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90)
- 2023(19043)
- 2022(16625)
- 2021(15520)
- 2020(13087)
- 2019(30182)
- 2018(30117)
- 2017(58291)
- 2016(31829)
- 2015(36026)
- 2014(36115)
- 2013(35861)
- 2012(33535)
- 2011(30463)
- 2010(30864)
- 2009(28648)
- 2008(28242)
- 2007(25309)
- 2006(22129)
- 2005(20030)
- 学科
- 济(132079)
- 经济(131943)
- 管理(87921)
- 业(85690)
- 企(69202)
- 企业(69202)
- 方法(58125)
- 数学(49814)
- 数学方法(49273)
- 农(37378)
- 中国(36165)
- 财(32471)
- 地方(30645)
- 贸(30591)
- 贸易(30574)
- 易(29653)
- 学(29475)
- 业经(29033)
- 制(24395)
- 农业(24374)
- 银(21943)
- 银行(21878)
- 理论(21747)
- 融(21685)
- 金融(21682)
- 行(20943)
- 和(20608)
- 务(19994)
- 财务(19907)
- 财务管理(19862)
- 机构
- 大学(458540)
- 学院(457717)
- 济(184133)
- 经济(180028)
- 管理(174101)
- 研究(159751)
- 理学(149521)
- 理学院(147733)
- 管理学(144992)
- 管理学院(144182)
- 中国(119410)
- 科学(100024)
- 京(98794)
- 财(84557)
- 所(82985)
- 农(80580)
- 研究所(75411)
- 中心(71767)
- 业大(70001)
- 江(68690)
- 财经(66907)
- 农业(63436)
- 北京(62862)
- 范(62056)
- 师范(61428)
- 经(60633)
- 院(57612)
- 州(55890)
- 经济学(55000)
- 经济学院(49642)
- 基金
- 项目(303190)
- 科学(236022)
- 研究(220275)
- 基金(217166)
- 家(190027)
- 国家(188397)
- 科学基金(159646)
- 社会(136242)
- 社会科(128941)
- 社会科学(128905)
- 省(119192)
- 基金项目(114883)
- 自然(104332)
- 自然科(101862)
- 自然科学(101833)
- 教育(101490)
- 划(100601)
- 自然科学基金(99997)
- 编号(90877)
- 资助(90527)
- 成果(74820)
- 重点(68433)
- 发(67259)
- 部(66545)
- 课题(63123)
- 创(62275)
- 科研(58183)
- 创新(58143)
- 教育部(56423)
- 大学(56091)
- 期刊
- 济(206493)
- 经济(206493)
- 研究(136355)
- 中国(90302)
- 学报(75639)
- 农(73819)
- 科学(68103)
- 财(64068)
- 管理(62968)
- 大学(56062)
- 教育(52890)
- 学学(52674)
- 农业(50908)
- 融(42769)
- 金融(42769)
- 技术(39047)
- 业经(34805)
- 经济研究(33251)
- 财经(32115)
- 问题(27766)
- 经(27485)
- 业(26962)
- 贸(25369)
- 图书(23939)
- 国际(23036)
- 技术经济(22243)
- 版(21826)
- 商业(21576)
- 科技(21319)
- 理论(21292)
共检索到687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鹿朋
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同时中美贸易顺差却未下降,这对关于汇率变动与国际收支关系的传统马歇尔-勒纳条件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产品内分工和贸易的视角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对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在一般均衡框架下设定了检验方程,利用中美相关数据分行业实证分析,指出,在产品内分工和贸易存在的情况下,马歇尔-勒纳条件的适用性发生了变化,两国间国际收支对汇率变化的敏感性下降;同时,由于不同行业的产品内分工和贸易发展程度不同,各行业的国际收支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下降程度也不一样,这对我国制定进出口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路卓铭
基于初始贸易收支非平衡前提对弹性理论的修正,从目前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应用现状看,在相当大程度上被忽略,积累的研究资料和理论成果十分有限①。鉴于国际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现实和运用贬值策略的国家多是因巨大贸易收支逆差所迫,深入地探讨在贸易收支失衡条件下的有利贬值条件,并对弹性理论作必要的修正和扩展,将是很有理论必要和实际价值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华 刘上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分析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重要理论。本文采用我国1986~2008年茶叶进出口的序列数据,通过分析我国对不同经济体的茶叶进出口需求弹性,并构建实际有效汇率等因素与茶叶贸易收支的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茶叶进出口与马歇尔—勒纳条件间的满足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与不同国家的茶叶贸易收支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不同;就我国茶叶对外贸易总体而言,茶叶进口价格下降会增加进口额,出口价格上升会增加出口额;而人民币升值会改善我国茶叶贸易收支,人民币贬值会恶化我国茶叶贸易收支,且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小于1。因此,我国茶叶贸易收支反向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这为汇率波动背景下科学处理茶叶贸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
关键词:
马歇尔—勒纳条件 茶叶 贸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建宁
使用马歇尔──勒纳条件的通病分析高建宁目前,国内在对人民币贬值影响对外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中,大都使用马歇尔—勒纳条件作为分析工具。殊不知马歇尔—勒纳条件有其严格的前提假定,不是万能的,而这一点常被忽视,由此导出的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或恶化的结论,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董兰萍 畅士家
一、“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提出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汇率与贸易差额”这一问题的认识始终没有摆脱凯恩斯主义的传统论断,即,汇率降低必然伴随着贸易差额的改善。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一旦发生贸易收支的恶化,特别是当美元贬值和美国贸易赤字增加时,各国便纷纷降低其本币汇率。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否定了这一论断。那么,汇率与贸易差额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如何减少或消除贸易逆差?这是经济学家在研究对外贸易中的汇率杠杆时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如清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商品的进出口弹性对一国国际收支的调整作用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课题,其内容被概括为马歇尔——勒纳条件。这一理论讲的是在实行浮动汇率的情况下,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目前,在我国,无论是介绍西方经济理论的教课书,还是一些有关西方经济理论的专著,都大体上把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内容表述如下:首先提出几点假设:(1)其他条件为既定的,只考察汇率的变化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2)舍去资本流动,外贸差额等于国际收支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春娇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进步与贸易及投资自由化的进展使得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到特定产品生产流程所包含的生产区段或工序层次,即产品内分工。这种全球产业分工的新模式在微观层面体现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组织方式的调整,即企业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分解。在宏观层面体现为不同国家在特定产品的生产流程中的序贯联系日益加强。产品内分工的盛行对当代国际贸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对传统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并拓展了比较优势的内涵;二是为解读当代国际贸易的集约化增长提供了新的视角;三是导致了国际贸易流动性质上的变化。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国际贸易 国际生产网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斌
全球金融动荡,引起学术界对人民币是否贬值的争论。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关于货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主要理论之一,但这一模型由于进出口需求弹性的不易计算,而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在建立易于计算的进出口需求弹性的公式之后,对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完全支持马歇尔—勒纳条件的理论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陆前进 李治国
根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分解,本文重新考察了马歇尔—勒纳条件,认为美元有效汇率对人民币汇率弹性和人民币在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中的权重对马歇尔—勒纳条件修正有重要作用。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的条件下,即使存在J曲线效应,在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的情况下,J曲线是否存在还要依赖一定的条件。本文实证结果显示,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会恶化中国贸易收支。而对J曲线效应的实证研究显示无论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还是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或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贬值,J曲线效应均不显著。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建成 杜珊
马歇尔—勒纳条件作为国际收支的重要理论之一,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所看重,并用于指导本国制定外汇、外贸政策。但这一理论存在着重要缺陷:一是该理论内容表述自身忽略了货币贬值会引起价格弹性的进一步变化和进口价格变化的影响;二是该理论忽视了国际分工合作的利益及其对一国经济发展和贸易收支的影响;三是该理论违背了自由贸易的精神及其利益,忽视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王静娴 杨敏
本文以后危机时代为背景,在中美人民币汇率现实争端以及学术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IMF协定》关于"汇率操控"的定义出发、通过实证研究和对中美两国贸易实践的理论分析,得出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政府"汇率操控"的指控不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人民币贬值并不能带来中美贸易顺差。中美之间的贸易实践也有力地证明了美国对中国政府操纵汇率的责难缺乏事实依据和理论基础。美元主宰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的出口管制、美国的经济结构、消费模式等才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操控 贸易顺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丽莹
文章对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初始理论模型前提假设进行拓展,基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对马歇尔-勒纳条件模型做出了理论修正与运用。结果显示:汇率变动在世界经贸中不可避免,不能单凭某一国货币现实汇率的升值或贬值,来认定其对该国贸易收支是否利空抑或利好;于人民币汇率而言,其占美元汇率的权重越高,人民币贬值将越能改善我国的国际贸易收支,但人民币的过度贬值,将推高我国进口商品价格,造成国内的物价上涨,减损国民福利,所以,稳币值应成人民币汇率政策常态;在对世界各国的贸易结构中,应增加对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商品出口,同时缩减对美国商品的进口,减小人民币占美元汇率的货币权重,使人民币汇率变动不再过度依赖于美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晓龙
跨境电商贸易条件下,国际贸易方式呈现出小批量、多批次、碎片化、高时效性等特征,相应的航空、快递运输也成为这一外贸新模式的主要运输方式。但长期以来,我国贸易商使用空运以及到货合同情形较少,对于D组等适用于空运的到达合同贸易术语不够熟悉,在实践中存在着误用、不会用的问题,影响了外贸业务的正常进行。基于这一情况,本文阐述了在跨境电商平台贸易模式下推广D组贸易术语的背景,探讨了D组贸易术语在空运条件下的适用性问题,通过重点分析典型外贸业务案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DAT、DAP、DDP等主要D组贸易术语在实践中应用问
关键词:
跨境电商 D组贸易术语 航空运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涛
2017年我国成功实现了保汇率和保储备双重目标,未来外汇监管政策将趋于中性,促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兑美元双向波动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以下简称“人民币汇率”)止跌回升、转为双向波动,全年升值超过6%。从宏观层面看,人民币汇率企稳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即国际市场上美元汇率意外走弱,美元指数全年下跌9.9%。所谓“地利”,即中国经济复苏超预期,稳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晶 郭笑启
产品内分工下,因未剔除进口中间投入的总量差额而存在"统计假象",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效果需要重新评估。文章运用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测算中美贸易的实际差额,即完全国内增加值差额,并对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差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贸易实际顺差在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分别比传统总量顺差低15%、22%和31%;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不平衡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基于总量差额的实证分析高估了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实际差额的影响,其高估的程度为38.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动态关系——对S曲线的适用性检验
人民币升值对国际收支调节的有效性分析——兼谈货币主义汇率调节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产品内分工下新贸易理论的局限和发展——基于钢铁贸易的实证
从国际收支看中美贸易顺差的发展前景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互动关系——基于产品内分工与企业国际战略视角的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研究——基于产品内分工与异质性企业一体化战略的视角
要素流动条件下国际分工演进新趋势:兼评《要素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
“互联网+”条件下物流贸易的适用性引导模型
中国1999~2004年产业内贸易发展实证分析——产品内分工的一个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