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23)
2023(18401)
2022(15777)
2021(14842)
2020(12559)
2019(28790)
2018(28149)
2017(53823)
2016(28912)
2015(32406)
2014(31882)
2013(31347)
2012(28512)
2011(25670)
2010(25122)
2009(22935)
2008(22178)
2007(18750)
2006(16087)
2005(13787)
作者
(83091)
(69310)
(68659)
(65311)
(43804)
(33206)
(31306)
(27346)
(26411)
(24348)
(23364)
(23354)
(21715)
(21608)
(21350)
(21064)
(20923)
(20653)
(19868)
(19709)
(17227)
(16725)
(16611)
(15702)
(15480)
(15339)
(15140)
(15048)
(13897)
(13665)
学科
(113294)
经济(113173)
管理(82615)
(78521)
(63959)
企业(63959)
方法(55454)
数学(48892)
数学方法(48303)
(32006)
中国(31233)
(30219)
(25932)
贸易(25922)
(25337)
(24888)
业经(24855)
农业(20567)
地方(20263)
(19145)
(19143)
财务(19071)
财务管理(19031)
企业财务(18033)
技术(17951)
理论(17693)
环境(17650)
(17476)
(16472)
银行(16407)
机构
大学(408155)
学院(404752)
(164301)
管理(161386)
经济(161193)
理学(141382)
理学院(139840)
管理学(137344)
管理学院(136631)
研究(136072)
中国(100886)
科学(86103)
(85999)
(71738)
(70846)
(67587)
业大(64831)
研究所(62499)
中心(62235)
财经(59228)
农业(56234)
(55177)
(54282)
北京(53641)
(51616)
师范(50984)
经济学(50253)
(49474)
经济学院(45615)
(44918)
基金
项目(289681)
科学(227361)
基金(212806)
研究(205212)
(188383)
国家(186911)
科学基金(159924)
社会(131032)
社会科(124323)
社会科学(124290)
基金项目(112802)
(110752)
自然(106043)
自然科(103649)
自然科学(103618)
自然科学基金(101783)
(94424)
教育(93832)
资助(87711)
编号(81546)
重点(64987)
成果(64498)
(64027)
(60870)
(60098)
科研(56447)
创新(56229)
课题(55102)
国家社会(55093)
教育部(54688)
期刊
(164909)
经济(164909)
研究(111922)
学报(71319)
中国(69441)
(63167)
科学(62383)
管理(55741)
(53818)
大学(53082)
学学(50117)
农业(44098)
教育(38272)
技术(32811)
(29604)
金融(29604)
经济研究(28509)
财经(28145)
业经(27464)
(24147)
(23668)
图书(22370)
问题(21914)
科技(20129)
(19890)
(19728)
理论(18818)
技术经济(18531)
业大(18237)
统计(17871)
共检索到567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乔小勇   魏晓   侯婷彧  
本文运用反映信息摩擦的产品关联关键性指标,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讨论了产品关联对中国差异化产品出口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较高的产品关联度能够弱化信息摩擦,促进中国差异化产品出口;(2)在自由分类法下,基于产品关联的全球价值链活动有利于出口产品信息扩散与共享,在保守分类法下,产品分类的差异性将导致信息摩擦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呈现“产品转移效应”;(3)在产品关联网络中,中间中心度对中国差异化产品出口更具促进作用,体现了更高的网络资源控制能力、更强的信息传递控制能力、更大的网络枢纽作用等越有利于产品出口;(4)传统引力模型中的地理距离与反映信息摩擦的产品关联均为影响当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进  雷飞  霍龙  
机电产品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第七轮中美经贸磋商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新的不确定性仍不能排除,中国的机电产品对美出口依然存在风险。首先从对美机电产品出口规模、产品出口结构和贸易方式等方面描述了中国机电产品对美出口的现状,分析了前一阶段中美贸易摩擦对机电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建立和完善预警体系并积极预防应对贸易摩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主导作用、加快机电产品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并培育打造有市场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以及开拓机电产品新的出口市场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五一  滕蔚然  刘鹏  
随着中国钢铁产业快速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涉华钢铁产品贸易摩擦日趋激烈。文章分析了中国钢铁产品出口贸易摩擦的概况,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分析贸易摩擦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规模、出口市场结构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对贸易摩擦的影响进行了总结:负面影响主要是出口规模的萎缩、限制相关企业的发展和提高出口贸易的成本,正面影响主要是促进贸易地理方向的多元化、产生优胜劣汰效应和促进技术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祝树金  钟腾龙  李仁宇  
本文借鉴De Loecker等(2016)的方法,测度了企业—产品层面的生产要素投入,度量了我国企业产品出口加成率,并区分产品差异化程度,实证研究产品层面关税降低导致的进口竞争对于企业产品出口加成率的影响。总体上,进口竞争显著提升了企业产品出口加成率,区分产品差异化程度后,发现其对异质性产品出口加成率有显著促进效应,而对同质性产品出口加成率的影响效应不明显;改变关键变量测算方法、样本选择、模型估计方法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进口竞争对企业产品出口加成率的"价格效应"不明显,但"成本效应"和"质量效应"的作用显著,特别是通过提高异质性产品质量、降低同质性产品边际成本影响出口加成率。相对而言,进口竞争对出口中的外资和民营企业、进口企业、高市场竞争程度产品企业,以及一般贸易产品和资本品的出口加成率有更强的影响效应。本文识别了进口竞争影响出口加成率的差异化机制,发现了进口竞争影响我国企业产品出口加成率的质量升级效应,表明进口竞争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势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熊立春  程宝栋  万璐  
文章采用2016版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以及WWZ模型,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考察了中美林产品贸易特征,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出口美国林产品贸易总量远大于美国对华出口,并且在增加值贸易核算下,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收益率也大于美国,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实际损失要明显大于美国。此外,进一步研究表明美国对华出口林产品加征关税也将导致林产品全球价值链的割裂与重构。最后提出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在中美贸易摩擦下有效止损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圣杰   张文魁   曹健   王雅琦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本文研究了在信息摩擦条件下出口集聚对制造业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不同于传统的马歇尔外部性理论从供给侧分析集聚效应,本文从需求侧揭示了出口集聚的重要意义。理论分析表明,出口集聚可以通过“需求学习效应”和“质量声誉效应”的双重机制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机制研究发现,需求学习效应对年轻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质量提升作用更大;当需求信号精度下降时,需求学习效应被削弱;需求信息具有市场专属性特点,同一目的地出口集聚的需求学习效应大于其他目的地出口集聚。质量声誉效应是把“双刃剑”,好的质量声誉能提升企业产品质量,而坏的质量声誉则会降低企业产品质量;新产品和异质性产品对质量声誉的敏感度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即使考虑了马歇尔外部性的作用,需求学习效应和质量声誉效应依然具有经济意义上的显著性,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宇  刘永富  
准确识别出口贸易与产出间的动态关联机制,对应对当前日益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断点协整检验方法对出口和实际产出长期均衡关系的结构转变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脉冲响应曲线分析法对出口与实际产出增速的短期动态影响机制以及出口对实际产出的拉动效应进行了测度。估计结果表明:第一,出口贸易与实际产出长期均衡关系存在显著的结构断点,断点具体时间为2010年第三季度;第二,在断点前出口是产出的Granger原因,而在断点后无论是基于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还是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出口均不是产出的Granger原因;第三,基于脉冲响应曲线分析,相对于断点后,在断点前出口对产出表现出更强的拉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出口对产出的拉动效果已明显下降,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稳健增长仍会造成不利冲击。鉴于此,为有效缓冲贸易摩擦的侵害,中国需要快速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和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谭宁  陈纯  
本文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和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以不完全替代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2005~2012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数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贸易伙伴国国内生产总值构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模型。通过ADF单位根检验法对数据的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对2005~2012年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如何规避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不利影响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俭  侯长林  宋艳  
2001年以来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呈现出不断增长、贸易逆差在近年迅速减少的态势,本文基于修正的CMS模型对中国整体和分类农产品出口东盟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在第一层次分解中无论是整体还是分类农产品的增长均是竞争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第一、三类产品以竞争效应为主,第二、四类产品以结构效应为主;在第二层次分解中,竞争效应方面,无论是整体还是分类农产品多数阶段基本上都源于整体竞争效应。结构效应方面,整体农产品源于市场效应和商品效应的共同作用,第一、四类产品市场效应与商品效应的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响  王守伟  臧明伍  李丹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呈现越演越烈之势,中国农产品频频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农产品出口由顺差转变为逆差。本文以2008—2012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阻情况统计和分析,确定中国主要农产品受阻种类以及受阻的原因;结合中国农产品主要受阻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情况,最后提出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丽华   诸鑫哲  
本文基于2007—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因果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通过缓解供需双侧信息摩擦推动企业出口质量升级,通过劳动力配置效应、需求信息传递效应和质量声誉效应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对国有企业、多产品出口企业、多市场出口企业和一般贸易产品的贸易质量具有更强影响。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地区数字政府建设将放大数字基础设施的出口质量提升效应。上述结论提供了数字基础设施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层面经验证据,对推进我国“数字强贸”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钧霆  曲丽娜  佟继英  
基于2003—2016年中国对31个国家(地区)直接投资及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数据,分别从扩展边际、数量边际和价格边际(三元边际)的视角,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种类、数量及价格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种类增加有负向影响,对出口数量的增加影响不显著,对出口价格的提高则具有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创新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峰   魏少彬   赵爽  
基于“省—国”二模网络视角,选用2003—2022年数据和社会网络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贸易总量在持续增长,距离衰减效应不明显,其出口网络在网络通达性、联系程度和规模方面均提升显著,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和境外的美国、日本、德国等在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在蓄意攻击模式下,将美国从网络中剔除后,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网络健壮性仍较高;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出口韧性较强,北京和上海一直分别处于极强和次强比较优势;生产要素、政策环境、技术创新水平和需求条件对中国各省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影响显著,且其相关性在逐渐增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浩  安玉发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判农产品出口结构与农产品总体出口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灰色关联度排序与农产品出口份额及农产品附加值的综合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从而得出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的依据,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洪庆  
首先分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不同行业的出口份额特征;其次利用2007—2012年17个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份额行业间差距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税收负担、产品创新率和劳动生产率在行业间的差异是造成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行业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扩大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和提高出口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