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3)
- 2023(12323)
- 2022(10568)
- 2021(9580)
- 2020(8335)
- 2019(18827)
- 2018(18533)
- 2017(35881)
- 2016(19828)
- 2015(22177)
- 2014(22279)
- 2013(22099)
- 2012(20501)
- 2011(18802)
- 2010(19192)
- 2009(18457)
- 2008(17750)
- 2007(15888)
- 2006(13726)
- 2005(12375)
- 学科
- 济(78331)
- 经济(78209)
- 管理(63339)
- 业(60396)
- 企(48825)
- 企业(48825)
- 方法(37623)
- 数学(33179)
- 数学方法(32915)
- 财(25287)
- 农(24970)
- 制(20035)
- 中国(19169)
- 贸(18272)
- 贸易(18270)
- 易(17813)
- 业经(17524)
- 学(16405)
- 务(15810)
- 财务(15780)
- 财务管理(15741)
- 企业财务(14956)
- 农业(14923)
- 银(14062)
- 银行(14008)
- 融(13607)
- 金融(13603)
- 行(13253)
- 体(13164)
- 地方(12893)
- 机构
- 大学(294007)
- 学院(293306)
- 济(121590)
- 经济(119173)
- 管理(111972)
- 研究(97568)
- 理学(97264)
- 理学院(96150)
- 管理学(94585)
- 管理学院(94054)
- 中国(73762)
- 科学(61162)
- 京(60497)
- 农(58058)
- 财(57872)
- 所(50907)
- 业大(48551)
- 农业(46362)
- 研究所(46297)
- 财经(45991)
- 中心(45250)
- 江(43894)
- 经(41618)
- 经济学(37642)
- 北京(37461)
- 范(35638)
- 师范(35124)
- 院(34404)
- 经济学院(34201)
- 财经大学(34077)
- 基金
- 项目(196771)
- 科学(153849)
- 基金(144180)
- 研究(137050)
- 家(127823)
- 国家(126758)
- 科学基金(107416)
- 社会(88370)
- 社会科(83801)
- 社会科学(83773)
- 省(77245)
- 基金项目(76987)
- 自然(71283)
- 自然科(69651)
- 自然科学(69625)
- 自然科学基金(68445)
- 划(65313)
- 教育(63094)
- 资助(58415)
- 编号(54026)
- 重点(44577)
- 部(43927)
- 成果(43380)
- 发(41163)
- 创(41060)
- 科研(38730)
- 制(38630)
- 创新(38543)
- 计划(37509)
- 教育部(37315)
- 期刊
- 济(131312)
- 经济(131312)
- 研究(80931)
- 中国(54577)
- 学报(52897)
- 农(52459)
- 财(46600)
- 科学(45509)
- 管理(39401)
- 大学(39071)
- 学学(37433)
- 农业(34879)
- 融(26927)
- 金融(26927)
- 教育(24513)
- 财经(23190)
- 技术(22517)
- 业经(22268)
- 经济研究(21605)
- 经(19804)
- 业(18855)
- 问题(17670)
- 版(15767)
- 贸(14623)
- 商业(14592)
- 技术经济(14137)
- 理论(13604)
- 业大(13600)
- 科技(13486)
- 统计(12662)
共检索到424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博 杨敬舒 徐小龙
随着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多变,消费者对于产品安全的关注度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相应地在产品安全层面上将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产品伤害危机越来越呈现高发趋势,且由于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恐慌,使企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引入公平理论,探索企业的危机处理方式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探讨不同严重程度产品伤害危机的处理方式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考察用户与非用户的调节作用。研究认为:产品伤害危机越严重,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就越差,而企业处理危机的努力程度则会改变这一态度。建议企业在处理危机过程中应该让消费者感受到企业较高的努力水平;在危机补救过程中应侧重于提高顾客的感知公平水平;在处理产品伤害危机时应该对用户和非用户采取差异化的策略,以维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剑琳
网络媒体在产品伤害危机中对消费者与危机企业的影响日益增大。文章基于可接近-可诊断理论,探讨网络环境下来源国形象和信息可信度对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207名被试的实验结果表明:产品伤害危机中来源国形象和信息可信度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改变有显著影响。消费者健康意识在来源国形象和消费者品牌态度间起调节作用。消费者健康意识越高,来源国形象与品牌态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越弱。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剑琳
网络媒体在产品伤害危机中对消费者与危机企业的影响日益增大。文章基于可接近-可诊断理论,探讨网络环境下来源国形象和信息可信度对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207名被试的实验结果表明:产品伤害危机中来源国形象和信息可信度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改变有显著影响。消费者健康意识在来源国形象和消费者品牌态度间起调节作用。消费者健康意识越高,来源国形象与品牌态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越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万广圣 晁钢令
从开展CSR行为时间长短和是否采取CSR行为两方面,探究产品伤害危机情境中CSR行为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危机发生过程中,开展CSR行为时间短的企业利用CSR活动来缓解危机事件负面影响时可能适得其反,会增加消费者怀疑,诱发更大消费者责备;开展CSR行为时间长的企业,是否采取CSR行为对消费者怀疑和责备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开展CSR行为时间越长,消费者怀疑和责备就越小,越利于企业抵御产品伤害危机。因此,在危机发生过程中,企业是否开展CSR活动来应对危机,应据其CSR开展历史长短而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小龙
在产品伤害危机下,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再续经历了从反省、补偿、沟通、接受到恢复的动态过程。消费者与品牌关系再续实质是利益机制和情感机制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益机制是品牌方通过补偿投入和吸引投入,弥补消费者的危机损失,带给消费者促销利益,消费者受到品牌感知利益的吸引而与品牌恢复交易关系。在品牌关系再续的利益机制中,感知风险、感知损失和品牌比较起着调节作用。品牌关系再续的情感机制是品牌方通过补偿投入和情感投入,使消费者对补偿感到满意和恢复品牌信任,从而修复品牌情感,实现关系再续。在品牌关系再续的情感机制中,补偿期望、公平性和责任归因发挥着调节作用。
关键词:
产品伤害危机 消费者-品牌关系 再续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小龙
在产品伤害危机下,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受到消费者个体、企业、竞争品牌和社会舆论等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又通过认知作用机制和情感作用机制产生间接影响。这些因素对产品伤害危机下的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过程产生延缓或促进作用。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中,责任归因、感知价值、感知风险和品牌情感起着重要的中介变量作用。
关键词:
产品伤害危机 消费者—品牌关系 断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晓玉 晁钢令 吴纪元
“考虑集”形成是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重要阶段,产品只有进入考虑集才有可能最终被消费者购买。本研究在上海通过现场实验获得311名消费者的考虑集信息,检验了企业营销中的产品伤害危机事件及其处理过程对消费者考虑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品伤害危机事件及其处理过程对危机产品是否进入考虑集有显著影响;与没有危机事件比,有事件无响应会对危机产品进入考虑集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对危机产品在考虑集中偏好顺序也产生负面影响;与有事件无响应比,企业响应、专家响应,以及他们的双重响应会对危机产品进入消费者考虑集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考虑集 产品伤害危机 危机事件 现场实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范春梅 叶登楠 李华强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电子产品伤害危机事件的微博数据,结合PADM理论、应对行为理论,构建了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应对行为的形成机制模型。模型揭示了消费者对产品伤害危机事件的认知受伤害属性、信息源、信息渠道和事件响应的影响,并受企业特征和消费者特征的调节;认知的结果形成感知和判断,包括风险感知、利益相关者感知和行为感知;进而通过行为决策过程,采取问题聚焦应对和情绪聚焦应对。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提高风险沟通效果、优化危机响应策略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金中 景奉杰
产品伤害危机是指产品被发现有缺陷或危险的广为宣传事件。在中国大陆,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行业产品伤害危机频繁发生。基于此背景,本文采用实验方法检验产品伤害危机模糊情境下企业与行业危机对消费者抱怨意向的影响,同时检验不满意的中介效应及个性特质变量思维方式的调节效应。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产品伤害危机类型(企业与行业危机)对于抱怨意向有显著的主效应,与行业危机相比,企业危机下被试有更高水平的抱怨意向;危机类型影响被试的不满意情感,与行业危机相比,企业危机下被试有更高水平的不满意;不满意积极影响抱怨意向,即被试更高水平的不满意导致更高水平的抱怨意向;不满意中介危机类型对于抱怨意向的影响,且思...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桑辉 井淼
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通过大规模市场调查获取701份样本数据,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建模等统计方法探讨在产品伤害事件中,对"感知危害"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其自身又如何作用于消费者行为。结果显示,产品必需程度对感知危害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消费者信息涉入与健康意识对感知危害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品牌知晓度对感知危害的影响不显著。消费者感知到的危害越高,对危机企业的产品购买意愿越低,采取抱怨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宝锋 顾旻灏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者需求正由量向质转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安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加强的当下,企业应对产品伤害危机关系到消费者、供应链合作伙伴、行业组织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因此,企业精准选择产品伤害危机应对策略,优化多方效益,实现消费者权益最大化,才能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董亚妮 李蔚 花海燕 南剑飞
在产品伤害危机事件后,企业从危机应对状态转入市场恢复状态,在经过最初的危机应对后,紧接而来的是采用一系列的市场恢复策略进行有效的顾客赢回和市场恢复。文章以产品伤害危机后的产品策略为主题,根据国内外产品伤害危机相关理论,建立了危机后产品策略研究框架,研究了产品策略对顾客归因、感知质量、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为企业危机后产品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产品伤害危机 产品策略 购买意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卫海英 魏巍
本文运用实验法探讨了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不同控制点归因的危机史对消费者品牌宽恕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因危机史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内因危机史则会显著影响消费者宽恕意愿。危机责任是危机史对消费者宽恕意愿影响的完全中介变量。当前危机为外因危机时,危机史会显著影响危机责任;当前危机为内因危机时,危机史对危机责任则不存在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品牌承诺会调节危机责任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影响,品牌承诺度越高,危机责任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负向影响越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宝春 钟立文
对产品伤害危机外来根源是否事先知情隐含了当事企业过错的蓄意程度,通过现场实验方法探讨企业"知情与否"对消费者危机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基于感知风险的作用路径。结果发现,"知情与否"显著影响购买意愿,与"不知"相比,"知情"情形下消费者购买意愿更低,下降幅度更大;"知情与否"还显著影响消费者的风险感知水平,且其作用效应主要由感知风险中介传递。研究表明,危机响应时当事企业开展悲情公关有重要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靖涛 盛宇华
企业在发生可辩解产品伤害危机后,应该及时选择应对策略来恢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本文基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维护角度用实证方法验证了危机的严重性、危机的群发属性对企业策略选择效果存在调节作用。企业在应对严重且单发的危机时辩解的策略是最有效的。随着危机的严重性减弱,辩解策略的效果越差而和解策略的效果越优;同样随着群发属性的增加,辩解策略的效果越差而和解策略的效果越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