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0)
- 2023(4393)
- 2022(3539)
- 2021(3182)
- 2020(2503)
- 2019(5776)
- 2018(5441)
- 2017(10374)
- 2016(5171)
- 2015(5866)
- 2014(5781)
- 2013(5556)
- 2012(4683)
- 2011(4424)
- 2010(4480)
- 2009(4291)
- 2008(4567)
- 2007(3918)
- 2006(3470)
- 2005(3144)
- 学科
- 济(23515)
- 经济(23489)
- 管理(21526)
- 业(21421)
- 企(19136)
- 企业(19136)
- 方法(10787)
- 农(9493)
- 数学(8181)
- 数学方法(8046)
- 贸(7191)
- 贸易(7189)
- 业经(7111)
- 易(7047)
- 销(7020)
- 供销(7018)
- 理论(6560)
- 财(5707)
- 学(5448)
- 产品(5251)
- 中国(5134)
- 市场(4600)
- 务(4308)
- 财务(4292)
- 财务管理(4289)
- 和(4134)
- 企业财务(4070)
- 制(4047)
- 农业(3980)
- 农产(3715)
- 机构
- 学院(82064)
- 大学(80142)
- 管理(34104)
- 济(34043)
- 经济(33416)
- 理学(30174)
- 理学院(29915)
- 管理学(29443)
- 管理学院(29291)
- 研究(22807)
- 中国(17475)
- 京(16436)
- 财(14924)
- 科学(13630)
- 财经(12162)
- 农(11317)
- 业大(11133)
- 江(11051)
- 经(10938)
- 所(10751)
- 范(10489)
- 中心(10415)
- 师范(10403)
- 经济学(10207)
- 北京(10149)
- 研究所(9751)
- 商学(9532)
- 商学院(9453)
- 经济管理(9392)
- 州(9278)
- 基金
- 项目(53941)
- 科学(43463)
- 研究(40323)
- 基金(39781)
- 家(34058)
- 国家(33769)
- 科学基金(30074)
- 社会(26467)
- 社会科(25094)
- 社会科学(25084)
- 省(21625)
- 基金项目(20254)
- 自然(19276)
- 自然科(18848)
- 自然科学(18845)
- 教育(18766)
- 自然科学基金(18540)
- 划(17428)
- 编号(16548)
- 资助(16351)
- 成果(12602)
- 重点(11925)
- 部(11713)
- 创(11498)
- 发(11369)
- 课题(11188)
- 国家社会(10878)
- 创新(10593)
- 人文(10393)
- 项目编号(10392)
共检索到113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铮 王鹏
本文通过分别介绍管理学和经济学在价值链相关理论上的研究,发现二者虽然在研究范式上不尽相同,但其研究框架和技术特点是相互补充和渗透的,并且存在着研究上相互结合的耦合点。由此,本文认为,在生产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整合经济学和管理学在价值链理论研究上的优势,将有利于解释当今世界国际产品内分工盛行及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理论 价值链理论 渗透 耦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强 郑江淮
本文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提出了影响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三个假说命题。利用我国制造业24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假说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研发水平、人力资本和制度环境对所有类型制造业价值链攀升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规模对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总体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总体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影响不显著;国际分工参与程度除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不显著外,对总体制造业及其他类型制造业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魏玮 姚博
产品内分工是影响价值链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不同价值链差距层次下,中间品(包括半成品和零部件)产品内分工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随着价值链水平所处条件分布的位置变化,中间品产品内分工对价值链的溢出效应变化趋势呈倒U型,这种作用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具有异质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赛燕
在专业市场和国际贸易带动地方工业发展方面,义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形成了各界所称的"义乌模式",其核心在于产业特色鲜明、贸易和工业的联动机制灵活等。但贸易和工业扩张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土地、人力资源和政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资源约束日显,义乌商贸及其对工业的带动效应将被弱化。义乌应在国内价值链(NVC)和全球价值链(GVC)视角下展开产品内分工的探索,继续强化商贸的先导地位,同时对部分生产环节进行转移,并展开设计和研发方面的国际合作,由此提升义乌经济整体价值链地位,推动地区经济功能转变,使"义乌模式"从贸工联动概念发展到国际经济层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姗 樊秀峰
从产品内分工视角出发,将环境规制引入影响价值链升级的分析框架,以制造行业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模型分析不同行业分组环境规制、外资进入、研发投入等因素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总体制造业及低技术制造业价值链长度呈U型效应,对中、高技术制造业呈倒U型效应;外资进入强度并不必然促进价值链的升级,而存在行业差异;研发投入对实现价值链攀升有着正向作用,但在低、高技术行业作用不显著;环境规制对外资进入及研发投入的交互作用并不总为正向。
关键词:
制造业 环境规制 价值链升级 产品内分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安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已逐步丧失,品牌的没落成为不争的事实。转型升级,重构制造业的价值链,已经成为上海制造业的必然选择。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本文分析了上海制造业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上海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外部机遇和挑战以及其优势与劣势,提出了上海制造业的价值链重构与产业升级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建秀 韩璐 阎俊爱
基于CEPII的BACI贸易数据库,以1995-2013年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样本,从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研究了已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合作关系的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位势,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目前主要以中低端产品出口为主,位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中低端位置;中国企业GVC嵌入程度总体上升,但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权力位势呈下滑趋势,这与中国日益深入地嵌入全球价值链相背离,也说明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寻租行为并没有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在全球价值链中存在"嵌入悖论"。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全球价值链 位势 嵌入悖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爱平 李湘黔
产品内分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一种新的概念、方式和机制,是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发展中一个新现象、新问题。研究和探讨产品内分工的演进、特点和规律,对于解读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贸易的扩张,解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国际分工 产品内分工 产品内贸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亮 席艳乐 王贺光
产品内分工理论是近期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中的研究前沿,它脱胎于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是面对新的贸易现实而产生的新型理论体系。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有关产品内分工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一个全面详细的述评。主要包括:产品内分工背景下跨国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产品内分工对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的影响以及产品内分工与区域贸易自由化等几方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齐俊妍 任奕达
本文基于国家层面对数字经济不同维度的测度和"行业数字强度"的区分,构建了行业层面的数字经济渗透指标,以更好地识别数字经济渗透到不同行业的差异,重点考察数字经济渗透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同维度显著提高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并以数字基础设施的影响最为显著。就机制而言,数字经济渗透通过贸易成本降低与人力资本结构升级驱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向高端攀升。细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行业异质性显示,数字经济渗透对中低技术制造业与信息通讯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影响最为显著。此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关税和服务贸易壁垒对行业数字经济渗透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调节作用。最后从识别数字经济渗透行业差异等方面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友金 胡黎明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国际产业向中国大陆与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耦合转移。把握新一轮产业转移规律,根据我国自身特点制定科学的产业转移战略,是推动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研究认为,产品内分工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价值链跨区域重组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导方式,发挥大国优势是我国推进产业转移的战略基点。应当注重产业转移政策创新,在引导产业转移中实现科学发展,在坚持科学发展中引导产业转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艳红 宋波
作为一种新的分工形式,产品内分工为资源更为灵活、有效的配置提供了更好的方式。在产品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构建国内价值链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将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有助于形成产品内、多元化区域分工体系,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洪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律。研究发现,升格后高职院校办学目标、招生制度、课程体系等没有跳出普通教育的圈子。高职院校没有实现校企利益对接,企业校企合作内生动力不足,校企合作没有形成利益责任共同体。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构建校企功能互补耦合、教育责任拓展、业务相向渗透的深度合作模式,具体改革路径是:建立政行企校合作共同体,改革高职院校招生制度,制定校企人员互聘交流和实习管理责任分担制度,加强政策支持和立法保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丹
全球价值链这一全新的分工模式下,贸易利益从来源、获得主体到分配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产要素作为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单元,要素所有者的真实收入情况成为贸易利益的实质表现。随着贸易增加值统计体系的完善,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贸易利益与生产要素收入的研究出现了诸多新的进展。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下贸易利益的理论创新、贸易利益与生产要素收入、贸易利益重构与生产要素收入分配以及生产要素收入的分解与测算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价值链分工 贸易利益 生产要素收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丹
全球价值链这一全新的分工模式下,贸易利益从来源、获得主体到分配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产要素作为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单元,要素所有者的真实收入情况成为贸易利益的实质表现。随着贸易增加值统计体系的完善,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贸易利益与生产要素收入的研究出现了诸多新的进展。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下贸易利益的理论创新、贸易利益与生产要素收入、贸易利益重构与生产要素收入分配以及生产要素收入的分解与测算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价值链分工 贸易利益 生产要素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