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15)
- 2023(19521)
- 2022(16187)
- 2021(15164)
- 2020(12825)
- 2019(28772)
- 2018(28480)
- 2017(54430)
- 2016(29227)
- 2015(32458)
- 2014(31853)
- 2013(31131)
- 2012(27979)
- 2011(24971)
- 2010(24829)
- 2009(23089)
- 2008(22865)
- 2007(20316)
- 2006(17605)
- 2005(16298)
- 学科
- 济(120487)
- 经济(120327)
- 业(105420)
- 管理(98715)
- 企(93186)
- 企业(93186)
- 方法(52943)
- 数学(43240)
- 数学方法(42748)
- 财(38342)
- 农(38050)
- 业经(35597)
- 中国(34964)
- 制(28486)
- 务(26137)
- 财务(26082)
- 财务管理(26042)
- 农业(24872)
- 企业财务(24755)
- 技术(23754)
- 贸(23422)
- 贸易(23403)
- 易(22886)
- 银(20975)
- 银行(20951)
- 体(20652)
- 理论(20564)
- 行(20080)
- 和(19829)
- 划(19793)
- 机构
- 学院(404549)
- 大学(401591)
- 济(175568)
- 经济(172445)
- 管理(161855)
- 理学(138996)
- 理学院(137643)
- 管理学(135574)
- 管理学院(134791)
- 研究(132310)
- 中国(106533)
- 财(83971)
- 京(83784)
- 科学(75923)
- 财经(66053)
- 所(64326)
- 农(63886)
- 中心(61678)
- 江(60419)
- 经(60278)
- 研究所(57738)
- 业大(55675)
- 经济学(54447)
- 北京(52437)
- 农业(49772)
- 财经大学(49066)
- 经济学院(49027)
- 范(48231)
- 院(47983)
- 师范(47767)
- 基金
- 项目(267685)
- 科学(214783)
- 基金(198819)
- 研究(198768)
- 家(171743)
- 国家(170304)
- 科学基金(148857)
- 社会(130560)
- 社会科(124008)
- 社会科学(123982)
- 基金项目(104190)
- 省(102869)
- 自然(94344)
- 自然科(92288)
- 自然科学(92266)
- 教育(90838)
- 自然科学基金(90696)
- 划(85814)
- 资助(80314)
- 编号(78812)
- 成果(63558)
- 部(60459)
- 创(60084)
- 重点(59631)
- 发(56987)
- 创新(55514)
- 国家社会(55507)
- 制(53851)
- 课题(53634)
- 教育部(52878)
- 期刊
- 济(193925)
- 经济(193925)
- 研究(120803)
- 中国(82337)
- 财(69011)
- 管理(66445)
- 农(59895)
- 学报(55981)
- 科学(55674)
- 大学(44859)
- 学学(42327)
- 农业(41106)
- 融(40998)
- 金融(40998)
- 教育(39616)
- 技术(37468)
- 财经(33733)
- 业经(32467)
- 经济研究(31743)
- 经(29171)
- 问题(25461)
- 业(25035)
- 技术经济(21622)
- 贸(21404)
- 世界(20472)
- 现代(19087)
- 国际(18774)
- 统计(18679)
- 财会(18619)
- 科技(18445)
共检索到611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皎卉 蔡虹
本研究首先从保护知识产权和创新收益的角度出发,在已有调查的基础上界定了五类专有化手段;接着将专有化手段细化为13种具体措施;最后详尽考察了五类专有化手段及下属具体措施的总体有效性及行业有效性,分析了有效性差异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与领先时间相关的具体措施是最有效的,与互补资产相关的制造、销售与服务能力次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和技术保密相对无效;对于各个行业而言,不同专有化手段的有效性存在差异;更进一步,同类专有化手段下属具体措施的有效性同样存在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晓云
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了进口中间产品多样性与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进口中间产品多样性对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不同方式构造多样性指标、加入时变控制变量和缓解内生性问题均不影响结论的稳健性。"学习效应"和"互补效应"两种渠道的相互交织同时提升企业产品创新能力,进口中间产品的可替代性越低,作用效果越明显。而企业自身研发强度的提高对以上促进机制起到了强化作用。
关键词:
中间产品 多样性 产品创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翟胜宝 王菡 陆正飞
作者以2006—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研究了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指数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的研究将宏观环境与微观主体相结合,验证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为切实解决经济转型中存在的创新瓶颈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制造业 企业创新 经济转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丽婷
基于我国"脱实向虚"的经济现状,本文利用中国制造型企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与创新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之,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蓄水池效应"。本文为制造业企业进行金融化、提高创新投资水平及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志帆 黄新飞 李灏桢
产业政策是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实践形式将对企业的创新策略与经济表现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使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专利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选择性与功能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以研发补贴衡量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主要诱使企业激增“短平快”的非发明专利,以教育、科技、交通和公共安全支出表征的功能性产业政策则显著激励高创新价值的发明专利。分样本回归显示,选择性产业政策对企业专利活动的扭曲集中体现于各省市“五年规划”重点行业;拓展检验发现,功能性产业政策显著提升企业发明专利的授权率、降低不良率,且正向调节专利增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说明功能性产业政策提升了创新质量。本文研究启示为:产业政策从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将有助于激励企业创新“提质增效”。
关键词:
选择性产业政策 功能性产业政策 研发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昌荣 李娜
利用广义可加模型来分析高管特征对高管自信度及企业创新成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企业财务状况对高管自信度的非线性影响下,高管的学历、年龄和两职兼任都能够增加高管的自信度,但是高管的海外经历却与其自信度无显著关系;在控制企业财务状况对企业创新成果的非线性影响下,高管的自信度、高管的学历、海外经历与两职兼任能促进企业的创新成果,但是高管的年龄却对企业创新成果的增加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且二者间的边际作用存在最优区间。
关键词:
高管特征 自信度 企业创新成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常德鸿
将企业创新与出口产品质量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随后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上看,企业创新显著地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进行异质性分析之后,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对加工贸易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也会增强创新因素对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影响更多地是通过集约效应的传导。研究为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调整外贸结构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严冰 张相文
笔者对2005年~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库、WTO关税在线分析数据库和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进行匹配,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探索进口竞争和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进口竞争和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然后,本文使用替代变量和工具变量检验证明该研究结果稳健;最后,笔者在分类回归中考虑到制造业企业全球化战略和所处地理区域因素,进一步发现进口竞争对这些企业产品创新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并给与相应解释。
关键词:
进口竞争 产品创新 制造业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赖永剑
本文利用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平衡面板数据集,研究了集聚经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我们用空间动态外部性描述集聚经济,并分别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企业创新成功率与劳动创新产出率进行估计。经验研究发现专业化水平与企业创新成功率及劳动创新产出率之间均存在倒U形关系;而多样化水平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最突出的正向作用,即多样化最有利于企业创新。与其它类型规模企业相比,多样化水平对占企业大多数的小规模企业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水利 陈娜 李雷
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制造企业如何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创新效率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07~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市场化程度越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领域相关研究,而且对优化公司治理,改善企业创新环境,助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红建 曹瑜强 杨庆 杨筝
本文基于我国金融资本超额回报率的事实,在市场套利分析框架下实证检验实体企业金融化是抑制还是促进了企业创新?控制内生性后检验结果发现,整体上,实体企业金融化挤出了企业创新,对于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的两类公司,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套利动机越强的企业,金融化挤出企业创新效果越显著,而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套利机会越少,且套利机会成本越高,因而金融化挤出企业创新显著性越弱。从生产率来看,实体企业金融化并没有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从经济后果来看,实体企业金融化却显著提升了下一期经营业绩。进一步检验还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挤出企业创新存在拐点,当实体金融化程度超过23%时,两者之间逐渐开始呈现正相关关系,表现为一种"促进效应"。综上可知,由于过去我国金融资本超额利润率的事实,实体企业通过对金融资产投资以分享金融业的高额利润,表现为一种市场套利行为。虽然短期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但从长期来看,实体企业金融化套利动机会显著抑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何悦
本文基于2006—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以及万象云专利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化程度对制造企业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化呈向右上方倾斜的W型波动上升趋势;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化程度可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该促进作用在成长期企业、投入研发技术、交通物流、金融保险及商务服务,以及国内投入的服务化上表现更为明显;在作用机制上,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化程度可通过增加研发强度来提高企业的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为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中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就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先,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扩展与集约边际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面临更强环境规制的企业更加倾向于进行研发创新并具有更大的研发投资额;其次,位于更强的产权保护的城市、更高污染强度行业的企业,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将更加明显;最后,环境规制不仅促使中国制造业企业增加了研发倾向与研发投资,同样促使企业增强了产品创新与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研发创新 制造业企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童伟伟 张建民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2005年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Tobit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但这一促进效应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而在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投入并无显著作用。但是,我国在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不同区域间环境规制对创新活动影响的差异,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等,为中西部地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