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1)
2023(5503)
2022(4349)
2021(3908)
2020(3291)
2019(7158)
2018(7152)
2017(13642)
2016(7470)
2015(8577)
2014(8882)
2013(8425)
2012(7697)
2011(7054)
2010(7116)
2009(6435)
2008(6342)
2007(5930)
2006(5066)
2005(4599)
作者
(22497)
(18869)
(18697)
(17777)
(11656)
(8919)
(8629)
(7329)
(7136)
(6811)
(6375)
(6221)
(6047)
(6043)
(6034)
(5795)
(5656)
(5506)
(5494)
(5233)
(4898)
(4797)
(4656)
(4394)
(4189)
(4161)
(4130)
(4113)
(3983)
(3894)
学科
(31991)
经济(31955)
(20221)
管理(19923)
(14818)
企业(14818)
(14670)
方法(9969)
业经(9371)
地方(9073)
产业(8944)
中国(8734)
数学(7828)
数学方法(7764)
(7659)
农业(7403)
(7315)
贸易(7315)
(7220)
(7078)
(7069)
理论(6184)
技术(6051)
结构(5694)
市场(5517)
(5415)
地方经济(5243)
产品(5214)
(5049)
银行(5030)
机构
学院(109297)
大学(104964)
(45369)
经济(44423)
管理(39655)
研究(39329)
理学(33718)
理学院(33330)
管理学(32796)
管理学院(32597)
中国(28363)
科学(24602)
(22951)
(22730)
(20455)
(19009)
研究所(18643)
农业(18085)
业大(17935)
(17768)
中心(17528)
财经(14769)
(14658)
(14509)
师范(14456)
北京(14214)
技术(13921)
(13901)
经济学(13333)
(13192)
基金
项目(73100)
科学(57127)
研究(54778)
基金(50552)
(44588)
国家(44214)
科学基金(37001)
社会(34088)
社会科(32365)
社会科学(32360)
(31108)
基金项目(26430)
(25007)
教育(24171)
编号(22726)
自然(22624)
自然科(22073)
自然科学(22064)
自然科学基金(21667)
资助(19947)
成果(18010)
(17857)
课题(16856)
重点(16645)
(15682)
(15151)
发展(14682)
创新(14649)
(14493)
国家社会(13847)
期刊
(54741)
经济(54741)
研究(31856)
中国(24302)
(22608)
学报(18509)
科学(16474)
农业(15902)
管理(15514)
(14022)
教育(13915)
大学(13836)
学学(13103)
业经(11908)
技术(10875)
经济研究(8797)
(8204)
(7816)
金融(7816)
问题(7756)
财经(7330)
(6570)
商业(6182)
科技(5854)
(5687)
世界(5538)
(5443)
技术经济(5423)
现代(5416)
(5206)
共检索到167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伟  胡剑波  
基于产品内分工发展,分析产业体系演变的内在规律,揭示不同分工形式下产业体系的特征及构成,并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产业分工演进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体系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现状,提出我国基于产品内分工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耀辉  
本文以产业体系是企业间联系方式的定义出发,以企业竞争行为从数量竞争转向创新竞争作为传统产业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分水岭,分析了现代产业体系是保证企业创新行为为生存方式的产业体系,推断出小批量、多品种、快调整是这一阶段对外部环境的要求,信息、物流、风险投资和科技服务这四个部门服务于企业创新行为,构成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设施,而企业则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规模经济来保证自己的创新竞争力。人均收入的提高不仅带来了对产品和服务品种的需求扩张,也提升了个人生命价值。政府需要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将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政策工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斯劲  
本文从基本特征、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三方面构建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框架。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体现在具备现代性和引领性的主导产业、体现竞争优势的集聚性、融合互动的产业结构、生态性以及充分国际化的时代特征。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各种动力机制有机衔接和相互协调的结果,自主创新起核心作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内在要求,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其外部动力。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是传统产业蜕变、创新驱动、生态化改造、承接产业转移以及政府主导多重路径共同着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梁碧波  
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中,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着该国在其中的基本位置。在其他一些变量的共同作用下,一国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动。本文基于参与模式、参与程度以及增值率三个维度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目前仍处于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低端位置,但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领域不断扩展、承担的国际分工份额不断增加、参与国际分工的精细程度不断深化、加工增值率不断提高,这意味着中国正从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低端位置向两个高端位置方向迈进;但要占据或掌控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中国需要依靠自有品牌及行业技术优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前进  
日本国内商品流通政策包括商业流通政策和物流政策两大部分,是随着日本经济发展,尤其是流通业发展而不断调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流通政策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在维护与促进竞争方面,以颁布各项法律、法规,撰写中间报告、行政指导等多种形式推动流通业发展,反映了一个较为科学、完整的流通政策体系对日本经济发展、消费者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作用,也印证了即使在市场经济体系的国家,经济政策与政府规制对经济活动也影响巨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永红  
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与东盟传统的产业间分工逐渐削弱,产业内分工开始形成,产业内贸易迅速扩大, 其重要性不断提高。中国入世之后,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使中国与东盟新的产业分工格局得以发展和深化,促进双方的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皓  章冬梅  
本文主要探讨一国经济起飞与其产业政策之间的关联性这一个超边际问题。通过对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动力的分析,对中央政府在产业政策、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的作用局限性分析,提出替代产业政策的商业化方式用以促进现代产业体系高级化的可行性。同时,还对中观层面的同业协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问题作了初步阐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泽宇  崔正丹  韩增林  孙才志  刘桂春  刘楷  
从"成熟度"这一视角出发,提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成熟度概念,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及突变级数法,对2001—2012年我国沿海11省区(不包括港澳台)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成熟度进行评价研究,结合核密度估计模型及GIS对其结果进行时空格局演变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我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成熟度发展经历了由单峰向多峰的演进过程,峰值中心逐渐右移,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提速放缓,中间值地区发展速度增快,逐渐进入较高值区域,整体成熟度逐渐提升。2基于全国均值可知,我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总体成熟度处于第三阶段,即发展期。2001年各省分布为"初始期—起步期—发展期—近成熟期"四个阶段,到2012年发展为"起步期—发展期—近成熟期—成熟提升期"四个阶段,我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整体成熟度上升一个阶段。3基于分维度层面可知,发展条件支持度整体提升一个阶段,其中广东、河北和海南实现了阶段性跨越;经济系统发育度在空间上仍呈现五级分化趋势,在该分维度上各省发展差异较大,其中辽宁和福建实现了阶段性跨越;资源环境持续度整体差距正逐渐缩小,但该维度有部分地区出现了阶段性退步,如天津和海南。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合君  何思锦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我国改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加快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梳理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点,从发展环境、支撑体系、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服务业现代化、产业可持续发展6个维度确定了41个指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体系。以我国各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数据对各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整体向好且东部地区领跑优势明显;在评价体系的六个维度中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不同地区之间悬殊过大;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区域的协调发展优势明显。构建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应当从加大重视程度、强化整体认知、明确发展任务、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入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冀新  
21世纪是城市群主导经济发展的世纪。城市群的作用大小是通过衡量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在国家中的作用,产业体系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来体现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结构优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融合性和集聚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本文基于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协调度、集聚度、竞争度三维模型,构建由28个指标组成的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指数,为城市群结合自身特色设计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路径提供依据。我国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2010年发展指数分别为:珠三角城市群51分,长三角城市群47分,京津冀城市群43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盛朝迅  
当前,全球产业和经贸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要求,贯彻"稳、转、新、集"四字方针,从体制机制、要素培育、企业主体和产业发展4个层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倒逼企业加速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和要素资源配置更加协同,加快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从现行产业体系到现代产业体系跃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詹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由于存在基础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制造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之间关联互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上跨国公司利用其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优势对中国产业价值链关键环节的渗控,在构建过程中将面临"双重压力"和"双重威胁"。基于此,该文从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界定、问题举证入手,从总体规划、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产业竞争力有所裨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丽  
西部地区传统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仅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关系到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西部地区跨越发展急需完成的重大任务。本文在分析西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西部现代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安  
本文首先考察东亚区域内贸易及经济增长不稳定的几种表现,并对区域内以垂直产业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分工体系、以对中间品及部分资本品的"交叉需求"为基础的贸易结构作了分析;其次研究由区域内直接投资所形成的区域生产网络,指出由于处在区域垂直产业内分工底部的发展中经济体承受结构调整的能力有限、处在上游的经济体的生产(需求)对处在下游的经济体的波及效应不大、区域外对东亚所生产的最终消费品缺乏足够的有效需求,所以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及垂直产业内分工的稳定性较差,结构性不平衡难以纠正;最后着重研究东亚各经济体如何通过战略调整来加强区域垂直产业内分工的稳定性,并提出今后调整的基本方向。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汤海燕  沈玉良  
世界制造业以生产者推动和购买者推动两种方式形成产业分工体系,上海制造业正在融入到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之中,但上海处于制造业的"底部密集竞争"状态,要走出这一发展模式,必须要形成原创产业能力,并在制造业研发、供应链服务体系方面构筑综合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