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13)
- 2023(18831)
- 2022(16304)
- 2021(15189)
- 2020(13118)
- 2019(29618)
- 2018(29072)
- 2017(55703)
- 2016(30332)
- 2015(33968)
- 2014(33444)
- 2013(32940)
- 2012(30407)
- 2011(27203)
- 2010(27017)
- 2009(24916)
- 2008(24583)
- 2007(21533)
- 2006(18656)
- 2005(16211)
- 学科
- 济(116752)
- 经济(116605)
- 管理(88415)
- 业(86959)
- 企(70785)
- 企业(70785)
- 方法(58946)
- 数学(51740)
- 数学方法(51041)
- 财(33054)
- 农(32768)
- 中国(31448)
- 学(26521)
- 业经(25389)
- 贸(23993)
- 贸易(23985)
- 制(23325)
- 易(23295)
- 务(21318)
- 地方(21269)
- 财务(21237)
- 财务管理(21185)
- 农业(20986)
- 企业财务(20100)
- 理论(19732)
- 银(19434)
- 银行(19358)
- 融(18324)
- 金融(18322)
- 行(18303)
- 机构
- 大学(430225)
- 学院(426641)
- 管理(167959)
- 济(167111)
- 经济(163568)
- 理学(146165)
- 理学院(144542)
- 管理学(141566)
- 研究(140852)
- 管理学院(140830)
- 中国(108256)
- 京(91205)
- 科学(90523)
- 财(78077)
- 农(77324)
- 所(71223)
- 业大(69557)
- 中心(65431)
- 研究所(65280)
- 财经(63037)
- 江(61443)
- 农业(61426)
- 经(57505)
- 北京(57153)
- 范(53920)
- 师范(53189)
- 院(51436)
- 经济学(50339)
- 州(49811)
- 财经大学(47191)
- 基金
- 项目(297692)
- 科学(232618)
- 基金(217464)
- 研究(208005)
- 家(192683)
- 国家(191124)
- 科学基金(163525)
- 社会(130981)
- 社会科(124119)
- 社会科学(124084)
- 省(115480)
- 基金项目(114860)
- 自然(110552)
- 自然科(108075)
- 自然科学(108042)
- 自然科学基金(106130)
- 划(98199)
- 教育(96021)
- 资助(91088)
- 编号(82911)
- 重点(66584)
- 成果(65470)
- 部(65021)
- 发(61562)
- 创(61317)
- 科研(58271)
- 创新(57302)
- 课题(56573)
- 计划(56117)
- 教育部(55240)
- 期刊
- 济(175333)
- 经济(175333)
- 研究(121104)
- 中国(78937)
- 学报(77140)
- 农(68665)
- 科学(66961)
- 管理(60556)
- 财(59737)
- 大学(57990)
- 学学(54930)
- 农业(46982)
- 教育(42315)
- 融(39005)
- 金融(39005)
- 技术(35966)
- 财经(30392)
- 业经(28800)
- 经济研究(28727)
- 经(25908)
- 业(24947)
- 问题(22497)
- 版(21961)
- 科技(20810)
- 图书(20790)
- 业大(20463)
- 统计(20364)
- 理论(20182)
- 技术经济(20066)
- 商业(19084)
共检索到616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莹 杜建刚 李文忠 苏萱
本文以汽车产品召回为研究背景,将严重程度和召回策略作为自变量,构建了产品召回中消费者心理反应机制的概念模型,分析了不同召回情境对消费者的负面情绪、感知风险、产品态度及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缺陷的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的召回策略对消费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发生严重的缺陷召回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更高,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会更低;在发生不严重的产品召回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相对较低,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会比严重召回时要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莹 杜建刚
近年来,各企业频发产品伤害召回事件,引发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危机,给企业和品牌带来负面影响。文章针对汽车产品召回,探讨了汽车产品召策略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产品缺陷的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的召回策略对消费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发生严重的缺陷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更高,产品评价和购买行为会更低。在发生不严重的产品召回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相对较低,产品评价和购买行为会比严重召回时要高。在高卷入组中,缺陷严重程度和召回策略对负面情绪、感知风险、产品态度和购买行为四个因变量的影响作用都要大于低卷入组,对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这两个因变量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建刚 陈辉辉 张越
产品召回事件中,风险和情绪是消费者心理的两条主线。本文从产品召回事件中消费者心理的角度,以Loewen-stein等人提出的"风险即情绪"模型作为研究框架,提出了以风险、情绪和购买倾向为核心变量的研究模型。随后,以汽车、笔记本电脑、奶粉三个行业为背景,采取系列实验的方法,并通过真实模拟事件报道作为刺激物来测度消费者的心理反应。研究表明,产品召回中的事件维度、企业维度对消费者感知风险和负面情绪具有不同的影响,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的合理性以及在三个行业中的普适性。最后,为企业应对产品召回事件提出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产品召回 感知风险 负面情绪 购买倾向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敏 龙芮希 刘鹏杰 何桢
汽车发生缺陷时,召回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应当及时公布召回信息,但是,企业实施召回不是一项简单决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2013年至2019年中国内地市场汽车召回事件为样本,运用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分析了不同召回特征对召回准备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更换零部件的应对措施、严重的缺陷问题、较少的历史召回次数、设计缺陷和较多的召回数量,都会延长汽车产品召回准备时间;同时,缺陷严重程度、召回历史次数对召回准备时间的影响受到原产国这一变量的调节。研究结果有助于汽车企业制定产品召回决策,同时为政府监管部门评估企业召回公告和效果提供参考。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颖 李英
新能源汽车即节能又环保,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其在市场中的有效扩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采纳行为。本文利用实证方法分析了感知风险和涉入程度对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人口统计变量对本研究中各变量的影响。通过利用SPSS和AMOS17.0软件对收集的264个有效样本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消费者的感知风险会负向影响其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其中,财务风险、身体风险以及功能风险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较大;(2)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涉入程度会正向影响其购买意愿,而消费者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知识、产品象征性对其涉入程度有正向影响;(3)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消费者的感知风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剑琳 古继宝 代祺
以丰田事件为例,利用召回事件前后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对比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汽车产品伤害危机中不同性别、年龄、收入的消费者购买意愿受损程度显著不同,从而验证了消费者个人特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杰
成分品牌联盟的现有研究多专注于企业整体层面,很少关注消费者的态度、认知与行为问题。本文从消费者视角,将企业的成分品牌战略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企业在实施成分品牌时,企业选择的合作品牌(即成分品牌)在来源国形象方面对品牌资产及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东进 马明龙
随着市场竞争、权益保护和法律规制的增强,产品召回事件频繁发生,对消费者造成了权益侵害,而且对厂商造成了成本增加和品牌形象受损等。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召回的各种影响,缺乏对消费者面对召回产品的心理反应与信心修复的研究。文章通过两个研究发现,召回产品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伤害危机的心理宽恕,并且主动召回产品比被动召回产品更能赢得消费者心理宽恕;心理所有权在召回产品对消费者心理宽恕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自我建构对心理所有权起着调节。
关键词:
召回产品 心理所有权 自我建构 心理宽恕
[期刊] 预测
[作者]
尹洁林 张子芊 廖赣丽 葛新权
目前关于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研究未能紧密联系新能源汽车具体特征,同时未将人格特质考虑在内,使得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受到影响。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感知风险理论(PRT),并结合消费者面对不确定性时进行决策的人格特质,建立了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有用性对其购买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易用性对其购买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风险对其购买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最后,为更好地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从政府角度提出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妍 田懿行 陈红华
为促进落实我国食品召回制度,有效应对食品安全危机后消费者信任和购买意愿降低的问题,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采用情境模拟实验的方法,基于全国1 053份消费者调查问卷,研究食品召回策略对消费者信任和购买意愿的影响,探究信任违背类型和消费者信任倾向在食品召回策略影响信任之间的作用,并验证信任在食品召回策略与购买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食品召回策略对信任和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差异影响,主动召回最优,责令召回次之,不召回最差;并且,主动和责令召回对信任修复具有积极作用,而不召回对信任修复没有积极作用;2)信任违背类型在食品召回策略影响信任之间起调节作用。企业违背诚信时,责令和主动召回后的能力信任没有显著差异;企业违背能力时,责令和不召回后的正直信任没有显著差异;3)信任倾向在食品召回策略和信任之间起调节作用。对于高信任倾向的消费者,责令召回后的能力、善意和正直信任显著高于不召回;对于低信任倾向的消费者,责令召回后的善意和正直的信任与不召回后的无显著差异;4)信任在食品召回策略和购买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一旦发生食品安全危机,企业应积极主动实施召回,如果企业消极拖延,有关部门应严格监管企业实施召回。提高消费者对食品企业和消费环境的信心,最大限度恢复消费者的信任和购买。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赵冬梅 纪淑娴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商品信息和个性化服务,允许消费者随时随地进行购物。但相对我国数量巨大的网民而言,网络购物的使用率还很低。感知风险和信任缺失被认为是阻碍网络购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感知价值模型,构建了消费者网络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采用线上问卷的方法获得中国网络消费者的调研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信任、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等变量对网络购买态度和意愿的影响,验证了提出的基本假说。同时对比分析有无购物经验的消费者在感知风险、网络购买意愿等方面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有购物经验的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比较看重感知收益,而对于潜在的消费者来说,感知风险是影响其购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永佳
电商直播提升了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活力、拓宽了营销渠道。本文探讨农产品直播电商营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以直播营销为自变量,将感知价值与感知风险作为传导机制变量,结合消费者购买意愿,运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产品直播营销、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感知价值在农产品直播营销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具有传导作用。基于此,应引导消费者参与农产品直播互动,在分享经验过程中提升其感知价值;注重售前、售后服务,优化工作流程,重视营造在线口碑;选择专业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主播,增强消费者参与的互动感和信任感,激发消费者购买意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洁梅 孔维铮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网络负面口碑会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影响,为了解释其内在机理和边界条件,本文借助心理学实验方法,探究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以及个人品牌联结与冲动性购买特质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文构建了网络负面口碑对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双路径模型,通过操纵变量的组间实验来检验本研究提出的各项假设。研究表明:高强度负面情绪与冲动性购买意愿正相关,低强度负面情绪与冲动性购买意愿负相关,冲动性购买特质只调节了高强度负面情绪对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当高个人品牌联结的消费者接收到负面口碑时,其信息与原有认知发生冲突,出于"护犊子"的心理,负面口碑越强,高强度负面情绪也就越强,并随之激发其冲动性购买意愿;当低个人品牌联结的消费者接收到该品牌的负面口碑时,消费者根据现有的信息做出反应,负面口碑越强,低强度负面情绪也就越强,并会抑制其冲动性购买意愿。企业可以通过增强企业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个人品牌联结的高低采取不同的网络负面口碑管理对策和有效管理消费者的负面情绪等措施来实现对网络消费者的高效管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振杰 冷莉娜
近年来,因缺陷产品引发的负面事件频出,很多相关责任企业碍于对经营业绩等因素的影响,应急表现往往不尽人意,致使企业陷入社会公众对企业品牌的信任危机。本文主要研究企业对缺陷产品采取不同形式的召回策略对品牌信任、品牌忠诚和品牌推荐意愿之间的关系产生怎样影响,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分析召回策略的差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企业需要建立起顾客对企业品牌的信任并使顾客成为忠诚顾客,进而才会增强该顾客向他人推荐企业品牌的意愿。但是,当危机事件爆发后企业采取主动召回措施时,能够强化非忠诚顾客的品牌推荐意愿。因此,某种程度上,主动召回作为企业责任心的体现,是品牌推广的一大契机,也是企业处理此类危机事件的最佳处理方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宝春 钟立文
对产品伤害危机外来根源是否事先知情隐含了当事企业过错的蓄意程度,通过现场实验方法探讨企业"知情与否"对消费者危机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基于感知风险的作用路径。结果发现,"知情与否"显著影响购买意愿,与"不知"相比,"知情"情形下消费者购买意愿更低,下降幅度更大;"知情与否"还显著影响消费者的风险感知水平,且其作用效应主要由感知风险中介传递。研究表明,危机响应时当事企业开展悲情公关有重要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