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23)
- 2023(15883)
- 2022(13544)
- 2021(12697)
- 2020(10799)
- 2019(24537)
- 2018(24533)
- 2017(47766)
- 2016(25728)
- 2015(29075)
- 2014(28468)
- 2013(28401)
- 2012(26006)
- 2011(23244)
- 2010(23536)
- 2009(22034)
- 2008(21893)
- 2007(19574)
- 2006(17447)
- 2005(15716)
- 学科
- 济(107356)
- 经济(107231)
- 业(99883)
- 管理(89768)
- 企(89050)
- 企业(89050)
- 方法(48449)
- 数学(38631)
- 数学方法(38271)
- 农(34787)
- 财(33932)
- 业经(33247)
- 中国(29020)
- 贸(23896)
- 贸易(23882)
- 务(23469)
- 财务(23409)
- 财务管理(23375)
- 易(23334)
- 技术(23121)
- 制(22862)
- 农业(22831)
- 企业财务(22070)
- 理论(19986)
- 和(19329)
- 地方(19097)
- 学(18220)
- 划(18125)
- 策(17865)
- 银(17089)
- 机构
- 学院(370339)
- 大学(367252)
- 济(153760)
- 管理(153476)
- 经济(150651)
- 理学(131783)
- 理学院(130483)
- 管理学(128731)
- 管理学院(128052)
- 研究(116172)
- 中国(91543)
- 京(78355)
- 财(73246)
- 科学(68892)
- 财经(57982)
- 农(57451)
- 所(57324)
- 江(55032)
- 中心(52751)
- 经(52585)
- 业大(52496)
- 研究所(51388)
- 北京(49695)
- 经济学(45285)
- 范(45155)
- 农业(45007)
- 师范(44803)
- 州(44513)
- 财经大学(42833)
- 院(42216)
- 基金
- 项目(241213)
- 科学(191073)
- 研究(181305)
- 基金(175132)
- 家(150037)
- 国家(148697)
- 科学基金(129816)
- 社会(114990)
- 社会科(109088)
- 社会科学(109060)
- 省(94796)
- 基金项目(93100)
- 自然(82816)
- 教育(81736)
- 自然科(80909)
- 自然科学(80891)
- 自然科学基金(79511)
- 划(77705)
- 编号(74643)
- 资助(71559)
- 成果(59851)
- 创(54123)
- 部(53350)
- 重点(52619)
- 发(51527)
- 课题(50082)
- 创新(49721)
- 国家社会(46724)
- 项目编号(46663)
- 业(46530)
- 期刊
- 济(173612)
- 经济(173612)
- 研究(112490)
- 中国(69104)
- 管理(62220)
- 财(58110)
- 农(53361)
- 学报(50977)
- 科学(49001)
- 大学(39685)
- 教育(38763)
- 农业(37334)
- 学学(37224)
- 技术(34281)
- 融(34050)
- 金融(34050)
- 业经(31218)
- 财经(28715)
- 经济研究(27255)
- 经(24589)
- 问题(23117)
- 业(21920)
- 技术经济(20944)
- 贸(19482)
- 理论(18715)
- 科技(18637)
- 现代(18609)
- 商业(18589)
- 图书(18129)
- 实践(16869)
共检索到554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先海 胡馨月 刘毅群
本文从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视角出发,研究了企业的创新行为与企业出口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企业的工艺创新或产品创新超过某一个临界点时,企业就会进行出口;独立地进行工艺创新或产品创新都能够促进企业出口,但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工艺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进行两种创新时,这两种创新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但这一替代效应并不显著。此外,对于不同性质的企业二者的影响作用不同。
关键词:
产品创新 工艺创新 出口倾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馨月 黄先海 李晓钟
本文从异质性创新视角出发,构建一个可在产品层面揭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出口动态行为关系的一般模型。同时基于中国2001—2006年多产品出口企业数据对理论命题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创新行为对包括核心产品在内的不同出口动态行为存在异质性影响机理;产品创新存在蚕食效应,工艺创新存在规模效应,企业会依据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决定以何种创新实现出口进入;对在位出口产品而言,产品创新将扩大企业面临的蚕食效应,提高在位产品出口退出率,缩短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工艺创新可利用规模效应,降低产品出口退出率,延长产
关键词:
产品创新 工艺创新 多产品企业 出口动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童伟伟
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1240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方法,考察了出口贸易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出口决策从总体而言显著促进了出口企业的研发投入,但这一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低出口密度企业,高出口密度企业的出口对其研发投入并无显著作用。以上结论说明中国在实施对外开放的同时,应注重调整导致部分企业高度依赖出口的深层次制度根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齐秀辉 王毅丰 孙政凌
基于企业基础资源理论,选取201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探究双元创新、企业家冒险倾向、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双元创新中的探索式创新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利用式创新作用不显著;企业家冒险倾向显著负向影响企业绩效,并能显著促进企业探索式创新,但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企业家冒险倾向是双元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半调节变量,在分组检验中,对非国有企业组起显著调节作用,对国有企业组的调节作用不明显。研究结论可为企业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带动企业绩效水平提升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
双元创新 企业家冒险倾向 企业绩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兆勇
我国的制造业目前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处于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中的低端水平,在世界上出口竞争力较弱。技术创新与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是密切相关的,二者存在明显的相互加强效应。一方面,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产品和新工艺能够提高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将对技术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性展开具体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王煌
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对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行为与盈利能力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行为提升了加成率;东部地区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加成率效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并不显著;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均有显著的"加成率效应",但劳动密集型企业并无该效应;民营和外资出口企业的产品创新均显著提升加成率水平,但国有企业并不明显;通过扩展的M-O模型,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出口企业产品创新对加成率影响的内在机理,理论结果表明产品创新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是该效应成立的关键,经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命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王煌
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对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行为与盈利能力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行为提升了加成率;东部地区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加成率效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并不显著;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均有显著的"加成率效应",但劳动密集型企业并无该效应;民营和外资出口企业的产品创新均显著提升加成率水平,但国有企业并不明显;通过扩展的M-O模型,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出口企业产品创新对加成率影响的内在机理,理论结果表明产品创新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是该效应成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国买 俞立平
技术环境悖论指出,技术是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式。自工业革命以来,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深入探究技术对环境的作用,将自然环境从不利于人类发展的技术中解放出来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将废气、废水、一般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指标综合为环境污染综合指标,以此作为因变量,并将科技研发投入作为自变量,利用面板数据回归和门槛效应估计,综合分析技术投入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中国技术创新对环境的弹性系数为正,说明中国技术创新对生态环境具有负效应;随环境污染程度加深,创新投入对环境负效应加深;但随时间推移,科技创新对环境的负效应减少。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环境面板 回归门槛 效应回归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昌荣
高技术经济附加值与其贸易价值的互动增值和持续增长是现代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最本质特征。然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低价与高增长严量背离的问题却日益突出。本文研究了新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及其企业价值由技术创新驱动走向价值创新驱动的国际趋势,并对新时期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的价值创新提出粗浅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袁征宇
本文扩展了Bustos(2011)的模型,在异质性框架下纳入企业互联网化和企业创新选择行为,从微观视角揭示出企业互联网化对中国企业创新及其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虽然随所有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低生产率企业和中小企业仍能从中获益;(2)无论是垄断行业还是低技术行业中,企业互联网化对企业创新均有着显著促进作用;(3)三种方式的企业互联网化都对中国企业创新及其出口活动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企业创新选择行为间接地促进企业进行出口。对于积极参与互联网化的低生产率企业表现得尤为显著。因此,互联网转型的企业应该通过激励其创新能力来提升企业出口。
关键词:
企业互联网化 企业创新 出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婉红 毕克新 艾明晔
基于资源基础观,通过对IT资源、IT能力与工艺创新关系的文献回顾,构建了IT资源-IT能力对工艺创新的驱动模型,并提出了制造企业IT资源-IT能力驱动工艺创新的三个假设,最后选择我国216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所提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IT有形资源-IT能力、IT人力资源-IT能力和IT无形资源-IT能力均促进了工艺创新的产生,进而从实证角度验证了信息化对工艺创新的驱动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鑫霞 朱晶
本文对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将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统计数据进行匹配,并运用规范的计量方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显著抑制了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在企业异质性视角的实证下,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加工贸易型企业及不享受政府补贴企业的抑制效应明显小于一般贸易型企业及得到政府补贴企业;在变换测度出口产品创新能力指标及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衡量方法的情形下,上述结论依然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对此,政府应强化对内资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化解其融资约束难题;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符合现代企业治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原生创新能力的企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曲如晓 王陆舰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是中国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贸易强国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07—2015年国际专利合作数据,考察了国际创新合作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创新合作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欧创新合作、医药制造业创新合作、低效率创新企业及连续出口企业的创新合作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更明显;国际创新合作通过提升创新质量和降低贸易成本进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合作伙伴国的制度质量对国际创新合作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起正向调节作用;从复杂网络视角,国际创新合作伙伴的网络中心地位传导效应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本文为创新推动中国企业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胜旗 徐卫章
中国出口市场不断繁荣,通过二元边际分析,本文发现中国出口企业逐步走向产品种类创新的增长路径。接着本文从市场势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市场势力通过竞争促进效应和替代效应对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贸易方式和进入退出企业来分析,发现市场势力不利于中国企业的创新。要提高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还需要注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劳动比、补贴等因素。最后中国需要利用市场手段创造更加公平的环境,促进出口企业通过产品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