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6)
2023(9438)
2022(8027)
2021(7239)
2020(6121)
2019(13391)
2018(13016)
2017(25237)
2016(13590)
2015(14826)
2014(14506)
2013(14308)
2012(12773)
2011(11716)
2010(11510)
2009(10922)
2008(10817)
2007(9486)
2006(8376)
2005(7560)
作者
(39771)
(33496)
(33449)
(31579)
(20987)
(16211)
(15045)
(12879)
(12589)
(11804)
(11408)
(10998)
(10791)
(10474)
(10393)
(10364)
(10105)
(10002)
(9671)
(9663)
(8479)
(8104)
(7956)
(7580)
(7491)
(7423)
(7411)
(7394)
(6690)
(6676)
学科
(50417)
经济(50320)
管理(47844)
(46910)
(38310)
企业(38310)
方法(23192)
数学(20371)
数学方法(20234)
(19083)
(18345)
(17605)
(13566)
贸易(13564)
(13256)
业经(12717)
(12588)
中国(12350)
(11660)
财务(11636)
财务管理(11612)
企业财务(11092)
体制(10998)
农业(10217)
(9652)
银行(9618)
(9448)
(9095)
环境(8749)
(8718)
机构
学院(196795)
大学(196623)
(83929)
经济(82479)
管理(77886)
理学(68172)
理学院(67512)
管理学(66601)
管理学院(66259)
研究(63117)
中国(48507)
(40857)
(39626)
(38157)
科学(37972)
业大(32467)
财经(32373)
(31667)
农业(30365)
(29417)
中心(29166)
研究所(28675)
(28410)
经济学(25935)
北京(24256)
财经大学(24150)
经济学院(23477)
(22656)
商学(22402)
商学院(22229)
基金
项目(135378)
科学(107361)
基金(101737)
研究(93528)
(90372)
国家(89637)
科学基金(77071)
社会(63151)
社会科(60033)
社会科学(60019)
基金项目(54246)
(52065)
自然(50982)
自然科(49852)
自然科学(49836)
自然科学基金(49028)
(43921)
教育(42292)
资助(40459)
编号(35585)
(30400)
重点(30210)
(29819)
(28790)
(27451)
成果(27451)
创新(27045)
国家社会(27031)
科研(26485)
教育部(26173)
期刊
(90015)
经济(90015)
研究(54216)
中国(36139)
学报(34624)
(34264)
(32930)
科学(30370)
管理(28355)
大学(26241)
学学(25321)
农业(22725)
(18105)
金融(18105)
财经(16319)
业经(16068)
经济研究(15499)
(13885)
技术(13845)
教育(13133)
(12177)
问题(11868)
商业(10478)
(10271)
(9778)
业大(9244)
科技(9137)
技术经济(8881)
理论(8858)
财会(8701)
共检索到282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欢  李东贤  
本文考察了产品分类数量增加对消费数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以及不同情绪类型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通过实验作者发现在备选规模既定的情况下,有效分类数量的增加会提高消费者的感知多样性,进而提高他们对本次消费的预期效用,最终促进消费者消费数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当消费者处于负面情绪时分类数量增加给消费数量带来的正向影响会消失。这一研究发现进一步丰富了现有的产品分类和情绪文献,并有助于营销实践者解决"选择的悖论"这一实际问题,更有效地进行库存管理和提高营业额。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田阳  王海忠  陈增祥  
公司品牌形象是影响消费者信任的重要前因变量,但现有研究并未揭示出公司形象的不同维度对消费者信任影响的差异性以及公司形象通过信任进而影响购买意向的机制和过程。文章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划分为可信性和善意,探讨了公司形象的能力和社会责任两个重要维度通过信任对购买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公司能力和企业社会责任都能通过可信性和善意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意向;除间接影响外,公司能力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但企业社会责任对购买意向没有直接影响;公司能力偏重于影响信任的可信性,企业社会责任偏重于影响信任的善意。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李利茹  罗彪  孙莹  朱芬芬  
能源消耗导致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节能消费对减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S-O-R)框架,引入感知价值和积极情绪,构建了一个绿色广告影响消费者节能消费的模型。同时,基于一致性理论,本文探讨了自我形象一致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13名被调查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绿色广告接受度对感知价值、积极情绪及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绿色广告接受度与感知价值也受到自我形象一致性的正向调节,但绿色广告接受度与积极情绪的关系不受自我形象一致性的调节。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了本研究的应用价值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聂春艳  宋晓兵  孟佳佳  
在营销领域中,关于环境气味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气味的怡人属性对消费者的影响,而关于气味的性别属性的研究却较少涉及。基于感官营销的视角,采用环境心理学理论,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借助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消费者-气味性别一致性对消费者产品评价和购买意向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可能存在的边界条件。采用3个实验,均以中国某高校学生作为样本。实验1采用2×2组间实验设计,即产品类别(象征性产品和功能性产品)×环境气味性别(男性和女性),以移动硬盘作为功能性产品、背包作为象征性产品,探讨对于不同的产品类别,消费者-气味性别一致性对产品评价和购买意向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对于象征性产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兴邦  
“网红”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而诞生的新型职业,由于自带的粉丝群体而具有强大的商业价值与经济效益。鲜有研究关注到网红效应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本文利用调查数据检验了其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网络红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存在积极的影响,网红效应能够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网红效应通过激化消费者面临的社群压力和契合消费者真实消费需求而引发购买意愿,社群压力和消费需求分别呈完全和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的分组检验表明:网红效应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促进作用在青年人群和女性中更为显著,受教育水平无法对该促进作用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商品供给者利用网红效应沟通消费者的新型广告宣传方式的现状、革新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爽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商已成为消费者主流的购物场景。本文分析了电商行业的特点,并结合商家的真实情景,以心理距离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电商客服形象感知对购买行为的研究模型,并且引入了品牌知名度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电商客服形象感知由人员专业性、外形吸引力、身份真实性和沟通流畅性四个维度构成;电商客服形象感知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心理距离作为中介变量,在电商客服形象感知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品牌知名度在电商客服形象感知与购买意愿关系中起正向调节的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龙龙  
本文试图探讨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是否真实存在;如果存在,本文将进一步研究这一影响的制约因素和作用机制。企业社会责任激发消费者响应的前提是其触发了消费者的经济理性或迎合了消费者的自我概念。因此,理论上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确实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因消费者人格特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来自中国的数据显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消费者购买决策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响应是有条件的,受到消费者类型的影响;(3)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动机来自利益驱使和价值认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微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营销的方式和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和多元化,相对其他营销方式,短视频带货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如营销成本低、覆盖范围广、能够精准送达目标人群。在观看短视频的消费者中,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主要环节为关注、兴趣和分享三个阶段,短视频中能够引起消费者共鸣,无障碍购买通道和弹幕评论等能够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其中优秀的内容是短视频带货转化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方便的产品购买链接可以让消费者在观看短视频的同时产生直接的购买行为,弹幕评论则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不同模式下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对比,分析短视频带货的兴起原因,研究短视频带货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指出短视频带货的发展前景,并对短视频带货的营销模式提出方法建议,为短视频带货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凯  常皓媛  
在多种类多品牌混播直播模式下,许多电商直播采用快节奏和低价格的方式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导致品牌内涵被弱化,甚至品牌形象受损。鉴于此,为树立和维护品牌形象,品牌商家更倾向于通过品牌专场直播进行营销。基于说服理论和刺激—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从说服主体、说服信息、说服情境三个方面,探索品牌专场直播中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究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以及品牌声誉的调节作用,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收集的429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检验品牌专场直播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品牌专场直播中,主播与品牌匹配度、商品信息质量、直播间氛围能够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进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感知价值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品牌声誉在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品牌声誉越高,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正向影响越小。为更好地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在品牌专场直播中,品牌商家应选择合适的主播,提高主播与品牌匹配度,有效展示品牌内涵;与直播平台加强合作,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及时的商品信息,提高品牌公信力;营造良好直播间氛围,创新直播形式,打造差异化直播间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严欢  周庭锐  黄能伟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面临享乐品和实用品的选择问题。本研究通过实验发现,保持备选规模不变,分类数量增加,会显著提高消费者选择实用品的可能性,实验显示,决策困难在分类数量对消费者选择实用品的效应上起中介作用,当消费者感觉到决策并不困难时,分类数量对消费者选择实用品的正向作用消失。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与实际管理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建新  李东进  
通过向目标消费者传播预售商品的稀缺诉求来提升价值和促进销售,已经成为众多企业重要的营销策略,并且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已有研究整合性的严重不足限制了理论或模型的解释力和有效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并列多重中介的整合模型。通过两个实验研究发现:(1)心理所有权与心理抗拒感会分别从认知与情绪(或行为目的与行为自由)共同中介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预期后悔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且预期后悔会进一步部分中介它们对购买意愿的影响;(2)消费者的认知需求会对心理所有权与心理抗拒感的共同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即高认知需求对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建新  李东进  
通过向目标消费者传播预售商品的稀缺诉求来提升价值和促进销售,已经成为众多企业重要的营销策略,并且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已有研究整合性的严重不足限制了理论或模型的解释力和有效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并列多重中介的整合模型。通过两个实验研究发现:(1)心理所有权与心理抗拒感会分别从认知与情绪(或行为目的与行为自由)共同中介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预期后悔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且预期后悔会进一步部分中介它们对购买意愿的影响;(2)消费者的认知需求会对心理所有权与心理抗拒感的共同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即高认知需求对供应性稀缺诉求有更大的影响,而低认知需求对需求性稀缺诉求有更大的影响。该研究结论不仅对深化和拓展产品稀缺性等理论的结构体系和适用边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企业有效传播产品稀缺诉求、提升营销传播效果和对消费者正确认识产品稀缺诉求动机、增强消费理性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凌  张梦霞  
本文首次尝试性探究影响消费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非遗产品)购买的前因,利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消费者知识对文化认同与产品购买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并验证感知稀缺的中介效应。研究还阐明了消费者对非遗产品的消费与对工业化生产的产品的消费存在着不同的消费心理和决策机制。本文研究不仅补充和拓展消费行为研究,也为非遗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研究结论能促进市场实践者理解非遗产品和传统手工技艺产品的消费心理机制,并最终有助于推动非遗产品和手工行业的传承和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一翁  孙国辉  
本文旨在研究品牌形象对消费者态度和购买倾向的作用机制,评估了国家品牌形象、公司品牌形象和产品品牌形象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以此三者为自变量,以消费者态度和购买倾向为因变量的模型。通过在线调研,以来自于美、德、日、意、中的运动品牌为测试对象,面向中国消费者对模型进行了检验。通过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公司品牌形象和产品品牌形象对消费者态度和购买倾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家品牌形象对消费者态度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国家品牌形象和公司品牌形象对产品品牌形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发现,五个品牌形象的优劣排序依次为:阿迪达斯、耐克、李宁、卡帕、美津浓。这些结论为品牌形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洪芳   尹相国   许赛  
智能购物是近年来衍生的新型消费模式,可为消费者提供全新购物渠道。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样本数据采集,检验智能购物体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良好的智能购物体验可引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智能购物体验可通过良好网络口碑和消费满意度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进一步研究发现,智能购物体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正向促进作用在女性及高频率购物人群中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优化智能购物相关技术、树立智能购物网络口碑、完善消费者智能购物流程的建议,以期为促进消费者购买决策提供有效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