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7)
2023(13248)
2022(10816)
2021(10061)
2020(8348)
2019(18870)
2018(18492)
2017(35138)
2016(18465)
2015(20628)
2014(19912)
2013(19852)
2012(18093)
2011(16334)
2010(16443)
2009(15628)
2008(15870)
2007(14080)
2006(12410)
2005(11671)
作者
(50201)
(42044)
(41918)
(39557)
(26869)
(20039)
(18875)
(16292)
(15805)
(14932)
(14398)
(14007)
(13584)
(13172)
(13094)
(12819)
(12577)
(12047)
(12026)
(11755)
(10463)
(10006)
(9938)
(9683)
(9374)
(9334)
(9297)
(9137)
(8379)
(8201)
学科
(88159)
经济(88061)
(86327)
(79179)
企业(79179)
管理(71552)
方法(39065)
数学(29982)
数学方法(29799)
业经(29737)
(28911)
(28863)
中国(24255)
(20963)
贸易(20950)
技术(20710)
(20523)
(20302)
财务(20294)
财务管理(20273)
企业财务(19198)
农业(18820)
(17771)
(16323)
理论(16272)
(15828)
(15480)
技术管理(14037)
(13698)
(13602)
机构
学院(270759)
大学(266742)
(128091)
经济(126206)
管理(111954)
理学(96109)
理学院(95268)
管理学(94288)
管理学院(93783)
研究(87090)
中国(72172)
(58987)
(55588)
科学(47087)
财经(46791)
(42718)
(41977)
经济学(40354)
(39813)
(39759)
中心(39078)
研究所(37506)
经济学院(36409)
北京(35354)
财经大学(34665)
业大(34008)
商学(33094)
商学院(32806)
(31152)
(31146)
基金
项目(172387)
科学(139961)
研究(130133)
基金(129573)
(110773)
国家(109814)
科学基金(97237)
社会(88711)
社会科(84517)
社会科学(84499)
基金项目(67510)
(65474)
自然(59508)
自然科(58274)
自然科学(58263)
教育(57852)
自然科学基金(57368)
(53525)
资助(52581)
编号(50027)
(42354)
(39858)
成果(39227)
(38704)
创新(38579)
国家社会(38347)
重点(38006)
(37412)
教育部(35167)
(34873)
期刊
(142179)
经济(142179)
研究(84138)
中国(52716)
(49207)
管理(48445)
(37606)
科学(35080)
学报(32900)
大学(26937)
农业(26369)
(25824)
金融(25824)
技术(25504)
学学(25304)
财经(24614)
经济研究(24411)
业经(24119)
教育(22811)
(21473)
问题(18629)
(18413)
(17681)
技术经济(17353)
世界(16467)
国际(15585)
商业(13674)
现代(13499)
(13295)
科技(13202)
共检索到414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馨月  黄先海  李晓钟  
本文从异质性创新视角出发,构建一个可在产品层面揭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出口动态行为关系的一般模型。同时基于中国2001—2006年多产品出口企业数据对理论命题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创新行为对包括核心产品在内的不同出口动态行为存在异质性影响机理;产品创新存在蚕食效应,工艺创新存在规模效应,企业会依据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决定以何种创新实现出口进入;对在位出口产品而言,产品创新将扩大企业面临的蚕食效应,提高在位产品出口退出率,缩短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工艺创新可利用规模效应,降低产品出口退出率,延长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先海  胡馨月  刘毅群  
本文从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视角出发,研究了企业的创新行为与企业出口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企业的工艺创新或产品创新超过某一个临界点时,企业就会进行出口;独立地进行工艺创新或产品创新都能够促进企业出口,但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工艺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进行两种创新时,这两种创新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但这一替代效应并不显著。此外,对于不同性质的企业二者的影响作用不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国达  王蕾  李建琴  
本文拓展了Mayer等的多产品理论模型,在多产品异质性框架下纳入企业创新行为,从微观视角揭示了外部需求变动对于多产品出口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企业生产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外部需求扩张对多产品出口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外部需求扩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生产率门槛,高生产率企业可以在需求扩张中提高创新水平,低生产率企业则降低创新水平;机制检验表明,外部需求扩张通过规模效应促进企业创新,通过竞争效应抑制企业创新,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分别随企业生产率提高而强化和弱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外部需求扩张对于多产品出口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具有普遍性,一般贸易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在外部需求扩张中提高创新水平的生产率门槛较低。本文为多产品企业有效应对外部需求变动、制定合理创新决策和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菁  潘修扬  刘悦  
本文在扩展的Melitz-Ottaviano模型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进出口产品数据与WITS全球关税数据合并数据库,考察了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多产品企业创新投入选择及其产品出口动态的影响。结果显示:远离技术前沿阶段,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压力的低效率企业会选择效率而非质量创新策略增强出口竞争力,通过扩展产品范围并分散出口产品集中度来探索出口可能性边界以增加出口量而非抬高价格,从而促进出口销售总额增长;效率水平跨越一定门槛后,准技术前沿企业会选择产品质量创新策略,通过压缩产品范围并提高产品集中度来获取现有产品,特别是核心产品新利润增长点以刺激出口。加快企业效率跨越是现阶段推动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质量基础支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青峰  谢娟娟  张陈宇  
本文尝试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来研究多产品企业产品组合出口的新模式,首次基于全球产品向量与目的地产品向量构建了Bray-Curtis不相似性指数,精确地衡量了企业出口产品组合的竞争力水平。首先,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诠释了正向的外部需求冲击通过竞争效应和创新效应加快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了出口产品组合的竞争力水平。其次,采用2000—2014年全球197个国家(地区)6292种HS6分位产品进口数据,匹配中国企业的出口信息,测算了企业-目的地层面的外部需求冲击指标。实证结果发现,正向的外部需求冲击有效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组合的竞争力水平。通过分类回归发现,同质产品、高管理效率和大规模企业对竞争效应的敏感度较高,低产品复杂度、低技术行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对创新效应的敏感度较高。最后,对可能存在的估计偏误以及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证实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志勇  汤学良  刘馨  
环境、出口和创新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然而,研究三者综合关系的"波特假说"并未取得一致结论。本文利用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在识别行政命令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自主参与型三种环境规制政策的基础上,对环境规制、企业创新和出口行为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对三类"波特假说"进行系统检验,即检验环境规制是否可以促进企业创新?何种类型的环境规制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环境规制是否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间接促进企业出口,达到优化环境和发展贸易的双赢目标?研究发现,"弱波特假说"在行政命令型与公众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上成立;对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则未能检验出"弱波特假说";三种类型环境规制都体现出与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认为"狭义波特假说"成立;在行政命令型与公众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下可以通过倒逼企业创新来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即"强波特假说"成立。本文的结论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实现环境与出口贸易双赢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卿陶  
文章基于理论模型分析出口贸易成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出口贸易成本上升主要通过三种路径影响企业创新:价格指数效应、收益抑制效应和竞争释放效应,其中价格指数效应会促进企业创新,收益抑制效应和竞争释放效应会抑制企业创新。运用中国企业微观数据检验发现:总体上,出口贸易成本上升会同时降低企业的创新参与行为和创新程度,抑制企业创新;分贸易类型看,出口贸易成本对一般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的创新影响更大,对加工贸易企业创新行为影响较小;分要素密集度看,出口贸易成本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创新影响更大,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影响较小;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价格指数效应、收益抑制效应和竞争释放效应都是出口贸易成本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分析发现,出口贸易成本主要影响企业的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创新,对于外观设计创新影响较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王煌  
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对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行为与盈利能力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行为提升了加成率;东部地区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加成率效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并不显著;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均有显著的"加成率效应",但劳动密集型企业并无该效应;民营和外资出口企业的产品创新均显著提升加成率水平,但国有企业并不明显;通过扩展的M-O模型,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出口企业产品创新对加成率影响的内在机理,理论结果表明产品创新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是该效应成立的关键,经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命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王煌  
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对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行为与盈利能力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行为提升了加成率;东部地区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加成率效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并不显著;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均有显著的"加成率效应",但劳动密集型企业并无该效应;民营和外资出口企业的产品创新均显著提升加成率水平,但国有企业并不明显;通过扩展的M-O模型,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出口企业产品创新对加成率影响的内在机理,理论结果表明产品创新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是该效应成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飞飞  邱斌  
关键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万煊  王俊  
本文匹配了2010—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与工业企业数据库,以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内的出口企业为处理组,同时将其它样本企业设为控制组,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政策通过产品转换率的调节效应可以提高试点省市内出口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产品转换率的调节效应对高污染、单一产品和非国有资本这三种类型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根据这些经验研究结果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政府应规范和优化碳交易市场运行管理、与中国现有的金融市场体系相结合、企业绿色资格认证以及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纪月清  程圆圆  张兵兵  
首先通过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进口中间品、技术溢出与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解析;然后,基于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从微观企业视角,对进口中间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影响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全样本而言,进口中间品的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效应均会对企业出口产品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类来看,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溢出对不同贸易模式及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进口中间品的水平技术溢出有利于一般贸易模式下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不利于进料加工贸易型企业;垂直技术溢出则有利于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模式下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不利于其他贸易型企业;进口中间品的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对私营和国有企业出口产品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水平技术溢出还有利于中外合资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垂直技术溢出效应对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影响则为一正一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常德鸿  
将企业创新与出口产品质量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随后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上看,企业创新显著地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进行异质性分析之后,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对加工贸易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也会增强创新因素对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影响更多地是通过集约效应的传导。研究为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调整外贸结构提供了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毕克新  孙德花  
对制造业企业内部协同创新即企业产品创新部门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部门工艺创新的协同发展进行了博弈分析,研究了产品创新部门与工艺创新部门在有限的创新投入情况下,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投入比例应满足的条件。同时,对制造业企业外部协同创新即同行业中的两个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同发展进行了博弈分析,研究了古诺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在进行产品创新、进行工艺创新以及同时进行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三种情况下,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成本函数、工艺创新成本函数应满足的条件,以及制造业企业如何进行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协同策略选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昌荣  
高技术经济附加值与其贸易价值的互动增值和持续增长是现代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最本质特征。然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低价与高增长严量背离的问题却日益突出。本文研究了新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及其企业价值由技术创新驱动走向价值创新驱动的国际趋势,并对新时期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的价值创新提出粗浅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