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6)
- 2023(9780)
- 2022(8750)
- 2021(8311)
- 2020(6970)
- 2019(16339)
- 2018(16403)
- 2017(32007)
- 2016(17561)
- 2015(19829)
- 2014(19784)
- 2013(19556)
- 2012(17899)
- 2011(16204)
- 2010(16072)
- 2009(14472)
- 2008(14120)
- 2007(12048)
- 2006(10493)
- 2005(8975)
- 学科
- 济(67088)
- 经济(67007)
- 管理(49734)
- 业(47589)
- 企(39057)
- 企业(39057)
- 方法(33262)
- 数学(28541)
- 数学方法(28188)
- 农(20721)
- 学(16685)
- 中国(15898)
- 财(15515)
- 业经(14983)
- 贸(14198)
- 贸易(14194)
- 易(13803)
- 地方(13410)
- 农业(12359)
- 理论(12274)
- 和(11559)
- 环境(10839)
- 技术(10785)
- 制(10735)
- 务(10198)
- 财务(10139)
- 财务管理(10122)
- 划(9744)
- 企业财务(9586)
- 教育(9574)
- 机构
- 大学(250654)
- 学院(248170)
- 管理(101974)
- 济(93776)
- 经济(91678)
- 理学(89481)
- 理学院(88469)
- 管理学(86872)
- 管理学院(86443)
- 研究(81489)
- 中国(58071)
- 京(53672)
- 科学(53426)
- 农(41635)
- 所(41313)
- 财(40780)
- 业大(39679)
- 研究所(38235)
- 中心(36296)
- 江(34471)
- 范(33976)
- 财经(33795)
- 北京(33702)
- 师范(33672)
- 农业(32989)
- 经(30760)
- 院(29592)
- 州(28504)
- 师范大学(27473)
- 经济学(26793)
- 基金
- 项目(176792)
- 科学(138491)
- 研究(128490)
- 基金(128089)
- 家(111918)
- 国家(111009)
- 科学基金(94972)
- 社会(78531)
- 社会科(74304)
- 社会科学(74280)
- 基金项目(69096)
- 省(68838)
- 自然(63639)
- 自然科(62141)
- 自然科学(62125)
- 自然科学基金(60994)
- 教育(58571)
- 划(58511)
- 编号(52908)
- 资助(52777)
- 成果(42709)
- 重点(39182)
- 部(38831)
- 发(37056)
- 创(36609)
- 课题(35840)
- 创新(34083)
- 科研(34059)
- 教育部(32935)
- 大学(32647)
共检索到344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海华
产品内分工是一种全新的国际分工模式,它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或环节通过空间分散化而形成的一种跨国性生产体系。文章针对国外学术界有关产品内分工的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分别从产品内分工的概念界定、发生的动因、产生的效应和实证度量等方面予以归类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就有关产品内分工的研究动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动因 效应 测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亮 席艳乐 王贺光
产品内分工理论是近期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中的研究前沿,它脱胎于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是面对新的贸易现实而产生的新型理论体系。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有关产品内分工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一个全面详细的述评。主要包括:产品内分工背景下跨国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产品内分工对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的影响以及产品内分工与区域贸易自由化等几方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爱平 李湘黔
产品内分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一种新的概念、方式和机制,是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发展中一个新现象、新问题。研究和探讨产品内分工的演进、特点和规律,对于解读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贸易的扩张,解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国际分工 产品内分工 产品内贸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慧 王悦尚 李富宽 王振南 潘章源 杨燕 吕慎金
为了解绵羊母性行为及调节母性行为的神经内分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以绵羊"母性行为,影响因素,神经内分泌,分子机制"为检索词,查阅绵羊母性行为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发现:绵羊母性行为的表达促进母子关系的建立,母羊品种、胎次、性情、产羔数、饲养面积以及妊娠期营养状况影响其母性行为的表达。母羊体内释放的激素(雌激素、催产素)和神经递质(谷氨酸、γ-氨基丁酸、一氧化氮、去甲肾上腺素)调控母性行为的发生,且DNA甲基化可能是调控母性行为的分子机制之一。绵羊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研究已较为成熟,但关于调控绵羊母性行为的分子机制尚缺乏深入系统研究。
关键词:
绵羊 母性行为 神经 内分泌 分子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冉捷敏
基于企业在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是深入分析国际分工中国内部分的微观基础性研究,对认识企业层面国际分工地位的驱动因素有重要意义。本文归纳和梳理了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国际分工地位测度的研究脉络,分析了此背景下基于企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详细评述了在此背景下国际分工地位测度的不同方法,并提出了深化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国际分工地位 全球价值链 增加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书法 周绍东
产品内分工是企业网络分工的主要形式,它通过产品建构关系将不同企业联系在一起。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为本土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但也使本土企业面临着两种产品内分工陷阱。本文以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为分析工具,结合产品建构理论,探析本土企业陷入产品内分工陷阱的原因,并对两种理论的解释力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本土企业避免落入产品内分工陷阱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文远
从产品内分工的概念入手,区别分析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的差异,分析了产品内分工的决定因素、特点、影响及其启示。结论是,在产品内分工发展过程中,跨国公司起到了重要的枢纽作用,产品内分工的深化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叶蓁
本文重点考察了全球产品内分工这一被现有文献忽视的外部经济因素对中国内部资本形成的影响。本文认为,全球产品内分工至少可以通过迂回生产效应、生产转移效应、投资诱致以及投资升级压制效应四类渠道对国内资本形成施加影响。本文运用工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得到如下证实结果:在众多影响中国工业行业资本形成的因素中,其参与全球分工生产的程度是极为重要的经济因素,同时该影响还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形成更容易受到全球产品内分工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资本形成 投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莉莉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以中国为轴心的东亚产品内分工体系迅猛发展。香港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通过发挥贸易平台功能、跨国机构集聚功能、外资中转功能和资本市场筹资功能,助推内地跻身东亚产品内分工体系的轴心地位。
关键词:
香港角色 东亚产品内分工 集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梁碧波
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中,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着该国在其中的基本位置。在其他一些变量的共同作用下,一国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动。本文基于参与模式、参与程度以及增值率三个维度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目前仍处于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低端位置,但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领域不断扩展、承担的国际分工份额不断增加、参与国际分工的精细程度不断深化、加工增值率不断提高,这意味着中国正从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低端位置向两个高端位置方向迈进;但要占据或掌控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中国需要依靠自有品牌及行业技术优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甘梅霞 杨小勇
基于考察全球产品内分工两种模式的演进,并运用马克思资本流通理论分析暗含在两种模式演进背后的资本流动特征,认为全球资本流动除了经典意义上生产地理空间的脱域,还存在以下特征:更广泛的个体资本卷入到全球资本流通中、跨国资本形态由生产资本形态逐渐演变为货币资本形态、跨国资本的周转速度和整体收益提高、剩余价值由"外围资本"向"中心资本"转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马野青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外贸顺差不断加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国内外有不同的解读。本文认为,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是由产品内分工引起的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建立在产品内分工和我国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顺差不仅是可持续的,而且对我国先进要素的集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就业增加、创新能力的提高等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贸易顺差 国际转移 贸易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施炳展
在同一产品内部,出口产品价格高的国家处于国际分工高端;反之,处于低端。基于此,本文从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与世界价格比较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结论认为:中国出口产品绝大多数处于低端位置;随着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中国分工地位逐渐恶化;加入WTO促进出口增加的同时降低了中国分工地位,中国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悲惨增长";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中国国际分工地位偏低,两者不匹配。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价格 不匹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中显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农产品价格关系着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21世纪以来,国际农产品价格风云变化,各国为保障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和维护农业生产者利益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调控措施。本文在阐释调控新动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其对我国农产价格调控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国际市场 农产品价格 政府调控 价格调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敏兰 罗建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品内分工以及由此形成的国际贸易模式能够实现全球的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有助于世界福利水平的提高。但对于不同的国家而言,由于分工中嵌入的价值链的位置不同,其收益情况也不一样。同时,这样的分工模式会形成并加大不同参与国的技术差距,进一步固化本土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借鉴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结合"蛙跳"理论,分析了产品内分工框架下的代工模式所造成的中国产业升级困境,研究表明产品内分工模式下中国产业升级面临两难选择,自主技术创新可以突破困境,实现产业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