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03)
2023(19233)
2022(16742)
2021(15640)
2020(13362)
2019(30872)
2018(30703)
2017(59357)
2016(32361)
2015(36849)
2014(37089)
2013(36541)
2012(33908)
2011(30698)
2010(31035)
2009(29315)
2008(28745)
2007(25468)
2006(22114)
2005(19711)
作者
(94845)
(79327)
(79050)
(75363)
(50457)
(38190)
(36024)
(31151)
(29967)
(28436)
(26924)
(26700)
(25171)
(24981)
(24594)
(24487)
(24226)
(23556)
(22771)
(22762)
(19615)
(19529)
(19374)
(18044)
(17721)
(17716)
(17641)
(17504)
(16112)
(15754)
学科
(129261)
经济(129083)
管理(99103)
(92705)
(78080)
企业(78080)
方法(62047)
数学(53242)
数学方法(52491)
(37107)
(36223)
中国(32427)
(29204)
业经(28954)
(27936)
(25151)
贸易(25141)
(24417)
地方(23836)
(23615)
财务(23522)
财务管理(23467)
理论(23366)
农业(23002)
企业财务(22233)
(21243)
银行(21178)
(20734)
(20467)
金融(20461)
机构
大学(473072)
学院(470357)
(185700)
管理(183256)
经济(181498)
理学(158594)
理学院(156811)
管理学(153804)
研究(153477)
管理学院(152955)
中国(115481)
(100204)
科学(96142)
(88560)
(77890)
(77824)
业大(71262)
中心(70683)
研究所(70681)
财经(70560)
(69449)
(63873)
北京(63179)
(62029)
师范(61404)
农业(61266)
经济学(56105)
(55963)
(55355)
财经大学(52318)
基金
项目(315013)
科学(246547)
基金(228152)
研究(228033)
(198659)
国家(197020)
科学基金(168928)
社会(142373)
社会科(134754)
社会科学(134717)
(122961)
基金项目(120649)
自然(111049)
自然科(108450)
自然科学(108420)
自然科学基金(106454)
教育(106100)
(103300)
资助(94722)
编号(93741)
成果(76718)
重点(70307)
(69634)
(65588)
(64489)
课题(64232)
科研(60482)
创新(60231)
教育部(59698)
大学(59196)
期刊
(204161)
经济(204161)
研究(135618)
中国(87881)
学报(77087)
(70831)
(70237)
科学(68855)
管理(66782)
大学(58660)
学学(55242)
教育(51831)
农业(48370)
技术(40994)
(40121)
金融(40121)
财经(34844)
业经(33643)
经济研究(32164)
(29807)
问题(26402)
(25051)
图书(23429)
(23414)
技术经济(22575)
理论(22451)
科技(21439)
商业(21355)
统计(21294)
(20567)
共检索到685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范春梅  叶登楠  李华强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电子产品伤害危机事件的微博数据,结合PADM理论、应对行为理论,构建了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应对行为的形成机制模型。模型揭示了消费者对产品伤害危机事件的认知受伤害属性、信息源、信息渠道和事件响应的影响,并受企业特征和消费者特征的调节;认知的结果形成感知和判断,包括风险感知、利益相关者感知和行为感知;进而通过行为决策过程,采取问题聚焦应对和情绪聚焦应对。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提高风险沟通效果、优化危机响应策略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博  杨敬舒  徐小龙  
随着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多变,消费者对于产品安全的关注度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相应地在产品安全层面上将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产品伤害危机越来越呈现高发趋势,且由于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恐慌,使企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引入公平理论,探索企业的危机处理方式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探讨不同严重程度产品伤害危机的处理方式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考察用户与非用户的调节作用。研究认为:产品伤害危机越严重,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就越差,而企业处理危机的努力程度则会改变这一态度。建议企业在处理危机过程中应该让消费者感受到企业较高的努力水平;在危机补救过程中应侧重于提高顾客的感知公平水平;在处理产品伤害危机时应该对用户和非用户采取差异化的策略,以维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小龙  
在产品伤害危机下,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再续经历了从反省、补偿、沟通、接受到恢复的动态过程。消费者与品牌关系再续实质是利益机制和情感机制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益机制是品牌方通过补偿投入和吸引投入,弥补消费者的危机损失,带给消费者促销利益,消费者受到品牌感知利益的吸引而与品牌恢复交易关系。在品牌关系再续的利益机制中,感知风险、感知损失和品牌比较起着调节作用。品牌关系再续的情感机制是品牌方通过补偿投入和情感投入,使消费者对补偿感到满意和恢复品牌信任,从而修复品牌情感,实现关系再续。在品牌关系再续的情感机制中,补偿期望、公平性和责任归因发挥着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汉瑛  田虹  邢红卫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与转基因产品相关的新型产品伤害危机(PHC)。在转基因PHC中,消费者面临比一般PHC中更高的恐惧风险和未知风险,可能导致通过构建积极企业社会责任(CSR)声誉防御风险的传统策略失效。对此运用认知失调理论从微观层面解析了策略失效的心理动因,并借鉴犯罪心理学识别出了CSR声誉策略有效或失效的关键情境与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转基因PHC中,感知到的企业贪婪程度决定了CSR声誉对消费者报复行为的影响。若感知的企业贪婪较低,CSR声誉可以起到风险缓冲作用,帮助缓解消费者义愤情绪进而减轻其报复行为;若感知的企业贪婪较高,CSR声誉则反而会通过激发消费者义愤情绪加剧其报复行为。研究揭示了结合PHC类型和情境制定危机预防策略的重要意义。并警示在转基因PHC中,拥有积极CSR声誉的企业更应谨小慎微,以防为名所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汪兴东  景奉杰  涂铭  
频繁发生的产品伤害事件不仅对顾客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也给企业及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通过网络论坛收集分析关于产品伤害的讨论帖子,构建了"认知-评估-反应"理论模型,并利用归因理论、认知评估理论及心理距离理论解释产品伤害危机中反应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顾客会对产品伤害进行认知,进而根据认知的结果进行责任归因后,产生相应的负面情绪,然后采取一定的行动以缓解其负面情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方正  
产品伤害危机发生以后,不同应对方式通常会导致不同的后果。运用实验法对其展开研究后发现:与企业应对相比,企业外界力量的应对更能缓解顾客对危机的感知危险;在外界应对中,政府应对又优于专家应对和行业应对。这为有效应对产品伤害危机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蓓  
农产品伤害危机会使消费者产生信任缺失和购买恐慌,导致农业企业面临市场萎缩和品牌资产受损的严峻形势。本文构建了由可追溯性、信息质量、伤害程度、应对态度、品牌声誉、政府监管、负面宣传、消费者信任和购买意愿9个结构变量构成的农产品伤害危机后消费者信任与购买意愿模型,从广东省采集536个有效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可追溯性、信息质量、应对态度、品牌声誉和政府监管对消费者信任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显著影响,伤害程度和负面宣传对消费者信任有不同程度的负向显著影响,消费者信任正向显著影响购买意愿。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桑辉  井淼  
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通过大规模市场调查获取701份样本数据,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建模等统计方法探讨在产品伤害事件中,对"感知危害"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其自身又如何作用于消费者行为。结果显示,产品必需程度对感知危害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消费者信息涉入与健康意识对感知危害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品牌知晓度对感知危害的影响不显著。消费者感知到的危害越高,对危机企业的产品购买意愿越低,采取抱怨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涛  周玲  周南  牟宇鹏  谢志鹏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通过收集和分析美国、印度两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评价的评论帖子,构建出来源国形象的形成机理和影响机制模型,该模型揭示:(1)消费者是从绩效形象和制度形象两大维度来认知来源国形象的;(2)来源国形象本质上是消费者对该国产品合理性的一种认知和判断。消费者会分别基于来源国绩效形象和制度形象形成对产品的实用合理性和社会合理性两种判断,进而决定采取何种态度或行为;(3)来源国制度形象会通过影响消费者对绩效形象的评价从而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合理性的感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小龙  
在产品伤害危机下,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受到消费者个体、企业、竞争品牌和社会舆论等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又通过认知作用机制和情感作用机制产生间接影响。这些因素对产品伤害危机下的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过程产生延缓或促进作用。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中,责任归因、感知价值、感知风险和品牌情感起着重要的中介变量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宝锋  顾旻灏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者需求正由量向质转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安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加强的当下,企业应对产品伤害危机关系到消费者、供应链合作伙伴、行业组织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因此,企业精准选择产品伤害危机应对策略,优化多方效益,实现消费者权益最大化,才能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辉  梁渊  李季鹏  鲁梦宇  
区域刻板印象会影响区域间人、财、物的交流。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区域认知资源是影响区域刻板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但是少有学者探索区域认知环境再确认在区域刻板印象形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笔者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区域认知资源、区域认知环境再确认影响下的区域刻板印象形成模型,通过对229名受访者的深度访谈,对访谈中形成的24 954条语句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探索区域认知资源、认知表征以及认知环境再确认在区域刻板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区域认知资源只是影响了人们区域认知表征的形式。但由于缺乏固定性和明确性,认知表征形式只是区域刻板印象的胚芽;区域认知表征形式只有在人们以社会性学习或社会性强化的方式对认知环境反复再确认后才能形成区域刻板印象。因此,笔者认为:改善区域认知资源不是消除区域刻板印象的唯一路径,创造良好的认知环境,让人们每一次的社会性学习和社会性强化都能获得认知环境的积极确认也是一条重要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蛟  卢强  李辉  
实验选择真实的手机品牌作为刺激物,通过构建四个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发现在群发性产品危机动态变化过程中,未曝光企业选择主动介入与赔偿型措施时,涉事企业可获得消费者更高的品牌购买意愿;涉事企业选择被动介入以及服务型措施时,消费者的介入评价对其愤怒情绪的影响程度更高;消费者愤怒情绪较无助情绪对其品牌购买意愿影响更大。此外,消费者的负性情绪会对消费者的介入评价与品牌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通  青平  刘贝贝  
消费者的主观归因能够更好地预测农产品伤害危机对涉事企业及相关组织的危害。结合质化和量化研究方法,对农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责任归因的结构和结果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努力不足的归因相较于能力不足会导致更加负面的企业态度或政府信任;责任无论归咎于企业还是政府都会对企业产生负面的态度;只有当消费者认为责任归结于政府(而非企业)时,才会降低对政府的信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青平  陶蕊  严潇潇  
本文通过实验法收集数据,探讨农产品伤害危机事件后的消费者信任修复问题。本文将修复方式分为信息性修复、情感性修复和纠正性修复三种;信任违背类型划分为能力型违背和诚信型违背两种。研究发现,信息性修复、情感性修复和纠正性修复对消费者信任信念、信任意愿及总体信任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信任违背类型的调节作用部分存在;消费者的信任倾向正向影响消费者信任信念、信任意愿及总体信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