少数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淑英 吴梅梅
产品召回事件在我国频频发生,尽管产品召回难以对企业品牌和信用造成长远伤害,但是对短期股东财富会产生巨大影响,企业对于产品召回事件的应对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市场反应的角度出发,选取我国近十年发出产品召回声明的56家上市公司股价及其相关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分析,以期通过市场反应分析结果对企业提供应对建议。结果表明:产品召回声明会造成企业短期收益的负向发展,不同行业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累积异常报酬率,产品召回策略的选择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股价走向;此外,同行业内产品召回反应存在溢出效应,且少数企业存在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妍 杜闪
以2007~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分析师信息溢出效应出发,考察分析师网络对股票市场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师网络能够发挥信息溢出效应,促进盈余公告市场反应,分析师网络与媒体关注间表现为替代关系,说明分析师网络具有信息传递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信息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分析师网络的信息溢出效应更加显著。分析师网络通过降低分析师分歧度,提高股票市场反应。同时,分析师网络能够降低股价漂移异象,增加股价信息含量,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分析师网络作为影响市场反应的新渠道,为网络信息传递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分析师网络 盈余信息 市场反应 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莹 杜建刚 李文忠 苏萱
本文以汽车产品召回为研究背景,将严重程度和召回策略作为自变量,构建了产品召回中消费者心理反应机制的概念模型,分析了不同召回情境对消费者的负面情绪、感知风险、产品态度及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缺陷的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的召回策略对消费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发生严重的缺陷召回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更高,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会更低;在发生不严重的产品召回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相对较低,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会比严重召回时要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锋
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一个重要金融现象是流动性溢出效应。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交易的国债和股票为样本,利用VAR技术分析了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的流动性溢出效应问题。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远大于交易所交易债券,我们发现存在显著的股市流向债市的流动性溢出效应,而债市流向股市的流动性溢出效应统计上却不显著。同时我们发现各个市场自身的收益率和波动率对其流动性也有着显著的影响。最后我们还发现两市自身的流动性存在着很强的自相关性。证据表明当我国资本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时,尤其要加强对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和监管。同时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建刚 陈辉辉 张越
产品召回事件中,风险和情绪是消费者心理的两条主线。本文从产品召回事件中消费者心理的角度,以Loewen-stein等人提出的"风险即情绪"模型作为研究框架,提出了以风险、情绪和购买倾向为核心变量的研究模型。随后,以汽车、笔记本电脑、奶粉三个行业为背景,采取系列实验的方法,并通过真实模拟事件报道作为刺激物来测度消费者的心理反应。研究表明,产品召回中的事件维度、企业维度对消费者感知风险和负面情绪具有不同的影响,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的合理性以及在三个行业中的普适性。最后,为企业应对产品召回事件提出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产品召回 感知风险 负面情绪 购买倾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音 黄敏学 郑海东
在产品召回中,社会公众的反应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形象与声誉,也体现了企业危机沟通策略的绩效。然而,现有文献偏重顾客与投资者在企业召回中的反应而缺乏对社会公众的探讨。本文以议程设置和框架理论为基础,首先通过分析社会公众对近年来国内市场产品召回事件的评论,构建公众对产品召回的反应模型,随后借助问卷调查和情境实验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产品召回事件能够引发公众关注和评价等一系列反应。在形成评价的过程中,公众对于召回品牌的既有信念差异导致其对产品召回产生不同的认知框架,从而影响公众对召回的评价以及企业沟通策略的效果。
关键词:
产品召回 社会公众 社会事件 反应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黎明 李靖
文章基于中美两国2013年6月19日至2015年11月3日比特币市场价格日数据,对两国比特币的日收益序列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建立VAR模型和MGARCH-BEEK模型,从两国比特币市场的收益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两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中美两国之间具有双向的收益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但是中国对于两国比特币市场溢出效应的贡献率远远大于美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娟 熊年春
本文基于投资者视角,采用事件研究法,以中石化青岛石油管道爆炸事件为例,研究重大社会责任事故对于涉事企业股价的影响,以及对同行业企业的传导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大社会责任事故发生后,同行业企业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传导效应的影响,媒体报道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引起股价波动;通过计算累计异常收益率,对比不同性质企业发现,相对非国有控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受到的传导效应相对强一些;同时,对比不同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发现,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对传导效应有缓解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公司总资产规模、风险系数对传导效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建斌 王可山
本文利用2003-2015年美国畜禽食品召回事件的数据资料,运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食品召回启动时间对食品召回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食品召回启动时间对食品召回率有显著影响,而且食品召回率与食品召回启动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但仅有3%的食品召回事件的启动时间出现在拐点之后,因而对于97%的食品召回事件而言,缩短食品召回启动时间将促进召回率显著提高。同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体对食品召回率有显著影响。相对于监管食品安全的政府部门,食品供应链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并启动召回行动的效果显著。另外,美国畜禽食品召回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提高食品召回率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培功 醋卫华 肖珉
本文以2004~2009年发生的缺陷汽车召回事件为样本,首次实证检验了我国产品召回事件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对召回厂商实施了严厉的惩罚。在公告日前后,召回厂商的股价下跌1.98%,平均每家厂商损失3.07亿元。与此同时,非召回厂商也受到召回事件的不利影响,表明召回事件具有负的行业外部性。进一步,我们发现,召回厂商的损失不受召回事件特征的影响。换句话说,资本市场能够识别并惩罚提供缺陷产品的厂商,但却无法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召回事件区别对待。以上证据证实,即使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市场力量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企业不负社会责任的行为,但是,市场机制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政...
关键词:
市场惩戒效应 缺陷产品召回 公司社会责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军辉
基于多维信息溢出视角,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和溢出指数方法,选取2006年6月2日至2015年12月25日的周度数据,从期货和现货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间信息溢出效应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的收益率溢出指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波动率溢出指数则呈现明显的突变特征;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对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影响较大,在信息溢出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国际影响力相对较小,但呈现逐步增强的趋势;此外,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金融属性强于我国,并且在2012年,我国大宗商品的去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小娟 陈彬彬
本文利用我国29大制造行业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外国R&D通过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制造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外国R&D活动通过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正影响,其产生的技术溢出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对技术效率的改进作用相对较小;从分行业来看,中间产品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呈现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强而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弱的特点。研究结果同时表明:FDI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向影响,国内研发投入对行业技术的进步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中间产品进口 技术溢出 CH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柴婷昱
由于投资者存在认知偏差,导致证券市场上出现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现象。这两个现象已经成为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阐明了传统金融理论下信息与价格的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具体表现和形成原因。鉴于对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公布之后股价收益率相关系数的实证检验,证明了我国市场上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现象的存在,并针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造成的不利影响,从投资者投资策略和监管当局的管理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反应过度 反应不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锋 高展军
运用二维非对称BEKK-GARCH模型,考察了上海金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收益率的非对称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铝期货与现货收益率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而铜期货与现货收益率波动溢出效应不显著;铜、铝期货、现货市场间都存在双向的波动非对称效应,都对来自对方市场的"消息"的冲击有显著的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