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6)
2023(3768)
2022(3305)
2021(3167)
2020(2630)
2019(6284)
2018(6266)
2017(12582)
2016(6937)
2015(7853)
2014(7939)
2013(8022)
2012(7886)
2011(6931)
2010(6970)
2009(6599)
2008(6606)
2007(6101)
2006(5410)
2005(5036)
作者
(19161)
(16206)
(15890)
(15466)
(10365)
(7808)
(7406)
(6225)
(6082)
(5920)
(5564)
(5407)
(5272)
(5217)
(5111)
(5101)
(4786)
(4702)
(4676)
(4510)
(4190)
(3927)
(3751)
(3737)
(3728)
(3641)
(3567)
(3533)
(3276)
(3204)
学科
(33979)
经济(33951)
方法(17489)
管理(16567)
数学(16029)
数学方法(15862)
(15801)
(13203)
贸易(13196)
(13039)
(12111)
企业(12111)
(11159)
(9012)
中国(8296)
(8055)
出口(8053)
出口贸易(8053)
(7894)
地方(6831)
(5916)
(5914)
金融(5914)
(5396)
银行(5385)
(5213)
(5190)
农业(5117)
业经(5029)
(4810)
机构
大学(99314)
学院(96805)
(46965)
经济(46119)
研究(34063)
管理(33824)
中国(30006)
理学(28433)
理学院(28153)
管理学(27542)
管理学院(27397)
(23216)
(20832)
科学(18816)
财经(17931)
(17360)
中心(16818)
经济学(16804)
(16410)
经济学院(15439)
研究所(15329)
(14990)
(14920)
财经大学(13342)
北京(13140)
业大(12375)
(11958)
(11791)
(11747)
农业(11669)
基金
项目(58972)
科学(46197)
基金(44348)
研究(42305)
(38396)
国家(38107)
科学基金(32237)
社会(28508)
社会科(27200)
社会科学(27196)
基金项目(22341)
(21208)
资助(20402)
自然(19824)
教育(19682)
自然科(19436)
自然科学(19433)
自然科学基金(19115)
(17904)
编号(15887)
(14204)
成果(13879)
重点(13260)
国家社会(12560)
教育部(12520)
(12279)
大学(11782)
人文(11765)
(11482)
中国(11348)
期刊
(50280)
经济(50280)
研究(33376)
中国(20604)
(18496)
(16382)
金融(16382)
学报(15540)
(13658)
管理(13429)
科学(13227)
大学(12243)
学学(11513)
财经(9716)
(9432)
经济研究(9395)
教育(8916)
农业(8915)
(8460)
国际(8420)
技术(8116)
问题(7268)
统计(6268)
世界(6017)
业经(6009)
技术经济(5417)
(5133)
理论(5102)
决策(4858)
(4787)
共检索到159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辉鹏  王兰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从1993年第2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膨胀”苗头逐渐明朗化。为了防止国民经济从“热”的状态演变成为恶性通货膨胀,中央政府采取了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实施紧缩政策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造成国民经济滑坡,中央采取了“点刹车”来操作货币政策以微调国民经济的策略。实践证明,这种政策选择是正确的。不过,其中也确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例如,在具体操作上,这种“刹车”究竟应当怎样“点”?什么时候“点”?点“哪辆车”的刹车以及“点”到什么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太平  
中国高货币化之谜一直是国内外主流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然而相关文献表明在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展。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M2对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出口之间的动态影响与产出效应,相关的结果一致支持货币供给是消费、投资、出口增长的原因,并得出了我国货币供给外生性的结论,这与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传统观点相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石  肖义欢  
本文在一般动态均衡的分析框架下,从微观层面着手,以"代表性主体"的动态最优化来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增长的变动对产出的影响。运用1994—2007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增长的正向冲击都会对产出产生持久的正效应,但就各种冲击的效应大小而言,货币流通速度冲击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货币增长冲击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启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双  
为研究中国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和货币冲销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利用2002年6月到2011年5月的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外汇储备增加和货币冲销政策对物价水平以及社会产出水平的动态影响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具有明显的通货膨胀效应,而央行的货币冲销政策对物价水平具有显著的平抑作用,同时对社会产出也没有不利影响。最后,本文从实证结果得到几点重要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德仁  
一、引言货币量、产出量与价格水平的关系可以用公式M=(TP)/V来表示其中,M为货币量,T为产出量,P为价格,V为货币流量速度.在这里,我们假定:第一,货币量是一个外生变量,即可由货币当局货币政策左右的变量;第二,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常量.于是,货币数量的变动只会引起产出量和价格水平的变化.在货币理论中,关于货币能否推动产出增长问题,各学派意见分歧很大,有的认为货币只对价格水平发挥作用、而有的则认为货币也会对产出量产生影响.我的看法是,不能简单论定货币到底能否推动产出增长,而要认真分析具体的经济背景.如果经济过程中存在着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明星  刘金全  刘志刚  
本文使用具有马尔可夫区制转移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描述和估计了我国国内产出和货币供给的区制状态、转移概率和区制相关性,刻画了货币与产出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模式。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国内产出水平与货币供给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它们的增长率序列具有显著的三区制状态,不同产出和货币变量的区制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货币供给增长率与产出增长率之间的影响关系依赖经济周期的阶段性,这说明经济周期波动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均具有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剑峰  
本文在希德劳斯基分析框架下,利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货币增长对在经济稳定状态下资本存量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齐天翔  涂宏  
储蓄增长是以个人收入为前提的,但是负利率下的增长说明居民储蓄行业中出现了非获利动机。同时,金融市场的初步建立,并未起到分流储蓄的作用。本文从货币角度结合不确定性概念对中国居民储蓄增长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常玉春  
从货币的职能特征上区分,目前国外对货币增长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托宾效应、货币效用模型、现金先行模型和交易成本模型;从所选择的分析工具来看,这些研究主要采用代表性行为人模型(拉姆齐模型)和世代交叠模型。由于不同的模型总是倾向于突出货币某方面的职能特征,不同的分析工具对经济主体特征的假设也存在明显差异,内生增长框架下的货币模型也并未在货币与增长关系问题上完全取得共识。如果将政府行为考虑进来,铸币税及与之相关的政府融资选择的问题也应纳入模型,这涉及到政策层面的讨论,本文也予以了关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曾伟军  
由于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突出地位 ,本文借鉴凯恩斯的“利率———投资”传导理论分析我国的“货币———投资”作用机制。结论是 ,凯恩斯的货币———利率———投资———产出的传导渠道在我国并不成立 ,问题在于货币———利率链条和国有经济的利率———投资链条是断开的 ;但货币供给是决定投资量的一个重要变量 ,货币———投资———产出的传导渠道成立。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满足社会的投资需求 ,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减少货币供给则社会的投资量相应减少 ,经济增长放缓。利率仍是传导渠道中的重要约束 ,通过设定、调整名义利率可以调控实际利率水平 ,使之更加适合投资的增长、产出的提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允斌  
研究经济周期的经济学家经常要探讨货币增长与产出增长的关系 ,这一探讨可以分成两种理论。其一是货币经济周期理论 ,该理论强调货币供给在影响真实经济活动中的因果作用 :货币供给的增长变化引起产出增长的变化 (货币影响产出 ) ;其二是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该理论对传统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形成挑战。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用反向因果关系的概念来解决货币与产出的关系。认为经济中真实部门的发展影响人们的理财决定 ,从而影响货币需求的数量。只要金融系统随着货币需求的变化而做出反应 ,产出增长的变化将导致货币增长的变化 (产出影响货币 )。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晓曦  
以2003—2016年上市企业出口和财务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美国货币宽松政策不仅对中国企业杠杆增长存在显著推动作用,而且对出口企业杠杆增长产生更大影响。原因在于,出口企业涉足国内外多个市场,拥有更稳定的现金流以及更广阔的融资市场来源,从而实现更大的杠杆增长。这一效应在出口收入更高、更加依赖长期债务融资、信贷收紧以及金融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更显著。面对美国2020年"量化宽松",一方面银行部门需警惕国内企业,尤其出口企业出现新一轮杠杆增长和债务风险增加;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出口企业贸易结构转变增加出口企业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抵抗能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邵川  
本文以汇率的资产组合决定论为基础,探讨了我国央行干预外汇市场对本币供给的影响机制。近年来,人民币产生升值预期,我国外币资产单边增长,央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投放本币的方式,既维护了人民币汇率稳定,又解决了货币供给。伴随着外币资产的过快增长,这种货币供给机制势必引发外汇占款激增,理论上央行能够对冲过剩的流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央行的对冲流动性工具不能无限使用。只要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我国货币供给受到冲击的风险就不断累积。为了化解货币危机,必须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