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9)
- 2023(11139)
- 2022(9398)
- 2021(8581)
- 2020(7072)
- 2019(15282)
- 2018(15025)
- 2017(28146)
- 2016(14520)
- 2015(15704)
- 2014(14884)
- 2013(14258)
- 2012(12511)
- 2011(11256)
- 2010(11403)
- 2009(10879)
- 2008(10201)
- 2007(8970)
- 2006(7944)
- 2005(6931)
- 学科
- 管理(53025)
- 业(51994)
- 济(51935)
- 经济(51872)
- 企(44743)
- 企业(44743)
- 方法(20419)
- 农(19257)
- 数学(16707)
- 数学方法(16502)
- 技术(16186)
- 中国(15809)
- 业经(14846)
- 财(14755)
- 贸(13628)
- 贸易(13618)
- 易(13260)
- 技术管理(12202)
- 制(11992)
- 农业(11025)
- 地方(10607)
- 银(10561)
- 银行(10555)
- 行(10172)
- 理论(10058)
- 销(9656)
- 供销(9644)
- 融(9222)
- 金融(9221)
- 务(9066)
- 机构
- 学院(192910)
- 大学(187788)
- 管理(81018)
- 济(80693)
- 经济(79167)
- 理学(70122)
- 理学院(69544)
- 管理学(68590)
- 管理学院(68218)
- 研究(55629)
- 中国(45219)
- 财(37928)
- 京(36817)
- 科学(30028)
- 财经(29862)
- 江(29514)
- 中心(28000)
- 经(26978)
- 所(24569)
- 范(24423)
- 师范(24242)
- 农(24126)
- 州(24102)
- 经济学(23884)
- 业大(23650)
- 商学(23080)
- 商学院(22839)
- 北京(22557)
- 财经大学(22088)
- 研究所(21701)
- 基金
- 项目(129037)
- 科学(105358)
- 研究(100430)
- 基金(94666)
- 家(79727)
- 国家(78992)
- 科学基金(71247)
- 社会(66756)
- 社会科(63420)
- 社会科学(63408)
- 省(52668)
- 基金项目(49331)
- 教育(46663)
- 自然(43845)
- 自然科(43015)
- 自然科学(43009)
- 划(42412)
- 自然科学基金(42282)
- 编号(41416)
- 资助(36416)
- 创(33330)
- 成果(32197)
- 创新(29997)
- 课题(28213)
- 重点(28111)
- 部(27942)
- 发(27854)
- 国家社会(27392)
- 制(26813)
- 项目编号(26075)
共检索到290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蒋紫艳 陈启楠 苏嘉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后现代主义消费意识的形成,产品共创已经成为市场中越来越多企业的共同选择。在产品共创视角下,以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背景,构建供应链集中式决策模型和分散式决策模型,比较分析两种模型下消费者参与制造商产品创新的程度与制造商促使消费者参与的能力水平两个变量对供应链各成员定价决策的影响,并采用两部定价、收益共享以及成本共担三种协调机制对供应链进行协调。研究表明,当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的程度不大于某一阈值时,产品最优售价、需求量以及供应链总利润均与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的程度以及制造商促使消费者参与的能力水平呈同向变动关系;两部定价、收益共享以及成本共担三种协调机制均可实现供应链帕累托改进,而且相较于其余两种协调机制,两部定价契约对供应链的协调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郭军华 孙林洋 张诚 倪明 朱佳翔
在碳限额交易政策及消费者低碳偏好条件下,针对两个制造商(一个碳减排、一个不进行碳减排)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分析了碳限额及消费者碳排放敏感系数对产品零售价和最优碳减排量的影响,并利用Shapley值法协调供应链。研究发现:最优碳减排量、产品零售价不仅依赖于碳限额和消费者碳排放敏感系数,还与初始碳排放量相关;清洁型制造商最优碳排放量为零;政府应该实行差异化碳限额交易政策,对于中间型及轻污染型制造商应该适当降低碳限额,对于重污染型制造商应该适当提高碳限额并给予企业碳减排补贴;对于清洁型及中间型制造商,政府应该提供低碳消费补贴;另外政府还应该加强节能环保宣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凯杰 杨斌 丁佩卿
在闭环供应链受到广泛重视的背景下,充分考虑消费者对不同销售渠道的敏感程度和回收渠道的回收意愿,建立了由单个制造商、单个零售商和单个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首先,通过分散和集中决策模型,得出消费者的销售渠道的敏感系数和回收意愿对供应链决策、利润和回收率的影响程度。然后,用收入费用共享合同和两部定价法契约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完美协调。最后,用数值仿真对渠道的敏感程度和回收意愿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探讨了分散和集中决策模型下最优决策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不确定偏好 闭环供应链 定价 协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凯杰 杨斌 丁佩卿
在闭环供应链受到广泛重视的背景下,充分考虑消费者对不同销售渠道的敏感程度和回收渠道的回收意愿,建立了由单个制造商、单个零售商和单个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首先,通过分散和集中决策模型,得出消费者的销售渠道的敏感系数和回收意愿对供应链决策、利润和回收率的影响程度。然后,用收入费用共享合同和两部定价法契约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完美协调。最后,用数值仿真对渠道的敏感程度和回收意愿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探讨了分散和集中决策模型下最优决策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不确定偏好 闭环供应链 定价 协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磊 但斌
针对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要求更高但零售商单独保鲜能力有限的问题,从提高消费效用角度出发,构建了受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和价格影响的消费者时变效用函数,建立了由零售商和供应商组成的两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利润模型,采用Stackberg博弈方法分析了分散式决策下供应商的最优保鲜努力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并同集中式决策下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进行比较。由于分散式决策下零售商的保鲜努力较小,因此给出了能够实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的"保鲜成本分担+收益共享"契约。在此基础上,以同时实现供应链协调和提高消费者整体效用为目标,进一步确定了协调契约所在的区间范围。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协调契约的有效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先甲 黄婧怡
智能产品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对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盈利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运用Cobb Douglas效用函数建立了考虑消费者效用的单制造商单零售商分散式决策定价博弈模型,制定最优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行为会对供应链主体决策产生影响。智能水平敏感系数在一定区间时,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供应链整体有最优利润,这种情况下智能水平以及市场需求都比较可观,为制造商的创新研发提高动力。此外,Nash讨价还价机制的引入显著提高了供应链利润及消费者效用,为智能产品供应链管理者提供优化方案,提高运营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代应 林金钗 覃燕红 宋寒
在消费者低碳偏好外部动力下,引入零售商的利他偏好,分别建立了完全自利下、零售商利他偏好下基于批发价格契约的低碳供应链决策模型,探讨了零售商利他偏好对低碳供应链相关决策及其协调性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和数值分析发现:利他型零售商只有当其利他偏好较小时,才愿意与自利型制造商合作;零售商的利他偏好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制造商投资减排,因而制造商更倾向于与利他偏好型零售商合作;但零售商的利他偏好行为不能实现低碳供应链的协调,也不能减缓低碳供应链的"双边际效应"。
关键词:
低碳偏好 零售商利他 低碳供应链 碳减排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关志民 曲优 赵莹
针对决策者存在失望规避行为且产品绿色水平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的情形,基于失望理论,运用微分博弈的方法研究了供应链协同绿色创新动态优化与协调问题,探讨了供应链成员失望规避程度对绿色创新决策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并提出双向成本分担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调。结果表明,供应链成员是否选择协同绿色创新及产品的绿色水平均与成员的失望规避程度密切相关;分散式决策下,若制造商选择分担供应商部分绿色创新成本,其分担比例与制造商失望规避程度负相关,与供应商失望规避程度正相关;集中式决策下,产品绿色水平、成员绿色创新水平及效用现值均高于协调前分散系统中的对应值;在一定条件下,双向成本分担契约的设计与实施,能有效提升供应链成员效用现值,实现供应链协调。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冲 陈旭
本文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中损耗大的特性,引入期权合同工具,运用Stackelberg模型,研究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单周期两阶段供应链的定价和协调策略。在零售商只订购期权的情况下,得到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策略和供应商的最优定价策略。以集中决策供应链为基准,给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的条件。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供应链 期权合同 定价 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驰 熊朗羽 李文 温明振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农产品供应链,由于农产品生产的不确定性,假定制造商在固定投入下产量是随机的。零售商在市场中是Stackelberg博弈的领导者,分别研究了制造商的最优生产量与零售商的最优定价问题。并且采用收益共享契约与生产成本共担契约实现了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并且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能够达到双赢。
关键词:
农产品 供应链 随机产出 最优定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军飞 陈伟达 王文宾
研究竞争环境下制造商的研发策略以及该策略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建立由供应商、研发制造商和普通制造商构成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分别分析了集中式决策模型以及分散式决策模型下研发制造商是否实施研发策略的两种情形,并探讨了研发策略对消费者剩余、环境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采用Shapley值法对供应链进行协调。研究表明:实施研发策略不会改变核心零部件的采购价,但会降低普通制造商的产量,并提高研发制造商和供应链的总产量;实施研发策略可以引导企业采取较低的产品定价策略,提高供应商和研发制造商的利润,并降低普通制造商的利润,且能够提高消费者剩余;若环境影响降低系数大于某阈值,实施研发策略能够降低环境影响并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甘卫华 韩莉 苏雷 仲任
碳交易机制下,文章考虑了市场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存在不同支付意愿的情况,研究了二级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协调问题。首先,通过构建闭环供应链的分散式决策模型、集中式决策模型分析碳限额、WTP对产品定价、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其次,引入收益共享契约对分散式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进行协调。最后,通过数值仿真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产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与碳限额G成反比;(2)新产品的定价与WTP值成反比,再制造产品的定价与WTP值成正比;(3)存在最优碳限额G使供应链系统利润达到最大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民利 田成瑞 简惠云
研究技术创新对原制造商(OEM)和第三方再制造商(IR)的利润水平、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以及专利许可费的影响。考虑以下4种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①无技术创新;②OEM技术创新;③IR技术创新;④双方同时技术创新。研究表明:无论是OEM还是IR开展技术创新,OEM的利润均上升,其中IR技术创新模式对OEM最有利;新产品价格只与OEM的技术创新水平有关,再制造产品价格与OEM和IR的技术创新水平均有关;IR技术创新时的专利许可费高于无技术创新和OEM技术创新模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叶同 关志民 陈大宇
基于消费者效用和微分博弈理论与方法先后考察了分散与集中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关于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的差异化定价、制造商关于低碳产品的减排策略以及供应链成员的利润现值。并提出了收益共享和成本分担混合契约,指出在一定条件下,该契约能实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最后通过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主要结论,并对重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决策下,碳税税率的增高会使产品的低碳水平提升、供应链的利润现值减小,为了保护企业减排的积极性,政府应当兼顾环保目标和企业的利益诉求,制定合理的碳税政策。无论是分散决策还是集中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喜 肖金凤
在双渠道供应链体系中,研究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对供应链成员及整体利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中,引入消费者具有对产品检验所需时间和检验结果为假的敏感系数参数,基于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探讨了不采用区块链技术和采用区块链技术两种情形下,区块链技术和消费者敏感系数对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并对两种情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采用区块链技术后,批发价格、直销价格和零售价格均高于不采用情形状态下的定价策略;当产品检验与评估所需时间和产品检验结果为假的敏感系数足够大时,零售商和制造商利润均高于不采用情形状态下的定价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