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5)
- 2023(7651)
- 2022(6478)
- 2021(5850)
- 2020(4728)
- 2019(10144)
- 2018(9876)
- 2017(19420)
- 2016(9815)
- 2015(10647)
- 2014(9960)
- 2013(9724)
- 2012(8151)
- 2011(7295)
- 2010(7153)
- 2009(6762)
- 2008(6217)
- 2007(5257)
- 2006(4343)
- 2005(3571)
- 学科
- 济(39442)
- 经济(39408)
- 业(33373)
- 管理(32783)
- 企(28137)
- 企业(28137)
- 方法(15085)
- 农(15061)
- 数学(12269)
- 数学方法(12165)
- 业经(12145)
- 贸(10756)
- 贸易(10754)
- 产业(10515)
- 易(10498)
- 中国(9459)
- 财(9246)
- 地方(8302)
- 销(7836)
- 农业(7828)
- 供销(7827)
- 技术(7647)
- 制(6807)
- 理论(6558)
- 务(6521)
- 财务(6505)
- 财务管理(6497)
- 企业财务(6097)
- 学(6023)
- 市场(5919)
- 机构
- 学院(133203)
- 大学(125930)
- 济(57502)
- 经济(56634)
- 管理(54835)
- 理学(48434)
- 理学院(48055)
- 管理学(47404)
- 管理学院(47170)
- 研究(37131)
- 中国(27558)
- 京(24228)
- 财(23853)
- 科学(20912)
- 财经(19727)
- 江(18350)
- 中心(17902)
- 经(17806)
- 农(17776)
- 业大(17679)
- 经济学(17594)
- 所(16452)
- 范(16121)
- 师范(15993)
- 经济学院(15970)
- 商学(15486)
- 商学院(15332)
- 经济管理(15311)
- 州(15062)
- 研究所(14857)
- 基金
- 项目(92817)
- 科学(75176)
- 研究(72074)
- 基金(67509)
- 家(56968)
- 国家(56499)
- 科学基金(50436)
- 社会(47961)
- 社会科(45680)
- 社会科学(45674)
- 省(38252)
- 基金项目(35508)
- 教育(32314)
- 自然(30720)
- 划(30461)
- 自然科(30029)
- 自然科学(30026)
- 编号(29985)
- 自然科学基金(29495)
- 资助(26120)
- 成果(22098)
- 发(21807)
- 创(21049)
- 重点(20510)
- 部(19872)
- 国家社会(19807)
- 课题(19802)
- 创新(19381)
- 制(18894)
- 项目编号(18723)
共检索到180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安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已逐步丧失,品牌的没落成为不争的事实。转型升级,重构制造业的价值链,已经成为上海制造业的必然选择。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本文分析了上海制造业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上海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外部机遇和挑战以及其优势与劣势,提出了上海制造业的价值链重构与产业升级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姗 樊秀峰
从产品内分工视角出发,将环境规制引入影响价值链升级的分析框架,以制造行业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模型分析不同行业分组环境规制、外资进入、研发投入等因素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总体制造业及低技术制造业价值链长度呈U型效应,对中、高技术制造业呈倒U型效应;外资进入强度并不必然促进价值链的升级,而存在行业差异;研发投入对实现价值链攀升有着正向作用,但在低、高技术行业作用不显著;环境规制对外资进入及研发投入的交互作用并不总为正向。
关键词:
制造业 环境规制 价值链升级 产品内分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霍春辉 张兴瑞
对于像中国这样经济实现快速崛起而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现着经济增长和结构封锁两种潜在效应。前者推动了中国经济规模尤其是制造业在过去30年中的增长,后者则正在阻碍中国制造业获取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过去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经济获得稳步增长的中国正在不断尝试和努力以通过转型升级的方式来摆脱位于价值链低端的尴尬境地,朝着价值链体系方向不断向其研发端和服务端攀升,而实践表明,这一进程正在遭到一些发达国家的阻碍。这种力图将中国产业扼制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现象正是结构封锁效应的展现。通过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状况、趋势以及其双面效应,提出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中国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学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MVC(现代价值链)分工下湖南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湖南经济加速发展的关键。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推进,湖南的三次产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文章在深入分析湖南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和多种手段,为湖南省政府制定产业政策调整、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各地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以及与沿海的产业实现对接等提供策略。
关键词:
MVC 湖南 产业转型 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艳红 宋波
作为一种新的分工形式,产品内分工为资源更为灵活、有效的配置提供了更好的方式。在产品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构建国内价值链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将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有助于形成产品内、多元化区域分工体系,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建华 赵英
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借鉴并拓展Los et aL(2015)和timmer et aL(2014)的方法,测度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和要素收入份额,并构建一国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指数。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得到结论:整体来看,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在不断加深,要素结构在不断优化,中国在分工中的相对地位基本保持不变;分行业来看,中国大部分行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在增加,其中分工程度最深的是电子制造业且中国在电子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呈现上升趋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凌丹 朱方兰 胡惟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深化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3个方面阐释了OFDI对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影响机理,利用WIOD数据库测算出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产业出口优化度EO指数、GVC地位指数并分别表征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应用改进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对3个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开展OFDI可以促进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实现价值链攀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来春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分工也正经历着从产业间到产业内,再到产品内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一新趋势不但拓宽了经济开放国家或地区的国际分工参与度,也使产业升级具有了有别于传统产业升级的新内涵和实现途径。本文通过对国际价值链分工模式下地方产业升级内涵的探讨,结合上海汽车产业在当代国际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分析,提出了促进上海汽车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和对策思路。
关键词:
国际价值链分工 上海汽车产业 产业升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善同 何建武 刘云中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国内省际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投入产出模型,拓展了关于贸易增加值的WWZ分解方法,提出国内省份对外贸易(出口、省际调出)分解的统一框架,分析国内不同区域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状况;通过价值链参与的国际国内比较总结了相关的典型化事实。根据这些研究本文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分工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哑铃型"分工模式;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三大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垂直专业化指数同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海燕 张会清
对40个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发现,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于价值链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主要来源于高层次分工合作的贡献,并且这一作用的发挥要以人力资本、服务质量以及制度环境等支持性条件的满足为前提。中国在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过程中,价值链位置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交通服务质量的改进和偏向于高层次分工的政策引导起到关键作用,在人力资本和制度环境上还有进一步改善的潜力。
关键词:
产品内国际分工 发展中国家 价值链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中东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全球价值链定义与等级划分、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基于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升级形式、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实证分析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集群升级 治理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娜 刘希宋 王发银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以系统的产业价值链的视角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增值率提升缓慢、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现状,结合国际贸易形势,提出加大政策引导、把握转型方向,有节有度的针对性的凹透镜转型升级策略。
关键词:
产业价值链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新敏 郑长娟
我国注塑机年产量世界第一,在全球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通过对注塑机产业全球价值链的解构发现,我国注塑机企业主要生产低端通用型注塑机、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缺乏关键零部件的设计生产能力,难以升级到高端和正在增长的差别化注塑机市场。注塑机产品对缄默知识高度依赖的创新特性、我国低端的下游塑料制品企业的需求特点以及产业内非网络式的创新组织方式是我国注塑机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的深层原因。最后提出了我国注塑机产业应通过整机企业的带动,形成"点带动线、线推动点"的集群式整体升级方式。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注塑机 创新 产业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