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36)
2023(4283)
2022(3555)
2021(3251)
2020(2550)
2019(5801)
2018(5601)
2017(9758)
2016(4690)
2015(4823)
2014(4586)
2013(4351)
2012(3833)
2011(3352)
2010(3358)
2009(3045)
2008(2944)
2007(2727)
2006(2323)
2005(1885)
作者
(12672)
(10621)
(10332)
(9666)
(6609)
(4921)
(4613)
(3922)
(3907)
(3601)
(3541)
(3528)
(3396)
(3298)
(3185)
(3171)
(3062)
(2965)
(2955)
(2888)
(2534)
(2480)
(2461)
(2446)
(2413)
(2410)
(2281)
(2272)
(2135)
(2061)
学科
(22122)
管理(20896)
(20728)
企业(20728)
(16812)
经济(16804)
技术(13599)
技术管理(11184)
业经(6170)
方法(5892)
中国(5866)
数学(4542)
数学方法(4458)
(4364)
地方(4191)
理论(4132)
(3963)
(3737)
(3715)
产业(3589)
农业(3283)
(3259)
银行(3257)
(3151)
(3147)
(2872)
金融(2872)
(2783)
经营(2767)
教学(2759)
机构
学院(64515)
大学(62512)
管理(28921)
(25817)
理学(25383)
经济(25293)
理学院(25161)
管理学(24818)
管理学院(24671)
研究(18603)
中国(14057)
(12296)
(11152)
科学(11128)
(9969)
中心(9000)
财经(8776)
商学(8271)
业大(8174)
商学院(8170)
技术(8076)
(8041)
(8016)
(7959)
(7881)
师范(7797)
北京(7500)
研究所(7293)
经济学(7237)
(7188)
基金
项目(46954)
科学(38995)
研究(36479)
基金(33557)
(28970)
国家(28695)
科学基金(26167)
社会(23982)
社会科(22860)
社会科学(22857)
(21030)
基金项目(18320)
(17442)
教育(16981)
(16694)
自然(16269)
自然科(15981)
自然科学(15979)
自然科学基金(15736)
创新(15033)
编号(13728)
资助(11469)
(11215)
(10784)
重点(10602)
(10554)
成果(10446)
课题(10441)
(10002)
国家社会(9954)
期刊
(27954)
经济(27954)
研究(18488)
中国(16124)
管理(14228)
教育(10444)
(8329)
科学(8304)
技术(8242)
科技(7156)
学报(6738)
(6300)
大学(5696)
学学(5276)
业经(5236)
(4806)
金融(4806)
技术经济(4800)
农业(4503)
(4324)
经济研究(4291)
财经(3955)
(3925)
论坛(3925)
职业(3502)
(3489)
(3188)
现代(3130)
商业(3107)
问题(2943)
共检索到94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鞠红霞  
针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顶层设计,与产业发展、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聚焦先进制造业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小问题—大志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并探索出基于企业一线问题库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柳职方案”。通过政校行企共建企业一线问题库、深化企业真实项目引领的“课赛训研”一体化改革、创建基于企业一线问题库的高职教育校企相长协同创新合作机制等核心路径,打造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并实现产创耦合和专创融合。成果获得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文静  张卫  
本文从产学合作知识耦合视角出发,首次将产学合作与内部研发纳入统一的知识生产函数框架以考察区域创新系统中产学合作的创新效应。本文利用2005—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学合作知识存量显著提升了所在区域企业的创新产出,但同时对企业内部研发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若干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研发强度高的区域产学合作的协同创新效应更强,反映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产学合作创新效应的重要影响;随着产学合作程度的加深,其对内部研发的"挤出效应"表现出增强趋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樊奇  刘恩举  
本文从自然资源的价值论出发,分析了资源———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的存在,界定了矿产资源价值核算的理论基础;指出了矿产资源与其环境是一个自组织耗散结构系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势必要引起系统熵增大,进而产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正、负价值问题;论证了矿产资源的整体价值实质上是其本身价值、增加价值、损失价值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耦合价值;提出了矿产资源耦合价值与矿产资源利用模式的关系;明确了只有矿产资源耦合价值大于0才是矿产资源可利用的经济发展运行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盛晓娟  李立威  
以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围绕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专创融合方面系统化设计了"六阶段+四维度"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搭建了"双创竞赛+专业实践+专业社团"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载体;探索了"教赛研一体、科教创贯通"的专创融合路径。在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基于"社会服务—教学条件资源过程—师资"三位一体的顶层设计。最后,提出了打造基于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敏  王静娴  
文章基于知识生产函数理论,探讨"知识流"在企业创新空间系统中的耦合机理,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为企业的创新决策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创新三维空间的不同维度均对企业内生创新有正向效应;创新三维空间为知识流在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快速和高效流动提供了有效的耦合载体;知识流、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是创新空间作用于企业内生创新的耦合机制的核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康鑫  张鑫静  
创新资源的稀缺性与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传统创新范式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而知识耦合使得创新链上不同知识资源禀赋的企业合作成为可能。文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构建出以知识耦合为自变量、接力创新为因变量的分析框架,并将知识共同生产和知识隐匿程度纳入该分析框架,探究知识耦合对接力创新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知识耦合对接力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同生产在知识耦合与接力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即知识耦合对知识共同生产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同生产对接力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隐匿程度对知识耦合与接力创新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知识隐匿程度越强,知识耦合对接力创新的正向影响较小,反之较大。研究结论对于提升知识管理对创新绩效的融合度、发掘知识耦合对接力创新的内在影响路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为企业开展非常规创新活动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毛敏  王坤  牟能冶  罗洁  龚迪  
面向新时代物流人才需求,首先提出了物流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然后,提出了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的实施模型和创新机制,该平台具有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平台、课程创新平台、教师职业发展平台、科研协同创新平台和就业创业平台的集成功能。最后,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依托两个国家实验室正在打造的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及通过平台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恒  徐睿姝  付振通  
笔者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了由功效函数、耦合度函数、耦合协调度函数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评价模型,并以HAIG企业为例,依据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客观评价了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处于中度耦合与中度协调耦合状态。本研究能够为正确评价和监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协调发展,推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伟  付振通  
文章通过相关概念界定,从耦合器、作用过程与耦合目标三方面揭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协调发展程度,推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焉波  田永清  高新  
"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的人才大量涌现"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为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腹地吉林省吉林市的北华大学,在继承学校多年形成的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传统的基础上,面向区域及工业生产一线的实际,不断加大工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力度,对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与富有成效的探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磊  綦振法  
文章从企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出发,构建了集群内耦合创新的结构模型,并针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论述;同时用数学方式对集群内的创新网络进行了表示,并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得出创新主体与集群内企业及相关环境的耦合互动程度越高,其创新效果越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卢艳秋  宋昶  王向阳  
[目的/意义]研究双元创新平衡战略下企业知识耦合的过程、机理与保障,为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以知识耦合和双元创新理论为基础,构建基于双元创新平衡战略的知识耦合模型,揭示知识耦合机理,并提出企业知识耦合的保障措施。[结果/结论]原领域知识与新领域知识均是企业知识创新的重要因素,企业知识耦合过程包括知识搜寻、知识关联、知识融合与知识存储4个阶段,原有领域知识耦合与新旧领域知识耦合的平衡,是双元创新战略下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玮  贾颖莲  苏留明  
当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成为高等院校关注的焦点,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绝非易事,单纯依靠院校自身力量难以实现。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联动耦合育人机制。文章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联动耦合育人机制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联动耦合机制的合理化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含菲  杨红荃  
随着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的正式公布,推动落实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脚步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作为培育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机构,同样承担着推动高职工程教育改革的使命。文章以高校"新工科"建设为切入点,从理论、实践、功能价值三方面系统阐述了"新工科"建设与高职产教融合的内在耦合性,并针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工科"建设面临的学科壁垒、制度僵化、资源劣势等现实困境,提出基于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的高职"新工科"建设优化路径,以期为高职工程教育改革加大助力,同时不断推动我国高职产教融合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锡泉  
高职院校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两个行动计划的颁布激发了高职院校治理模式的研究热潮。传统的依附于政府为主导的单一行政化治理模式显然已难以适应高职院校发展新形势的变化,想要准确把握高职院校治理模式的发展取向,则必须要厘清"管理"还是"治理",以及"治理"还是"自理"两个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有治理模式作出适当安排与优化。文章通过对"管理"还是"治理",以及"治理"还是"自理"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以多中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高职院校外部治理和内部自理有机耦合的创新治理模式,为高职院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