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7)
2023(11413)
2022(9433)
2021(8885)
2020(7334)
2019(16919)
2018(16416)
2017(31671)
2016(16881)
2015(19439)
2014(19311)
2013(19488)
2012(18462)
2011(16874)
2010(16672)
2009(15637)
2008(15594)
2007(14057)
2006(12042)
2005(10969)
作者
(49298)
(41627)
(41622)
(39751)
(26066)
(19804)
(18916)
(16286)
(15638)
(14624)
(14143)
(13708)
(13248)
(13043)
(13020)
(12967)
(12594)
(12411)
(11860)
(11833)
(10315)
(10304)
(10102)
(9506)
(9398)
(9293)
(9149)
(9082)
(8334)
(8307)
学科
(80838)
经济(80768)
(46056)
管理(45629)
方法(35184)
(34346)
企业(34346)
数学(31362)
数学方法(31157)
(25697)
中国(23489)
(18913)
贸易(18905)
(18475)
业经(17612)
(16803)
地方(16050)
农业(15571)
(14411)
(14169)
产业(12366)
(11978)
银行(11956)
技术(11568)
(11517)
(11359)
金融(11356)
环境(11250)
(11009)
(10243)
机构
学院(252200)
大学(251724)
(116650)
经济(114666)
管理(95588)
研究(90566)
理学(82503)
理学院(81556)
管理学(80406)
管理学院(79939)
中国(69262)
(53365)
科学(52953)
(49836)
(45839)
(43577)
研究所(41712)
中心(40793)
财经(39984)
经济学(37531)
业大(36432)
(36432)
(36295)
农业(34461)
北京(34293)
经济学院(34088)
(32269)
(32135)
师范(31851)
财经大学(29558)
基金
项目(166516)
科学(131857)
研究(123214)
基金(122175)
(106328)
国家(105510)
科学基金(89585)
社会(80698)
社会科(76635)
社会科学(76614)
基金项目(63941)
(63508)
教育(55441)
自然(55220)
自然科(53945)
自然科学(53928)
(53836)
自然科学基金(53020)
资助(49903)
编号(48762)
成果(39309)
(38463)
(38202)
重点(37944)
(35244)
国家社会(34389)
课题(33958)
创新(32993)
教育部(32800)
中国(32390)
期刊
(127574)
经济(127574)
研究(76014)
中国(48692)
(41044)
学报(37945)
(37059)
科学(36201)
管理(34098)
大学(28912)
农业(28325)
学学(27310)
教育(23162)
经济研究(22345)
(22296)
金融(22296)
业经(21520)
技术(21300)
财经(20170)
问题(17632)
(17621)
(16502)
(15690)
世界(14229)
国际(14035)
技术经济(13847)
商业(12512)
统计(12118)
(11519)
科技(11195)
共检索到374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敏华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来生产,产品内分工迅速发展,促进了我国产业升级。我们实证分析了产品内分工对我国产业升级促进作用的机制,分析表明产品内分工通过提高我国国民收入、劳动者素质、企业的技术水平以及产业的生产效率等四条途径来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南  李建军  
本文认为,产品内分工的出现和全球价值链的分解,使得嵌入其中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方式演变为从低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向高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攀升。因此,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要在战略层上要充分重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力求突破跨国公司的结构性封锁以及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实现全球—国内价值链的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 伟  
产业发展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贸易政策对一个国家的产业形成与产业升级有很大的推动力量。实施不同的贸易政策,对产业的发展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不同贸易政策对产业的发展方向的选择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其对产业推动机制也不一样。本文对这过程加以分析,并对中国的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向阳  薛政宽  
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应用,为山西的传统产业升级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对大数据及产业结构理论进行梳理,对山西省以资源型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山西传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大数据促进山西省传统产业升级机理,结合山西省的发展实际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了大数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崔宁  宋维明  
介绍了生产性服务贸易会促进产业升级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产性服务贸易会促进林业产业升级的逻辑进程和实现路径。以林业为对象,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论证了生产性服务贸易对林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并依据实证分析结论,对我国未来林业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相关对策及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豪  张建华  窦雯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参与产品的国际化生产与协作的过程中,不仅带来了国际贸易方式的重大改变,也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这种改变进一步影响了中国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本文在构建一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指标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两者相互影响程度,得出:一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越深,该国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越高;产业结构越优化,其产品内国际分工地位越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小义  李佳欣  
文章基于产品空间视角,结合2001—2019年中国与130多个国家(地区)HS(1996)六分位双边贸易数据,创新引入区分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密度指标,考察中国与伙伴国(地区)双边产品内分工格局及产品空间结构关系,并采用两步系统GMM法实证检验出口关联、进口关联对双边产品内分工深化和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1)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价值链分工发展趋缓,但中国与各伙伴国间的产品内分工程度、产品空间关系仍呈上升趋势,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表现突出;(2)无论是对总产品内分工还是高端型产品内分工水平,出口关联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但进口关联不利于双边产品内分工深化与升级,稳健性检验也得到一致结论;(3)出口关联、进口关联的作用机制迥然不同,作用效应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以及伴随伙伴国收入水平、贸易关系的不同存在差异性,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关联与进口关联更为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产品内分工深化与升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小涓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中伟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不应盲目追求企业规模大型化 ,而以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基准。并具体论述了小企业集群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组织结构 ,技术结构和产业地区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永强  徐成贤  
近年我国国际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增长,本文从直接与间接两条途径对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服务贸易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不仅有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增加服务贸易出口、缓解服务贸易逆差的直接效应,同时还有通过技术外溢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调整和改善服务贸易结构、优化投资环境增加对服务业FDI、突破贸易壁垒等途径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间接效应,但不同的间接途径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并不相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艺影  
经济增长和人均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会从需求、供给和对外贸易三个方面直接和间接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悦  
本文通过理论与计量分析,探讨了我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建立了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模型,通过该模型预测出,到“十一五”期末,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可以达到11.3%左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向阳  
信息产业经济增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在分析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信息产业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经济要素的利用效率等方面。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信息产业的发展应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对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模式、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发挥产后发优势、构建以集群形态为载体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絮颖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并最终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变革的重要议题。文章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互联网+"对农业产业升级的应用经验,并对我国"互联网+"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互联网+"是新型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及高效农业结构的重要成分,提出其存在互联网普及程度低、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互联网+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地区网络服务水平、构建与完善信息整合系统、创新农业产业营销模式、健全电商融资平台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少新  
居民投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最可行的途径吴少新在中国,由现行银行主导型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向居民主导型储蓄一投资融资机制的转换,是中国现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最可行的选择。具体分析如下:1.在资本形成渠道中,除居民储蓄外,其他渠道从广度到深度都已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