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0)
2023(6147)
2022(5526)
2021(5181)
2020(4509)
2019(10653)
2018(10910)
2017(21662)
2016(11989)
2015(13493)
2014(13791)
2013(13709)
2012(13002)
2011(11779)
2010(12010)
2009(11314)
2008(11287)
2007(10314)
2006(9323)
2005(8610)
作者
(33792)
(27977)
(27559)
(26578)
(17491)
(13418)
(12878)
(10763)
(10280)
(10277)
(9319)
(9133)
(8953)
(8884)
(8548)
(8483)
(8337)
(8176)
(8154)
(7940)
(7286)
(6717)
(6679)
(6352)
(6337)
(6203)
(6168)
(6137)
(5664)
(5469)
学科
(51684)
经济(51632)
管理(34654)
(32700)
(26381)
企业(26381)
方法(24509)
数学(21936)
数学方法(21804)
中国(16649)
(16455)
(15756)
贸易(15749)
(15439)
(13659)
(13076)
(12146)
(10211)
银行(10192)
业经(9892)
(9762)
地方(9178)
(9171)
财务(9158)
财务管理(9123)
(8897)
企业财务(8607)
(8593)
出口(8581)
出口贸易(8581)
机构
学院(174023)
大学(173905)
(76421)
经济(74849)
管理(64345)
研究(55261)
理学(54632)
理学院(54037)
管理学(53172)
管理学院(52887)
中国(45169)
(39375)
(36538)
科学(30928)
财经(30823)
(27847)
(27791)
(27249)
经济学(25111)
中心(25099)
研究所(24421)
(23813)
北京(23527)
经济学院(22928)
财经大学(22741)
(22492)
师范(22271)
(21930)
业大(21778)
(19989)
基金
项目(102860)
科学(80597)
研究(78700)
基金(74017)
(62641)
国家(62118)
科学基金(52959)
社会(50391)
社会科(47883)
社会科学(47871)
(39804)
基金项目(38989)
教育(37212)
编号(32904)
(32889)
自然(32038)
资助(31461)
自然科(31243)
自然科学(31234)
自然科学基金(30728)
成果(27578)
(24124)
重点(23086)
课题(22845)
(22290)
教育部(21084)
(21059)
人文(20626)
国家社会(20560)
(20520)
期刊
(86974)
经济(86974)
研究(57159)
中国(33801)
(30397)
管理(24404)
学报(22857)
科学(21356)
(20776)
教育(20178)
(19270)
金融(19270)
大学(17900)
学学(16534)
财经(15585)
技术(15423)
经济研究(14985)
业经(14790)
农业(13773)
(13453)
(12989)
问题(12777)
国际(10414)
商业(9937)
理论(9384)
技术经济(9104)
图书(8895)
统计(8718)
实践(8350)
(8350)
共检索到270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成学真  宋亚  
本文从产出缺口和拉动效率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了我国内需结构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内需结构与产出缺口的关系分析中,首先通过HP滤波得出历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产出缺口,再将其与内需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计量关系。在内需结构与拉动效率的关系分析中,首先通过建立状态空间可变参数模型得到历年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率,进而将其与内需结构进行关系分析,得出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对拉动效率而言,内需结构有一个相对适度的区间,但拉动效率和内需结构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规律性。更需要注重的是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提高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率。最后给出了均衡投资和消费在总需求中的比重,提升投资效率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剑  
本文运用开放条件下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对美国、日本、欧元区和中国四个样本国家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了全球化下国内通货变动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全球化对国内通货变动的影响渠道。结果发现,"全球产出缺口假说"在各国基本成立。工业化国家全球产出缺口对国内通货变动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中国,原油和食品等初级产品的价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也更为显著。对待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通货变动,不仅要分析国内宏观经济均衡与波动周期,更要关注国际市场的外部冲击。国内政策工具的使用要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周期的变化准确把握时机和力度,同时还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与政策协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太峰  王子博  
当前我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现象,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学乘数效应原理研究通货膨胀与产出缺口的关系,采用计量方法构造季节调整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Kalman滤波估算我国近年产出缺口,实证分析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而探讨解决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斌  张怀清  
本文采用四种方法对我国的产出缺口进行估计。实证研究表明 ,采用单、多变量状态空间———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的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在经济解释上更加合理。特别是 ,在采用多变量状态空间———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时 ,我们同时也估计了菲利浦斯曲线 ,而且统计检验也证实了这一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雄  李亚琼  
本文采用HP滤波法,生产函数法和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的产出缺口进行了估计,估算出我国1978-2003年间的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实证研究表明,三种方法得到的产出缺口相似,且与通货膨胀的变化路径一致。在估算产出缺口的基础上,我们估算出了相应的菲利普斯曲线。结果表明,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现期产出缺口比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要大,并大致推测出我国的自然通货膨胀率在3%左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贾健  徐展峰  葛正灿  
本文对我国自1984年以来的产出缺口变动轨迹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重点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应用了向量自回归VAR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出缺口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实体经济本身,货币因素对产出缺口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具有明显时滞效应。所以在当前的保增长政策措施中,坚持财政刺激政策为主、货币扩张为辅的原则是正确的,但政策当局应尽早制定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机制,从而最大化降低刺激政策的负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宗新  张雪娇  
我国本轮通胀预期在本质上是超额货币供给引致实际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结果,这表明近年中国持续高货币增长并非简单用"货币迷失"所能解释。为检验我国通胀产生动因,本文通过引入产出缺口、货币缺口进行建模,发现产出缺口对通胀有短期正向冲击,而货币缺口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主要且持续的根源。同时,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对我国通胀效应具有助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房价的攀升对通货膨胀和货币缺口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因此控制房价也应成为管理部门调控通胀的重要手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冀民  
文章对潜在产出的内涵和相关研究方法以及HP滤波器进行了初步介绍,并对平滑因子的合理取值进行了讨论。文章对平滑因子分别取1600和40.96情况下的农业趋势序列和波动缺口进行了分解,以此为基础得到潜在产出率。研究表明:L1下的潜在产出率较为平缓,适宜描述长期增长路径,L2下的潜在产出率为明显的先跌后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产出缺口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指示器。已有的产出缺口估算均基于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在产出。本文采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估算了一个基于劳动力市场效率的产出缺口(即GGL产出缺口)。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所有变量均可直接观测。运用贝叶斯极大似然估计的模型,结合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与贝叶斯冲击分解,考察GGL产出缺口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路径及其与传统产出缺口的动态差异,研究结果发现:由于失业回滞等原因使得GGL产出缺口比传统产出缺口更具持久性,但传统产出缺口波动更大。二者的差异意味着依靠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方式在我国收效甚微。因此,如果政策机制转向盯住GGL产出缺口,将有利于缓解当前严峻的失业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利锋  
基于包含失业的货币政策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外生技术冲击、偏好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对于GGL产出缺口(即基于劳动力市场效率的产出缺口)的影响,并对GGL产出缺口波动进行条件方差分解,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冲击是推动中国GGL产出缺口波动的最主要力量。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2002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3季度相关数据估算出中国真实的GGL产出缺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锦顺  
分析Kalman滤波和多变量HP滤波的原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以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为理论基础,利用Kalman滤波和多变量HP滤波方法估计我国1995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2季度的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估计结果表明各产出缺口基本上与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相吻合。利用Coe和McDermot(t1997)预测模型和VAR模型检验表明产出缺口能够很好地预测通货膨胀率,尤其是Kalman滤波估计的产出缺口预测效果更好。因此产出缺口对于货币当局的政策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辉  李宏瑾  
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对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1990~2011年潜在产出水平进行了估计。通过面板数据计量分析发现,各地潜在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密切相关,与理论含义相一致,表明生产函数产出缺口估计方法是合理的,这为准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和通胀压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产出缺口的表现来看,尽管大部分省份产出缺口方向与我国经济周期是一致的,但并非完全一样,说明各地经济增长仍然具有自身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这对宏观调控和区域发展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子博  
文章为研究我国经济收缩时政府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与通货膨胀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多参数动态系统进行Kalman滤波测算我国1978~2008年的产出缺口变动轨迹,应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实证分析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确定我国当前菲利普斯曲线形式,得出我国面临适应性预期通货膨胀压力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在分析比较了潜在产出的三种估算方法的基础上 ,估算出我国1 978— 2 0 0 2年间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和潜在增长率。结果表明 :(1 ) 1 978— 2 0 0 2年间我国的产出缺口出现了波动水平正负交替的古典周期情形 ;(2 ) 1 995年以前 ,产出缺口波动比较剧烈而且频繁 ,1 996年特别是 1 999年以后 ,产出缺口变化较为平缓 ;(3 )从 1 999年开始 ,我国产出缺口扩大的势头明显趋缓 ,但在 2 0 0 2年出现了一些反转迹象 ,这表明 1 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遏制经济下滑、治理经济衰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根据以消除趋势法和生产函数法估算...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坤荣  李猛  
分别利用消除趋势法、增长率推算法和生产函数法测算中国1952~2008年的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测算结果表明,1952~2008年间,中国产出缺口出现了波动水平正负交替的古典周期情形,改革开放前的波动程度高于改革开放后,1995年前的波动程度高于1995年后。通过分析比较这三种测算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得以测算出历次宏观经济波动的起止时期,这将为分析历次宏观经济波动的形成原因打下必要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